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聲再次響起。


    【張居正踞居權力的巔峰,為大明權臣的最顯赫者!】


    【但本可仿效嚴嵩、嚴世蕃等,挾權斂財,縱享榮華富貴!】


    【然其初心未改,誌在天下百姓!】


    【於是乎,以張居正為中心,開啟了一場亙古未有的變革,史稱張居正變革革!!】


    【此變革波及全朝,推行一條鞭法,遏製土地兼並,庶民喘息,國庫盈實!】


    【且整頓水利,治內安外,約束豪強,肅清積弊!】


    【十載之間,裁冗官三萬餘,擢賢能無數!!】


    【如戚繼光者,乃張居正親拔而起,終垂名青史!】


    【是以萬曆中興,其功莫非張居正的卓越才略!!】


    【但其變革之舉,終觸及朝臣的利益,張居正權威赫赫,權貴無可奈何,隻得隱忍!】


    【萬曆帝年幼時,張居正治學嚴苛,事無巨細皆管,至於帝王懲罰宦官之小事,亦不能例外!!】


    【萬曆漸長,心生叛逆,然懼張氏之威,不能相抗!】


    【即使其母李太後,亦倚重於張,輔佐大明如霍光之再現!】


    【奈何心中畏懼,怨恨暗滋!】


    【萬曆十年,張居正薨逝!】


    【張居正死亡後,朝臣彈劾如潮,萬曆帝親自下旨清算!】


    【張氏一家十七口,悉遭饑餓致死,繈褓中嬰兒亦未能幸免,長子死於獄中,含冤而終!!】


    【一代名臣,為大明鞠躬盡瘁,延六十載國運,終究難免家破人亡的結局,誠可歎啊!!!】


    天幕下寒風唿嘯,大雪無聲飄落,將大明籠罩在無盡的冰冷之中。


    這一年的冬季,比往年更加刺骨,讓整個中原大地都沉浸在一片死寂之中。


    百朝之中,無不啞然。群臣麵麵相覷,無人敢言。


    誰能想到,這個曾在朝堂上威嚴赫赫、一手挽救大明國運的張居正,竟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


    曾經的鐵腕改革者,力挽狂瀾的中興之臣,最終卻因觸動了太多利益而被權貴聯手推翻,甚至連家族也遭受滅頂之災。


    一家老幼十七口被逼絕境,竟無一幸免。連最無辜的嬰兒,也未能幸免於難。


    他們的哭聲曾淒厲地劃破寒夜,卻無人搭救。血染白雪,慘絕人寰。


    這一場噩夢,深深烙印在所有知曉真相者的心中。


    朝野上下,隻餘沉默。


    一些人心中惶惶不安,暗自祈禱自己不要成為下一個張居正。


    而另一些人,則冷眼旁觀,甚至暗中慶幸這位執掌朝政多年的巨擘終於倒下。仿佛一座大山被移除,他們的私欲終於得以伸展。


    砰!


    洪武年間。


    高高在上的朱元璋勃然大怒,怒拍禦案,聲音如雷霆震響。


    他眉宇間滿是怒意,麵色陰沉,仿佛即將噴發的火山。


    “荒唐!”朱元璋厲聲喝道,“這萬曆帝,真是糊塗至極!我朱家後人,怎一個比一個不成器!竟讓大明淪落至此,連這樣的忠臣也容不下!”


    朱元璋的眼中噴火,他雙拳緊握,似要將一切粉碎。


    張居正為大明鞠躬盡瘁,他的改革雖得罪了許多人,卻也讓江山穩固、國力強盛。


    他辛苦維係的局麵,如今卻因權貴內鬥而毀於一旦。這不僅是大明的恥辱,更是朱元璋無法容忍的愚蠢。


    “這不是在葬送張居正,而是在葬送我大明的江山啊!!”他的聲音低沉,卻每個字都仿佛重錘般敲打著在場眾人的心。


    一旁的太子朱標輕歎一聲,麵露憂慮,“父皇,張居正確實是難得的人才,可他的遭遇,確實是我大明對不起他。”


    朱標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悲涼與無奈。他雖然年輕,卻已看透朝堂爭鬥的殘酷。張居正的死,既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整個大明製度的失敗。


    “對不起?”朱元璋冷笑一聲,“我們對不起的,何止是張居正!這數十年來,我辛苦創下的基業,竟被這些鼠輩玩弄於股掌之間!”


    若我朱元璋還能活著,他們一個都逃不了!”他說到這裏,猛地站起身,龍袍隨怒氣鼓動,威勢駭人。


    大殿內鴉雀無聲,連朱標也不敢輕易接話。他知道,此刻的父皇已怒火攻心,再多的勸解也無法平息。


    良久,朱元璋突然仰頭長歎,仿佛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他緩緩坐下,聲音低沉卻充滿悲愴,“我一生最恨的,便是這樣的內鬥!明明可以同心協力,卻偏偏互相殘害!”


    “若是這樣的風氣不改,大明遲早毀在這些人手裏!”


    他說到這裏,目光落在朱標身上,“我兒,你要記住,無論何時,都要以江山社稷為重,切莫因小利壞大局!”


    朱標深深一躬,“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殿外寒風唿嘯,大雪漫天。朱元璋凝望著窗外,眼神幽深。


    他的思緒似乎穿越了時間長河,看到了未來的萬曆朝,看到了張居正一家被屠殺的慘狀,也看到了大明江山日漸衰敗的隱憂。


    “唉,”他喃喃自語,“不知百年之後,我朱家的江山,還能不能守住……”


    蜀漢時期。


    劉禪聽聞張居正一家慘遭屠戮的消息,不禁拍案而起,怒聲道:“這萬曆皇帝,實在令人不齒!”


    他麵色漲紅,憤憤不平,“如此功勳卓著之臣,竟遭此滅絕人性的對待!太不近人情了!”


    “若是我劉禪,絕不會如此待功臣,更不會對他的家眷趕盡殺絕!”他攥緊拳頭,眼中滿是憤怒與不忿。


    諸葛亮聞言,抬頭看了劉禪一眼,微微頷首。


    他看著這位年輕的君主,目光中多了幾分欣慰。


    劉禪或許能力平庸,甚至常常為後世所詬病,但至少,他尚存仁義之心,這一點比起萬曆帝那般冷酷無情,確實高出一籌。


    “主公所言甚是,”諸葛亮緩緩開口,語氣沉穩而深思,“功臣為國盡忠,若因忌憚功高震主便心生殺意,這是禍國之舉。”


    “張居正雖非我蜀漢之臣,但觀其為大明變革之功,實為棟梁之才。他的結局,確是悲涼至極,也足見大明皇室的短視!”


    劉禪聞言,更加憤然,聲音抬高幾分:“大臣兢兢業業,為國鞠躬盡瘁,竟換來這等下場!如此帝王,豈能長久?蜀漢雖勢弱,但我劉禪定不至如此絕情!”


    諸葛亮微微一笑,語帶深意:“仁者無敵,施仁政者自得民心。主公能有此念,便是蜀漢之福。”


    他稍稍頓了頓,又歎道,“但願世間君王,皆能以仁德治國,而非以私欲行事。如此,天下庶民方有安定之日。”


    這一席話雖溫和,但卻隱隱透著對劉禪的期待。


    劉禪低頭沉思片刻,似有所悟。他抬頭道:“丞相教誨深遠,朕當銘記在心。治國之道,仁義為本,絕不可步那萬曆帝的後塵!”


    殿外微風拂過,庭院的竹影輕輕搖曳,仿佛在為這一番議論增添幾分蕭瑟與深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並收藏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