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潮起,帝王惶恐!


    秦始皇·驪山離宮!


    趙高眼睜睜看著星圖上的血珠順著銅紋流淌,仿佛天地間有某種無形之力在警示世人。


    始皇的手掌微微收緊,朱砂筆在絲帛上留下濃重一劃:


    “陰山焚盡,命蒙恬徹查天幕之事,若有巫蠱餘孽,格殺勿論。”


    殿外驟起狂風,驪山上的青銅神獸發出低沉的嗚咽聲。


    侍立一旁的李斯眉頭緊皺,他看著星圖上的危宿閃爍不止,心底隱約升起不安。他低聲道:


    “陛下,天幕所示,恐不止巫蠱之禍。”


    始皇雙目微合,手掌在玉案上輕輕敲擊。沉默片刻,他緩緩道:


    “火藥之威,已超人力可控。朕滅六國,吞萬裏河山,然若此物落入蠻夷之手,秦土如何永固?”


    趙高上前一步,低聲道:“陛下所慮甚是,臣願密召墨家弟子,以機關術封存火藥秘方,令其不得外泄。”


    始皇睜眼,目光銳利如劍,盯著趙高片刻,方才淡淡開口:“此事,交由李斯辦理。”趙高心中一緊,垂首應諾,指尖卻微微顫抖。


    大漢·長安未央宮


    夜色沉沉,未央宮大殿內,數百根宮燭搖曳生輝,映得殿中眾臣神色各異。


    漢武帝劉徹端坐龍椅之上,雙眸微眯,盯著麵前燒焦的鐵甲殘片。


    “這便是河西軍繳獲之物?”


    霍去病單膝跪地,神情凝重:“正是。臣率輕騎夜襲匈奴王帳,震天雷之威,令胡人喪膽。


    然而,當臣軍突襲狼居胥山時,卻見整片胡楊林已然燃燒,烈焰滔天,難以遏製。更詭異的是,臣部下於地上拾得此物。”


    一旁的司馬遷緩步上前,捧著一隻銅盒。


    劉徹抬手示意太監打開,眾人屏息凝視,隻見盒中是一塊半熔化的鐵片,其上隱約刻著奇異符號,似鬼畫符,又似某種古老銘文。


    張湯探身細看,皺眉道:“此字,非中原所用。”


    劉徹冷笑一聲:“非中原,便是蠻夷。此物從何而來?”


    霍去病沉聲道:


    “據俘虜供述,胡人火燒狼居胥山,所用之物並非源自匈奴,而是來自更北方的異族。他們稱此物為‘神火’,以為天賜。”


    殿中頓時一片嘩然。劉徹目光沉沉,緩緩開口:“北方異族,竟能掌火藥之術?”


    霍去病點頭:“臣亦深感震驚。此事若不盡查,恐為邊患。”


    劉徹指尖輕敲案幾,沉思片刻,終於開口:“命太史令徹查天幕異象,欽天監不得有誤。”


    令桑弘羊調集財賦,設專門軍工署,研習此術。霍去病、衛青聽令,整頓精兵,備戰北疆。”


    眾臣齊聲應諾,劉徹緩緩閉目,心底卻隱隱有一絲焦慮。天幕異變,非關國運,便是天道警示。


    大唐·長安含元殿!


    李世民站在高台上,俯瞰宮殿外的殘垣斷壁。


    昨日,魏征攔在金鑾殿前,力諫火藥司遷往驪山之舉。


    可如今,大明宮西側仍舊殘留著爆炸的痕跡,滿地焦黑,甚至可見些許熔化的青銅器皿。


    房玄齡、杜如晦站在殿下,神色肅然。


    “陛下,火藥之威遠超所料。昨日金光門爆炸,波及八水門,至今餘煙未散。若非城門校尉及時發現,那批突厥商人恐已得手。”


    李世民冷笑一聲:“他們以為,將此物塞入酒壇,便能悄然帶入長安?哼,愚不可及。”


    杜如晦沉聲道:“然則,突厥人怎會知曉火藥之術?陛下,此事蹊蹺。”


    李世民目光如炬:


    “天幕既能泄露火藥配方,難保異族不會窺探。傳旨,命徐茂公率密探北上,徹查此事。”


    房玄齡猶豫片刻,終於開口:“陛下,天幕之示,未必僅止於此。臣觀近日星象,紫微宮微動,太白逆行,恐有天變。”


    李世民微微眯眼,喃喃自語:“紫微動,則帝王危。天幕……究竟是福是禍?”


    夜風獵獵,李世民負手站立,長安城的燈火在遠方微微閃爍。他的腦海中浮現出那童謠——


    “硫磺甜,硝石鹹,木炭灰飛太平年……”


    東海潮起,火藥之禍!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東海之濱,一艘倭船正悄然停泊。


    幾個身著異服的男子從船上搬下幾個木箱,小心翼翼地運往不遠處的漁村。


    箱蓋輕啟,幽藍色的硝石粉在月光下閃爍著詭異的光澤。


    “終於……到手了。”其中一人輕聲呢喃,嘴角浮現一絲陰冷的笑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並收藏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