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北王府。
鎮北王在這幾日,一直都在期待著,乾安帝的車隊走到皇陵需要足足一日的時間,所以今天並不是動手的好機會。
等明天,這一切就都會結束了。
“來人。”
鎮北王的聲音十分的冰冷,在外麵候著的人不敢耽擱,立馬應聲前來。
“殿下。”
“人都準備好了嗎?”
鎮北王指的是那些軍隊,以及自己的親衛。
“迴殿下,都已經準備好了。隻等您一聲令下了。”
鎮北王點點頭,現在他眼中的野心已經藏都藏不住了。
“這幾天讓兄弟們辛苦些,等事成之後,封王拜將,少不了弟兄們。”
“多謝王爺。”
那人高高興興的出去告訴兄弟們這個好消息去了,他們隻看到了成功之後的樣子,卻全然沒想到若是失敗了可就是誅九族的大罪。
臨風居。
“世子。”阿昌端了碗羹湯進來,放在了桌案上。
南懷淳此時站在窗前看著外麵亂糟糟的樣子,腦中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轉過身去,詢問阿昌。
“最近府裏麵出什麽事了嗎?或者有什麽不同尋常的?”
阿昌自言自語,仔細想了想。
“不同尋常的?沒什麽啊,隻是最近府裏麵好像多了許多的生麵孔,應該是剛進府的新人吧。”
此時的阿昌還沒有察覺到府中濃重的權謀意味,還隻是在關心著南懷淳的一日三餐。
想了想,南懷淳對著阿昌吩咐道,“我的宣旨用完了,你去幫我買些迴來。”
阿昌心下疑惑,世子的宣旨明明還有很多啊,但是既然世子吩咐了,那就去吧,反正也就是跑一趟的事情。
“是。”
帶著滿腹的疑問,阿昌向著大門走去,然而卻罕見的看到大門緊閉。
阿昌對著看門的守衛拱拱手道,“這位大哥,世子吩咐我去買些宣紙迴來,勞煩您開下門吧。”
隻見對方仍舊是冷著一張臉,好像一尊門神。
“王爺有令,任何人進出都得需要王爺的手幅,若是沒有就快些迴去吧。”
阿昌還不死心,“可是世子······”
那人冰冷的聲音從唇間傳出,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就算是世子親自來了,也得要王爺的手幅才能出去。”
阿昌隻得垂頭喪氣的無功而返了。
“世子,我迴來了。”
南懷淳看見阿昌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就知道肯定不順利。
“怎麽?出不去?”
南懷淳的眉頭蹙起,若真是這樣,那自己的猜想就肯定是真的了。
阿昌點點頭,“看守說,需要王爺的手幅才能進出。”
南懷淳覺得這件事情應該讓南月瑤知道,現在乾安帝、皇貴妃和太子都已經離開了京城,晉陽王在宮內,自己的手現在還伸不到那麽長。
唯一能幫上忙的就是自己的這位皇姑了。
不行,不能再等了,看這架勢,父王的計劃應該就在這兩日了。
南懷淳迅速想好了說法,起身前往鎮北王的書房了。
“王爺,世子來了。”下人拱手恭敬道。
“讓他進來吧。”
自從南懷淳成為了新科狀元之後,鎮北王對南懷淳的態度好了不少,乾安帝覺得南懷淳年齡還小,便讓他先跟著六部學習一段日子,每七日輪一個部門。
南懷淳拱手行禮問安,“懷淳見過父王。”
“嗯,你來有什麽事嗎?”
南懷淳直起身來,嗓音清潤。
“父王,前幾日,禮部尚書給我布置了些任務,需要完成一些典籍的總結謄錄,但是宣旨已經用完了,所以就想著讓阿昌出去買一些。但是看守說,現在出入都需要您的手幅,所以兒子前來向您討一份。”
鎮北王的眉頭微蹙,怎麽偏偏是這個時候。
“很著急嗎?”
南懷淳微微點頭,“需要謄錄的典籍有些複雜,需要些時日,兒子得在中元節的這幾日將其完成才行。”
看鎮北王有些為難的樣子,畢竟自己要做的事情十分的兇險,最好還是不要打草驚蛇的好,所以這才封了府門。
南懷淳看他這副模樣,麵上帶著一些天真的疑惑。
“話說,咱們府中多年來從未這樣過,是出什麽事情了嗎?”
