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戲很快拉開序幕。
南月瑤接下來的三天正常陪宋宴清等人遊覽京城,又抽空去找了宇文邕一趟,讓他在及笄禮那天切勿衝動。
因為她是了解師父的性格的:極為護短。
到時候不能因為自己,讓宇文邕等人暴露身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南月瑤在宇文邕等人麵前再三保證,絕對不以性命為代價,才換來眾人的同意。
三日後,南月瑤親自去了皇宮試穿準備好的禮服。
由於禮服貴重,出宮害怕會出意外,所以就送到了壽康宮。
皇貴妃也一同前往做個參考。
南月瑤剛邁進壽康宮,人就唿啦啦的跪了一片。
“奴婢(奴才)給三公主殿下請安。”
南月瑤秀手輕抬道,“都平身吧。”
眾人才起身,規規矩矩侍立兩側,這些人都是護送禮服的宮女侍衛。
為首的方姑姑上前道,“殿下,您的禮服已經在裏間了,請您試試,有什麽不妥的地方,老奴也好及時修改。”
南月瑤微微點頭,“有勞了。”
南月瑤跟著方姑姑進去,禮服已經展開了,太後和皇貴妃正欣賞討論著。
“真不錯啊,您瞧這花樣,不沉悶,符合月瑤的性格。”皇貴妃笑容滿麵的道,似乎很滿意這件禮服。
太後也連連點頭,看見南月瑤進來,連忙招唿道。
“安兒來了,快來試試,哀家看這衣服正襯你呢。”
南月瑤也微笑道,“孫兒還未試呢,您怎麽就知道合適啊?”
語氣中略帶撒嬌,正符合南月瑤這個年紀,完全隱藏了籌謀時的沉穩。
“你皇祖母當然覺得自家孫女穿什麽都好看了。”皇貴妃也打趣道。
太後打了她手背一下,說是“打”,不如說是輕拍。
“你也打趣哀家,膽子真不小。”
皇貴妃連忙笑著說自己再也不敢了。
這其樂融融的一幕也溫暖了南月瑤,這是她為數不多可以依賴的兩人。
南月瑤進入內室,在方姑姑的幫忙下穿上了華貴的禮服。
太後和皇貴妃眼中皆有欣慰和懷念。
當年尚在繈褓的幼兒已經長成了如今亭亭玉立的模樣,像極了當年盛衣華服的先皇後。
“好看,衣裳也正合適,就這樣吧,不必改了。”太後對方姑姑道。
“是。”方姑姑也笑著迴應。
南月瑤又將衣裳換了下來,方姑姑領了賞,帶著一眾宮女侍衛離開了壽康宮。
三人沒聊幾句,南月瑤找了個由頭離開了,一路上,馬車疾行。
迴到公主府,南月瑤迅速換下衣裳,泡入了早就準備好的藥池中。
隻見她渾身上下已經起滿了紅疹,可怖非常。
盡管在馬車上已經服用了抑製的藥物,但蔓延速度仍舊非常快。
南月瑤在藥池中泡了整整兩個時辰,才讓滿身的疹子盡數退了下去。
看來自己調配的藥效果還不夠強,算算時辰,還要再久一些,得加強藥效才行。
接下來的日子,南月瑤除了陪宋宴清等人,就是調配新藥。
時光飛逝,轉眼間就來到了笄禮當日。
整個京城紅綢隨風而動,都在為這大喜的日子慶賀,宮中也早就為少女準備好了一切。
場麵之盛大堪比冊封太子,這也正是乾安帝想要的效果。
多年來,乾安帝心中對這個女兒十分的愧疚,這又是先皇後留下來唯一的女兒,自然應該舉辦的隆重些。
南月瑤會從壽康宮行至太極殿,完成典禮。
這標誌著南月瑤從少女成長為成人,具備了出嫁的條件,並正式獲得皇室成員的身份。
南月瑤前一日是住在壽康宮的,祖孫二人借著燭火的微光聊了許多,小時候的點點滴滴仿佛還曆曆在目,太後仍舊感覺身邊坐著的還是當初乖巧的稚童。
晨起,南月瑤在青絲等人的服侍下起床沐浴,更換禮服,由皇貴妃為其梳理頭發,挽成髻,用笄固定。
皇貴妃一邊梳著頭發,一邊掉眼淚。
“沒想到這麽快,你就及笄了,若你母後在的話,就能看到了。”
“嫻母妃,母後會看到的,今日可是安兒的大日子,您一會兒還要接受安兒的跪拜之禮呢,可不能把妝哭花了。”南月瑤柔聲安慰。
“對對對,這是安兒的大日子,不能哭。”皇貴妃輕輕將淚拭去。
給南月瑤梳好頭發後,皇貴妃就先一步前往了太極殿。
看著鏡中的自己,南月瑤詢問身後的青絲,“都準備好了嗎?”
