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爺爺說阿爹和姐姐不會有事,楊蔓總算安下心來。
由著楊岩山給她配製了一盒養顏膏,抹在額頭處透著絲絲涼意,額頭的傷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小,隻剩下一個淺淺的疤痕,估計再抹上幾天便會痊愈了。
見藥效如此神奇,她便又纏著楊岩山給她配了楊修遠用的傷藥,想著找機會給楊修遠服用。
外麵有仙靈兒的分身監視著,也不用擔心別人發現異常,她索性便留在仙靈境中,準備試著修煉一下《神農百草經》。
若說原本對於修仙,她僅僅隻是小孩子的好奇心作祟,短短一天的變故,足夠在她心中埋下一顆變強的種子,因為——這個世界的話語權永遠掌握在強者手中!
仙靈境中時間流速要比外界快上不少,大概裏麵一天相當於外界一個時辰,而且靈氣更是比外界濃鬱到不知道多少倍,因此在裏麵修煉能夠極大的提高修煉速度。
當然,前提是……得先引氣入體!
修仙者大體分為練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渡劫六個大境界,不過凡人若想習得仙法,還得先經曆一個過程——引氣入體,即將靈氣納入體內,通過靈氣一遍一遍地洗滌身體,最終成就先天之體。
楊蔓現在正是卡在這一步!
據祖爺爺講,凡修仙者皆有靈根一說,不同的靈根預示著對不同屬性靈氣的親和度不同。
在凡人界,因為修煉資源和壽命有限,不少宗門更傾向於培養靈根屬性較少的修士,因為靈根越少,對相應屬性的靈氣親和度越高,修煉速度越快。
故而單屬性的靈根又稱天靈根,擁有單靈根的修士,無須借助外物,即可自行感應到靈氣,踏入仙途。因此單靈根修士備受各大宗門推崇。
而在凡人界中最差的靈根屬性當屬五行靈根,又稱之為廢靈根。
因為五行靈根需要同時吸納五種不同屬性的靈氣,單是引氣入體這一步便比旁人困難不少。
培養一個五靈根修士要比其他修士多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資源,這也是五靈根修士不受待見的原因。
因此,修真界普遍的認知便是:五靈根修士注定仙途無望。
《神農百草經》的奇特之處在於,它強調陰陽協調,五行靈氣相輔相成,因此五靈根反倒是修煉《神農百草經》的最佳靈根。
楊蔓便是五行靈根,而且靈根根值都不錯,不然楊岩山也不會將《神農百草經》就這麽堂而皇之的傳給她了。
當然,縱使有《神農百草經》在手,引氣入體這一步也是必須自己完成的。
不過有楊岩山這個上界仙人在,她還是享受了諸多便利。
為了她能更快的感應到靈氣,楊岩山先是將他早年引氣入體的經驗一一傳授予她,又在幫她布置了一個聚靈陣。
即便仙靈境中大部分靈藥楊蔓都沒法用,楊岩山還是絞盡腦汁給她配了一份提高氣感的丹藥,比凡人界的引靈丹要強上數倍。
楊蔓閉著眼睛,明顯感覺到各種顏色的光粒分散在她周圍,祖爺爺說過白色、青色、藍色、赤色、黃色五種不同顏色的光粒,代表著金木水火土五行靈氣分子,隻要將它們引入體內,順著經脈流入丹田,將身體的雜質一一排出,引氣入體就成功了。
可惜隻要她一觸碰到其中一種顏色的光粒,另外四種顏色的光粒便會躲得遠遠的,怎麽也不肯進入她的體內,要想同時將它們全部吸入體內簡直太難了!
很明顯五種靈氣之間相互排斥,又反複嚐試了幾遍,依然沒有成功,楊蔓不禁有些泄氣。
到底該怎麽同時吸收五種靈氣呢?
祖爺爺說五行靈氣相生相克,之前她接觸其中一種,另外四種就跑得遠遠的,這應該是由於五行相克所致。
那麽五行相生又是怎樣的呢?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
是不是將這五種靈氣按這個順序排列,便不會相互排斥呢?
