第44章 借糧
穿成三年抱倆小媳婦,直男爆哭! 作者:寶妮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迴隋準讓佟秀迴去做飯,他來運麥子。
佟嫂子則在田裏守麥子,免得辛辛苦苦收的麥,被人偷走了。
小騾子長大了不少,可以拉車了。
車上堆一堆,隋準再挑兩大捆,一人一騾晃悠悠地迴家。
往返幾次,田裏的麥子運完了,家裏院子的麥子堆成一個大垛。
門外也堆了一個大垛。
接著就要曬麥子、碾麥子、裝麥子了。
今年佟家重新分了家,田多出不少來,辛苦是往年的幾倍,可看著這些實打實的糧食,再辛苦也值得。
佟嫂子心有餘悸:
“還好咱們收得早收得快,你看這就下雨了。隻可惜了劉嬸家,也不知道她前幾日鬧騰什麽,在屋裏強,不肯跟她男人去地裏割麥子。這不,還有兩畝地沒收,全泡水裏了。”
佟秀隱約知道,最近佟嫂子和劉嬸關係有點不愉快,因此也沒搭腔。
轉頭問到:
“娘,今年用咱們的騾子碾麥子嗎?”
“啊……”佟嫂子才想起這事,尷尬了。
碾麥子,是把整杆的麥穗放在地上,一層一層鋪開,然後用石碾一遍遍滾過去,麥子便脫出來了。
家裏有牛或騾子,就用牛或騾子拉石碾。
沒有的,就自家男人上,用人力拉。
可佟家哪樣也沒有,男人是殘廢的,騾子是瘦小的。
往年,佟大嫂都是拿厚禮,跟劉家借的騾子。
今年應該借不成了。
佟大嫂笑不出來了。
“娘,要不我試試?”隋準說。
“你行嗎?”佟嫂子不大相信。
那石碾,比兩個隋準還重呢。
“有什麽不行的。”隋準拍胸脯,信心滿滿。
到碾麥子那日,佟秀鋪好麥子,用麻繩套好石碾,就等隋準拴在腰上,拉著走動。
一切就緒,隋準氣提丹田,往前走了一步。
原地踏步。
隋準:……
不信邪,又深唿吸一口,胸肌暴起,用力往前拉——
確實不行。
“我去村長家借牛吧。”隋準說。
佟秀點點頭。
“也好。”
一場不自量力的嚐試,無疾而終。
麥子碾出來後,篩皮,收袋,紮麥稈。
前前後後,收成用了小半個月,這場緊張的戰鬥終於結束。
村裏人人都瘦了一圈,人也曬黑了,但同往年收成過後,人人洋溢著滿足喜悅的笑臉不同。
今年,大家都有點發愁。
收成太差,比往年少了三成多。
也就是佟家分了家,多出幾畝田來,要不然按以前那幾塊薄田的產量,一家幾口這個冬天得挨餓。
往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飄出肉香味。
因為搶收,大家都累狠了,得吃點葷腥補一補。
再就是,好好吃幾頓,算是慶祝豐收。
可今年就沒這景象了。
村裏連走動的人都少了,村頭大榕樹下冷冷清清,收成不好,大家沒心思聊閑篇。
家裏頭吵嘴的卻變多了,不是夫妻打架,就是婆母罵兒媳,當娘的罵孩子,沒孩子的罵雞罵狗。
總之,沒個安生。
佟秀收完麥子,便馬不停蹄迴裁縫鋪子上工,因為請了小半個月的假,感覺有些對不住掌櫃,借的活便多了些,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家裏又隻剩隋準幾個,曬麥子收麥子,倒清閑。
但佟嫂子始終心事重重。
隋準寬慰她:
“娘,收成少是少了些,但也勉強夠吃,明年天景好收得就多了,別太操心。”
“你不懂。”佟嫂子搖搖頭,走了。
又過了兩天,隋準在院子裏翻麥子。
曬麥子是這樣,光扔在院子裏可不行,得時不時去翻一翻,煎至兩麵金黃……不是,確保每一粒麥子都能曬到太陽。
麥子水分大,就容易發黴和發芽,得曬幹曬透,才好保存。
現在十袋麥子,看著多,但曬幹後,堪堪能裝滿八袋。
還是少了。
隋準手裏拿個耙子,一邊翻麥子,一邊思考如何提高產量。
佟嫂子在院門口和人說話。
那人是村裏一個獨戶,朱老漢。
所謂獨戶,就是沒有兄弟姐妹,爹娘也死了,就他和媳婦一家,還養了五個孩子。
地沒多少,還都是荒地,一年到頭,總有那麽幾個月吃不飽。
今年收成不好,想來更是吃力。
兩人說話聲低低的,隋準沒聽說了什麽,隻見對方小心翼翼地賠笑,最後還是滿麵愁容地走了。
佟嫂子關上院門,轉過身,見到隋準八卦的目光如炬,便說:
“來借糧的。”
“才打下來新糧,怎麽就要借糧了?”隋準不理解。
佟嫂子長長歎了一口氣。
“就是因為新打下來糧,可不得上稅麽?”
