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匆匆五年而過。嶽昱辰十一歲了。
寧中則懷孕十個月的時候,在嶽不群和嶽昱辰的期待中,終於產下一女,起名嶽靈珊。
此時已經五歲的小姑娘,正是令人頑皮頭痛的時候。幸好還有馮嫂(馮婆婆)幫著帶孩子,倒不至於讓嶽昱辰頭痛。
五年的時間,在嶽不群的傳授下,嶽昱辰的全真大道歌理解更深,配合上王重陽的創功思路和丹陽子注釋,可以說,他對全真大道歌的理解,已經不在創始人王重陽之下。
五年的時間,在嶽昱辰的旁敲側擊下,對金鎖照神訣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隨著大量藥膳進補,此時已經達到了第三層,氣血充盈,如長河唱響。
可惜到了這一步,已經是嶽昱辰目前能達到的極限,按照他推測,金鎖照神訣從第四層開始,已經涉及到吸納天地元氣為己用的地步。
雖然他隻是提出一些自己的疑問,但從嶽不群的態度看,這些問題已經涉及到紫霞秘籍的核心。
老嶽支支吾吾不肯詳說,隻是叮囑他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顯然不想透露紫霞秘籍中關於吸收朝陽紫氣的法子。
到了這一步,嶽昱辰也不著急,開始將重點偏移到對道門典籍的理解上,希望早一步達到真氣自行的地步。
加上有著係統聲音的提示,嶽昱辰偶爾也能把握住一點靈感,在睡覺中無思無想,初步入定。
而有著藥膳進補,嶽昱辰氣血越發旺盛,所能轉化的真氣越多,兩者相輔相成,此時嶽昱辰已經打通除了任督二脈之外的其他正經。
而五年下來,嶽不群對於大弟子‘飯桶’的認識總算是更清晰了,嶽昱辰的肚子就好像無底洞,多少藥膳都能吞下,而且一直沒有虛不受補的情況。
反而是一部鍛體的八段錦,被他打的虎虎生風,硬生生有了幾分華山混元掌的威力。
再加上嶽昱辰不斷提問的內容,隱隱涉及到密不外傳的紫霞秘籍,所以在妻子生產一年後,老嶽終於找了個借口下山去了。
………………
也就在嶽不群下山之後,藏經閣內,嶽昱辰給自己列了一張個人信息。
姓名:嶽昱辰
武功:華山心法(全真大道歌)七條經脈;全真劍法(入門);金雁功(入門);八段錦(大成);華山劍法(入門),混元掌(入門)。
近兩年的時間,嶽昱辰不斷翻閱藏經閣內的典籍,終於被他在夾層中找到了全真劍法和金雁功的批語。
又根據係統聲音的提示,提煉出了完整版的秘籍……
【你整理藏經閣典籍,於道門典籍中提煉丹陽子金雁功心得】
【你整理藏經閣典籍,於道門典籍中提煉王重陽全真劍法心得】
【你整理藏經閣典籍,於道門典籍中提煉出郝大通全真劍法心得】
【你整理藏經閣典籍,於道門典籍中提煉出丘處機全真劍法,金雁功心得】
【你學會了全真劍法,金雁功】
看著羅列的諸多武功,蘇昱辰也是無奈,這些實在無法對老嶽解釋,畢竟自己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孩子,突然無師自通悟出一門劍法一門輕功。
“這要是一招一式也就罷了。以令狐衝的天才,也隻能悟出幾招‘衝靈劍法’,我這年齡,說出去……”
蘇昱辰打了個冷顫,以嶽不群敏感多疑的性格,隻怕要懷疑當初撿到的,怕不是個妖怪了,總不能讓老嶽把自己當神仙供起來,老嶽也得信啊。
