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


    天幕如同一道閃電般驟然改變了畫麵!


    一行大大的標題浮現在眾人的眼前!


    【究竟是《論語》還是《掄語》?!】


    這一突然出現的標題讓所有在場的帝王麵麵相覷,他們紛紛感到困惑與不解!


    雖然他們或許無法解答複雜的數學題!


    但此時此刻,看著天幕上的字樣,他們的確不禁皺眉,心生疑問,究竟這《掄語》是何方神聖所為?!


    春秋時期!


    孔子看到這一幕,眼中閃過一絲驚愕與疑惑!


    他萬萬沒想到,天幕竟然會提及他自己的名字。


    雖說心中有些得意,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加令人困惑的《掄語》?


    這個詞究竟意味著什麽?


    “莫非未來還會有一位聖人出現?”


    他思忖著,心中難以平靜。


    大明!


    朱棣亦感到疑惑,麵露沉思之色:


    “《論語》朕自是知曉,這本書乃孔聖人親自所作,教化世人,影響深遠!”


    “可是,眼前這《掄語》究竟是哪一位先知所著?”


    “難道是朕孤陋寡聞,竟不知世間還有如此書籍未曾見過?”


    朱棣雖然身為帝王,掌控權力,卻依然難掩對未知知識的好奇,暗自感歎!


    大唐!


    李世民則皺眉思考,他雖然不以文治武功著稱,但同樣對學問充滿追求!


    “朕曾親自命人編纂《群書治要》,為收錄各代典籍的精華,怎會未曾聽聞《掄語》之名?”


    李世民低聲自語,眼中透露出一股沉思。


    “看來,天幕所說的《掄語》必然有更深的含義。”


    李世民感到這其中可能隱藏著一些非同尋常的玄機。


    眾位帝王皆不禁再次轉向天幕,靜待後續的揭示!


    天幕再次閃動,文字迅速顯現:


    【各位一定聽說過《論語》吧,這本書記錄了孔子聖人的思想與言論,曆代傳承,影響深遠。】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掄語》又是何方神聖之作?】


    【其作者,身長九尺六寸,相當於現代的兩米一!】


    【雖然可能存在些許偏差,但也絕非尋常之人!】


    孔子聽後,心中有些不解,立刻低頭觀察自己的身形,似乎身高九尺六寸,與自己並不相差太遠!


    “這身高……難道我就是天幕所說的那位傳奇人物?!”


    孔子不禁有些心神恍惚,懷疑自己是否早已在未來留下了痕跡。


    大秦!


    嬴政在聽聞此言後,心中也不由自主浮現出孔子的身影。


    作為一位偉大的君主,他深知曆史人物的影響力,尤其是那些為後人所敬仰的智者。


    孔子的言辭、理念和教誨早已深深根植在百姓的心中,而如今聽到這般話語,他不禁有些動容。


    “這身高和孔聖人也差不多……難道是後世出現了與孔子相似的傳奇人物?”


    嬴政腦海中忽然閃過這個念頭。


    縱使曆史流轉,人物更替,難道這世間真有如此巧合之事,能讓某些偉大人物在不同時代重現光輝?


    他深深地沉浸在這一思想的旋渦中,心中的疑惑和好奇心愈發強烈,想要探求這一謎團的真相。


    【據記載,孔子那張麵容也頗為特別!】


    【曾有弟子描述說,孔子的麵貌仿佛帶著鬼麵!】


    【某夜弟子見孔子入廁,驚得魂飛魄散,誤以為是見到亡者!】


    孔子聽到這一段記載時,臉色立刻陰沉下來,他的心中充滿了疑慮與不安。


    難道……這《掄語》背後的傳言,真的是在說他?!


    不安的情緒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孔子忍不住走到鏡前,仔細查看自己的麵容,低聲呢喃:


    “不會是同一個人吧?!”


    隨即,他不自覺地摸了摸下巴,心中卻有些不信。


    “我的臉怎麽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是鬼臉呢,雖說年紀大了些,但也不會嚇得人魂飛魄散吧。”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內心的波動。


    然而,他的情緒漸漸激動,突然重重拍下桌子!


    隻見桌麵在一聲響亮的哢嚓聲中應聲斷裂,四條木腿紛紛斷裂掉落。


    接著,天幕的聲音再度響起:


    【據傳,孔子曾在一次旅途中,遇到山洪暴發,道路被阻,眼前巨石無法移動,眾人束手無策!】


    【唯有孔子,從容不迫,走到巨石前,深吸一口氣,用力推動!】


    【但!竟讓這塊巨石緩緩移開,為眾人開辟出一條通道!】


    【其實還有一說!】


    【孔子年輕時精通武藝,擅長射箭與舉重!】


    【無論是弓箭,還是沉重的物品,孔子皆能輕鬆應對,毫不費力!】】


    【據說,在一次試舉城門門栓時,孔子輕鬆一舉將其移動,令所有人歎為觀止!】


    聽到這些傳聞後,孔子不禁笑出了聲,心中升起一股自豪的神情!


    畢竟,在彎弓射箭時,箭無虛發,的確是一箭中的,百發百中!


    每一次,他拉弓射箭之時,都會吸引一群弟子圍觀。


    那些弟子不僅在旁邊默默地注視著他的每一次動作,還在心中默默對照著孔子的言教和身手。


    因為每一箭的射出,仿佛都在宣告著一個更為深遠的道理:


    以理服人,正如他在世上行走,所言所做無不合乎天地之理!


    在那個時代,孔子的身邊總是有一群忠實的學生。


    無論是年輕的學子,還是年長的士人,大家都敬佩他淵博的學識與高超的技藝。


    孔子的門下弟子,不僅接受了他關於倫理與道德的教誨,也深知他教誨中的智慧,早已超越了文字上的意義。


    【孔子最常提到的是“以理服人”,憑他那兩米一的身高和力拔山河的體魄,誰敢不聽他的話?!】


    【即使是在麵對那些權力顯赫的帝王、貴族,孔子那種超凡的氣場,也令任何人不敢輕視他!】


    【誰要是不聽,孔子一巴掌拍過去,立刻就能讓人感受到超脫的力量!】


    【至於《論語》為何會被稱作《掄語》,其實也與孔子的著說和外貌相關!】


    【這其中有著細膩的象征意義!】


    【孔子那般健碩的體格與深邃的眼神,每一次與弟子講道時,仿佛在為世人展示一種力量與智慧並存的境界!】


    【接下來,我將簡要分享《論語》中的幾句話,各位也許就會明白,為什麽它被稱作《掄語》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並收藏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