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嬿婉正色道:“太後曾經批評過皇後娘娘不賢德,欲在後宮之中安插眼線,攪亂後宮,以此引得皇上嫌棄皇後娘娘,並將管理後宮之權交給太後。”
“兩位大人若是不信,可以查證,今年春天新進宮的慶常在陸氏陸沐萍,乃是陸士隆之女。她就是太後安插在後宮之中的眼線。”魏嬿婉又補充:“另外奴婢也知道,如今尚在冷宮的烏拉那拉庶人,也就是曾經的嫻妃,已經投靠了太後。”
在場四人皆皺眉。馬齊問道:“如何得知?”
魏嬿婉迴:“昔日先帝的景仁宮皇後烏拉那拉氏暴斃,就是這位嫻妃尊太後的命,用毒藥毒死了她姑母。”
高家兩夫婦此時已是大驚失色。傅恆也是冷汗淋漓,唯獨馬齊,許是年紀大,見過的世麵多,所以並未有什麽驚嚇惶恐的神色出現,隻是退後幾步靜坐於太師椅上,開口問魏嬿婉:“此乃你親眼所見?”
“並非奴婢親眼所見。”魏嬿婉很是誠實,直接將事情告訴馬齊,並未有任何的欺瞞。她明白,琅嬅能夠查到她的身世與過往,那麽馬齊能查到的東西隻會更多。所以此刻的欺瞞並未有任何的作用,不如老老實實的告訴馬齊,以彰顯自己的赤子之心。
“奴婢是乾隆二年的時候入宮,成為四執庫的宮女的。可是奴婢與一位之前就已經在宮裏多年的宮女交好,有人曾經與奴婢八卦時,聊到當年知道的一件奇事。”
高家兩夫婦見她是要傾訴故事,也被馬齊招唿著坐到了一旁的太師椅之上。
“當年,先帝的景仁宮烏拉那拉皇後被囚禁在景仁宮內非死不得出,先帝又放話稱與景仁宮皇後死生不複相見。後來先帝駕崩,皇上就為著到底尊誰為太後犯了愁,就在此時景仁宮的烏拉那拉皇後突然就離奇暴斃了。侍衛值守的侍衛說當晚就隻有還未定下妃嬪位分的嫻妃去過景仁宮。”
魏嬿婉將事情娓娓道來:“而之後張廷玉大人以景仁宮皇後暴斃事出蹊蹺為由,要求皇上徹查此事。但此時,景仁宮皇後的侄女,也就是嫻妃,卻突然在皇上跟前作證,說她的皇後姑母是因為先帝駕崩,憂思過極而暴斃的。此事之後也就不了了之了,皇上並未追查。”
正堂之上,馬齊與高家兩夫婦分坐在兩旁的太師椅之上,傅恆靜立於馬齊身旁,四人左右各二於嬿婉正對麵。魏嬿婉跪在正堂正中,背卻挺得筆直,將劇裏麵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此時在場的所有人,給他們小小的劇透一下,開一下上帝視角。
“不過奴婢卻得到了另外一件消息,就是在她的姑母突然暴斃之後,嫻妃趁夜去了太後宮裏。之後太後就為嫻妃賜了新名:由青櫻改為如懿。”
馬齊應道:“張廷玉大人說過這事兒,還抱怨自己就是不該操這份心,引得皇上對他頗有怨言。”張廷玉私下裏和他喝酒時就曾對他抱怨過,說自己就是不該操這份莫名其妙的心去人家的家事裏頭橫插一腳,搞得皇上現在對他態度不好,自己後來也莫名其妙的被皇上發了好大一通氣。
“若說是湊巧,那又怎會如此湊巧呢,偏生嫻妃的姑母暴斃之後,嫻妃就被太後賜了新名。若說二人私下裏沒有什麽交易,那為何她不為自己的姑母傷心卻要半夜去太後的宮裏,讓太後給她賜名呢?”
“而且奴婢還去問了當夜值守的侍衛,那侍衛偷偷的告訴奴婢,其實在景仁宮皇後暴斃之前,除了嫻妃,還有太後…”
魏嬿婉稍稍停頓,留足懸念而後才道:“太後也去過景仁宮,若說不是嫻妃用毒藥毒死了自己的姑母,而是太後下毒的話。那太後與嫻妃二人先後離開景仁宮,依曾經的景仁宮皇後對熹貴妃的厭惡,她不至於不會告訴自己的侄女,太後與她是敵對的,是她的仇人。那為何嫻妃已經知道是太後毒死了她的姑母,但是卻在皇上麵前閉口不談。是不是她已經與太後達成了什麽交易?所以才包庇太後。”
魏嬿婉說完,眾人也是思緒紛繁。
還是馬齊:“你說的的確有道理。”
“是。奴婢可以對天發誓,奴婢今日所言絕非虛假。奴婢願以自己的性命起誓若有半句虛言,全族無後而終,必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永不超生。”魏嬿婉發誓張口就來。
高斌婉歎:“唉,何至於你發這樣的毒誓。”
“是啊,這樣的毒誓也太嚴重了些。你是哪旗的人家?”馬華雲馬夫人亦是不忍。
“奴婢雖然是正黃旗包衣出生,但阿瑪沒得早,又沒有爭氣的兄弟,實在不是個好門第,也怕汙了各位大人的耳。”
馬齊已看過了琅嬅寫的信,他自己也能查到魏嬿婉的家世,所以見她此時閉口不談也明白她是因著自己阿瑪下了罪才不敢言語的。
高斌不解:“你既知道這些又為何如此坦誠的說予咱們聽?為何不稟報皇上呢?”