“隻能找個適合的時機了,李靖還能砍了哪吒,我可不想被老嶽砍了。”嶽昱辰想到。
搖了搖頭,繼續自己的看書大業,隻能想著以後找到合適的時機再暴露自身武功了。
隨著嶽不群下山,寧中則又要忙著照顧小嬰兒的嶽靈珊,嶽昱辰終於被解放出來,很快就調整了自己的練功時間。
清晨修煉八段錦,活躍身體氣血,然後修煉內功,中午去後山瀑布下練習劍法,學習楊過在山穀練劍的方法。
………………
此時距離嶽不群下山已有五年之久,除了每月有路過的鏢局或商隊帶來報平安的信,老嶽也就是逢年過節才會迴來一趟。
也就在老嶽下山的第三年,寧中則也隨著嶽不群一起下山,鋤強扶弱,打抱不平去了。
夫妻倆想要複興華山,一致想要打出名聲來,這兩年,山上一直都是馮嫂帶著師兄妹二人。
反倒是嶽不群夫婦在山下打出好大的名聲,嶽昱辰一直對此不太讚同,但還沒有找到適合的時機。
這一天吃過早飯,嶽昱辰告別馮嫂和師妹,一路去了後山,隨即運轉金雁功,身如大雁,橫空飄過七丈。
腳尖在草葉上輕輕一點,又是七丈,很快化作一道殘影,消失在後山密林深處,到了一處崖壁也不停留,腳尖輕點山石,整個人就已經飛身而上。
很快崖頂就傳來轟隆隆的水聲,正是嶽昱辰尋找到的練功之地。
隻見眼前是一處巨大的湖泊,湖泊對麵,一道巨大的白色披簾從天而落,濺起水花無數。
嶽昱辰縱身而躍,中途在湖麵上腳尖輕點三次,就已經跨過大湖,隨即手中的劍鞘一揮,下落的水流被擊穿出一個大洞。
在瀑布落下的前一刻,整個人已經穿過缺口,落在瀑布後麵的石苔上。
這裏的山石常年被瀑布擊打,早已經光滑圓潤無比,再加上昏暗潮濕的環境,滋生的苔蘚,可謂是滑不溜手。
而這樣一般人站都站不穩的地方,嶽昱辰卻長身而立,手中長劍揮舞,一套劍法使得行雲流水。
鋒利的長劍迎擊著下落的瀑布 將周身護持的水潑不近,一道道細密的劍光下,劍式正奇相合,剛柔並濟,精微莫測。
劍招流轉變化之間,一時猶如萬裏長江,波雲詭譎,前赴後繼,無有盡時;一時猶如西風殘雨,寒風蕭蕭;一時猶如風疏雨聚,雨打芭蕉,密不透風;一時猶如明月分輝,照耀四方,無孔不入。
劍光流轉之間,時快時慢,快如疾風驟雨,慢如老牛拉車;時而大開大合,時而陰柔奇詭。
劍法看似隻有七式,組合之間卻有無數種變化,每一種變化停頓虛弱之處,卻也是下一劍異峰突起之時。
待到劍法最後一式演練完,嶽昱辰隨手一式‘定陽針’直刺瀑布,整個人已經穿過瀑布,落在湖麵上。
【你經過努力修習,對於全真劍法有了極大的進步,已經可以熟練切換,招式圓轉如意】
聽到係統聲音,嶽昱辰立在湖麵上喃喃自語道……
“我本來就不是什麽天才,全真劍法到了這一步,已經算是大成,要想走到宗師,非得走出自己的路不可。”
“或許日後融匯貫通五嶽劍派的所有劍法,融匯一爐,自成一家,才有可能。或者,學到獨孤九劍。”
想到這裏,嶽昱辰搖了搖頭,手中一拋,劍如飛龍,割裂空氣,發出“嘶嘶”的嘶鳴聲,最後‘嗆’的一聲,插入岸邊的岩石中,三尺劍身直入兩尺有餘。
顯露了一身精深的內功之後,嶽昱辰整個人沉入湖底,在水下打起混元掌。混元掌掌勢雄渾有力,隨著他的動作,整個湖麵慢慢被攪動起來。
嶽昱辰卻是以整個大湖為敵,隨著暗流湧動,仿佛四麵八方都是敵人攻來。隨著掌力迎擊,一時間湖麵波雲詭譎,暗流攪動,隻能隱隱約約看見水下的身影。
直到一套混元掌打完,嶽昱辰躍出水麵,整個人踏空直上七步,如金雁橫空。身影在空中一頓,隨後朝著岸邊橫移而去。
