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沒幾天就要過年,溫月又買了些年貨以及肉和菜蔬,還有他們需要的蔬菜種子。季父漸漸覺得這邊真的還挺不錯的,大冬天的還有不少新鮮菜蔬, 要是在京城,隻有權貴家的暖棚還有少量的菜蔬,普通人隻能吃鹹菜幹。
溫月在路邊看到有異國商人在擺攤,也去逛了一下,買了一小包據說是他們國家帶來的種子,有農人賣小雞仔,又買了七八隻小雞迴去。
季父去藥店買了些藥材和成品藥備用,這又花了近十兩,溫月手裏的零散銀票已經差不多花光了。
她悄悄的把季父給的500兩銀子還給他,這麽大的數額,她拿著也不知道幹嘛。
季父一愣,他一直以為這一路花的銀錢就是他給的那500兩,還覺得小女兒聰明知道換成小數額,沒想到竟然還沒動!
溫月就嘻嘻笑,說之前的都是她的私房,說好要還的啊。季父十分欣慰,又忍不住瞪了大兒子一眼,給你那麽多錢都白搭了,一點兒也沒帶出來!
想著自家現在連個屋子都沒有,他就還是讓溫月先收起來,等以後要用了再問她拿。
迴去的時候就租了輛騾車,速度可以快些,就這樣也是天也快黑了才到。好在找車的時候就跟車夫說好的,多給了點錢,車夫會住在城外馬店。
幾人雖然很累,但拉了滿滿的物資迴去,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進村的時候勞煩人家開門,還給幾個兵丁送了一小塊這邊的特色叉燒肉,他們很是高興的接了,商量著晚上迴去喝點小酒。
家裏人看見這麽多東西也很高興,晚餐就煮了米飯,溫月拿出新買的鐵鍋和案板,也切上一盤子叉燒肉,一盤子白切雞,又做了一盤薑汁豆角,一盤醋溜白菜,還有一碗紅燒豆腐,看的家裏人目瞪口呆,路上就知道她熬粥好喝,什麽時候也會做菜了?
溫月就不好意思的說,以前就常去小廚房找廚娘做些點心,這幾個菜也是簡單的,看幾次就會了。
端著今日新買粗瓷碗,看著桌子上雖然簡單卻不遜於在京城的菜式,一家子都有些哽咽。直到今日,他們才覺得終於在這裏安頓下來,能吃上一頓正常的飯了。
隻有三小隻沒那麽多傷春悲秋,隻知道有好吃的就開心的吃,加上有溫月說些城裏的見聞,家裏人也很快就恢複過來,美美的吃了一頓,甚至還覺得比溫月及笄那日在路上吃的大餐還滿足。
吃完飯,溫月就拉著幾個哥哥給她做一個洗澡間,有沒有頂無所謂,能遮擋視線就行。又忙著燒了一大鍋水,然後拿出今天買的大木桶,打算好好的洗洗自己。
兩個多月沒洗澡洗頭洗臉啊!她這時也顧不得再謙讓,急慌慌的衝進了洗澡間。
頭發出油又沾了灰,已經完全板結了成固定的形狀,她偷偷用洗發水洗了三遍,一點泡沫都沒看見,可想而知有多髒。要不是一路上夠冷,估計都長虱子了。
身上和臉上就不用說了,雖然一路上都很冷出汗少,但因為皮膚本身分泌油脂,也是厚厚的一層泥垢,皮膚都磋紅了才罷手。
等她從裏麵出來,感覺整個人都輕了好幾斤,別人看著也像換了個人一樣,不說黑乎乎的小臉變白了,連眼裏的神采都更亮了。
其他幾個女眷也眼巴巴的等著,趕緊燒了水輪流去洗。溫月從空間拿了幾塊最簡單的香皂出來,說是跟一個外國商人買的,雖然已經是香味最淡的一種,幾個女人也直說好香,還說舍不得用,結果等6個女人帶著一個孩子洗完,好嘛,直接用光了兩塊。
男人們沒那麽講究,半個月前就帶著兩個小子去河邊簡單洗過一次,不過這次有了香皂,又好好洗了一次頭發,最後都換上幹淨清爽的新衣服,全家都長舒了一口氣,終於不像乞丐了,像是重新活了一遍似的。
全家大清洗之後就是準備幾日後的年夜飯。因為一個月隻能出去一次,他們就用前幾天買的菜蔬,配著臘肉香腸這些年貨,勉強湊了一桌子菜,再加上一盆韭菜雞蛋餡餃子,度過了這個最難忘,也可能是最慘的一個年節。
但大家都很高興,祖母甚至高興得哭了。她說:“我聽到官兵來抄家的時候,以為我們全家都要完了。後來聽說是流放嶺南道的時候,又希望我們家能活上一半人,至少這幾個孩子得保住……沒想到,現在連我這把老骨頭都好好的……”
季父眼眶也有些紅,道:“這次的事,是我為官不慎,連累了家人,是我對不住你們。”大家都趕緊搖頭要說話,季父擺擺手又說:“我本想豁出這條命保住家裏,沒想到最後皇帝不要我的命,讓我也跟你們一起流放了。這樣也好,以後我們就好好的,不求榮華富貴,隻願家人都身體健康,平安和美!”
