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拜年
穿成三年抱倆小媳婦,直男爆哭! 作者:寶妮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粑粑村人沒見過香腸,就是合河鎮上,也是沒有的。
隋準剁肉的時候,佟秀就很心疼。
好好的豬肉,應該大塊大塊地吃才是,剁成這般碎,有些浪費。
現在又見隋準在折騰腸子,佟秀心裏突突的。
娘子該不是,想把肉跟這腸子煮一塊吧?
佟秀想象不出來。
總覺得,以後灶房的事還是他自己來吧。
娘子不行的。
腸衣做好,又把香腸灌了,紮好後,一根根掛起來。
佟嫂子看了覺得新鮮,湊過來聞聞:
“味道倒是不腥臭。”
隋準笑嗬嗬:
“不但不臭,曬過一個月後,還會特別香。”
佟嫂子一聽現在還不能吃,便失了興致,丟開了。
而後,一家人又蒸糯米、捏糍粑、包糖角,足足忙到後半夜。
年三十。
一家人雖然睡得晚,但還是很早起來了。
成陽縣的習俗是年前拜年。
前些日子佟家都忙,今天三十了,必須走動起來了。
佟秀給隋準穿上一套新衣裳。
淡淡的藍色長衫,衣襟有平步青雲花紋,看著又俊秀,又雅致。
正如詩文裏說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看得小孩哥兩隻眼亮晶晶:
“娘子穿這讀書人的長袍,真好看!”
隋準捏了捏他的臉頰。
“錯。”
“你娘子我人俊腿長,穿什麽都好看。”
佟秀臉頰頂著兩個紅指印,嘻嘻笑了。
他自己也穿上一身新衣裳,竹青色的料子,用先前隋準在城裏買的那塊裁的。
如此一來,兩人站在一起,倒有些才子佳人的感覺了。
走在村裏時,引起不少人側目。
村口大榕樹下,閑聊磕牙的人一叢叢的,都把夫妻倆當稀罕看。
“哎呀,小兩口今天穿這齊整哇,真好看!”有個嬸子忍不住誇道。
其他人跟著,也誇。
如今,佟大家日子過得,在村裏是拔尖的。
買了牛,蓋了房子,聽說屋裏頭收拾得特別鮮亮,連鎮上的富貴人家都比不上。
人有了錢,腰杆子就硬,隨便幹點什麽,都有人追著捧著。
佟秀都有點不習慣了。
“嬸子聊著呐?我們要去拜年,先走了。”
兩人加快腳步,逃離大榕樹八卦中心。
牛車慢悠悠地行駛在鄉道上,上頭坐著佟秀,還有兩個大籮筐,裏頭裝著各式各樣的拜年禮。
“先去鋪子掌櫃那兒,再去風月茶樓,然後到書肆,還有周公子家……”
佟秀扳著指頭,一一數過來。
數完,感慨萬分。
“沒想到,咱們家還有這麽多相識了。”
人生的前十五年,他在村裏,孤獨無伴,身邊隻有爹和娘。
村裏人看不起他們家,看笑話的多,能交心的少。
他從未想過,自家居然有這麽一天,能交上各行各業的朋友,還盡是些掌櫃、讀書人。
“都是因為娘子,娘子改變了咱們家的命運。”
佟秀感激地望著隋準,眼中充滿崇拜。
隋準拍了拍他的小腦袋。
“說什麽呢?命運隻能自己改變。你不是靠自己的手藝,當上佟師傅了嗎?”
這話說得很熨帖。
佟秀抿起兩個小漩渦,笑了。
小兩口也不急,也不忙,享受著難得的清閑,邊聊邊走。
到了裁縫鋪子,掌櫃小老頭見麵先塞過來一個紅包。
佟秀吃驚:
“掌櫃的,鋪子裏的獎金,我已經拿過了。”
鋪子放假前,掌櫃的給每個人都發了一份獎金,犒勞大家一年來的辛勞付出。
小老頭擺手,不耐煩多說似的。
“鋪子的是鋪子的,我的是我的。”
然後,又喚跟在後頭提年禮的隋準:
“哎,你這小子,連句拜年話都不會說了?”
隋準趕忙道:
“這不是好話先讓貴人開口麽,我等著沾沾掌櫃的新年祝福。”
小老頭臉上難得地掛上一抹笑意:
“臭小子,還是這麽油嘴滑舌!”
一個紅包遞過來。
看著,還頗厚。
“我也有?”隋準很意外。
“唔。”小老頭很潦草地應了。
仿佛有點不好意思似的,拿了年禮逃迴鋪子了。
隋準細品,嗨了一聲。
“這傲嬌的小老頭!”