寧中則懷孕十個月的時候,在嶽不群和嶽昱辰的期待中,終於產下一女,起名嶽靈珊。
此時已經五歲的小姑娘,正是令人頑皮頭痛的時候。幸好還有馮嫂(馮婆婆)幫著帶孩子,倒不至於讓嶽昱辰頭痛。
五年的時間,在嶽不群的傳授下,嶽昱辰的全真大道歌理解更深,配合上王重陽的創功思路和丹陽子注釋,可以說,他對全真大道歌的理解,已經不在創始人王重陽之下。
五年的時間,在嶽昱辰的旁敲側擊下,對金鎖照神訣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隨著大量藥膳進補,此時已經達到了第三層,氣血充盈,如長河唱響。
可惜到了這一步,已經是嶽昱辰目前能達到的極限,按照他推測,金鎖照神訣從第四層開始,已經涉及到吸納天地元氣為己用的地步。
雖然他隻是提出一些自己的疑問,但從嶽不群的態度看,這些問題已經涉及到紫霞秘籍的核心。
老嶽支支吾吾不肯詳說,隻是叮囑他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顯然不想透露紫霞秘籍中關於吸收朝陽紫氣的法子。
到了這一步,嶽昱辰也不著急,開始將重點偏移到對道門典籍的理解上,希望早一步達到真氣自行的地步。
加上有著係統聲音的提示,嶽昱辰偶爾也能把握住一點靈感,在睡覺中無思無想,初步入定。
而有著藥膳進補,嶽昱辰氣血越發旺盛,所能轉化的真氣越多,兩者相輔相成,此時嶽昱辰已經打通除了任督二脈之外的其他正經。
而五年下來,嶽不群對於大弟子‘飯桶’的認識總算是更清晰了,嶽昱辰的肚子就好像無底洞,多少藥膳都能吞下,而且一直沒有虛不受補的情況。
反而是一部鍛體的八段錦,被他打的虎虎生風,硬生生有了幾分華山混元掌的威力。
再加上嶽昱辰不斷提問的內容,隱隱涉及到密不外傳的紫霞秘籍,所以在妻子生產一年後,老嶽終於找了個借口下山去了。
………………
也就在嶽不群下山之後,藏經閣內,嶽昱辰給自己列了一張個人信息。
姓名:嶽昱辰
武功:華山心法(全真大道歌)七條經脈;全真劍法(入門);金雁功(入門);八段錦(大成);華山劍法(入門),混元掌(入門)。
近兩年的時間,嶽昱辰不斷翻閱藏經閣內的典籍,終於被他在夾層中找到了全真劍法和金雁功的批語。
又根據係統聲音的提示,提煉出了完整版的秘籍……
【你整理藏經閣典籍,於道門典籍中提煉丹陽子金雁功心得】
【你整理藏經閣典籍,於道門典籍中提煉王重陽全真劍法心得】
【你整理藏經閣典籍,於道門典籍中提煉出郝大通全真劍法心得】
【你整理藏經閣典籍,於道門典籍中提煉出丘處機全真劍法,金雁功心得】
【你學會了全真劍法,金雁功】
看著羅列的諸多武功,蘇昱辰也是無奈,這些實在無法對老嶽解釋,畢竟自己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孩子,突然無師自通悟出一門劍法一門輕功。
“這要是一招一式也就罷了。以令狐衝的天才,也隻能悟出幾招‘衝靈劍法’,我這年齡,說出去……”
蘇昱辰打了個冷顫,以嶽不群敏感多疑的性格,隻怕要懷疑當初撿到的,怕不是個妖怪了,總不能讓老嶽把自己當神仙供起來,老嶽也得信啊。
“隻能找個適合的時機了,李靖還能砍了哪吒,我可不想被老嶽砍了。”嶽昱辰想到。
搖了搖頭,繼續自己的看書大業,隻能想著以後找到合適的時機再暴露自身武功了。
