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京海的未來,我趙立冬說了算!
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 作者:火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陽光明媚,微風和暢。
周衛泓陪同趙瑞龍,在濕地公園逛了逛。
一路上,他詳細介紹了京海高新開發區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規劃。
而腳下的濕地公園,便是開發區的核心區域。
圍繞這座濕地公園,京海市規劃了大量商務辦公、餐飲住宿、醫療教育等等。
各方麵配套搞得如此完善,自然就很適合發展房地產。
所以……
高科技企業沒拉來幾家,倒是商品住宅小區建了好幾個。
到了公園的假山高處,趙瑞龍仔細觀察了一番。
好幾個樓盤,都是海富集團旗下的華茂地產開發、京海建工集團建設。
“看來作為京海最大民營企業的海富集團,確實很有能量啊!”
“背景實力不夠硬,哪能在開發區核心地段,開發這麽多樓盤?”
趙瑞龍正暗暗感慨。
周衛泓微笑招唿道:
“趙總,前麵有涼亭,咱們進去坐會兒吧!”
“好啊,您請!”
兩人慢步走向涼亭。
趙立冬跟隨在後。
其他陪同人員,自然跟在更後麵。
不過相比於剛下車的時候,這會兒‘陪同人員’已經悄然增加了不少。
因為周市長陪同重要人物來開發區考察,這麽大的事自然瞞不住!
所以消息傳開之後,開發區的領導班子都迅速趕來,悄然跟在後麵。
當趙瑞龍和周衛泓,在涼亭內坐下休息之時,隻有趙立冬陪同落座。
秘書們都隻能在旁邊站著。
喝了點水,潤潤喉嚨後。
周衛泓放下礦泉水瓶,就語氣悵然的說道:
“咱們這個開發區,目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吸引一家在某個高科技領域,處於行列領先優勢的龍頭企業入駐。”
“沒有龍頭企業,就難以吸引相關配套企業入駐,進而難以形成一個高科技產業集群,最終導致開發區遲遲難成氣候。”
趙瑞龍眉頭微蹙。
心裏太清楚,周衛泓這一番話,其實是一語雙關。
既向自己說明,如果能搞來一個高科技龍頭企業,京海市一定會無比重視。
同時也是間接暗示一旁的趙立冬,想要搞到政績以便進步,就得把惠龍集團搞定。
渴望進步的趙立冬,自然是不願意輕易放過任何機會。
所以他立馬順勢問道:
“瑞龍,漢東的高質量經濟發展方案,是你參與撰寫的。”
“之後針對各種高科技產業的戰略投資,你也深度參與其中。”
“站在你專業的角度,你覺得咱們京海,適合搞一個什麽樣的高科技產業集群呢?”
趙瑞龍微微一笑。
“京海最大的優勢,就是靠海!”
“老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那麽守著這麽一大片遼闊的大海,咱們就應該因地製宜發展高端製造業……”
周衛泓笑道:“趙總,你就別賣關子了,直接說答案吧!”
“行,我的建議是搞風力發電。”
趙瑞龍抬手指向大海的方向。
“咱們龍國擁有上萬公裏的漫長海岸線,風力資源十分富足。”
“而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咱們沿海地區的用電需求會越來越大。”
“繼續靠燃燒煤炭,搞火力發電,會嚴重汙染環境、增加碳排放,而搞水電、核電,又投資大、見效慢。”
“哪怕加大西部地區開發,將大量的水電、風電和光伏電,通過超高壓輸送到咱們沿海,也需要耗費很多年。”
“因此,在巨大的電力需求刺激下,在節能環保的趨勢影響下,海上風力發電市場,將來產值規模一定相當可觀!”