鎮北王看向了南懷淳,想從他的目光中看出些什麽來,然而結果卻是讓他大失所望。
不過南懷淳說得對,多年來,自己為了籠絡人心和廣納賢才,鎮北王府的大門永遠都是敞開著的,今天雖然是中元節,但還是有可能會有人前來,若自己一反常態,什麽人都不讓進出,反而會惹人生疑。
“沒什麽事情,隻是中元節比較特殊罷了,本王現在就給你寫手幅。”
說罷,將筆提起,給南懷淳寫了一份手幅。
南懷淳恭敬地接過了手幅,然後退了出去。
迴到臨風居的時候,南懷淳將之前南月瑤送給他的那幅鯉魚躍龍門,讓阿昌一並帶上了,並且吩咐他。
“宣旨就在七星樓的翠玉軒買就好,另外之前皇姑送的這幅畫,就說請他們的樓主親自裝裱。”
這是南月瑤和南懷淳先前約定好的,隻要南懷淳發現什麽端倪,就用這種方式傳遞消息。
阿昌現在也知道了情況的不同,畢竟當時自己也在場。
阿昌領命離開了,到了門口雖然給了手幅,但是東西仍舊要檢查,這也如南懷淳所預料的。
阿昌有些緊張,生怕自己做的事情敗露,給世子帶來滅頂之災。
然而檢查了半晌也沒有發現有什麽不對勁的,就讓人離開了。
“多謝大哥。”阿昌點頭哈腰的離開了。
在一路上,他盡量讓自己同平日裏一樣,因為世子說過,一定會有人跟著自己的。
在鎮北王的書房中,阿昌剛剛離開,就有人前去將消息告訴了鎮北王。
“沒什麽發現,錦盒中是臨安公主送給世子的畫,說是要出去裝裱,屬下仔細檢查了,盒子裏、畫上什麽都沒有。”
鎮北王點點頭,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
“知道了,讓人盯著,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可別出了什麽差錯。”
“是,屬下明白。”說罷,就退下了。
鎮北王在這幾日,一直都在期待著,乾安帝的車隊走到皇陵需要足足一日的時間,所以今天並不是動手的好機會。
等明天,這一切就都會結束了。
“來人。”
鎮北王的聲音十分的冰冷,在外麵候著的人不敢耽擱,立馬應聲前來。
“殿下。”
“人都準備好了嗎?”
鎮北王指的是那些軍隊,以及自己的親衛。
“迴殿下,都已經準備好了。隻等您一聲令下了。”
鎮北王點點頭,現在他眼中的野心已經藏都藏不住了。
“這幾天讓兄弟們辛苦些,等事成之後,封王拜將,少不了弟兄們。”
“多謝王爺。”
那人高高興興的出去告訴兄弟們這個好消息去了,他們隻看到了成功之後的樣子,卻全然沒想到若是失敗了可就是誅九族的大罪。
臨風居。
“世子。”阿昌端了碗羹湯進來,放在了桌案上。
南懷淳此時站在窗前看著外麵亂糟糟的樣子,腦中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轉過身去,詢問阿昌。
“最近府裏麵出什麽事了嗎?或者有什麽不同尋常的?”
阿昌自言自語,仔細想了想。
“不同尋常的?沒什麽啊,隻是最近府裏麵好像多了許多的生麵孔,應該是剛進府的新人吧。”
此時的阿昌還沒有察覺到府中濃重的權謀意味,還隻是在關心著南懷淳的一日三餐。
想了想,南懷淳對著阿昌吩咐道,“我的宣旨用完了,你去幫我買些迴來。”
阿昌心下疑惑,世子的宣旨明明還有很多啊,但是既然世子吩咐了,那就去吧,反正也就是跑一趟的事情。
“是。”
帶著滿腹的疑問,阿昌向著大門走去,然而卻罕見的看到大門緊閉。
阿昌對著看門的守衛拱拱手道,“這位大哥,世子吩咐我去買些宣紙迴來,勞煩您開下門吧。”
隻見對方仍舊是冷著一張臉,好像一尊門神。
“王爺有令,任何人進出都得需要王爺的手幅,若是沒有就快些迴去吧。”
阿昌還不死心,“可是世子······”
那人冰冷的聲音從唇間傳出,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就算是世子親自來了,也得要王爺的手幅才能出去。”
阿昌隻得垂頭喪氣的無功而返了。
“世子,我迴來了。”
南懷淳看見阿昌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就知道肯定不順利。
“怎麽?出不去?”
