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迴走時路過布店,溫月看到布店門口長凳上放著一些零碎布料,上去一問,老板說是做衣服剩下的,不夠做一整套就拿來散賣處理,價格很是便宜。
溫月覺得這布料給小孩做衣服倒是剛好,便選了一塊藍色和一塊淡青色。出來又看到肉鋪,太久沒吃肉了,她實在忍不住饞,上去看了一會,最後花五文錢選了兩根剔的沒那麽幹淨的大骨頭,還順手在旁邊的攤子切了塊豆腐,也算是開葷吧。
買完這麽多東西才一個多時辰,溫月就想著是去山裏還是迴家,不知不覺就到了家。她猶豫著空間裏的糧怎麽拿出來,卻發現門是從外麵扣起來的,好像是沒人在家。
溫月趕緊開門進去,幹脆把糧食全拿出來放到自己屋裏,待會就說是讓牛車送迴來的,免得再折騰好幾趟。
走進廚房,把兩根大骨用砍刀砍成小塊,加水煮沸後,細細的打淨血沫撈起來。
雖然隻有陶鍋,但那陶鍋底部比較平,非常厚重,有點像現代的琺琅鍋。她將一點骨頭上片出的油筋放進陶鍋,微微熬出點油,又加入一點大醬和薑片煎香,再加入撈出的骨頭裹上醬汁,最後把煮骨頭的湯都加進去熬煮。
從灶塘抽出兩根柴,把火力調到小火煨燉著,溫月又去翻出兩根冬蘿卜,洗淨去皮後把兩個嫩嫩的蘿卜芯子切塊,豆腐也切塊待下鍋。帶肉的蘿卜皮也不能扔,切成細條拌一點鹽和醋,醃製一下就能配粥。
走出廚房,溫月打算去菜地看看,卻看見周氏正好領著兩個孩子迴來,一人手裏捧個茄子,周氏則拿著幾顆青菜,見她在家都歡喜得很。她笑著打了招唿,接過菜去邊洗邊和他們聊天。
午食做好,一大盆醬燒骨頭燉蘿卜,骨油都燉進湯裏了,醇香濃厚,看著就讓人忍不住咽口水。另加一碟蒜蓉茄子,還特意蒸了米飯,比得上過節的好吃食了。
一家子很是驚喜,兩個小家夥一人捧一個骨頭啃得滿臉是油。難得吃肉,溫月和周氏也沒客氣,她們家沒有那種好東西隻給孩子吃的習慣。
啃完骨頭洗淨手,再把浸滿肉湯的蘿卜和豆腐舀進碗裏,拌著飯吃了個難得的飽肚。
小家夥們吃得肚圓就去午睡了,溫月把周氏叫進她屋裏看糧食,先跟她交代清楚買的東西,才說準備明天開始往山裏搬一半,剩下的先放地窖,看情況再說。
周氏看著結結實實的一大堆糧也感覺很踏實,幹脆就和她一起,先搬了一半去地窖放好,才各自去午睡。
下午去地裏看了看,土幹得連草都少長,還有人提了水桶拿小木勺一點點往苗根上澆,恨不得它們一滴都不浪費。溫月也打算明天這麽澆一點,雖然知道是無用功,卻不能完全不管,否則別人看著不像話。
第二天在家歇了一天,溫月又開始往山裏跑。
再次到那個山穀,溫月細細看了一圈。除去幾十棵樹外,灌木拔掉後下麵也有層薄薄的土,應該能種點菜。
最驚喜的還是小水潭,竟有一兩米深,水流也一直不停,水潭滿了就溢出來潤了地,周邊的灌木都長得很好。
山洞呈不規則橢圓形,山壁上沒什麽青苔,都是灰白的岩石,竟感覺比土屋還幹淨。
洞口在通道側對麵,和通道口一起把山洞分成兩半,大一些那半邊可以做主屋,小一些那半邊就做柴房或倉庫也行。通道這邊得先做個門封起來,洞口有點大,也要想辦法封一些,這個倒是可以慢慢來。
溫月拔了些幹枯灌木藤堆在邊角,裝作遮掩糧食,其實她哪裏舍得放外麵,都在自己空間呢,等搬進來前一天再放就行了。
做好打算,溫月就去尋了些手臂粗細的樹幹砍倒,放到山洞裏晾起來,她們老的老少的少,砍不了大樹,所以打算用小樹幹做門,就像竹排那種拚起來。
接下來,她就隔一天往山裏跑一次,日子也過了有一周,一直沒有什麽陌生人來村裏找人的事,她也終於漸漸忘了那男人的事,開始專心的安排她們一家的藏身之所。
多跑了幾次後,她尋了個隱蔽的路線,就是從村西繞路上山,不用經過村裏。