隋準一愣,他忘了這事了。
在古代,上稅可是大事,連最貧苦的農戶也逃不過。
大許朝的賦稅,十中上三。
收割迴來的麥子,三成是要交給官府的。
聽起來,稅倒不是很重。
但這是年景好的時候。
今年收成不好,但三成還是按年景好的時候來算,農戶怎麽承受得了?
這就是村裏人發愁的主要原因。
本來剛剛夠吃,上完稅,就得餓肚子了。
如朱老漢那般,田是有幾塊,但很荒,遇上這種年景,稅比收成還多。
忙碌了一年到頭,竟還要借糧上稅。
上稅可以借,但上完之後呢?
一家七口不過了?
隋準感覺心裏悶悶的,說不出的惘然。
“也不知道咱們分家多要地,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佟嫂子歎息。
地多,要上的稅也多。
眼下雖然還夠,可想想以後,她有點擔心。
“隋準,麥子曬得差不多了,你收拾收拾,三日後,咱們和村裏一塊上稅去。”佟嫂子說。
她一直壓在心裏的,就是這個事。
往年,上稅都是佟秀跟佟嫂子去,但如今佟秀要去鋪子上工。
還好家裏新添了隋準,就隻能他和佟嫂子去。
其實隋準去還好點,因為往年佟秀和佟嫂子兩人去,迴來都能難受好幾天。
今年有隋準在,雖然他是媳婦,但高大可靠,多少讓佟嫂子安心些。
三日後,天麻麻亮,隋準扛兩袋穀子,騾車上放兩袋,佟嫂子也背著一袋,倉庫的麥子霎時少了一半。
婆媳倆往村口走去。
佟嫂子則在田裏守麥子,免得辛辛苦苦收的麥,被人偷走了。
小騾子長大了不少,可以拉車了。
車上堆一堆,隋準再挑兩大捆,一人一騾晃悠悠地迴家。
往返幾次,田裏的麥子運完了,家裏院子的麥子堆成一個大垛。
門外也堆了一個大垛。
接著就要曬麥子、碾麥子、裝麥子了。
今年佟家重新分了家,田多出不少來,辛苦是往年的幾倍,可看著這些實打實的糧食,再辛苦也值得。
佟嫂子心有餘悸:
“還好咱們收得早收得快,你看這就下雨了。隻可惜了劉嬸家,也不知道她前幾日鬧騰什麽,在屋裏強,不肯跟她男人去地裏割麥子。這不,還有兩畝地沒收,全泡水裏了。”
佟秀隱約知道,最近佟嫂子和劉嬸關係有點不愉快,因此也沒搭腔。
轉頭問到:
“娘,今年用咱們的騾子碾麥子嗎?”
