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


    曆朝曆代,無數人義憤填膺。


    尤其是各位帝王,看到羯族人的暴行後,心中充滿了怒火。


    他們的眼神裏燃燒著冷冽的殺機!


    【起初,羯族橫暴,冉閔冷目視之!!】


    【其為羯族義子,血脈非漢,故與華夏情緣淡薄!!】


    【但石虎養之,以其驍勇,屢戰無畏,遂嶄露鋒芒,名震中原,地位日漸尊貴!!】


    畫麵再度切換。


    戰場之上,旗幟飄揚,戰鼓轟鳴,冉閔身披鐵甲,手握長槍,猶如天神下凡。


    【胡人肆虐,焚我廟堂,殘我生民,蹂躪中土逾數十載,血仇如海,豈能輕赦!!!】


    【今冉閔統兵討伐,傳檄四方:凡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


    【辱我子民者,血債血償!!!】


    【殺盡胡虜,複我漢家之山河!!】


    【重塑盛世之輝煌!!!】


    大唐


    金鑾殿內,燈火輝煌,四柱金龍盤繞,威嚴之氣盡顯。


    殿中諸臣分列兩旁,鴉雀無聲。


    李世民身披明黃龍袍,眉宇間透著沉思之色,麵前是剛從邊疆傳來的奏報,字字血淚。


    “殺胡令施行之後,胡人哀聲遍地,漢人稱快,倒是揚眉吐氣了一迴。”


    李世民低聲道,聲音清冷,透著幾分複雜情緒。


    他看著天幕,指尖微敲檀木桌案,略顯凝重。


    殿中無人應聲,群臣屏息凝神,等待皇帝下一步話語。


    李世民抬起目光,環顧滿朝文武,沉聲問道:“此事,爾等以為如何?”


    右相房玄齡站出,抱拳一禮,恭敬答道:“陛下,此令雖解一時之困,但恐後患無窮。”


    “胡漢之間,本已有仇怨,殺胡令一出,無異於烈火澆油,終將釀成不可收拾之禍。”


    李世民微微頷首,目光移向另一側,問道:“魏征,你怎麽看?”


    魏征聞言,拱手而出,直言道:“陛下,臣以為,冉閔之舉雖稱快人心,卻非長久之策。”


    “胡人雖侵中原多年,生靈塗炭,然並非人人罪孽深重。殺胡令大開殺戒,恐致更多無辜枉死,亦恐激起胡人死戰之心,非為國之福。”


    李世民聽罷,沉吟良久,語氣中帶了一絲無奈:“冉閔所為,確為激烈之舉。”


    “他欲以雷霆手段平亂,卻忽略了胡漢百姓同為蒼生。”


    “此令雖暫解當前之危,然胡漢之間的仇怨,日後恐怕更難彌合。”


    “冉閔的勇猛無可否認,但其手段未免過於激烈。”


    “胡漢矛盾越發深重,戰亂恐愈演愈烈,百姓豈能得安?”


