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去而複返的丈夫,寧中則不由眉頭一挑,嶽不群就已經明白了妻子的意思,不由道……


    “昱辰天姿聰慧,全部心法隻教了一遍就已經倒背如流,不過到底還是孩子天性 剛講解了前兩句,他就已經坐不住了。”


    “我會在山上的這段時間,分開為他講解其中關竅。等他領悟透徹,再修煉也不遲。”


    寧中則聽到丈夫這麽說,也不由笑道:“當年師傅教我們練氣,同門的師兄弟們一個個都坐不住,還要師傅拿著竹板子威懾才行。”


    “昱辰一向喜靜不喜動,倒是符合修煉內功的要求,你也不要逼得太緊。”


    “我知道”嶽不群點點頭,隨即又道:“這孩子就是太安靜,我反而有些擔心,日後總要學些劍術防身才是。他這般心性,我反而要擔心他不肯用心學。”


    說完,嶽不群又搖搖頭:“算了,等過兩年,昱辰內功有了根基,我再跟他談談,到時候你也多督促他一些。”


    ………………


    聽到丈夫這話,寧中則猶豫了片刻,才問道:“你已經決定了嗎?”


    嶽不群看了看四周略顯荒涼的建築群,歎息道……


    “想當年,這裏是何等繁華,師兄弟們又是何等和睦,才有了華山派百年興旺。”


    “可是,就因為一句劍、氣之爭,門派內亂,各位長輩殺紅了眼,反而讓華山衰落了下來,這種情況絕不能繼續重演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讓華山派分出個主次來,也算是預防未來再發生這種事。”


    “再說了,又不是放棄前人劍術心血,不過是先練氣,後習劍。讓後輩弟子少了意氣爭鬥,免得再出現劍、氣之爭。”


    “華山派,再也經不起一次內亂了。哎……”


    聽到這話,寧中則也是不由歎息,以往時候,各位師兄弟都是根據喜好,各自選擇喜歡的方向修行。到了最後,反而,因為因為理念而自相殘殺……


    “既然你決定了,那就這樣吧!日後我會督促昱辰的。”


    ………………


    “還有一件事,這兩年你下山尋找失散的師兄弟,為何一直愁眉不展?難道失聯的很多?”寧中則話頭一轉問道。


    這些日子,她能感覺到丈夫內心的疲憊和焦慮,本想過些日子再問,但今天既然說到這裏,也就不再憋著不說了。


    嶽不群點點頭,怔怔出神了片刻,眼看寧中則已經坐不住了,才苦澀的開口說道:“不是失聯了很多,而是……而是一個都沒找到。”


    “我根據師傅留下的暗語,走遍了甘陝晉津各地,原本應該在這裏隱居的十七位師兄弟,一人都沒有。”


    “我打探過,原本暗中留下的那些鋪子,這兩年根本沒有主事之人去過,現在都早已換了主人了。”


    “怎麽會?當年於師叔暗中護送,可是看著他們平安離開華山的。”寧中則失聲道。


    “當年華山風雨飄搖,暗中隱藏了多少鬼魅,誰也不知道。這些師兄弟又是獨自上路,要是有高手暗中跟蹤,離開華山地界再動手……”嶽不群搖搖頭,不敢想象。


    “原本還想著這些師兄弟在外能安心培養幾個傳人,讓華山派保留下元氣,如今看來,隻怕是……要從頭再來了!”嶽不群苦笑的看著妻子道。


    “這是有人要斷了華山的根基,是誰?跟咱們有這麽大的仇?”寧中則不解。


    嶽不群卻明白這其中幹係甚大,不說其他,當年華山派興盛之時,淩駕五派之上,這些人誰又不想坐一坐五嶽盟主的位置。


    看到華山落寞,肯定都會暗中踩上一腳,就比如現在掌管五嶽盟主令的嵩山派?


    還有山下的那些武館、鏢局等等,當年他們可是都吞了華山派的利益,難道不怕華山派興盛之後重新算賬?


    可能性實在太多,嶽不群也不敢有太大的動作,華山派現在真的是小貓兩三隻,猛虎還怕群狼呢。


    聽到丈夫的分析,寧中則道:“從頭再來就從頭再來,最難的時候我們都挺過來了,現在還有什麽可怕的。”


    “師兄下山的時候,不妨挑選一些資質尚可的孤兒迴來。咱們從頭培養。”寧中則提議道。


    嶽不群點點頭:“我會留意,師妹不要擔心,如今最要緊的,是要生下孩子,有了昱辰跟孩子,我們最少還有的選擇。”


    又囑咐她盡量不要下山,以免為人所趁, 先替昱辰打下根基:“山下未必安全,你不要多管,那三百畝良田,我會照看。”


    “好在這些年有了些進項,為昱辰打下根基的錢還是有的,等他內功入了門,我再挑選幾個孩子迴來。”


    寧中則也知道練武消耗極大,想到這裏,也是坐不住,打算盤點一下庫存的進項,好做出安排。


    ………………


    這邊嶽昱辰從劍氣堂出來,就直奔藏經閣而去。


    推開門,陽光隔著窗戶縫隙透射進來,空氣中飛舞的塵埃清晰可見。雖然這兩年來嶽昱辰用心整理。


    奈何藏經閣太大,經書典籍眾多,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屁孩,又能整理出多少。


    不過是根據係統的提示,看一本整理一本,結果東一榔頭西一榔頭的,也不過整理了百分之一都不到。


    隻在常坐的蒲團附近,圍了一圈,密密麻麻幾十部典籍。


    看著落滿了灰塵的書架,嶽昱辰也不由感歎當年全真之盛,也不知道當年誰整理了這麽多的典籍,覆蓋了佛道儒三家經典,足有上千部之多。


    而去這裏應該還不是全部,畢竟根據小說,當年全真分散,全真七子各帶一部分底蘊出逃,郝大通拿到的肯定不多。


    而這些,卻已經組成了華山的底蘊,嶽昱辰一時不由向往片刻!


    【世間之大,莫過於‘道’,道在何處?道在書中】


    【可歎前人心血,淪為無人問津,你將從這裏發現智慧的寶藏】


    一道聲音從腦海中響起,驚醒了嶽昱辰。搖了搖頭,迴憶係統之前的提示,開始翻找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武俠諸天有旁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日寒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日寒梅並收藏我在武俠諸天有旁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