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離開薊城時,安排了韓珩、甄良和甄薑共同管理薊城;離開涿縣城時,安排朱蓋留下守衛涿郡的安危。


    現在離開新城,袁熙讓寇封帶著一個營的士兵留下防禦北邊的樓班,自己則是帶著七個營三萬五千人,浩浩蕩蕩地殺向了中山國。


    袁熙在到達涿郡與中山國邊境時,再次見到了老李頭,這家夥帶著“斥候營”剛清理完中山國在涿郡邊境的哨卡。


    所謂“斥候營”,是袁熙讓老李頭和司馬懿一起組建的兩個特種營中的一個,就是把以前打過仗的老兵油子都聚集在一起,專門負責探查敵方信息,待遇不錯,用五千人的補給養一千兩百人,老李頭主要負責,司馬懿協助。


    另一個營是司馬懿主要負責的,還沒成規模。


    “迴稟使君,中山國邊境的哨卡已經全部拔掉。”老李頭自從負責斥候營,明顯人的氣質都變了,據甄良說,他還買了幾個小妾,日子滋潤了很多。


    “辛苦了。前邊什麽情況?”袁熙麵不改色地聽了老李頭匯報,讓他繼續說明中山國情況。


    “蒲陰、望都、唐縣,三城全部城門緊閉,不準進出城;盧奴那邊正在堅壁清野,王淩似乎有援軍,打算跟使君打消耗戰,守城待援。”老李頭在戰場上待了二十多年,即便不會打仗,也能看得懂戰場局勢了。


    “老師,你怎麽看?”袁熙本打算直接下決定,看了一下營帳內的田豐等人,還是征求了其他人的意見。


    “蒲陰肯定得拔掉,否則我們一旦打不下盧奴,這裏就會成為我們補給線上的麻煩。不過,平叛不同於你父親南下那種戰事,宜快不宜慢,能像在幽州那樣最好。可惜我們補給不夠,現在能調動的兵馬隻有這麽多,還不能拖太久。過了春天,哪怕打不下盧奴城都得返迴幽州。”田豐當仁不讓,先是提出自己的觀點。


    “給我三天時間,保證拔掉蒲陰。”張合作為本次的軍事總長官,急於建功立業,搶先說出自己的攻擊目標。


    袁熙沒有表態,看了一下周圍的將領,很明顯,馬振和鞠耀都是躍躍欲試,褚燕完全沒有進攻欲望,趙大是替趙雲來的,基本上不發言。


    “那就把盧奴北邊的三個城全打下來。這樣,儁乂帶兩個營攻打蒲陰,樹戈帶兩個營攻打望都,二哥帶兩個營攻打唐縣,趙大哥你把你帶來的那個營交給我二哥,跟著一起打唐縣,剩下的人跟我先把通往幽州的大路守住,保證後方補給通常。”袁熙看懂了手下將領的狀態,立刻開始部署:“五天後,無論成果如何,所有人集結盧奴城下,攻打盧奴城。”


    之所以袁熙敢分兵攻城,是因為無極縣那邊和老李頭的斥候營給的情報相互印證,得出了一個結論:王淩在中山國總共隻有一萬多兵馬,而且還分布到了四個城裏,其中,盧奴城最多隻有一萬兵馬,北邊的蒲陰、望都、唐縣三城最多也就兩千兵馬,少的也就一千兵馬。而且唐縣城守官剛換成了王淩的心腹楊弘,據說是因為上一任放跑了袁熙,被王淩氣的打死了;蒲陰的城守是王淩的兒子王廣;望都的城守是王淩的外甥令狐愚。


    開戰之後,張合一定是最後悔的那個,因為袁熙給所有人下了命令,要求先勸降,而且明確隻誅首惡王淩一家。張合打的蒲陰恰好是王淩兒子王廣守的,而且王廣這小子雖然才十五六歲,就一身神力且跟手底下的士兵關係極好,平時有酒一起喝,有肉一起吃,甚至有女人一起上,守城的兩千士兵裏有一千是王廣的好哥們。


    因此,張合在第一天勸降失敗之後,當天夜裏就開始攻打蒲陰城,整整四天四夜,什麽雲梯、井闌車、投石機、挖地道,最後一天硬生生用土和碎木頭堆成了坡道才衝上城池,張合親自帶著敢死隊在城牆上血戰三個時辰,才砍掉了王廣的頭顱。城內的兩千守軍硬是死傷了一千六百多人,剩下的三百多人也是勉強能站著。張合這邊也死傷了一千多人,損失是三城最大的。導致張合在第五天晚上提著王廣的人頭見到袁熙時,一臉的愧疚。


    馬振這邊稍好一些,雙方各死傷了兩百多人,令狐愚就投降了。因為望都遠了點,馬振是出發後的第二天才到的,先是勸說了一整天,沒人理;第三天,馬振立刻強攻,入夜前站到了城牆上,但是馬振也不貪,當時就下令銘金收兵;第四天,馬振剛把井闌車擺出來,令狐愚看了看自己剩下能動的一千兩百多人,馬上就開城門投降了,搞的馬振很是鬱悶,甚至當著令狐愚的麵就吐槽:“你怎麽不多撐兩天,我好賺點首級錢,這就一百多哪夠我這一萬人分啊!”令狐愚當時就跪那了。


    最快結束的是鞠耀,就數他運氣好。王廣是王淩的兒子,就算不抵抗也會被袁熙送到袁紹那殺掉;令狐愚沒得選,王淩的外甥,就算投降也得下獄,這會兒就坐在牢車裏;可守衛唐縣的楊弘不一樣,他是王淩所謂的心腹,一般最喜歡背叛主子都是心腹,因為你最爛的那一麵心腹都知道,所以出賣你他們內心壓力最小。另外,楊弘身份還挺特別,他是弘農楊氏,跟袁熙一樣家裏“四世三公”,隻不過楊弘的出身更差,袁熙好歹也是宗脈,隻不過是庶子,楊弘在弘農楊氏那連宗脈都不是,楊弘來投靠王淩純粹是看上了王淩家是正統太原王氏的大世家身份,將來一定能飛黃騰達。而現在,王淩在這場叛亂中幾乎沒有勝算,楊弘是不會陪著王淩毀滅的。其實楊弘在第二天鞠耀的部隊到了的時候,就想投降了,他隻有一千兵馬,對方整整一萬兵馬,傻子才打。不過,楊弘懂得所謂的好貨不急賣,於是撐了一晚,第三天鞠耀攻城開始前,楊弘開城門投的降,這導致袁熙也不能直接治他的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袁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玉少白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玉少白金並收藏袁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