周衛泓有些懵。
他怎麽也沒想到,趙瑞龍出的主意,居然是搞風力發電。
要知道,趙瑞龍在漢東,搞得都是什麽電子信息、高速鐵路、精密製造、特種材料……甚至是國產大飛機。
就連在礦產資源枯竭的林城市,都搞的是生態農業,玩都是利用生物技術,實現精品育種、病害防治之類的。
然而……
給京海出的主意,卻是風力發電。
一聽就不是很上檔次的樣子。
趙立冬看穿了周衛泓的心思,立馬開口說道:
“瑞龍,你說風力發電有市場前景我信,畢竟經濟越發達、電力需求就越大,咱們京海就是電力缺口很大,所以才著急要在下灣建一座大型發電廠。”
“不過這風力發電產業,到底有多高的科技含量呀?能在咱們京海這個開發區,形成一個市值百億級規模的高端製造產業集群嗎?”
趙瑞龍淡然一笑。
“我先迴答你第二個問題,風力發電產業搞好了,何止是百億產值?千億都輕輕鬆鬆!”
“至於科技含量……你們覺得風力發電很簡單嗎?那可不是戳一根杆子,裝個電機加三片扇葉,讓風吹起來轉動發電那麽簡單!”
說到這兒,趙瑞龍拿起一瓶礦泉水。
“你倆想象一下,這張桌麵是遼闊的大海,我是你的礦泉水瓶就是風電塔。”
“海上波瀾起伏,海底還有淤積的泥沙,我想要安裝風電塔,應該怎麽辦?”
“是不是需要一係列專業的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行基礎施工?然後用大型海上風電安裝船,將超長的風電塔、超重的大型風電機組,給穩穩裝上?”
將礦泉水瓶放好後,趙瑞龍接著說道:
“你倆好好想一想!”
“為了充分利用海上的風力資源,咱們的風電塔是不是要建得足夠高?葉片足夠長?”
“據我了解,16兆瓦級別的海上風電機組,其輪轂中心距離海麵就已經超過150米,相當於一幢五十層的高樓。”
“而18兆瓦級的,單個葉片的長度,就差不多有四十多層樓那麽高,並且這樣的葉片、這樣風電塔,還要長年累月經受狂風暴雨。”
“要想長期在惡劣的工況下穩定運行,不被腐蝕、不被吹斷、不易疲勞,並且還要做到極高的發電效率,你們覺得要造出這樣的產品,算不算高科技?”
趙立冬和周衛泓,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光是想想都可怕!
在風速高達數十米的強風吹拂下。
一百多米長的葉片,居然要連續不斷的轉動,從而帶動機組發電。
而且眾所周知。
海上的空氣,鹽分高、濕度大,腐蝕性很強。
再加上強烈日照、晝夜溫差,很容易導致材料壽命銳減。
那麽要造出幾乎全年無休的風力發電裝備。
這得用上多麽先進材料和製造工藝?
“對了,除了咱們肉眼可見的風電塔和葉片之外,我們還要搞定永磁發電機技術、柔性直流輸變電技術、海洋風力資源勘探與環境探測技術等等。”
“總而言之,整個風力發電產業極為龐大且複雜,需要有大量的先進裝備、先進技術,是一個絕對的高科技產業集群,年產值規模能輕鬆達到千億規模!”
聽完趙瑞龍這麽一說。
周衛泓疑惑的表情,漸漸消散。
千億級的產值規模,怎麽也能讓開發區興旺發達起來了。
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沒什麽人氣。
“那咱們應該怎麽招商引資,培育風電產業呢?”
趙立冬提到了很關鍵的問題。
“這還不簡單嗎?”
“先投資打造一個規模較大的海上風電項目。”
“以項目建設為契機,吸引國內外相關企業來到京海。”
“等形成了一定產業之後,再投資規模更大、技術更高的項目,從而帶動產業進步。”
趙瑞龍這番迴答,讓趙立冬高興不已。
說來說去,還是離不開投資啊!