“皇上…皇上以孝治國。隻會覺得奴婢是在無故攀咬太後,隻會治罪奴婢。而且奴婢在宮裏頭受罪被欺負全賴皇後娘娘救命,所以奴婢發誓自己一定會永生永世永遠效忠皇後娘娘,所以自然要為皇後娘娘著想。”
魏嬿婉膝行幾步,跪至馬齊跟前,言辭及其懇切:“奴婢因為嫻妃的緣故,被嫻妃身邊的海貴人欺負,海貴人讓人欺淩奴婢。奴婢今年才十四歲,去年被海貴人貶到花房的時候才十三,奴婢才十三啊隻是這一年的時間就因為嫻妃的緣故,被海貴人欺淩的滿身是傷。奴婢遭了很多的傷很多的罪。是皇後娘娘,是皇後娘娘她把我從花房裏調出來,讓奴婢到長春宮來做娘娘的貼身侍女,皇後娘娘的恩情,奴婢此生難忘。”
“奴婢永遠記得,奴婢滿身傷痕、走投無路時來到長春宮送花。皇後娘娘對奴婢的恩情,奴婢願意永生永世做皇後娘娘的奴婢為皇後娘娘分憂解勞,奴婢願將自己的命都給娘娘,隻願意娘娘以後能過得順遂快樂、無憂無慮。”魏嬿婉聲淚俱下地哭訴著,泣不成聲、雙眼淚盈、淚如雨下。
“奴婢知道皇後娘娘一向與貴妃娘娘交好,所以也願意為了貴妃娘娘考慮,奴婢才會將自己打聽到的消息全部告訴貴妃娘娘還有皇後娘娘。隻是希望兩位娘娘都能夠過得平安,希望兩位娘娘不要再出任何的事。”
“奴婢一片忠心天地可鑒、日月可明。倘若背叛娘娘,奴婢情願上刀山下火海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輪迴。”
“兩位大人若是不信,可以查證,今年春天新進宮的慶常在陸氏陸沐萍,乃是陸士隆之女。她就是太後安插在後宮之中的眼線。”魏嬿婉又補充:“另外奴婢也知道,如今尚在冷宮的烏拉那拉庶人,也就是曾經的嫻妃,已經投靠了太後。”
在場四人皆皺眉。馬齊問道:“如何得知?”
魏嬿婉迴:“昔日先帝的景仁宮皇後烏拉那拉氏暴斃,就是這位嫻妃尊太後的命,用毒藥毒死了她姑母。”
高家兩夫婦此時已是大驚失色。傅恆也是冷汗淋漓,唯獨馬齊,許是年紀大,見過的世麵多,所以並未有什麽驚嚇惶恐的神色出現,隻是退後幾步靜坐於太師椅上,開口問魏嬿婉:“此乃你親眼所見?”
“並非奴婢親眼所見。”魏嬿婉很是誠實,直接將事情告訴馬齊,並未有任何的欺瞞。她明白,琅嬅能夠查到她的身世與過往,那麽馬齊能查到的東西隻會更多。所以此刻的欺瞞並未有任何的作用,不如老老實實的告訴馬齊,以彰顯自己的赤子之心。
“奴婢是乾隆二年的時候入宮,成為四執庫的宮女的。可是奴婢與一位之前就已經在宮裏多年的宮女交好,有人曾經與奴婢八卦時,聊到當年知道的一件奇事。”
高家兩夫婦見她是要傾訴故事,也被馬齊招唿著坐到了一旁的太師椅之上。
“當年,先帝的景仁宮烏拉那拉皇後被囚禁在景仁宮內非死不得出,先帝又放話稱與景仁宮皇後死生不複相見。後來先帝駕崩,皇上就為著到底尊誰為太後犯了愁,就在此時景仁宮的烏拉那拉皇後突然就離奇暴斃了。侍衛值守的侍衛說當晚就隻有還未定下妃嬪位分的嫻妃去過景仁宮。”
魏嬿婉將事情娓娓道來:“而之後張廷玉大人以景仁宮皇後暴斃事出蹊蹺為由,要求皇上徹查此事。但此時,景仁宮皇後的侄女,也就是嫻妃,卻突然在皇上跟前作證,說她的皇後姑母是因為先帝駕崩,憂思過極而暴斃的。此事之後也就不了了之了,皇上並未追查。”
正堂之上,馬齊與高家兩夫婦分坐在兩旁的太師椅之上,傅恆靜立於馬齊身旁,四人左右各二於嬿婉正對麵。魏嬿婉跪在正堂正中,背卻挺得筆直,將劇裏麵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此時在場的所有人,給他們小小的劇透一下,開一下上帝視角。
“不過奴婢卻得到了另外一件消息,就是在她的姑母突然暴斃之後,嫻妃趁夜去了太後宮裏。之後太後就為嫻妃賜了新名:由青櫻改為如懿。”
馬齊應道:“張廷玉大人說過這事兒,還抱怨自己就是不該操這份心,引得皇上對他頗有怨言。”張廷玉私下裏和他喝酒時就曾對他抱怨過,說自己就是不該操這份莫名其妙的心去人家的家事裏頭橫插一腳,搞得皇上現在對他態度不好,自己後來也莫名其妙的被皇上發了好大一通氣。
“若說是湊巧,那又怎會如此湊巧呢,偏生嫻妃的姑母暴斃之後,嫻妃就被太後賜了新名。若說二人私下裏沒有什麽交易,那為何她不為自己的姑母傷心卻要半夜去太後的宮裏,讓太後給她賜名呢?”