想到此,她嚐試將五色光粒重新按順序排列,以白色的金靈氣為首,緊接著水-木-火-土四種靈氣,最後又與金靈氣匯聚成一個循環。
一個五彩球狀靈氣團便形成了!
不待她牽引,五彩靈氣團便自動鑽進她的體內,順著經脈前行。
成功了!
可惜一個靈氣團實在是太小了,進入經脈都砸不出一點水花。
有了之前的經驗,她再接再厲將周圍的靈氣引導著形成一個個靈氣團,很快被她吸入體內。
隨著靈氣團不斷地在經脈中衝刷,楊蔓體表漸漸滲出一層薄薄的黑漬。
這便是引氣入體的好處了,能讓修士易經洗髓,成就先天之體。
當然,易經洗髓的程度取決於修士對靈氣的感應力,以目前楊蔓吸收的靈氣數量,隻能清除體內一小部分表層雜質,更深層次的雜質根本排不出來。
還是太慢了!
楊蔓皺了皺眉頭,光是將五種靈氣變成靈氣團就要花費她不少時間,而且靈氣團進入體內後雜亂無章,對經脈的衝刷效果不大。
能不能想辦法讓靈氣團形成更加有序一點?
有了!
既然一個靈氣團自成一個循環,那麽她能不能在靈氣團的首尾再添加靈氣分子,那麽第一個靈氣團需要五種靈氣為基礎,以第一個靈氣團中的一種靈氣為起點,隻要補足另外四種靈氣分子便可以組成下一個靈氣團。
由此形成一條以靈氣團為基礎的靈氣鏈!
楊蔓重新閉上眼睛操作起來!很快一條五彩靈氣鏈便形成了。
靈氣鏈的一頭已經沒入楊蔓體內,另外一頭還在繼續形成,她明顯感覺比之前吸收靈氣的速度快了不少,而且靈氣在她體內衝刷帶來的效果也越來越強,身體排出的黑漬越來越多了。
楊蔓嚐到了靈氣鏈帶來的甜頭,她突發奇想,如果第一個靈氣團的五個靈氣分子都作為起點,那麽吸收的靈氣是不是會更快更多?
由著楊岩山給她配製了一盒養顏膏,抹在額頭處透著絲絲涼意,額頭的傷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小,隻剩下一個淺淺的疤痕,估計再抹上幾天便會痊愈了。
見藥效如此神奇,她便又纏著楊岩山給她配了楊修遠用的傷藥,想著找機會給楊修遠服用。
外麵有仙靈兒的分身監視著,也不用擔心別人發現異常,她索性便留在仙靈境中,準備試著修煉一下《神農百草經》。
若說原本對於修仙,她僅僅隻是小孩子的好奇心作祟,短短一天的變故,足夠在她心中埋下一顆變強的種子,因為——這個世界的話語權永遠掌握在強者手中!
仙靈境中時間流速要比外界快上不少,大概裏麵一天相當於外界一個時辰,而且靈氣更是比外界濃鬱到不知道多少倍,因此在裏麵修煉能夠極大的提高修煉速度。
當然,前提是……得先引氣入體!
修仙者大體分為練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渡劫六個大境界,不過凡人若想習得仙法,還得先經曆一個過程——引氣入體,即將靈氣納入體內,通過靈氣一遍一遍地洗滌身體,最終成就先天之體。
楊蔓現在正是卡在這一步!