    李世民微微歎息,目光深邃,似乎透過金鑾殿,望向那硝煙未散的北方大地。


    殿內眾臣聞言,皆低頭沉思,不敢貿然議論。


    【危難之際,北方漢人視冉閔為守護者,其固使漢人得一線生機!!】


    【但真相果真如此?!】


    【冉閔屠胡之舉,非盡為華夏大義,更多是因自保而為啊!!】


    【其為鞏固權勢,不惜行極端手段!】


    【殺胡令施行之日,因種種失控之故,致無辜漢人亦多遭荼毒,死者竟超胡人!!!】


    【當時冉閔既為漢人救星,亦被詬為冷血狂徒!!】


    【羯族鐵騎蹂躪中原,石勒揮軍敗陳午,硝煙遍野,天地肅殺!!】


    【冉良,後為冉閔之父,時年僅二十,不幸被俘!!】


    【冉良出身漢室勳貴,雖祖輩不顯赫,但亦曾馳騁沙場,有勇有謀!!】


    【其少時便習武精湛,弓馬嫻熟,兵法精妙!!】


    【石勒見其才,收為義子,改名石瞻,寄以厚望!!】


    【石虎亦視之為股肱之臣,悉心栽培,使其亂世嶄露鋒芒!!】


    【石瞻雖效命羯族,屢遭良心與存亡之惑,幾陷手刃同胞之境!!】


    【冉閔之命途,殺伐之地,早已注定多舛!!】


    畫麵上,冉閔立於由屍體堆成的高台之上,寒風吹拂。


    他滿身鐵甲早已被鮮血浸透,鮮紅的血滴順著甲縫緩緩滑落。


    他的目光如寒冰,帶著肅殺之氣,俯瞰腳下的一片死寂。


    地麵之上,無數屍首橫陳,鮮血染紅了這片土地。


    一些胡人屍體依舊保持垂死掙紮的姿態,麵容因痛苦而扭曲,仿佛在訴說死亡的恐怖。


    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令人作嘔。


    一旁的士兵站得筆直,目光卻閃過一絲複雜,他們親手造成的這一幕,卻讓人五味雜陳。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


    冉閔冷冷低語,聲音雖輕卻如雷貫耳,直擊人心。


    他緩緩提起手中的戰刀,刀刃上仍沾著未幹的血跡。


    盡管他未再揮刀,但整個戰場仍籠罩在他無形的威壓之下。


    大秦。


    秦始皇站在雄偉的阿房殿中,目光深邃,盯著天幕之中的畫麵。


    他的雙手負於身後,長袍下擺輕輕擺動。他低聲道:“若看結果,冉閔確實保全了漢人,稱其為英雄也無可厚非。”


    片刻沉默後,他話鋒一轉:“但論過程,他的手段未免過於殘酷,殺戮無辜,甚至波及百姓,實在令人難以抉擇。”


    “是英雄?還是梟雄?這如何斷定?”


    殿內群臣聽罷,皆低頭不語,不敢妄言。


    始皇帝的眼神依舊凝視天幕,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複雜情緒。


    他似乎看到了當年自己焚書坑儒的情景,那也是一場慘烈的選擇。


    不同的是,他的目的是為了統一思想,而冉閔則是為了生存和權力。


    二者是否本質相同?秦始皇心中泛起了波瀾。


    此時的帝王們皆陷入沉思。


    漢武帝、唐太宗、宋高宗等一眾帝王紛紛圍聚於天幕前,他們的表情各異。


    有人皺眉,有人搖頭,有人則麵露唏噓之色。


    “冉閔之舉,不可否認是亂世中的豪傑之選,但若換作我們,又能如何?”


    漢武帝低聲自語。


    他迴想起自己當年對匈奴的討伐,是否也曾將無辜的生命卷入血雨腥風之中?


    “凡事有得有失,冉閔雖未擇手段,卻確實為漢人爭得喘息之機。”


    唐太宗輕聲歎息,目光帶著幾分沉重,“但如此殺伐,究竟是解民於倒懸,還是為未來埋下更多隱患?”


    天幕中的光影再度交錯,展現出羯族肆虐中原時的畫麵。


    漫天烽火連綿,城池被攻陷,百姓流離失所,無助地哭喊著。


    羯族鐵騎碾壓過田野,留下的隻有一片廢墟與屍橫遍野。


    一眾帝王看著這一幕,紛紛露出複雜的神情。


    羯族之惡,令人發指!


    但隨即,畫麵轉到冉閔發布殺胡令時,那張滿是寒意的麵龐,和他刀鋒之下倒下的無辜婦孺、老弱的身影。


    鮮血橫流的場景令人不忍直視。


    “冉閔的抉擇,確實是一場豪賭。”


    宋高宗沉聲道,“他賭上了自己的名聲,甚至是道義。但他是否曾後悔過?”


    “是否在那些無辜者的哀嚎中,懷疑過自己的選擇?”


    然而無人能夠給出答案。


    天幕光影消散,迴到最初那片血染的戰場。


    一眾帝王心中各有千秋,冉閔的選擇到底是對是錯,仿佛一場不解的命題,讓他們唏噓不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並收藏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