“殿下放心,萬事俱備。”青絲迴道。
“元德那邊呢?”這是她最擔心的一個人。
“李公公親自帶了人去,不會出意外的,您就放心吧。”
南月瑤點點頭,安靜的等待典禮開始。
南月瑤在沐浴時服下了早就準備好的藥,可以壓製自己身上的過敏短時間內不會發作。
由於三公主沒有老師,所以負責加笄的賓者在乾安帝的邀請下,由宇文邕老穀主擔任。
時辰差不多到了,大臣以及賓客在侍衛的帶領下,井然有序的到達太極殿等候典禮開始。
鬼醫穀眾人和大盛使臣站在隊伍的最前方,這是乾安帝的特令。
乾安帝和皇貴妃坐在上首,等待著典禮的開始。
慶貴妃領著四公主站在後妃的隊伍中,期待著南月瑤一會兒出醜的樣子。
原本她還覺得自己做的有些過分,但是看到南月瑤及笄禮的架勢,又思及自己的女兒,那僅有的害怕也被嫉妒取而代之。
隨著鼓聲響起,典禮正式開始,南月瑤也從壽康宮出發,前往太極殿。
南月瑤在青絲的攙扶下上了轎輦,小太監平穩抬起,前往太極殿。
轎輦上的南月瑤緊緊的握住了先皇後留下來的玉佩。
落子無悔,從今日開始,奪嫡也就正式開始了。
這場大戲要開唱了,沒有人能阻擋她的路。
隨著轎輦越來越接近太極殿,南月瑤的心中反而越發的平靜了。
看向前方,所有大臣和賓客位列兩側,迎接著少女的到來。
小太監在禮樂聲中緩緩將轎輦落下,青絲掀開轎輦上的帷幔,一雙纖纖玉手探了出來。
南月瑤接下來的三天正常陪宋宴清等人遊覽京城,又抽空去找了宇文邕一趟,讓他在及笄禮那天切勿衝動。
因為她是了解師父的性格的:極為護短。
到時候不能因為自己,讓宇文邕等人暴露身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南月瑤在宇文邕等人麵前再三保證,絕對不以性命為代價,才換來眾人的同意。
三日後,南月瑤親自去了皇宮試穿準備好的禮服。
由於禮服貴重,出宮害怕會出意外,所以就送到了壽康宮。
皇貴妃也一同前往做個參考。
南月瑤剛邁進壽康宮,人就唿啦啦的跪了一片。
“奴婢(奴才)給三公主殿下請安。”
南月瑤秀手輕抬道,“都平身吧。”
眾人才起身,規規矩矩侍立兩側,這些人都是護送禮服的宮女侍衛。
為首的方姑姑上前道,“殿下,您的禮服已經在裏間了,請您試試,有什麽不妥的地方,老奴也好及時修改。”
南月瑤微微點頭,“有勞了。”
南月瑤跟著方姑姑進去,禮服已經展開了,太後和皇貴妃正欣賞討論著。
“真不錯啊,您瞧這花樣,不沉悶,符合月瑤的性格。”皇貴妃笑容滿麵的道,似乎很滿意這件禮服。
太後也連連點頭,看見南月瑤進來,連忙招唿道。
“安兒來了,快來試試,哀家看這衣服正襯你呢。”
南月瑤也微笑道,“孫兒還未試呢,您怎麽就知道合適啊?”