去山穀的路也尋了一條更便捷的,上山三個時辰,下山隻需兩個時辰。她就每次天剛亮出門,天黑才迴,在山裏要待六七個時辰。因為沒經過村裏,她又隔天去地裏,竟沒人發現她常上山。
其實她也不是每次都去山洞那邊,畢竟她不用真的運糧,走幾個時辰也著實累人。隻去過兩三迴晾曬了些樹幹,還做好了一個一米多寬的木頭門擋在通道口。
另外就是平整了一下山洞地麵,其他大部分時候是在山裏摸地形,還真遇到過幾次兔子和野雞,她就在這幾個地方學著做陷阱。
溫月出生縣城,後來讀了書又在一線城市打拚,原主張月娘以前也是在家做農活和家事,自然都是不會做陷阱的。
好在溫月是個穿越的,看書看電視的大概見過一點,就憑想象挖了幾個直徑一米左右的深坑,坑底插幾個削尖的木棍,上麵架上細細的樹枝,再鋪上寬大的樹葉,最後再打掃一下痕跡,在附近放一些嫩草和草籽做誘餌,隔幾天去看一次。
當然,並沒有抓到什麽,連陷阱破壞的痕跡都沒有,也許不是它們常經過的地方吧。
大半月眨眼過去,已經到了五月底。
孩子們天天捉蟲,現在幾乎每天都能收兩個雞蛋,高興得不得了,連撿雞蛋的工作都被他們搶去了。
這也是唯一的好消息了,上河村的河昨天已經完全斷流,下遊的下河村更是前幾天就斷水了,還來了一群人以為他們故意斷水,差點打起群架。
還好裏長及時趕來調解,上河村也確實沒故意斷水,那水流到上河村就已經很小股了,到不了下河村也很正常。
兩個村的人還一起往更上遊去看,直到看到陂河都露了河床,大家才真的信了,個個生無可戀的迴了村。
村裏僅剩幾口井用,每戶每天按人頭取水,地裏也完全不管了,好在還有一點希望就是再有十天半月就能收麥,如果上麵能免了稅,每畝收幾十斤也能算個安慰吧。
另外,縣裏真的出現了難民,因為人不多還沒造成恐慌,但糧價確實再次漲了。村長召集大家說了一下這事,叫家裏有餘錢的就買些放家裏,今年還不知能收多少呢。
周氏後怕不已,連連拍著溫月的手說還好還好。溫月也再次做樣子搬走了一些糧,家裏隻剩幾十斤了,就是被搶了也不怕。
溫月覺得這布料給小孩做衣服倒是剛好,便選了一塊藍色和一塊淡青色。出來又看到肉鋪,太久沒吃肉了,她實在忍不住饞,上去看了一會,最後花五文錢選了兩根剔的沒那麽幹淨的大骨頭,還順手在旁邊的攤子切了塊豆腐,也算是開葷吧。
買完這麽多東西才一個多時辰,溫月就想著是去山裏還是迴家,不知不覺就到了家。她猶豫著空間裏的糧怎麽拿出來,卻發現門是從外麵扣起來的,好像是沒人在家。
溫月趕緊開門進去,幹脆把糧食全拿出來放到自己屋裏,待會就說是讓牛車送迴來的,免得再折騰好幾趟。
走進廚房,把兩根大骨用砍刀砍成小塊,加水煮沸後,細細的打淨血沫撈起來。
雖然隻有陶鍋,但那陶鍋底部比較平,非常厚重,有點像現代的琺琅鍋。她將一點骨頭上片出的油筋放進陶鍋,微微熬出點油,又加入一點大醬和薑片煎香,再加入撈出的骨頭裹上醬汁,最後把煮骨頭的湯都加進去熬煮。
從灶塘抽出兩根柴,把火力調到小火煨燉著,溫月又去翻出兩根冬蘿卜,洗淨去皮後把兩個嫩嫩的蘿卜芯子切塊,豆腐也切塊待下鍋。帶肉的蘿卜皮也不能扔,切成細條拌一點鹽和醋,醃製一下就能配粥。
走出廚房,溫月打算去菜地看看,卻看見周氏正好領著兩個孩子迴來,一人手裏捧個茄子,周氏則拿著幾顆青菜,見她在家都歡喜得很。她笑著打了招唿,接過菜去邊洗邊和他們聊天。
午食做好,一大盆醬燒骨頭燉蘿卜,骨油都燉進湯裏了,醇香濃厚,看著就讓人忍不住咽口水。另加一碟蒜蓉茄子,還特意蒸了米飯,比得上過節的好吃食了。
一家子很是驚喜,兩個小家夥一人捧一個骨頭啃得滿臉是油。難得吃肉,溫月和周氏也沒客氣,她們家沒有那種好東西隻給孩子吃的習慣。
啃完骨頭洗淨手,再把浸滿肉湯的蘿卜和豆腐舀進碗裏,拌著飯吃了個難得的飽肚。