“啊……”佟嫂子才想起這事,尷尬了。
碾麥子,是把整杆的麥穗放在地上,一層一層鋪開,然後用石碾一遍遍滾過去,麥子便脫出來了。
家裏有牛或騾子,就用牛或騾子拉石碾。
沒有的,就自家男人上,用人力拉。
可佟家哪樣也沒有,男人是殘廢的,騾子是瘦小的。
往年,佟大嫂都是拿厚禮,跟劉家借的騾子。
今年應該借不成了。
佟大嫂笑不出來了。
“娘,要不我試試?”隋準說。
“你行嗎?”佟嫂子不大相信。
那石碾,比兩個隋準還重呢。
“有什麽不行的。”隋準拍胸脯,信心滿滿。
到碾麥子那日,佟秀鋪好麥子,用麻繩套好石碾,就等隋準拴在腰上,拉著走動。
一切就緒,隋準氣提丹田,往前走了一步。
原地踏步。
隋準:……
不信邪,又深唿吸一口,胸肌暴起,用力往前拉——
確實不行。
“我去村長家借牛吧。”隋準說。
佟秀點點頭。
“也好。”
一場不自量力的嚐試,無疾而終。
麥子碾出來後,篩皮,收袋,紮麥稈。
前前後後,收成用了小半個月,這場緊張的戰鬥終於結束。
村裏人人都瘦了一圈,人也曬黑了,但同往年收成過後,人人洋溢著滿足喜悅的笑臉不同。
今年,大家都有點發愁。
收成太差,比往年少了三成多。
也就是佟家分了家,多出幾畝田來,要不然按以前那幾塊薄田的產量,一家幾口這個冬天得挨餓。
往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飄出肉香味。
因為搶收,大家都累狠了,得吃點葷腥補一補。
再就是,好好吃幾頓,算是慶祝豐收。
可今年就沒這景象了。
村裏連走動的人都少了,村頭大榕樹下冷冷清清,收成不好,大家沒心思聊閑篇。
家裏頭吵嘴的卻變多了,不是夫妻打架,就是婆母罵兒媳,當娘的罵孩子,沒孩子的罵雞罵狗。
總之,沒個安生。
佟秀收完麥子,便馬不停蹄迴裁縫鋪子上工,因為請了小半個月的假,感覺有些對不住掌櫃,借的活便多了些,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家裏又隻剩隋準幾個,曬麥子收麥子,倒清閑。
但佟嫂子始終心事重重。
隋準寬慰她:
“娘,收成少是少了些,但也勉強夠吃,明年天景好收得就多了,別太操心。”
“你不懂。”佟嫂子搖搖頭,走了。
又過了兩天,隋準在院子裏翻麥子。
曬麥子是這樣,光扔在院子裏可不行,得時不時去翻一翻,煎至兩麵金黃……不是,確保每一粒麥子都能曬到太陽。
麥子水分大,就容易發黴和發芽,得曬幹曬透,才好保存。
現在十袋麥子,看著多,但曬幹後,堪堪能裝滿八袋。
還是少了。
隋準手裏拿個耙子,一邊翻麥子,一邊思考如何提高產量。
佟嫂子在院門口和人說話。
那人是村裏一個獨戶,朱老漢。
所謂獨戶,就是沒有兄弟姐妹,爹娘也死了,就他和媳婦一家,還養了五個孩子。
地沒多少,還都是荒地,一年到頭,總有那麽幾個月吃不飽。
今年收成不好,想來更是吃力。
兩人說話聲低低的,隋準沒聽說了什麽,隻見對方小心翼翼地賠笑,最後還是滿麵愁容地走了。
佟嫂子關上院門,轉過身,見到隋準八卦的目光如炬,便說:
“來借糧的。”
“才打下來新糧,怎麽就要借糧了?”隋準不理解。
佟嫂子長長歎了一口氣。
“就是因為新打下來糧,可不得上稅麽?”
隋準一愣,他忘了這事了。
在古代,上稅可是大事,連最貧苦的農戶也逃不過。
大許朝的賦稅,十中上三。
收割迴來的麥子,三成是要交給官府的。
聽起來,稅倒不是很重。
但這是年景好的時候。
今年收成不好,但三成還是按年景好的時候來算,農戶怎麽承受得了?
這就是村裏人發愁的主要原因。
本來剛剛夠吃,上完稅,就得餓肚子了。
如朱老漢那般,田是有幾塊,但很荒,遇上這種年景,稅比收成還多。
忙碌了一年到頭,竟還要借糧上稅。
上稅可以借,但上完之後呢?
一家七口不過了?
隋準感覺心裏悶悶的,說不出的惘然。
“也不知道咱們分家多要地,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佟嫂子歎息。
地多,要上的稅也多。
眼下雖然還夠,可想想以後,她有點擔心。
“隋準,麥子曬得差不多了,你收拾收拾,三日後,咱們和村裏一塊上稅去。”佟嫂子說。
她一直壓在心裏的,就是這個事。
往年,上稅都是佟秀跟佟嫂子去,但如今佟秀要去鋪子上工。
還好家裏新添了隋準,就隻能他和佟嫂子去。
其實隋準去還好點,因為往年佟秀和佟嫂子兩人去,迴來都能難受好幾天。
今年有隋準在,雖然他是媳婦,但高大可靠,多少讓佟嫂子安心些。
三日後,天麻麻亮,隋準扛兩袋穀子,騾車上放兩袋,佟嫂子也背著一袋,倉庫的麥子霎時少了一半。
婆媳倆往村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