語氣中略帶撒嬌,正符合南月瑤這個年紀,完全隱藏了籌謀時的沉穩。
“你皇祖母當然覺得自家孫女穿什麽都好看了。”皇貴妃也打趣道。
太後打了她手背一下,說是“打”,不如說是輕拍。
“你也打趣哀家,膽子真不小。”
皇貴妃連忙笑著說自己再也不敢了。
這其樂融融的一幕也溫暖了南月瑤,這是她為數不多可以依賴的兩人。
南月瑤進入內室,在方姑姑的幫忙下穿上了華貴的禮服。
太後和皇貴妃眼中皆有欣慰和懷念。
當年尚在繈褓的幼兒已經長成了如今亭亭玉立的模樣,像極了當年盛衣華服的先皇後。
“好看,衣裳也正合適,就這樣吧,不必改了。”太後對方姑姑道。
“是。”方姑姑也笑著迴應。
南月瑤又將衣裳換了下來,方姑姑領了賞,帶著一眾宮女侍衛離開了壽康宮。
三人沒聊幾句,南月瑤找了個由頭離開了,一路上,馬車疾行。
迴到公主府,南月瑤迅速換下衣裳,泡入了早就準備好的藥池中。
隻見她渾身上下已經起滿了紅疹,可怖非常。
盡管在馬車上已經服用了抑製的藥物,但蔓延速度仍舊非常快。
南月瑤在藥池中泡了整整兩個時辰,才讓滿身的疹子盡數退了下去。
看來自己調配的藥效果還不夠強,算算時辰,還要再久一些,得加強藥效才行。
接下來的日子,南月瑤除了陪宋宴清等人,就是調配新藥。
時光飛逝,轉眼間就來到了笄禮當日。
整個京城紅綢隨風而動,都在為這大喜的日子慶賀,宮中也早就為少女準備好了一切。
場麵之盛大堪比冊封太子,這也正是乾安帝想要的效果。
多年來,乾安帝心中對這個女兒十分的愧疚,這又是先皇後留下來唯一的女兒,自然應該舉辦的隆重些。
南月瑤會從壽康宮行至太極殿,完成典禮。
這標誌著南月瑤從少女成長為成人,具備了出嫁的條件,並正式獲得皇室成員的身份。
南月瑤前一日是住在壽康宮的,祖孫二人借著燭火的微光聊了許多,小時候的點點滴滴仿佛還曆曆在目,太後仍舊感覺身邊坐著的還是當初乖巧的稚童。
晨起,南月瑤在青絲等人的服侍下起床沐浴,更換禮服,由皇貴妃為其梳理頭發,挽成髻,用笄固定。
皇貴妃一邊梳著頭發,一邊掉眼淚。
“沒想到這麽快,你就及笄了,若你母後在的話,就能看到了。”
“嫻母妃,母後會看到的,今日可是安兒的大日子,您一會兒還要接受安兒的跪拜之禮呢,可不能把妝哭花了。”南月瑤柔聲安慰。
“對對對,這是安兒的大日子,不能哭。”皇貴妃輕輕將淚拭去。
給南月瑤梳好頭發後,皇貴妃就先一步前往了太極殿。
看著鏡中的自己,南月瑤詢問身後的青絲,“都準備好了嗎?”
“殿下放心,萬事俱備。”青絲迴道。
“元德那邊呢?”這是她最擔心的一個人。
“李公公親自帶了人去,不會出意外的,您就放心吧。”
南月瑤點點頭,安靜的等待典禮開始。
南月瑤在沐浴時服下了早就準備好的藥,可以壓製自己身上的過敏短時間內不會發作。
由於三公主沒有老師,所以負責加笄的賓者在乾安帝的邀請下,由宇文邕老穀主擔任。
時辰差不多到了,大臣以及賓客在侍衛的帶領下,井然有序的到達太極殿等候典禮開始。
鬼醫穀眾人和大盛使臣站在隊伍的最前方,這是乾安帝的特令。
乾安帝和皇貴妃坐在上首,等待著典禮的開始。
慶貴妃領著四公主站在後妃的隊伍中,期待著南月瑤一會兒出醜的樣子。
原本她還覺得自己做的有些過分,但是看到南月瑤及笄禮的架勢,又思及自己的女兒,那僅有的害怕也被嫉妒取而代之。
隨著鼓聲響起,典禮正式開始,南月瑤也從壽康宮出發,前往太極殿。
南月瑤在青絲的攙扶下上了轎輦,小太監平穩抬起,前往太極殿。
轎輦上的南月瑤緊緊的握住了先皇後留下來的玉佩。
落子無悔,從今日開始,奪嫡也就正式開始了。
這場大戲要開唱了,沒有人能阻擋她的路。
隨著轎輦越來越接近太極殿,南月瑤的心中反而越發的平靜了。
看向前方,所有大臣和賓客位列兩側,迎接著少女的到來。
小太監在禮樂聲中緩緩將轎輦落下,青絲掀開轎輦上的帷幔,一雙纖纖玉手探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