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岱岩恢複有望,其他幾人自然喜不自禁,接下來的打算,就是怎麽找到阿三這個西域金剛門人,並且從他手中拷問出‘黑玉斷續膏’的下落。
這一點朱昱辰並不擔心,以張三豐此時的武功境界,他若親自出手,不但汝陽王府,就是元大都都要被他挑個天翻地覆不可。
張三豐顯然也已有打算,並沒有發話,隻是笑嗬嗬看著幾個弟子議論,道:“還要多謝道友帶來的好消息,老道卻是無以為報了。”
朱昱辰不以為意,此次他從張三豐身上得到的並不少,不但煉神之路前進一大步,虛幻的元神虛影有了進展,就說僅僅推演出自己下一步的劍法雛形,就已經收獲巨大,其他反而成了小節。
兩人略過不提,誰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就此散去……
半個月後,張翠山和殷素素二人風塵仆仆,帶著一臉慘白病容的張無忌返迴了武當山。
朱昱辰得知之後,並沒有去湊熱鬧,不過第二天一早,張翠山還是送來了一部手抄版的《七傷拳譜》。
拿到拳譜之後,朱昱辰也不打算繼續逗留,畢竟整個武當,敢說能傳授張無忌《九陽真經》的,也就張三豐一人,其他人對這門內功的理解肯定不如他。
………………
來時主仆二人,迴去依舊一輛馬車,朱昱辰坐在馬車內,手中拿著一疊泛黃的手稿,正是《七傷拳譜》,他津津有味地看著,外界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是否要起事,張無忌要如何選擇,也需要武當自己拿主意,張三豐以一人之力,可以鎮國,但卻無法挽救戰亂導致的民生凋敝。
一路走走停停,阿牛也會停車驅散肆意捕殺百姓的元兵,但也隻能僅此而已。
馬車上,朱昱辰靜靜翻閱著拳譜,偶爾,他也會停下閱讀,閉上眼睛靜靜思考,然後再次睜開眼睛繼續鑽研。
【天地有陰陽五行,人身有五髒對應五行,唿吸間陰陽二氣流轉】
【七傷拳內煉,則以陰陽二氣為磨盤,層層研磨人身五髒,促使五髒五行在破壞與修複中不斷精進,達成人身內壯之功效】
【七傷拳用之攻擊,則以陰陽二氣磨盤,演化七種不同氣勁,專傷人體五髒,損人精元,耗人心神】
聽著旁白響起,朱昱辰手指輕輕敲擊在桌案上,“嗒”的一聲,桌案外表看著毫無破損。
朱昱辰卻知道內裏紋理走向已經完全被七種不同的氣勁破壞。
“陰柔霸道,和《金關照神訣》、《五行六合掌》、《易筋經》以真氣緩緩溫養的內壯法門都不同。”
“放在現在,《七傷拳》更加霸道,先摧殘己身,先傷後補,其中痛苦和損耗的精元更適合先天體魄強壯之人。”
“如果內功有成,倒是可以用這門拳法將陰陽二氣研磨的瘀血排出體外,外加時時進補以彌補消耗,倒是可以練一練。”
“而且其中以陰陽二氣化為磨盤,陰陽二氣轉換生死氣機的法門才是寶藏。這已經隱隱涉及陰陽生死的領域。”
“一陽指以一點純陽強化體內生機,救死臨危,倒是可以互相參考。”
馬車上朱昱辰一邊思索,一邊重新翻開其中的內壯之法,在心光識海中推演其中的陰陽生死轉化之道。
時間一晃,一個月後,二人已經出了湖北入蜀,經由此地再次出關外。
馬車上,朱昱辰身上的氣息猶如大海一般深不可測。而在這氣機之中,一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不斷湧現出來,清新而充滿了希望和活力。
不知何時,在他的掌心上,一道真氣流轉不息。隨著真氣的流動,它逐漸化生為陰陽二氣,如磨盤般徐徐轉動。
隨著陰陽二氣旋轉,在純陽生機與陰寒死氣之間不斷轉換著。時而紫氣如朝陽初生,生機勃勃,洋溢著純陽的生機;時而青氣如月之冰冷,寒冷徹骨,猶如附骨毒龍。
青氣流轉,車廂內的溫度逐漸降低,一滴冰水凝結,在朱昱辰手中結成一層薄薄的冰片。
他繼續在冰片內注入七傷拳的氣勁,隨著他曲指一彈,冰片被彈入車廂上再次融化。
朱昱辰揮手散去真氣,默默沉思……
“一法通而萬法通,提取純陽轉化生機之道,體魄更上一層樓,雖然還不到達摩坐火不損的境界,但也已經內外堅固如一,混元不漏。”
“而剛才那道至陰至寒之氣,已經有“玄冥神掌”的效果;繼續加入七傷拳的發力方式,融合彈指神通使用,已經和逍遙派的“生死符”差不多了!”