而且搞風力發電產業,是趙瑞龍提出來的。
那麽第一個項目的投資人,自然他是最合適的。
一旦想法是他提的、項目是他投的。
那麽京海的風力發電產業,蓬勃發展起來後,形成了極為強大的經濟效應、貢獻了大量稅收和就業。
自己作為趙瑞龍的二叔。
有這樣的一份實打實的功勞。
那麽還有誰能阻擋自己進步?
京海的經濟發展,都由趙瑞龍掌控了。
那麽京海的未來,不就相當於是自己說了算?
這時候。
王秘書匆匆走進來,俯身耳語了兩句。
“他來幹什麽?”
趙立冬故意說話聲很大。
周衛泓立馬扭頭側目。
“怎麽了?”
“周市長,是這樣的,海富集團總經理郭曉明,知道您來開發區考察,想來跟您匯報一下工作。”
“匯報工作?”
周衛泓冷哼道:“開發區政務中心的廣場上,那些打著橫幅抗議的老頭老太太,不是已經向我做了最好的無聲匯報嗎?”
“讓我周衛泓完全都不用下車,便看到了他們海富集團的工作,到底開展得怎麽樣,老百姓到底是不是滿意!”
趙立冬擺了擺手。
“趕緊讓他迴去,給拆遷戶們做好工作吧!”
“怎麽能讓那麽多老年人,在那廣場上紮堆抗議?”
“他們該不會征地拆遷,並沒有嚴格執行標準補償到位吧?”
“否則老百姓,為什麽會有那麽大的意見?為什麽要抗議?”
王秘書連連點頭,轉身離去。
趙瑞龍默默看著兩人表演。
擰開礦泉水瓶,喝了一口潤潤喉。
估計一旁的周衛泓,也心知肚明。
海富集團在京海的勢力太大。
大到已經到了有些目中無人、無法無天的程度。
既然背景太硬,他趙立冬沒法管。
那就讓周衛泓來出麵,給海富集團上點強度。
知道二叔的心思,趙瑞龍當然不忘添一把火。
“我看這附近好多樓盤,都是海富集團開發的。”
“既然這麽有實力,為什麽卻搞不定那些拆遷戶呢?”
周衛泓陪同趙瑞龍,在濕地公園逛了逛。
一路上,他詳細介紹了京海高新開發區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規劃。
而腳下的濕地公園,便是開發區的核心區域。
圍繞這座濕地公園,京海市規劃了大量商務辦公、餐飲住宿、醫療教育等等。
各方麵配套搞得如此完善,自然就很適合發展房地產。
所以……
高科技企業沒拉來幾家,倒是商品住宅小區建了好幾個。
到了公園的假山高處,趙瑞龍仔細觀察了一番。
好幾個樓盤,都是海富集團旗下的華茂地產開發、京海建工集團建設。
“看來作為京海最大民營企業的海富集團,確實很有能量啊!”
“背景實力不夠硬,哪能在開發區核心地段,開發這麽多樓盤?”
趙瑞龍正暗暗感慨。
周衛泓微笑招唿道:
“趙總,前麵有涼亭,咱們進去坐會兒吧!”
“好啊,您請!”
兩人慢步走向涼亭。
趙立冬跟隨在後。
其他陪同人員,自然跟在更後麵。
不過相比於剛下車的時候,這會兒‘陪同人員’已經悄然增加了不少。
因為周市長陪同重要人物來開發區考察,這麽大的事自然瞞不住!