南懷淳的眉頭蹙起,若真是這樣,那自己的猜想就肯定是真的了。
阿昌點點頭,“看守說,需要王爺的手幅才能進出。”
南懷淳覺得這件事情應該讓南月瑤知道,現在乾安帝、皇貴妃和太子都已經離開了京城,晉陽王在宮內,自己的手現在還伸不到那麽長。
唯一能幫上忙的就是自己的這位皇姑了。
不行,不能再等了,看這架勢,父王的計劃應該就在這兩日了。
南懷淳迅速想好了說法,起身前往鎮北王的書房了。
“王爺,世子來了。”下人拱手恭敬道。
“讓他進來吧。”
自從南懷淳成為了新科狀元之後,鎮北王對南懷淳的態度好了不少,乾安帝覺得南懷淳年齡還小,便讓他先跟著六部學習一段日子,每七日輪一個部門。
南懷淳拱手行禮問安,“懷淳見過父王。”
“嗯,你來有什麽事嗎?”
南懷淳直起身來,嗓音清潤。
“父王,前幾日,禮部尚書給我布置了些任務,需要完成一些典籍的總結謄錄,但是宣旨已經用完了,所以就想著讓阿昌出去買一些。但是看守說,現在出入都需要您的手幅,所以兒子前來向您討一份。”
鎮北王的眉頭微蹙,怎麽偏偏是這個時候。
“很著急嗎?”
南懷淳微微點頭,“需要謄錄的典籍有些複雜,需要些時日,兒子得在中元節的這幾日將其完成才行。”
看鎮北王有些為難的樣子,畢竟自己要做的事情十分的兇險,最好還是不要打草驚蛇的好,所以這才封了府門。
南懷淳看他這副模樣,麵上帶著一些天真的疑惑。
“話說,咱們府中多年來從未這樣過,是出什麽事情了嗎?”
鎮北王看向了南懷淳,想從他的目光中看出些什麽來,然而結果卻是讓他大失所望。
不過南懷淳說得對,多年來,自己為了籠絡人心和廣納賢才,鎮北王府的大門永遠都是敞開著的,今天雖然是中元節,但還是有可能會有人前來,若自己一反常態,什麽人都不讓進出,反而會惹人生疑。
“沒什麽事情,隻是中元節比較特殊罷了,本王現在就給你寫手幅。”
說罷,將筆提起,給南懷淳寫了一份手幅。
南懷淳恭敬地接過了手幅,然後退了出去。
迴到臨風居的時候,南懷淳將之前南月瑤送給他的那幅鯉魚躍龍門,讓阿昌一並帶上了,並且吩咐他。
“宣旨就在七星樓的翠玉軒買就好,另外之前皇姑送的這幅畫,就說請他們的樓主親自裝裱。”
這是南月瑤和南懷淳先前約定好的,隻要南懷淳發現什麽端倪,就用這種方式傳遞消息。
阿昌現在也知道了情況的不同,畢竟當時自己也在場。
阿昌領命離開了,到了門口雖然給了手幅,但是東西仍舊要檢查,這也如南懷淳所預料的。
阿昌有些緊張,生怕自己做的事情敗露,給世子帶來滅頂之災。
然而檢查了半晌也沒有發現有什麽不對勁的,就讓人離開了。
“多謝大哥。”阿昌點頭哈腰的離開了。
在一路上,他盡量讓自己同平日裏一樣,因為世子說過,一定會有人跟著自己的。
在鎮北王的書房中,阿昌剛剛離開,就有人前去將消息告訴了鎮北王。
“沒什麽發現,錦盒中是臨安公主送給世子的畫,說是要出去裝裱,屬下仔細檢查了,盒子裏、畫上什麽都沒有。”
鎮北王點點頭,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
“知道了,讓人盯著,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可別出了什麽差錯。”
“是,屬下明白。”說罷,就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