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被逼到絕路,沒有被劇情意誌裹挾,被迫需要選擇、被迫出賣自己的良心、拋下自己的善意。
她現在可以擁有另外一種人生,雖然這個人生目前已經被魏嬿婉給占了,不過她可以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可以保留著自己的良知與善良,不用在那樣崩壞的世界裏,被修改的麵目全非。
如果可以被救贖,那衛嬿婉應該是被一個同類救贖,或者說被一位同性救贖。而不是由男人、由壓迫她的男子給她提供救贖機會。
可是現在的情況不知道是怎麽了,魏嬿婉占據了她的身體,她們兩個同時存在,卻又不能完全的分開。
魏嬿婉也不清楚這個事情到底要到什麽時候才會有轉機,隻不過,隻要那位衛嬿婉沒有機會能夠奪迴身體的主導,那麽她就還是一直在上風,可以一直再用她的謀劃成就一番大業。
因為她的特意為之,衛嬿婉還是非常成功的接受了她即將成為妃嬪的這個事實,或者說衛嬿婉根本就沒有驚訝過,她或許也猜到了一些弘曆的想法,原本她就是這樣一個聰明的姑娘。
魏嬿婉這樣想著也這樣做著,其實她是有些不知道該怎麽麵對那位衛嬿婉的,她對衛嬿婉的確有喜愛、有共情,隻不過不知道為什麽她穿越到這來的時候,會有另外一個原來的衛嬿婉也存在。
要是沒有那位衛嬿婉的存在,那她做很多事情會方便很多,也不用特意為之去做一些事情。
不過畢竟這位衛嬿婉是自己很喜歡的角色、很喜歡的人物,她也是發自內心的喜愛她,就算衛嬿婉現在或許會為她造成一些些的困擾。
不過怎麽說呢,就像是毒藥,甘之如飴。
如果說二人還有機會換迴來的話,那才是需要魏嬿婉擔心的。
成為教養官女子的這一件事,就仿佛是扔進了汪洋大海中的一小塊石子,並未在六宮裏激起什麽水花來。
琅嬅也並未傳喻六宮知曉,隻是她跟弘曆知道而已,甚至還沒有告訴一向關係要好的高曦月,以及她們的小團隊全體人員。
轉眼之間又是一年。
隨著紛飛的雪花,再次迎來了忙碌的過年時間,期間魏嬿婉還是如去年一樣兢兢業業、認認真真的忙著、幹工作。
隻不過加上琅嬅的細心教導,魏嬿婉管理的東西就更多了。
不僅僅是這長春宮內的一些工作,琅嬅也將管理六宮的一些活,放到她麵前來,掰碎了、細細的交給她。教她如何管理六宮、如何成為一個稱職的好幫手。
魏嬿婉明白琅嬅的苦心,也細細的在學著,過年的很多事情,有皇後的職責,魏嬿婉也都會在一旁輔助,做起事情來,也更是得心應手。
再加上她本來就不是那位小小年紀還未經過駭人磨難的魏嬿婉,她的性子會更穩一些,學習東西來也更快。
忙忙碌碌的一年很快又過去了,轉眼間就來到了乾隆八年。
乾隆七年的時候才剛過了一個新年,如今又過了乾隆八年的新年,時間如流水,匆匆的流過去,仿佛什麽也沒有發生一樣,那樣的飛快、那樣的匆忙。
其實七年的時候,一整年也的確沒有發生什麽大事。
隻不過,這大事隻是相對於後宮裏來說的,在乾隆七年的時候,後宮裏並沒有搞些什麽熱鬧出來。
一可能是因為水果顏色為了虐令妃,所以在這個混亂無比的小說世界中,將她送進嘉妃的啟祥宮裏虐待。
甚至為了虐人爽,還特意將時間線裏的幾年就那樣一筆帶過,就隻是為了讓她憎惡的人物受虐。既然原著裏麵沒有寫、原劇裏也沒有演出來,那中間這些日子應該過得就還是很平和。
再加上大如和海狗二人也的確是被禁足了,雖然在七年過年的時候又解了禁足,出來了一會兒,不過到底還是一直管著、也拘束著,所以她們也搞不出來什麽大事。
二是魏嬿婉也認認真真的跟著琅嬅學規矩和管理,便也沒有再把精力放在後宮之中。
更重要的其實是前朝的大事,因為實在是比較煩人,所以弘曆這幾段時間裏也都是忙的不停。
就算進後宮,也隻是去皇後那兒,再加上嘉妃、貴妃以及慎嬪或者舒嬪,偶爾也因為孩子的原因,再去看看純妃。
乾隆七年的時候,阿箬的地位再次水漲船高。不過卻並沒有晉封為妃,隻是待遇變成了頂格的,在嬪位當中是屬於超高的待遇了。賞賜也在不斷的增多,經常流水線的送到啟祥宮裏去。
啟祥宮裏再次門庭若市起來,兩大寵妃也都住在啟祥宮。弘曆甚至還在思考著要給阿箬換一個新的宮室,讓阿箬去當個一宮主位,不用再和嘉妃擠在啟祥宮裏了。
不過阿箬還是先拒絕了,畢竟她覺得在啟祥宮裏頭熱鬧,身邊也是熟悉的人,可以一起熱熱鬧鬧的。
阿箬為何會突然間待遇和寵愛直線上升呢?這其中發生了什麽事呢?