所以消息傳開之後,開發區的領導班子都迅速趕來,悄然跟在後麵。
當趙瑞龍和周衛泓,在涼亭內坐下休息之時,隻有趙立冬陪同落座。
秘書們都隻能在旁邊站著。
喝了點水,潤潤喉嚨後。
周衛泓放下礦泉水瓶,就語氣悵然的說道:
“咱們這個開發區,目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吸引一家在某個高科技領域,處於行列領先優勢的龍頭企業入駐。”
“沒有龍頭企業,就難以吸引相關配套企業入駐,進而難以形成一個高科技產業集群,最終導致開發區遲遲難成氣候。”
趙瑞龍眉頭微蹙。
心裏太清楚,周衛泓這一番話,其實是一語雙關。
既向自己說明,如果能搞來一個高科技龍頭企業,京海市一定會無比重視。
同時也是間接暗示一旁的趙立冬,想要搞到政績以便進步,就得把惠龍集團搞定。
渴望進步的趙立冬,自然是不願意輕易放過任何機會。
所以他立馬順勢問道:
“瑞龍,漢東的高質量經濟發展方案,是你參與撰寫的。”
“之後針對各種高科技產業的戰略投資,你也深度參與其中。”
“站在你專業的角度,你覺得咱們京海,適合搞一個什麽樣的高科技產業集群呢?”
趙瑞龍微微一笑。
“京海最大的優勢,就是靠海!”
“老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那麽守著這麽一大片遼闊的大海,咱們就應該因地製宜發展高端製造業……”
周衛泓笑道:“趙總,你就別賣關子了,直接說答案吧!”
“行,我的建議是搞風力發電。”
趙瑞龍抬手指向大海的方向。
“咱們龍國擁有上萬公裏的漫長海岸線,風力資源十分富足。”
“而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咱們沿海地區的用電需求會越來越大。”
“繼續靠燃燒煤炭,搞火力發電,會嚴重汙染環境、增加碳排放,而搞水電、核電,又投資大、見效慢。”
“哪怕加大西部地區開發,將大量的水電、風電和光伏電,通過超高壓輸送到咱們沿海,也需要耗費很多年。”
“因此,在巨大的電力需求刺激下,在節能環保的趨勢影響下,海上風力發電市場,將來產值規模一定相當可觀!”
周衛泓有些懵。
他怎麽也沒想到,趙瑞龍出的主意,居然是搞風力發電。
要知道,趙瑞龍在漢東,搞得都是什麽電子信息、高速鐵路、精密製造、特種材料……甚至是國產大飛機。
就連在礦產資源枯竭的林城市,都搞的是生態農業,玩都是利用生物技術,實現精品育種、病害防治之類的。
然而……
給京海出的主意,卻是風力發電。
一聽就不是很上檔次的樣子。
趙立冬看穿了周衛泓的心思,立馬開口說道:
“瑞龍,你說風力發電有市場前景我信,畢竟經濟越發達、電力需求就越大,咱們京海就是電力缺口很大,所以才著急要在下灣建一座大型發電廠。”
“不過這風力發電產業,到底有多高的科技含量呀?能在咱們京海這個開發區,形成一個市值百億級規模的高端製造產業集群嗎?”
趙瑞龍淡然一笑。
“我先迴答你第二個問題,風力發電產業搞好了,何止是百億產值?千億都輕輕鬆鬆!”
“至於科技含量……你們覺得風力發電很簡單嗎?那可不是戳一根杆子,裝個電機加三片扇葉,讓風吹起來轉動發電那麽簡單!”
說到這兒,趙瑞龍拿起一瓶礦泉水。
“你倆想象一下,這張桌麵是遼闊的大海,我是你的礦泉水瓶就是風電塔。”
“海上波瀾起伏,海底還有淤積的泥沙,我想要安裝風電塔,應該怎麽辦?”
“是不是需要一係列專業的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行基礎施工?然後用大型海上風電安裝船,將超長的風電塔、超重的大型風電機組,給穩穩裝上?”
將礦泉水瓶放好後,趙瑞龍接著說道:
“你倆好好想一想!”
“為了充分利用海上的風力資源,咱們的風電塔是不是要建得足夠高?葉片足夠長?”
“據我了解,16兆瓦級別的海上風電機組,其輪轂中心距離海麵就已經超過150米,相當於一幢五十層的高樓。”
“而18兆瓦級的,單個葉片的長度,就差不多有四十多層樓那麽高,並且這樣的葉片、這樣風電塔,還要長年累月經受狂風暴雨。”
“要想長期在惡劣的工況下穩定運行,不被腐蝕、不被吹斷、不易疲勞,並且還要做到極高的發電效率,你們覺得要造出這樣的產品,算不算高科技?”
