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鬧騰後,村裏的年輕人除了戶口遷出去的,或者有固定工作的,其他全都迴來了。


    留守在家的中老年們倒是很高興,天天能看到兒孫在身邊繞膝,家裏的重活也可以丟給他們幹,雖然多了些爭吵,但這才是生活啊。


    玉米、土豆和紅薯這三種作物是專家研究後,認為最適合被酸雨侵蝕的土地,同時又可以作為糧食的。


    新聞也天天有專家分析各種數據,說明現在土地的產量雖然比不上以前,但隻要有大棚隔絕酸雨,再種植耐酸的作物,供全國人民吃飽還是沒問題的,慢慢的安撫民心。


    經過了大半年,大棚廠家的各種材料也充足了不少,聽說還有更好的新材料研發了出來。


    正當大家準備集資將村裏的地都建大棚罩起來的時候,村裏突然來了一群人,竟然還有一隊持槍的護衛隨行,惹得村民都人心惶惶的,以為要發生什麽大事了。


    這群人一來就占據了村裏的辦公室,溫月正想著要不要去打聽一下,就有人到各家通知,下午兩點開全村集體大會。


    到了下午,所有人都去了,村口的廣場擠得滿滿當當,前麵還布置了一排桌椅。


    桌子前隻坐了3個人,其餘人都整齊的站在他們後麵,兩邊是持槍的護衛隊,神情都十分嚴肅。


    時間一到,坐在最中間的一個30多歲的男人示意大家安靜後,就對著話筒開始宣布國家的最新政策。


    首先說的是國家要建新農場,無條件征收山下的全部集體土地,由農場管理小組整體規劃後,統一建大棚種地。


    然後才介紹自己叫陳永強,以後就是靠坡村新農場的負責人,除了護衛隊,他還帶來了30個工作人員,以後也會和大家一起勞作。


    被征收的土地沒有補償,但如果現在種有作物,可以給予一定的賠償。


    同時,村民可以根據各家的地申請相應的工作崗位,比如你家之前是兩個人4畝地,那就可以分到兩個在農場工作的崗位,當然,也可以放棄,同樣沒有補償。


    山上的果園和大棚是個人租賃的,到期前暫時還由個人管理,但如果租了山下要征收的範圍,可以根據作物給一定的賠償。


    村民們馬上熱烈的討論起來,有人覺得不錯的,以後就是給公家幹活拿工資,也不用操心建大棚和收成,也有人覺得憑什麽不給補償,以前占地都是有賠償的。


    陳永強態度非常強硬,說這是國家的緊急管理條例,等災難過去還會將土地還給大家,如果有人要破壞建設,直接抓起來送去勞動開荒,到那邊也是幹活,不過就沒有工資,隻能吃飽飯了。


    他說完後,幾個護衛就端著槍上前一步,無言的威懾著眾人。


    靠坡村本來就沒什麽刺頭,大家都老老實實的,其實除了在山下建了大棚種菜三家人,其他人都沒吃虧,反正那地現在都沒人種。


    而且酸雨總會過去的,人家也說了以後會還的呀。


    當然,也有人想撿漏,去自家的地裏插點苗和樹枝什麽的好要賠償,可惜,人家上午來的時候就全都拍了照,做不了假。


    靠坡村的人家隻有兩百多戶,隻花了兩三天就登記清楚了各家的情況,願意在農場工作的人也都報了名。


    溫月家因為老爺子年紀已經60多了,超出了申請崗位的要求,就隻申請了楚一山和溫月的崗位。農場也沒有因為楚一山的情況就拒絕,看到他能正常的做農活就接受了。


    溫月現在力氣大,也不怕幹農活,她想先看看怎麽幹活,實在幹不了再辭掉就是。


    陳永強帶來的那30個工作人員,據說都是今年剛畢業的公職人員,農忙時也會和大家一起勞作,平時還要兼職一些管理和督查工作。


    護衛隊隻有20人,是專門負責農場安全生產的,類似於以前的安全部門。


    如此,農場組織大家將撂荒的土地翻新、燒荒,草木灰可以改善土壤酸堿度,不夠就再加入石灰或氨水等。


    又按規劃建起了一排排整齊的大棚,給土地追肥,然後播下一粒粒希望的種子,重新開始種植。


    因為大棚高度的問題,很多大型的農用機械沒法再用,但也還有不少小型機械,沒有自動灌溉,但也有水管噴頭,人力依舊隻是輔助,倒也不算太累。


    溫月為了照顧楚一山的情況,申請和他分到了一個大棚。


    他們倆都練了大半年的八卦掌,身體強健,力氣也大,溫月的身體還經過長青功的改造,幹起農活比很多村裏的婦女還利索。


    所以溫月覺得這工作還不錯,工資雖然不高,但有農忙就有農閑,反而比在城裏打工好。


    農場的工作時間也沒有那麽強製,隻要定期完成任務就行,溫月也照舊可以隔幾日去一次縣城的超市看看。


    老爺子則主要管著果園,不忙的時候,溫月和楚一山也會去果園幫忙。


    與此同時,城裏也針對國內現在的情況新建了不少工廠和公司。


    比如大棚材料廠、防酸防雨材料廠、石灰廠、化肥廠和垃圾處理廠等,城裏收集垃圾後分類,將所有有機垃圾全部處理後,製成有機肥供給農村,城鎮農村共度難關。


    這一次,沒有人再糊弄垃圾分類的事,因為有專人檢查垃圾,順利迴收後可以積分,而積分可以換糧食,在糧食缺乏的當下,居民的積極性前所未有的提高了。


    新建的工廠對城鎮居民招工,慢慢的吸納了部分失業者,再加上嚴厲的懲罰製度,社會治安又漸漸地安定了下來。


    這天晚上,溫月從店裏迴去,因為月底結賬耽誤了些時間,稍晚了一些,上路時天已經黑了。


    從縣道拐進山路後,她降低了車速慢慢開,到一個轉彎處,就看到前麵有一輛三輪車翻倒在地,地上還散著幾個麻袋,是誰家的車翻了嗎?


    她坐在車上看了一會,一直沒人出現,難道是迴去村裏叫人了,不至於掉山崖下吧?


    現在開了一半路程,這路又不能倒車,離村口隻有十幾分鍾路程,走迴去也行。


    想了想,她從座位下抽出一根長長扁扁的鋼棍,就是扒輪胎的那種撬棍,有近一米長。拿在手裏後才熄火,下車,慢慢的往前走去。


    久違的奶娃娃聲音在腦中響起:“宿主請小心,前麵有4個男人藏在暗處,可能有危險。”


    溫月停下腳步,在腦中問:“他們有武器嗎?”


    “有棍子和匕首。”


    那問題不大。


    不過,她還是拿出手機,點開錄音,然後把手機捏在手裏,才再次走上前。


    快走到翻倒的三輪車時,轉角後麵突然竄出幾個人影,呈半圓形擋住了她的去路。


    四個男人慢慢圍了上來,他們見是個單身的漂亮姑娘,還開著車,驚喜的互相對看了一眼,今晚賺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現代修真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容逐漸消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容逐漸消失並收藏快穿之現代修真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