那自然是因為,乾隆七年初夏,江淮地區暴雨連連,巨大的洪災也隨之而來。
這次洪災波及了江蘇境內十九個州縣,以及安徽境內的十七個州縣。
南方地區一片汪洋,更何況這兩省,不僅未能做好抗洪準備,而且上一年度的洪災也還在治水當中。
這就導致了七年時的災禍格外的巨大。
阿箬的阿瑪被緊急任命,和高斌一道前往江南進行救災。
不過隨著治水大臣的南下,江南出現的問題更加的嚴重。
朝廷在遇見災禍時,賑濟災區災民所進行的一係列措施,如蠲免錢糧、給發救濟糧或借糧借種等措施,在一些地方官吏的操作與隱瞞之下,出現了更為巨大的人禍。
自乾隆六年出現的巨大洪災之後,弘曆當時為了懲治地方貪墨以及苛扣賑災錢糧的行為,已經在江蘇半年內連連更換了三個縣令。
可是新官上任,因為不熟悉地方,又因為當地地方士紳蓄意、惡意阻撓發放、管理賑濟錢糧等事,導致新上任的縣令們連統計受災情況及災民數量等基礎政務都無能力完成。
這一次的水患更甚。
江蘇和安徽的境內的一些官吏甚至瞞報災民數量,通過誇大災民的數量,來充實自己的救災成績;又從朝廷的賑災救濟糧中貪墨了大多數。
原本不是賑濟對象的士紳和胥吏,通過冒充災民騙取錢糧,甚至還偽造名錄,組織潑皮無賴用災民的身份到地方府衙鬧事。
她現在可以擁有另外一種人生,雖然這個人生目前已經被魏嬿婉給占了,不過她可以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可以保留著自己的良知與善良,不用在那樣崩壞的世界裏,被修改的麵目全非。
如果可以被救贖,那衛嬿婉應該是被一個同類救贖,或者說被一位同性救贖。而不是由男人、由壓迫她的男子給她提供救贖機會。
可是現在的情況不知道是怎麽了,魏嬿婉占據了她的身體,她們兩個同時存在,卻又不能完全的分開。
魏嬿婉也不清楚這個事情到底要到什麽時候才會有轉機,隻不過,隻要那位衛嬿婉沒有機會能夠奪迴身體的主導,那麽她就還是一直在上風,可以一直再用她的謀劃成就一番大業。
因為她的特意為之,衛嬿婉還是非常成功的接受了她即將成為妃嬪的這個事實,或者說衛嬿婉根本就沒有驚訝過,她或許也猜到了一些弘曆的想法,原本她就是這樣一個聰明的姑娘。
魏嬿婉這樣想著也這樣做著,其實她是有些不知道該怎麽麵對那位衛嬿婉的,她對衛嬿婉的確有喜愛、有共情,隻不過不知道為什麽她穿越到這來的時候,會有另外一個原來的衛嬿婉也存在。
要是沒有那位衛嬿婉的存在,那她做很多事情會方便很多,也不用特意為之去做一些事情。
不過畢竟這位衛嬿婉是自己很喜歡的角色、很喜歡的人物,她也是發自內心的喜愛她,就算衛嬿婉現在或許會為她造成一些些的困擾。
不過怎麽說呢,就像是毒藥,甘之如飴。
如果說二人還有機會換迴來的話,那才是需要魏嬿婉擔心的。
成為教養官女子的這一件事,就仿佛是扔進了汪洋大海中的一小塊石子,並未在六宮裏激起什麽水花來。
琅嬅也並未傳喻六宮知曉,隻是她跟弘曆知道而已,甚至還沒有告訴一向關係要好的高曦月,以及她們的小團隊全體人員。
轉眼之間又是一年。
隨著紛飛的雪花,再次迎來了忙碌的過年時間,期間魏嬿婉還是如去年一樣兢兢業業、認認真真的忙著、幹工作。
隻不過加上琅嬅的細心教導,魏嬿婉管理的東西就更多了。
不僅僅是這長春宮內的一些工作,琅嬅也將管理六宮的一些活,放到她麵前來,掰碎了、細細的交給她。教她如何管理六宮、如何成為一個稱職的好幫手。