趙立冬和周衛泓,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光是想想都可怕!
在風速高達數十米的強風吹拂下。
一百多米長的葉片,居然要連續不斷的轉動,從而帶動機組發電。
而且眾所周知。
海上的空氣,鹽分高、濕度大,腐蝕性很強。
再加上強烈日照、晝夜溫差,很容易導致材料壽命銳減。
那麽要造出幾乎全年無休的風力發電裝備。
這得用上多麽先進材料和製造工藝?
“對了,除了咱們肉眼可見的風電塔和葉片之外,我們還要搞定永磁發電機技術、柔性直流輸變電技術、海洋風力資源勘探與環境探測技術等等。”
“總而言之,整個風力發電產業極為龐大且複雜,需要有大量的先進裝備、先進技術,是一個絕對的高科技產業集群,年產值規模能輕鬆達到千億規模!”
聽完趙瑞龍這麽一說。
周衛泓疑惑的表情,漸漸消散。
千億級的產值規模,怎麽也能讓開發區興旺發達起來了。
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沒什麽人氣。
“那咱們應該怎麽招商引資,培育風電產業呢?”
趙立冬提到了很關鍵的問題。
“這還不簡單嗎?”
“先投資打造一個規模較大的海上風電項目。”
“以項目建設為契機,吸引國內外相關企業來到京海。”
“等形成了一定產業之後,再投資規模更大、技術更高的項目,從而帶動產業進步。”
趙瑞龍這番迴答,讓趙立冬高興不已。
說來說去,還是離不開投資啊!
而且搞風力發電產業,是趙瑞龍提出來的。
那麽第一個項目的投資人,自然他是最合適的。
一旦想法是他提的、項目是他投的。
那麽京海的風力發電產業,蓬勃發展起來後,形成了極為強大的經濟效應、貢獻了大量稅收和就業。
自己作為趙瑞龍的二叔。
有這樣的一份實打實的功勞。
那麽還有誰能阻擋自己進步?
京海的經濟發展,都由趙瑞龍掌控了。
那麽京海的未來,不就相當於是自己說了算?
這時候。
王秘書匆匆走進來,俯身耳語了兩句。
“他來幹什麽?”
趙立冬故意說話聲很大。
周衛泓立馬扭頭側目。
“怎麽了?”
“周市長,是這樣的,海富集團總經理郭曉明,知道您來開發區考察,想來跟您匯報一下工作。”
“匯報工作?”
周衛泓冷哼道:“開發區政務中心的廣場上,那些打著橫幅抗議的老頭老太太,不是已經向我做了最好的無聲匯報嗎?”
“讓我周衛泓完全都不用下車,便看到了他們海富集團的工作,到底開展得怎麽樣,老百姓到底是不是滿意!”
趙立冬擺了擺手。
“趕緊讓他迴去,給拆遷戶們做好工作吧!”
“怎麽能讓那麽多老年人,在那廣場上紮堆抗議?”
“他們該不會征地拆遷,並沒有嚴格執行標準補償到位吧?”
“否則老百姓,為什麽會有那麽大的意見?為什麽要抗議?”
王秘書連連點頭,轉身離去。
趙瑞龍默默看著兩人表演。
擰開礦泉水瓶,喝了一口潤潤喉。
估計一旁的周衛泓,也心知肚明。
海富集團在京海的勢力太大。
大到已經到了有些目中無人、無法無天的程度。
既然背景太硬,他趙立冬沒法管。
那就讓周衛泓來出麵,給海富集團上點強度。
知道二叔的心思,趙瑞龍當然不忘添一把火。
“我看這附近好多樓盤,都是海富集團開發的。”
“既然這麽有實力,為什麽卻搞不定那些拆遷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