“聖賢大道之途就在書中,若非在華山藏經閣遍覽群書,通讀釋儒道三家,現在就不會有一法通萬法通的機緣。”
………………
這一晚停車在荒原上,朱昱辰坐在篝火旁翻轉著烤肉,阿牛在一旁演練新學的《降龍十八掌》。
掌影翻飛,嘶吼如龍,一道道氣勁在他掌中盤旋曲折,如龍飛舞,卻始終不能脫離掌心。
掌心氣勁吞吐不定,忽強忽弱,顯然已經到了掌力收發隨心,輕重剛柔混而為一的境界。
隨著真氣聚攏越來越多,雙掌環抱間,數道紫色真氣龍影遊走,隨著他一式“龍戰於野”,十餘道真氣盤旋遊走,帶起方圓十丈漫天草葉飛舞。
一片青草飄飄悠悠,被掌風送到朱昱辰跟前,剛落地已經碎成一地粉末。
“掌力剛柔並濟,曲直如意,阿牛你的降龍掌算是練成了。”朱昱辰撫手道。
“都是少爺教的好。”阿牛‘嘿嘿’一笑,摸了摸腦袋,坐在一旁接過燒烤架繼續翻烤起來。
阿牛修煉全真大道歌和紫霞神功多年,一身道家內功深厚,學起來也快,越來越有當年郭靖的趨勢。
即便是初次翻閱《降龍十八掌》,朱昱辰也不由讚歎這門掌法,果真不愧金係掌法第一,招式簡潔明了,內涵全在發力法門上。
朱昱辰點點頭,對阿牛道……
“這門掌法後勁無窮,隻要你繼續參悟,日後還可以繼續精進。”
“你要記住兩點,這門掌法以‘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和‘既以強力出擊,仍然留有餘力。力道剛猛迅捷,亢奮淩厲,卻需留餘力。’這兩點為要旨。”
“講究搶先而攻,攻敵必救;亢龍有悔,後勁醇厚。掌力始終無盡無漏,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每一掌所含有的氣勁變化,料敵先機,攻敵必救,可以說妙用無窮,即便同一掌,不同的人使出來,效果也完全不同。”
看阿牛認真在聽,朱昱辰將其中蘊含的種種變化一一道來。
到了朱昱辰和張三豐的境界,對陰陽無極的領悟已經可以衍生出無數種變化,這套掌法落在他們二人手中,幾乎無法被人破解。
這一點朱昱辰並不擔心,以張三豐此時的武功境界,他若親自出手,不但汝陽王府,就是元大都都要被他挑個天翻地覆不可。
張三豐顯然也已有打算,並沒有發話,隻是笑嗬嗬看著幾個弟子議論,道:“還要多謝道友帶來的好消息,老道卻是無以為報了。”
朱昱辰不以為意,此次他從張三豐身上得到的並不少,不但煉神之路前進一大步,虛幻的元神虛影有了進展,就說僅僅推演出自己下一步的劍法雛形,就已經收獲巨大,其他反而成了小節。
兩人略過不提,誰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就此散去……
半個月後,張翠山和殷素素二人風塵仆仆,帶著一臉慘白病容的張無忌返迴了武當山。
朱昱辰得知之後,並沒有去湊熱鬧,不過第二天一早,張翠山還是送來了一部手抄版的《七傷拳譜》。
拿到拳譜之後,朱昱辰也不打算繼續逗留,畢竟整個武當,敢說能傳授張無忌《九陽真經》的,也就張三豐一人,其他人對這門內功的理解肯定不如他。
………………
來時主仆二人,迴去依舊一輛馬車,朱昱辰坐在馬車內,手中拿著一疊泛黃的手稿,正是《七傷拳譜》,他津津有味地看著,外界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是否要起事,張無忌要如何選擇,也需要武當自己拿主意,張三豐以一人之力,可以鎮國,但卻無法挽救戰亂導致的民生凋敝。
一路走走停停,阿牛也會停車驅散肆意捕殺百姓的元兵,但也隻能僅此而已。
馬車上,朱昱辰靜靜翻閱著拳譜,偶爾,他也會停下閱讀,閉上眼睛靜靜思考,然後再次睜開眼睛繼續鑽研。
【天地有陰陽五行,人身有五髒對應五行,唿吸間陰陽二氣流轉】
【七傷拳內煉,則以陰陽二氣為磨盤,層層研磨人身五髒,促使五髒五行在破壞與修複中不斷精進,達成人身內壯之功效】
【七傷拳用之攻擊,則以陰陽二氣磨盤,演化七種不同氣勁,專傷人體五髒,損人精元,耗人心神】
聽著旁白響起,朱昱辰手指輕輕敲擊在桌案上,“嗒”的一聲,桌案外表看著毫無破損。
