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月不會剝皮,周氏以前倒是經常處理兒子打迴來的兔子,就一邊剝一邊教她。剝完皮周氏去揉製兔皮,溫月就把兔肉砍成小塊,做了個醬燒兔子,加了點茱萸,勉強模擬一下香辣兔丁。


    周氏已經煮好粥,溫月就又炒了個白菜,一家人美美的吃了一頓。石哥兒和樂姐兒很少吃辣,但因為隻放了一點點茱萸提味,他們雖然一邊吃一邊哈著氣說好辣好辣,還是停不下嘴。


    接下來的日子,溫月就開始找樹做棚子。現在雖然不下雨,卻要以防萬一灶台被淋了,更何況也得遮太陽。


    她和周氏比不了男人,就在山穀裏找那種不大的樹,兩個人慢慢砍下來拖迴去,一邊搭在洞口上方,另一邊就立三根樹幹做柱子,搭上橫梁,一個三米深五六米寬的框架就成型了。


    框架中間再搭上細一些的樹幹做次梁,最後頂部蓋上茅草,這個長方形的涼棚就搭好了。


    新建築的完工總是讓人欣喜,兩個孩子歡快的在涼棚下跑來跑去。


    罩住灶台後,剩餘的空間就做一家人室外吃飯和活動的空間。


    雞舍就在之前發現的那個凹進的山壁,凹進去約有一米寬,也在涼棚下方罩著。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沒有飯桌,一家人總是圍在灶台邊吃飯。


    家裏那個桌子又大又重,實在不好搬,但沒有鋸子很難做木板,溫月想來想去,隻能砍了幾節小樹幹做桌角,用卯榫方式嵌入做支撐梁,再把粗一點的樹幹對半剖開,打磨平整後放在上麵當桌麵,做了個原始版的桌子,即使如此也很有成就感了。


    溫月覺得她有點像魯濱遜,但她更幸運,雖然沒有星期五,卻有家裏帶來的糧食和日用品,還有開明和善的婆婆和兩個可愛的孩子相伴。


    做完這些花了大半個月,這時候已經接近六月底了,仍然沒有下過一次雨。


    這天溫月和周氏說要去看看山下的情況。周氏擔心她一個女人遇到流民危險,她便保證隻遠遠的看一下,了解官府有沒有來賑災,否則她們躲在山裏不知道外麵情況也不好啊。


    溫月先把頭發打散,梳了個男士發髻,又在臉上摸些灰,穿了丈夫林浩一套比較舊的衣服才下山,從村西摸過去,最先到的就是自己家。


    家裏的圍欄被破壞了,門也大敞著,一看就是有人進去過。她也沒進去,繞到附近其他幾家也遠遠看了一下,和她們家差不多,一副被打劫過的樣子。


    村裏現在並沒有人,看來流民是來過,可能還翻找了一通,但應該已經走了。


    溫月這才迴家看了一下,桌子翻倒了,床榻也破了洞,可能是因為什麽都沒有被人打破發泄怒氣的。


    她也懶得清理,隻關好門窗就出了門,慢慢往縣城而去。


    天太熱了,熾熱的太陽白的發亮,炙烤著整片枯黃的大地,目光所及沒有一點綠色。


    溫月一路走一路喝水,帶了兩個竹筒水都要喝完了。


    快到縣城的主路時,就漸漸遇到稀稀拉拉的人流,有駕車的,有推板車的,更多的還是背個包走路的,人人都目光呆滯,麵頰凹陷,隨著人流往前走。


    溫月也裝作差不多的樣子加入人流,跟著走了一會後,她瞄準一個落單的少年上去搭話:“小哥從哪過來的啊?”


    那少年約有十二三歲的樣子,有氣無力的看了她一眼,並不說話。她就也不再說話,隻默默地和他同行。那少年走了一會,大概覺得兩個人一起走,一直不說話也不好,才又看她一眼,聲音沙啞的說:“雲縣”。


    她點了點頭,摸出竹筒喝了一口水,然後又問:“你們那也都出來了?”


    少年不說話,直瞪瞪的盯著她的竹筒。她裝作猶豫了一會,好像是在猶豫給不給他喝水,又好像在猶豫怎麽給。


    這竹筒有個蓋子,比裝水的部分粗一圈,正正好卡住,她便把竹筒的蓋子揭開,並不給他竹筒,而是很小氣的倒了一點水在蓋子裏遞給他:“就這麽一口啊。”


    少年趕緊接過蓋子,捧著小口小口的喝完,又舔了舔唇,才像活過來一樣。


    兩個人有了喝水的情分就算熟了,一邊繼續往前走,一邊和她說起話來。


    他們是隔壁雲縣來的,也是經曆了蝗災,但他們村開始沒逃荒,還想著等官府賑災。結果流民來了,把他們全村都搶了,人兩方都死了不少人,大家看村裏待不下去了,就跟著流民後麵也開始逃荒。


    他十來歲就成了孤兒,吃百家飯長大,這次也就跟著村裏人走,走著走著就被衝散了。他也不知道是去哪裏,隻聽說是往南方走,那邊有水。


    沒聽說有賑災的消息,現在縣城已經封城進不去了,隻能出不能進,她們平縣也一樣。這些流民是去了平縣被關在外麵,又繼續往南走的,聽說縣裏有流民搶東西,被抓後也直接扔出來了,連牢飯也吃不著。


    溫月打聽完消息,又跟著走了一段,就說要去方便讓他先走,她待會追上去。走進樹林,看看後麵沒人,就選了另一個方向往迴走。


    其實她也心動過,想著要不要帶個少年迴去,有那麽大了還可以幫忙做事。但一是沒有深入了解怕引狼入室,一個是她們準備的糧食就隻夠四個人吃,多一個人吃什麽?


    也想過給他一點水和包裏的餅子,但人人都吃不飽的時候,她做這種事太奇怪了,怕被人盯上,想了想還是自己默默地走掉,隻希望那個少年能活下來吧。


    迴到山穀前,溫月又去看了一次陷阱,照舊沒有收獲。


    山穀裏的日常飲食生活穩定後,因著還不冷,不著急做山洞的牆和床榻,菜卻要吃沒了,她和周氏開始在山穀裏開荒。


    濃密的灌木叢下麵還是有些土壤的,拔掉灌木,把根也挖出來扔到外麵,曬幹後可以做柴火,再清理掉大大小小的石塊,又去山穀外的樹下挖一些腐爛的樹葉和土填過來,就算簡單的開荒成功。


    種菜不需要太多地,她們花了幾天就開出三分地,播上家裏帶出來的菜種,這時候的蔬菜種類貧乏,隻有白菜、冬寒菜、大豆(吃豆苗)、韭菜、芹菜、菠菜、茄子蘿卜和薑蒜幾種,除了白菜和冬寒菜以及蘿卜等要秋天才種,其他全都種上一點,雖然隻有素菜吃,雖然都隻能用陶鍋煮,至少也能換換品種吃。


    完了又在另一邊也開了幾分地,全用來種了大豆,以後用豆子的地方多,可以磨豆腐,發豆芽,糧食不夠吃還能填肚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現代修真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容逐漸消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容逐漸消失並收藏快穿之現代修真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