接著又到風月茶樓。
茶樓掌櫃對隋準,那叫一個舊情難忘,恨不得將他夾到胳膊底下,挾進樓上去。
隋準連忙推卻:
“不行不行,今日不得閑,喝不了茶了。”
掌櫃依依不舍:
“什麽時候得閑?自你去了縣城,就不上我這兒來了,可別不把我當朋友了。“
“豈會!”隋準趕忙為自己喊冤。
兩人又敘了一會兒,掌櫃的接過年禮,又還了一包上好的茶葉。
風月茶樓的年,就算拜過了。
而後,小兩口又拜訪了書肆和周公子家。
書肆掌櫃那兒沒甚特別,倒是周公子家,比隋準以為的還要貧困。
年三十了,周家一點過年的氛圍也無。
門上的門神和對聯,也不知是哪年的,殘破不堪。
他六十多歲的老娘,正眯著昏聵的雙眼,在搖機織布。
而他的妻子,按理說跟佟嫂子年歲差不多,可卻蒼老得與老娘無二。
她正忙前忙後地給人洗衣服,洗一大桶,得3文錢。
寒冬臘月,她的雙手凍得通紅。
隋準心裏很不是滋味。
科舉是一條艱難的路,需要全家,甚至整個家族的托舉。
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實在太難了。
見到周公子時,他便將一本進階版的《五年科舉三年模擬》送給了他。
“周公子,這是我在縣城偶然得的,或許能對你有所幫助。”
周公子先是眼眶一熱。
拿過書來再一翻,更加思緒萬分。
“好書,真是好書……隋準,我真不知該如何謝你。”
他曾以為,隋準是個莊稼漢,自己好歹多讀了幾年書,能幫就幫。
卻沒想到,反而是隋準幫了他。
“周公子無需客氣,若不是你,我如今還在四處碰壁。”隋準真誠地說。
兩人坐下來,又談了一會兒文章學問,交流備考心得。
然後隋準和佟秀就起身告辭。
跑了這麽幾家,花費不少時間,此時日頭西斜。
隋準掉轉牛頭,迴家了。
家裏,佟嫂子老早做好了一桌菜。
兩個小冤家一人坐一邊,狂流哈喇子。
都等著小兩口迴來呢。
隋準剁肉的時候,佟秀就很心疼。
好好的豬肉,應該大塊大塊地吃才是,剁成這般碎,有些浪費。
現在又見隋準在折騰腸子,佟秀心裏突突的。
娘子該不是,想把肉跟這腸子煮一塊吧?
佟秀想象不出來。
總覺得,以後灶房的事還是他自己來吧。
娘子不行的。
腸衣做好,又把香腸灌了,紮好後,一根根掛起來。
佟嫂子看了覺得新鮮,湊過來聞聞:
“味道倒是不腥臭。”
隋準笑嗬嗬:
“不但不臭,曬過一個月後,還會特別香。”
佟嫂子一聽現在還不能吃,便失了興致,丟開了。
而後,一家人又蒸糯米、捏糍粑、包糖角,足足忙到後半夜。
年三十。
一家人雖然睡得晚,但還是很早起來了。
成陽縣的習俗是年前拜年。
前些日子佟家都忙,今天三十了,必須走動起來了。
佟秀給隋準穿上一套新衣裳。
淡淡的藍色長衫,衣襟有平步青雲花紋,看著又俊秀,又雅致。
正如詩文裏說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看得小孩哥兩隻眼亮晶晶:
“娘子穿這讀書人的長袍,真好看!”