眾人連連點頭,季母也抱著祖母胳膊哭,季父又說:“這一路大家都成長了很多,老大更能承擔責任,老二也穩重可靠了,老三很不錯,做事謹慎又踏實。還有月兒,一路上都多虧的月兒會藏東西會打算,不然我們得多吃多少苦?也知道照顧祖母和侄兒侄女,真是爹爹的好閨女。”
大家都對著這幾人笑,笑得他們都不好意思起來,季父又開始誇其他人,兩個嫂嫂吃苦耐勞,把孩子照顧得很好,張姨娘手巧又懂農事……總之除了祖母都誇了一遍,最後祖母拉下臉來:“合著就我沒進步!”
大家都笑起來,說您老身體越來越好就是最大的進步,現在一天走五十裏路都不帶喘氣的!
沒有煙花和爆竹,在歡樂的氣氛中,這一年過去了。
新年伊始,也沒有什麽假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季父和溫月、三哥負責製作磚胚,祖母和季母種下買來的菜蔬種子,然後就澆水拔草等,張姨娘和兩個嫂嫂在荒地繼續開荒,大哥和二哥開始從河邊研究如何挖溝渠引水,連三個孩子也有任務,負責養八隻小雞,小雞還小不能放養,二哥用樹枝圍了個籬笆,孩子們就拔草捉蟲子迴來,讓大人碾碎後混入麥麩米糠等再去喂。
溫月在路邊看到有異國商人在擺攤,也去逛了一下,買了一小包據說是他們國家帶來的種子,有農人賣小雞仔,又買了七八隻小雞迴去。
季父去藥店買了些藥材和成品藥備用,這又花了近十兩,溫月手裏的零散銀票已經差不多花光了。
她悄悄的把季父給的500兩銀子還給他,這麽大的數額,她拿著也不知道幹嘛。
季父一愣,他一直以為這一路花的銀錢就是他給的那500兩,還覺得小女兒聰明知道換成小數額,沒想到竟然還沒動!
溫月就嘻嘻笑,說之前的都是她的私房,說好要還的啊。季父十分欣慰,又忍不住瞪了大兒子一眼,給你那麽多錢都白搭了,一點兒也沒帶出來!
想著自家現在連個屋子都沒有,他就還是讓溫月先收起來,等以後要用了再問她拿。
迴去的時候就租了輛騾車,速度可以快些,就這樣也是天也快黑了才到。好在找車的時候就跟車夫說好的,多給了點錢,車夫會住在城外馬店。
幾人雖然很累,但拉了滿滿的物資迴去,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進村的時候勞煩人家開門,還給幾個兵丁送了一小塊這邊的特色叉燒肉,他們很是高興的接了,商量著晚上迴去喝點小酒。
家裏人看見這麽多東西也很高興,晚餐就煮了米飯,溫月拿出新買的鐵鍋和案板,也切上一盤子叉燒肉,一盤子白切雞,又做了一盤薑汁豆角,一盤醋溜白菜,還有一碗紅燒豆腐,看的家裏人目瞪口呆,路上就知道她熬粥好喝,什麽時候也會做菜了?