小家夥們吃得肚圓就去午睡了,溫月把周氏叫進她屋裏看糧食,先跟她交代清楚買的東西,才說準備明天開始往山裏搬一半,剩下的先放地窖,看情況再說。
周氏看著結結實實的一大堆糧也感覺很踏實,幹脆就和她一起,先搬了一半去地窖放好,才各自去午睡。
下午去地裏看了看,土幹得連草都少長,還有人提了水桶拿小木勺一點點往苗根上澆,恨不得它們一滴都不浪費。溫月也打算明天這麽澆一點,雖然知道是無用功,卻不能完全不管,否則別人看著不像話。
第二天在家歇了一天,溫月又開始往山裏跑。
再次到那個山穀,溫月細細看了一圈。除去幾十棵樹外,灌木拔掉後下麵也有層薄薄的土,應該能種點菜。
最驚喜的還是小水潭,竟有一兩米深,水流也一直不停,水潭滿了就溢出來潤了地,周邊的灌木都長得很好。
山洞呈不規則橢圓形,山壁上沒什麽青苔,都是灰白的岩石,竟感覺比土屋還幹淨。
洞口在通道側對麵,和通道口一起把山洞分成兩半,大一些那半邊可以做主屋,小一些那半邊就做柴房或倉庫也行。通道這邊得先做個門封起來,洞口有點大,也要想辦法封一些,這個倒是可以慢慢來。
溫月拔了些幹枯灌木藤堆在邊角,裝作遮掩糧食,其實她哪裏舍得放外麵,都在自己空間呢,等搬進來前一天再放就行了。
做好打算,溫月就去尋了些手臂粗細的樹幹砍倒,放到山洞裏晾起來,她們老的老少的少,砍不了大樹,所以打算用小樹幹做門,就像竹排那種拚起來。
接下來,她就隔一天往山裏跑一次,日子也過了有一周,一直沒有什麽陌生人來村裏找人的事,她也終於漸漸忘了那男人的事,開始專心的安排她們一家的藏身之所。
多跑了幾次後,她尋了個隱蔽的路線,就是從村西繞路上山,不用經過村裏。
去山穀的路也尋了一條更便捷的,上山三個時辰,下山隻需兩個時辰。她就每次天剛亮出門,天黑才迴,在山裏要待六七個時辰。因為沒經過村裏,她又隔天去地裏,竟沒人發現她常上山。
其實她也不是每次都去山洞那邊,畢竟她不用真的運糧,走幾個時辰也著實累人。隻去過兩三迴晾曬了些樹幹,還做好了一個一米多寬的木頭門擋在通道口。
另外就是平整了一下山洞地麵,其他大部分時候是在山裏摸地形,還真遇到過幾次兔子和野雞,她就在這幾個地方學著做陷阱。
溫月出生縣城,後來讀了書又在一線城市打拚,原主張月娘以前也是在家做農活和家事,自然都是不會做陷阱的。
好在溫月是個穿越的,看書看電視的大概見過一點,就憑想象挖了幾個直徑一米左右的深坑,坑底插幾個削尖的木棍,上麵架上細細的樹枝,再鋪上寬大的樹葉,最後再打掃一下痕跡,在附近放一些嫩草和草籽做誘餌,隔幾天去看一次。
當然,並沒有抓到什麽,連陷阱破壞的痕跡都沒有,也許不是它們常經過的地方吧。
大半月眨眼過去,已經到了五月底。
孩子們天天捉蟲,現在幾乎每天都能收兩個雞蛋,高興得不得了,連撿雞蛋的工作都被他們搶去了。
這也是唯一的好消息了,上河村的河昨天已經完全斷流,下遊的下河村更是前幾天就斷水了,還來了一群人以為他們故意斷水,差點打起群架。
還好裏長及時趕來調解,上河村也確實沒故意斷水,那水流到上河村就已經很小股了,到不了下河村也很正常。
兩個村的人還一起往更上遊去看,直到看到陂河都露了河床,大家才真的信了,個個生無可戀的迴了村。
村裏僅剩幾口井用,每戶每天按人頭取水,地裏也完全不管了,好在還有一點希望就是再有十天半月就能收麥,如果上麵能免了稅,每畝收幾十斤也能算個安慰吧。
另外,縣裏真的出現了難民,因為人不多還沒造成恐慌,但糧價確實再次漲了。村長召集大家說了一下這事,叫家裏有餘錢的就買些放家裏,今年還不知能收多少呢。
周氏後怕不已,連連拍著溫月的手說還好還好。溫月也再次做樣子搬走了一些糧,家裏隻剩幾十斤了,就是被搶了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