據祖爺爺講,凡修仙者皆有靈根一說,不同的靈根預示著對不同屬性靈氣的親和度不同。
在凡人界,因為修煉資源和壽命有限,不少宗門更傾向於培養靈根屬性較少的修士,因為靈根越少,對相應屬性的靈氣親和度越高,修煉速度越快。
故而單屬性的靈根又稱天靈根,擁有單靈根的修士,無須借助外物,即可自行感應到靈氣,踏入仙途。因此單靈根修士備受各大宗門推崇。
而在凡人界中最差的靈根屬性當屬五行靈根,又稱之為廢靈根。
因為五行靈根需要同時吸納五種不同屬性的靈氣,單是引氣入體這一步便比旁人困難不少。
培養一個五靈根修士要比其他修士多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資源,這也是五靈根修士不受待見的原因。
因此,修真界普遍的認知便是:五靈根修士注定仙途無望。
《神農百草經》的奇特之處在於,它強調陰陽協調,五行靈氣相輔相成,因此五靈根反倒是修煉《神農百草經》的最佳靈根。
楊蔓便是五行靈根,而且靈根根值都不錯,不然楊岩山也不會將《神農百草經》就這麽堂而皇之的傳給她了。
當然,縱使有《神農百草經》在手,引氣入體這一步也是必須自己完成的。
不過有楊岩山這個上界仙人在,她還是享受了諸多便利。
為了她能更快的感應到靈氣,楊岩山先是將他早年引氣入體的經驗一一傳授予她,又在幫她布置了一個聚靈陣。
即便仙靈境中大部分靈藥楊蔓都沒法用,楊岩山還是絞盡腦汁給她配了一份提高氣感的丹藥,比凡人界的引靈丹要強上數倍。
楊蔓閉著眼睛,明顯感覺到各種顏色的光粒分散在她周圍,祖爺爺說過白色、青色、藍色、赤色、黃色五種不同顏色的光粒,代表著金木水火土五行靈氣分子,隻要將它們引入體內,順著經脈流入丹田,將身體的雜質一一排出,引氣入體就成功了。
可惜隻要她一觸碰到其中一種顏色的光粒,另外四種顏色的光粒便會躲得遠遠的,怎麽也不肯進入她的體內,要想同時將它們全部吸入體內簡直太難了!
很明顯五種靈氣之間相互排斥,又反複嚐試了幾遍,依然沒有成功,楊蔓不禁有些泄氣。
到底該怎麽同時吸收五種靈氣呢?
祖爺爺說五行靈氣相生相克,之前她接觸其中一種,另外四種就跑得遠遠的,這應該是由於五行相克所致。
那麽五行相生又是怎樣的呢?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
是不是將這五種靈氣按這個順序排列,便不會相互排斥呢?
想到此,她嚐試將五色光粒重新按順序排列,以白色的金靈氣為首,緊接著水-木-火-土四種靈氣,最後又與金靈氣匯聚成一個循環。
一個五彩球狀靈氣團便形成了!
不待她牽引,五彩靈氣團便自動鑽進她的體內,順著經脈前行。
成功了!
可惜一個靈氣團實在是太小了,進入經脈都砸不出一點水花。
有了之前的經驗,她再接再厲將周圍的靈氣引導著形成一個個靈氣團,很快被她吸入體內。
隨著靈氣團不斷地在經脈中衝刷,楊蔓體表漸漸滲出一層薄薄的黑漬。
這便是引氣入體的好處了,能讓修士易經洗髓,成就先天之體。
當然,易經洗髓的程度取決於修士對靈氣的感應力,以目前楊蔓吸收的靈氣數量,隻能清除體內一小部分表層雜質,更深層次的雜質根本排不出來。
還是太慢了!
楊蔓皺了皺眉頭,光是將五種靈氣變成靈氣團就要花費她不少時間,而且靈氣團進入體內後雜亂無章,對經脈的衝刷效果不大。
能不能想辦法讓靈氣團形成更加有序一點?
有了!
既然一個靈氣團自成一個循環,那麽她能不能在靈氣團的首尾再添加靈氣分子,那麽第一個靈氣團需要五種靈氣為基礎,以第一個靈氣團中的一種靈氣為起點,隻要補足另外四種靈氣分子便可以組成下一個靈氣團。
由此形成一條以靈氣團為基礎的靈氣鏈!
楊蔓重新閉上眼睛操作起來!很快一條五彩靈氣鏈便形成了。
靈氣鏈的一頭已經沒入楊蔓體內,另外一頭還在繼續形成,她明顯感覺比之前吸收靈氣的速度快了不少,而且靈氣在她體內衝刷帶來的效果也越來越強,身體排出的黑漬越來越多了。
楊蔓嚐到了靈氣鏈帶來的甜頭,她突發奇想,如果第一個靈氣團的五個靈氣分子都作為起點,那麽吸收的靈氣是不是會更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