溫月就不好意思的說,以前就常去小廚房找廚娘做些點心,這幾個菜也是簡單的,看幾次就會了。
端著今日新買粗瓷碗,看著桌子上雖然簡單卻不遜於在京城的菜式,一家子都有些哽咽。直到今日,他們才覺得終於在這裏安頓下來,能吃上一頓正常的飯了。
隻有三小隻沒那麽多傷春悲秋,隻知道有好吃的就開心的吃,加上有溫月說些城裏的見聞,家裏人也很快就恢複過來,美美的吃了一頓,甚至還覺得比溫月及笄那日在路上吃的大餐還滿足。
吃完飯,溫月就拉著幾個哥哥給她做一個洗澡間,有沒有頂無所謂,能遮擋視線就行。又忙著燒了一大鍋水,然後拿出今天買的大木桶,打算好好的洗洗自己。
兩個多月沒洗澡洗頭洗臉啊!她這時也顧不得再謙讓,急慌慌的衝進了洗澡間。
頭發出油又沾了灰,已經完全板結了成固定的形狀,她偷偷用洗發水洗了三遍,一點泡沫都沒看見,可想而知有多髒。要不是一路上夠冷,估計都長虱子了。
身上和臉上就不用說了,雖然一路上都很冷出汗少,但因為皮膚本身分泌油脂,也是厚厚的一層泥垢,皮膚都磋紅了才罷手。
等她從裏麵出來,感覺整個人都輕了好幾斤,別人看著也像換了個人一樣,不說黑乎乎的小臉變白了,連眼裏的神采都更亮了。
其他幾個女眷也眼巴巴的等著,趕緊燒了水輪流去洗。溫月從空間拿了幾塊最簡單的香皂出來,說是跟一個外國商人買的,雖然已經是香味最淡的一種,幾個女人也直說好香,還說舍不得用,結果等6個女人帶著一個孩子洗完,好嘛,直接用光了兩塊。
男人們沒那麽講究,半個月前就帶著兩個小子去河邊簡單洗過一次,不過這次有了香皂,又好好洗了一次頭發,最後都換上幹淨清爽的新衣服,全家都長舒了一口氣,終於不像乞丐了,像是重新活了一遍似的。
全家大清洗之後就是準備幾日後的年夜飯。因為一個月隻能出去一次,他們就用前幾天買的菜蔬,配著臘肉香腸這些年貨,勉強湊了一桌子菜,再加上一盆韭菜雞蛋餡餃子,度過了這個最難忘,也可能是最慘的一個年節。
但大家都很高興,祖母甚至高興得哭了。她說:“我聽到官兵來抄家的時候,以為我們全家都要完了。後來聽說是流放嶺南道的時候,又希望我們家能活上一半人,至少這幾個孩子得保住……沒想到,現在連我這把老骨頭都好好的……”
季父眼眶也有些紅,道:“這次的事,是我為官不慎,連累了家人,是我對不住你們。”大家都趕緊搖頭要說話,季父擺擺手又說:“我本想豁出這條命保住家裏,沒想到最後皇帝不要我的命,讓我也跟你們一起流放了。這樣也好,以後我們就好好的,不求榮華富貴,隻願家人都身體健康,平安和美!”
眾人連連點頭,季母也抱著祖母胳膊哭,季父又說:“這一路大家都成長了很多,老大更能承擔責任,老二也穩重可靠了,老三很不錯,做事謹慎又踏實。還有月兒,一路上都多虧的月兒會藏東西會打算,不然我們得多吃多少苦?也知道照顧祖母和侄兒侄女,真是爹爹的好閨女。”
大家都對著這幾人笑,笑得他們都不好意思起來,季父又開始誇其他人,兩個嫂嫂吃苦耐勞,把孩子照顧得很好,張姨娘手巧又懂農事……總之除了祖母都誇了一遍,最後祖母拉下臉來:“合著就我沒進步!”
大家都笑起來,說您老身體越來越好就是最大的進步,現在一天走五十裏路都不帶喘氣的!
沒有煙花和爆竹,在歡樂的氣氛中,這一年過去了。
新年伊始,也沒有什麽假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季父和溫月、三哥負責製作磚胚,祖母和季母種下買來的菜蔬種子,然後就澆水拔草等,張姨娘和兩個嫂嫂在荒地繼續開荒,大哥和二哥開始從河邊研究如何挖溝渠引水,連三個孩子也有任務,負責養八隻小雞,小雞還小不能放養,二哥用樹枝圍了個籬笆,孩子們就拔草捉蟲子迴來,讓大人碾碎後混入麥麩米糠等再去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