朱昱辰卻知道內裏紋理走向已經完全被七種不同的氣勁破壞。
“陰柔霸道,和《金關照神訣》、《五行六合掌》、《易筋經》以真氣緩緩溫養的內壯法門都不同。”
“放在現在,《七傷拳》更加霸道,先摧殘己身,先傷後補,其中痛苦和損耗的精元更適合先天體魄強壯之人。”
“如果內功有成,倒是可以用這門拳法將陰陽二氣研磨的瘀血排出體外,外加時時進補以彌補消耗,倒是可以練一練。”
“而且其中以陰陽二氣化為磨盤,陰陽二氣轉換生死氣機的法門才是寶藏。這已經隱隱涉及陰陽生死的領域。”
“一陽指以一點純陽強化體內生機,救死臨危,倒是可以互相參考。”
馬車上朱昱辰一邊思索,一邊重新翻開其中的內壯之法,在心光識海中推演其中的陰陽生死轉化之道。
時間一晃,一個月後,二人已經出了湖北入蜀,經由此地再次出關外。
馬車上,朱昱辰身上的氣息猶如大海一般深不可測。而在這氣機之中,一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不斷湧現出來,清新而充滿了希望和活力。
不知何時,在他的掌心上,一道真氣流轉不息。隨著真氣的流動,它逐漸化生為陰陽二氣,如磨盤般徐徐轉動。
隨著陰陽二氣旋轉,在純陽生機與陰寒死氣之間不斷轉換著。時而紫氣如朝陽初生,生機勃勃,洋溢著純陽的生機;時而青氣如月之冰冷,寒冷徹骨,猶如附骨毒龍。
青氣流轉,車廂內的溫度逐漸降低,一滴冰水凝結,在朱昱辰手中結成一層薄薄的冰片。
他繼續在冰片內注入七傷拳的氣勁,隨著他曲指一彈,冰片被彈入車廂上再次融化。
朱昱辰揮手散去真氣,默默沉思……
“一法通而萬法通,提取純陽轉化生機之道,體魄更上一層樓,雖然還不到達摩坐火不損的境界,但也已經內外堅固如一,混元不漏。”
“而剛才那道至陰至寒之氣,已經有“玄冥神掌”的效果;繼續加入七傷拳的發力方式,融合彈指神通使用,已經和逍遙派的“生死符”差不多了!”
“聖賢大道之途就在書中,若非在華山藏經閣遍覽群書,通讀釋儒道三家,現在就不會有一法通萬法通的機緣。”
………………
這一晚停車在荒原上,朱昱辰坐在篝火旁翻轉著烤肉,阿牛在一旁演練新學的《降龍十八掌》。
掌影翻飛,嘶吼如龍,一道道氣勁在他掌中盤旋曲折,如龍飛舞,卻始終不能脫離掌心。
掌心氣勁吞吐不定,忽強忽弱,顯然已經到了掌力收發隨心,輕重剛柔混而為一的境界。
隨著真氣聚攏越來越多,雙掌環抱間,數道紫色真氣龍影遊走,隨著他一式“龍戰於野”,十餘道真氣盤旋遊走,帶起方圓十丈漫天草葉飛舞。
一片青草飄飄悠悠,被掌風送到朱昱辰跟前,剛落地已經碎成一地粉末。
“掌力剛柔並濟,曲直如意,阿牛你的降龍掌算是練成了。”朱昱辰撫手道。
“都是少爺教的好。”阿牛‘嘿嘿’一笑,摸了摸腦袋,坐在一旁接過燒烤架繼續翻烤起來。
阿牛修煉全真大道歌和紫霞神功多年,一身道家內功深厚,學起來也快,越來越有當年郭靖的趨勢。
即便是初次翻閱《降龍十八掌》,朱昱辰也不由讚歎這門掌法,果真不愧金係掌法第一,招式簡潔明了,內涵全在發力法門上。
朱昱辰點點頭,對阿牛道……
“這門掌法後勁無窮,隻要你繼續參悟,日後還可以繼續精進。”
“你要記住兩點,這門掌法以‘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和‘既以強力出擊,仍然留有餘力。力道剛猛迅捷,亢奮淩厲,卻需留餘力。’這兩點為要旨。”
“講究搶先而攻,攻敵必救;亢龍有悔,後勁醇厚。掌力始終無盡無漏,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每一掌所含有的氣勁變化,料敵先機,攻敵必救,可以說妙用無窮,即便同一掌,不同的人使出來,效果也完全不同。”
看阿牛認真在聽,朱昱辰將其中蘊含的種種變化一一道來。
到了朱昱辰和張三豐的境界,對陰陽無極的領悟已經可以衍生出無數種變化,這套掌法落在他們二人手中,幾乎無法被人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