魏嬿婉明白琅嬅的苦心,也細細的在學著,過年的很多事情,有皇後的職責,魏嬿婉也都會在一旁輔助,做起事情來,也更是得心應手。
再加上她本來就不是那位小小年紀還未經過駭人磨難的魏嬿婉,她的性子會更穩一些,學習東西來也更快。
忙忙碌碌的一年很快又過去了,轉眼間就來到了乾隆八年。
乾隆七年的時候才剛過了一個新年,如今又過了乾隆八年的新年,時間如流水,匆匆的流過去,仿佛什麽也沒有發生一樣,那樣的飛快、那樣的匆忙。
其實七年的時候,一整年也的確沒有發生什麽大事。
隻不過,這大事隻是相對於後宮裏來說的,在乾隆七年的時候,後宮裏並沒有搞些什麽熱鬧出來。
一可能是因為水果顏色為了虐令妃,所以在這個混亂無比的小說世界中,將她送進嘉妃的啟祥宮裏虐待。
甚至為了虐人爽,還特意將時間線裏的幾年就那樣一筆帶過,就隻是為了讓她憎惡的人物受虐。既然原著裏麵沒有寫、原劇裏也沒有演出來,那中間這些日子應該過得就還是很平和。
再加上大如和海狗二人也的確是被禁足了,雖然在七年過年的時候又解了禁足,出來了一會兒,不過到底還是一直管著、也拘束著,所以她們也搞不出來什麽大事。
二是魏嬿婉也認認真真的跟著琅嬅學規矩和管理,便也沒有再把精力放在後宮之中。
更重要的其實是前朝的大事,因為實在是比較煩人,所以弘曆這幾段時間裏也都是忙的不停。
就算進後宮,也隻是去皇後那兒,再加上嘉妃、貴妃以及慎嬪或者舒嬪,偶爾也因為孩子的原因,再去看看純妃。
乾隆七年的時候,阿箬的地位再次水漲船高。不過卻並沒有晉封為妃,隻是待遇變成了頂格的,在嬪位當中是屬於超高的待遇了。賞賜也在不斷的增多,經常流水線的送到啟祥宮裏去。
啟祥宮裏再次門庭若市起來,兩大寵妃也都住在啟祥宮。弘曆甚至還在思考著要給阿箬換一個新的宮室,讓阿箬去當個一宮主位,不用再和嘉妃擠在啟祥宮裏了。
不過阿箬還是先拒絕了,畢竟她覺得在啟祥宮裏頭熱鬧,身邊也是熟悉的人,可以一起熱熱鬧鬧的。
阿箬為何會突然間待遇和寵愛直線上升呢?這其中發生了什麽事呢?
那自然是因為,乾隆七年初夏,江淮地區暴雨連連,巨大的洪災也隨之而來。
這次洪災波及了江蘇境內十九個州縣,以及安徽境內的十七個州縣。
南方地區一片汪洋,更何況這兩省,不僅未能做好抗洪準備,而且上一年度的洪災也還在治水當中。
這就導致了七年時的災禍格外的巨大。
阿箬的阿瑪被緊急任命,和高斌一道前往江南進行救災。
不過隨著治水大臣的南下,江南出現的問題更加的嚴重。
朝廷在遇見災禍時,賑濟災區災民所進行的一係列措施,如蠲免錢糧、給發救濟糧或借糧借種等措施,在一些地方官吏的操作與隱瞞之下,出現了更為巨大的人禍。
自乾隆六年出現的巨大洪災之後,弘曆當時為了懲治地方貪墨以及苛扣賑災錢糧的行為,已經在江蘇半年內連連更換了三個縣令。
可是新官上任,因為不熟悉地方,又因為當地地方士紳蓄意、惡意阻撓發放、管理賑濟錢糧等事,導致新上任的縣令們連統計受災情況及災民數量等基礎政務都無能力完成。
這一次的水患更甚。
江蘇和安徽的境內的一些官吏甚至瞞報災民數量,通過誇大災民的數量,來充實自己的救災成績;又從朝廷的賑災救濟糧中貪墨了大多數。
原本不是賑濟對象的士紳和胥吏,通過冒充災民騙取錢糧,甚至還偽造名錄,組織潑皮無賴用災民的身份到地方府衙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