隋準捏了捏他的臉頰。
“錯。”
“你娘子我人俊腿長,穿什麽都好看。”
佟秀臉頰頂著兩個紅指印,嘻嘻笑了。
他自己也穿上一身新衣裳,竹青色的料子,用先前隋準在城裏買的那塊裁的。
如此一來,兩人站在一起,倒有些才子佳人的感覺了。
走在村裏時,引起不少人側目。
村口大榕樹下,閑聊磕牙的人一叢叢的,都把夫妻倆當稀罕看。
“哎呀,小兩口今天穿這齊整哇,真好看!”有個嬸子忍不住誇道。
其他人跟著,也誇。
如今,佟大家日子過得,在村裏是拔尖的。
買了牛,蓋了房子,聽說屋裏頭收拾得特別鮮亮,連鎮上的富貴人家都比不上。
人有了錢,腰杆子就硬,隨便幹點什麽,都有人追著捧著。
佟秀都有點不習慣了。
“嬸子聊著呐?我們要去拜年,先走了。”
兩人加快腳步,逃離大榕樹八卦中心。
牛車慢悠悠地行駛在鄉道上,上頭坐著佟秀,還有兩個大籮筐,裏頭裝著各式各樣的拜年禮。
“先去鋪子掌櫃那兒,再去風月茶樓,然後到書肆,還有周公子家……”
佟秀扳著指頭,一一數過來。
數完,感慨萬分。
“沒想到,咱們家還有這麽多相識了。”
人生的前十五年,他在村裏,孤獨無伴,身邊隻有爹和娘。
村裏人看不起他們家,看笑話的多,能交心的少。
他從未想過,自家居然有這麽一天,能交上各行各業的朋友,還盡是些掌櫃、讀書人。
“都是因為娘子,娘子改變了咱們家的命運。”
佟秀感激地望著隋準,眼中充滿崇拜。
隋準拍了拍他的小腦袋。
“說什麽呢?命運隻能自己改變。你不是靠自己的手藝,當上佟師傅了嗎?”
這話說得很熨帖。
佟秀抿起兩個小漩渦,笑了。
小兩口也不急,也不忙,享受著難得的清閑,邊聊邊走。
到了裁縫鋪子,掌櫃小老頭見麵先塞過來一個紅包。
佟秀吃驚:
“掌櫃的,鋪子裏的獎金,我已經拿過了。”
鋪子放假前,掌櫃的給每個人都發了一份獎金,犒勞大家一年來的辛勞付出。
小老頭擺手,不耐煩多說似的。
“鋪子的是鋪子的,我的是我的。”
然後,又喚跟在後頭提年禮的隋準:
“哎,你這小子,連句拜年話都不會說了?”
隋準趕忙道:
“這不是好話先讓貴人開口麽,我等著沾沾掌櫃的新年祝福。”
小老頭臉上難得地掛上一抹笑意:
“臭小子,還是這麽油嘴滑舌!”
一個紅包遞過來。
看著,還頗厚。
“我也有?”隋準很意外。
“唔。”小老頭很潦草地應了。
仿佛有點不好意思似的,拿了年禮逃迴鋪子了。
隋準細品,嗨了一聲。
“這傲嬌的小老頭!”
接著又到風月茶樓。
茶樓掌櫃對隋準,那叫一個舊情難忘,恨不得將他夾到胳膊底下,挾進樓上去。
隋準連忙推卻:
“不行不行,今日不得閑,喝不了茶了。”
掌櫃依依不舍:
“什麽時候得閑?自你去了縣城,就不上我這兒來了,可別不把我當朋友了。“
“豈會!”隋準趕忙為自己喊冤。
兩人又敘了一會兒,掌櫃的接過年禮,又還了一包上好的茶葉。
風月茶樓的年,就算拜過了。
而後,小兩口又拜訪了書肆和周公子家。
書肆掌櫃那兒沒甚特別,倒是周公子家,比隋準以為的還要貧困。
年三十了,周家一點過年的氛圍也無。
門上的門神和對聯,也不知是哪年的,殘破不堪。
他六十多歲的老娘,正眯著昏聵的雙眼,在搖機織布。
而他的妻子,按理說跟佟嫂子年歲差不多,可卻蒼老得與老娘無二。
她正忙前忙後地給人洗衣服,洗一大桶,得3文錢。
寒冬臘月,她的雙手凍得通紅。
隋準心裏很不是滋味。
科舉是一條艱難的路,需要全家,甚至整個家族的托舉。
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實在太難了。
見到周公子時,他便將一本進階版的《五年科舉三年模擬》送給了他。
“周公子,這是我在縣城偶然得的,或許能對你有所幫助。”
周公子先是眼眶一熱。
拿過書來再一翻,更加思緒萬分。
“好書,真是好書……隋準,我真不知該如何謝你。”
他曾以為,隋準是個莊稼漢,自己好歹多讀了幾年書,能幫就幫。
卻沒想到,反而是隋準幫了他。
“周公子無需客氣,若不是你,我如今還在四處碰壁。”隋準真誠地說。
兩人坐下來,又談了一會兒文章學問,交流備考心得。
然後隋準和佟秀就起身告辭。
跑了這麽幾家,花費不少時間,此時日頭西斜。
隋準掉轉牛頭,迴家了。
家裏,佟嫂子老早做好了一桌菜。
兩個小冤家一人坐一邊,狂流哈喇子。
都等著小兩口迴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