隨著嶽不群下山,寧中則又要忙著照顧小嬰兒的嶽靈珊,嶽昱辰終於被解放出來,很快就調整了自己的練功時間。
清晨修煉八段錦,活躍身體氣血,然後修煉內功,中午去後山瀑布下練習劍法,學習楊過在山穀練劍的方法。
………………
此時距離嶽不群下山已有五年之久,除了每月有路過的鏢局或商隊帶來報平安的信,老嶽也就是逢年過節才會迴來一趟。
也就在老嶽下山的第三年,寧中則也隨著嶽不群一起下山,鋤強扶弱,打抱不平去了。
夫妻倆想要複興華山,一致想要打出名聲來,這兩年,山上一直都是馮嫂帶著師兄妹二人。
反倒是嶽不群夫婦在山下打出好大的名聲,嶽昱辰一直對此不太讚同,但還沒有找到適合的時機。
這一天吃過早飯,嶽昱辰告別馮嫂和師妹,一路去了後山,隨即運轉金雁功,身如大雁,橫空飄過七丈。
腳尖在草葉上輕輕一點,又是七丈,很快化作一道殘影,消失在後山密林深處,到了一處崖壁也不停留,腳尖輕點山石,整個人就已經飛身而上。
很快崖頂就傳來轟隆隆的水聲,正是嶽昱辰尋找到的練功之地。
隻見眼前是一處巨大的湖泊,湖泊對麵,一道巨大的白色披簾從天而落,濺起水花無數。
嶽昱辰縱身而躍,中途在湖麵上腳尖輕點三次,就已經跨過大湖,隨即手中的劍鞘一揮,下落的水流被擊穿出一個大洞。
在瀑布落下的前一刻,整個人已經穿過缺口,落在瀑布後麵的石苔上。
這裏的山石常年被瀑布擊打,早已經光滑圓潤無比,再加上昏暗潮濕的環境,滋生的苔蘚,可謂是滑不溜手。
而這樣一般人站都站不穩的地方,嶽昱辰卻長身而立,手中長劍揮舞,一套劍法使得行雲流水。
鋒利的長劍迎擊著下落的瀑布 將周身護持的水潑不近,一道道細密的劍光下,劍式正奇相合,剛柔並濟,精微莫測。
劍招流轉變化之間,一時猶如萬裏長江,波雲詭譎,前赴後繼,無有盡時;一時猶如西風殘雨,寒風蕭蕭;一時猶如風疏雨聚,雨打芭蕉,密不透風;一時猶如明月分輝,照耀四方,無孔不入。
劍光流轉之間,時快時慢,快如疾風驟雨,慢如老牛拉車;時而大開大合,時而陰柔奇詭。
劍法看似隻有七式,組合之間卻有無數種變化,每一種變化停頓虛弱之處,卻也是下一劍異峰突起之時。
待到劍法最後一式演練完,嶽昱辰隨手一式‘定陽針’直刺瀑布,整個人已經穿過瀑布,落在湖麵上。
【你經過努力修習,對於全真劍法有了極大的進步,已經可以熟練切換,招式圓轉如意】
聽到係統聲音,嶽昱辰立在湖麵上喃喃自語道……
“我本來就不是什麽天才,全真劍法到了這一步,已經算是大成,要想走到宗師,非得走出自己的路不可。”
“或許日後融匯貫通五嶽劍派的所有劍法,融匯一爐,自成一家,才有可能。或者,學到獨孤九劍。”
想到這裏,嶽昱辰搖了搖頭,手中一拋,劍如飛龍,割裂空氣,發出“嘶嘶”的嘶鳴聲,最後‘嗆’的一聲,插入岸邊的岩石中,三尺劍身直入兩尺有餘。
顯露了一身精深的內功之後,嶽昱辰整個人沉入湖底,在水下打起混元掌。混元掌掌勢雄渾有力,隨著他的動作,整個湖麵慢慢被攪動起來。
嶽昱辰卻是以整個大湖為敵,隨著暗流湧動,仿佛四麵八方都是敵人攻來。隨著掌力迎擊,一時間湖麵波雲詭譎,暗流攪動,隻能隱隱約約看見水下的身影。
直到一套混元掌打完,嶽昱辰躍出水麵,整個人踏空直上七步,如金雁橫空。身影在空中一頓,隨後朝著岸邊橫移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