“而且奴婢還去問了當夜值守的侍衛,那侍衛偷偷的告訴奴婢,其實在景仁宮皇後暴斃之前,除了嫻妃,還有太後…”
魏嬿婉稍稍停頓,留足懸念而後才道:“太後也去過景仁宮,若說不是嫻妃用毒藥毒死了自己的姑母,而是太後下毒的話。那太後與嫻妃二人先後離開景仁宮,依曾經的景仁宮皇後對熹貴妃的厭惡,她不至於不會告訴自己的侄女,太後與她是敵對的,是她的仇人。那為何嫻妃已經知道是太後毒死了她的姑母,但是卻在皇上麵前閉口不談。是不是她已經與太後達成了什麽交易?所以才包庇太後。”
魏嬿婉說完,眾人也是思緒紛繁。
還是馬齊:“你說的的確有道理。”
“是。奴婢可以對天發誓,奴婢今日所言絕非虛假。奴婢願以自己的性命起誓若有半句虛言,全族無後而終,必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永不超生。”魏嬿婉發誓張口就來。
高斌婉歎:“唉,何至於你發這樣的毒誓。”
“是啊,這樣的毒誓也太嚴重了些。你是哪旗的人家?”馬華雲馬夫人亦是不忍。
“奴婢雖然是正黃旗包衣出生,但阿瑪沒得早,又沒有爭氣的兄弟,實在不是個好門第,也怕汙了各位大人的耳。”
馬齊已看過了琅嬅寫的信,他自己也能查到魏嬿婉的家世,所以見她此時閉口不談也明白她是因著自己阿瑪下了罪才不敢言語的。
高斌不解:“你既知道這些又為何如此坦誠的說予咱們聽?為何不稟報皇上呢?”
“皇上…皇上以孝治國。隻會覺得奴婢是在無故攀咬太後,隻會治罪奴婢。而且奴婢在宮裏頭受罪被欺負全賴皇後娘娘救命,所以奴婢發誓自己一定會永生永世永遠效忠皇後娘娘,所以自然要為皇後娘娘著想。”
魏嬿婉膝行幾步,跪至馬齊跟前,言辭及其懇切:“奴婢因為嫻妃的緣故,被嫻妃身邊的海貴人欺負,海貴人讓人欺淩奴婢。奴婢今年才十四歲,去年被海貴人貶到花房的時候才十三,奴婢才十三啊隻是這一年的時間就因為嫻妃的緣故,被海貴人欺淩的滿身是傷。奴婢遭了很多的傷很多的罪。是皇後娘娘,是皇後娘娘她把我從花房裏調出來,讓奴婢到長春宮來做娘娘的貼身侍女,皇後娘娘的恩情,奴婢此生難忘。”
“奴婢永遠記得,奴婢滿身傷痕、走投無路時來到長春宮送花。皇後娘娘對奴婢的恩情,奴婢願意永生永世做皇後娘娘的奴婢為皇後娘娘分憂解勞,奴婢願將自己的命都給娘娘,隻願意娘娘以後能過得順遂快樂、無憂無慮。”魏嬿婉聲淚俱下地哭訴著,泣不成聲、雙眼淚盈、淚如雨下。
“奴婢知道皇後娘娘一向與貴妃娘娘交好,所以也願意為了貴妃娘娘考慮,奴婢才會將自己打聽到的消息全部告訴貴妃娘娘還有皇後娘娘。隻是希望兩位娘娘都能夠過得平安,希望兩位娘娘不要再出任何的事。”
“奴婢一片忠心天地可鑒、日月可明。倘若背叛娘娘,奴婢情願上刀山下火海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