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長大成人,不再是孩童,我要像父皇、太祖一樣,成為一名凱旋而歸的皇帝!”


    “此次出兵,我必將洗刷中原百年的屈辱!區區瓦剌,竟敢冒犯我朝,妄圖挑釁天威,他們何德何能?”


    他環視群臣,怒火熾盛。


    “一個瓦剌也敢欺淩我大明臣民!難道出兵還需要理由?永樂年間,太宗皇帝五次北征,以鐵騎所向披靡,大破阿魯台!”


    “先帝幾度出戰,何曾退縮?而今到了朕的朝代,卻容得這等宵小之徒肆意妄為,還送來人頭示威,這不僅是恥辱,更是莫大的羞辱!”


    “我看瓦剌分明在等待天軍降臨,好讓他們真正見識什麽是雷霆之怒,王者之威!”


    年輕的天子走到龍椅前,目光堅定,他的手指點在椅背上,聲如洪鍾,“若不滅瓦剌,朕絕不配坐此皇位!”


    緊接著,畫麵靜止,一行字幕緩緩浮現。


    【英宗諱祁鎮,字守正,號明盾,宣宗瞻基之長子,憲宗見深之父,大明第六及第八代皇帝!!】


    【其人剛毅果斷,臨敵多智,號稱雷霆天子,亦有瓦剌克星之譽!】


    鼓聲驟起,鏗鏘激昂,新的天幕浮現:


    【英宗初即位時,年僅九齡,時太皇太後張氏垂簾聽政,內閣賢臣三楊輔佐,國勢昌隆,朝綱穩固!!】


    【張氏薨,三楊辭職,英宗親政,銳意革新,常以鐵血手段治國,稱鐵血帝君!!】


    【其治內政,清正廉明,整飭吏治,複興農桑,民殷國富!】


    【然其於邊陲用兵尤為英勇,嚐五征瓦剌,矢誌收複失地。土木堡一戰,親率大軍陷陣,雖中伏為俘,然威名不墜,終歸複位,書傳奇於史!】


    【後世謂其“明盾”,言其禦敵如山;稱其“雷霆”,喻其威不可測;美其“瓦剌克星”,讚其定邊拓土之功。雖其失策一役,為史家所譏,然功大於過,其英名彪炳,垂範萬世!!】


    【但是!!!】


    畫麵戛然而止,一道刺目的光芒掃過畫麵。


    大秦宮中,始皇帝凝視光幕,眉頭深鎖。


    “此人言辭果敢,霸氣十足,為何卻成了敗家皇帝第二?”他微微搖頭,顯然有些不解。


    李斯躬身上前,輕聲分析:“陛下,此人或許隻是言辭激烈,實則行事未必妥當,才引來如此結局。”


    始皇聞言若有所思,輕輕點頭,“此人究竟行何事,竟能位列如此榜單?傳朕旨意,繼續觀看。”


    大唐長安,李世民目光炯炯,眼中滿是興致,“看這朱祁鎮的言辭,他應該是一個不凡之君,怎麽反而成了敗家之列?”


    魏征冷靜道:“陛下,或許是因其結果與初衷背道而馳,才令人唏噓。”


    李世民眉目一挑,唇角微揚,“有趣,朕倒要看看,他究竟犯下何等荒唐之事,竟超越秦二世。”


    與此同時,大明應天府。


    朱元璋緊盯光幕,渾身緊繃,雙目中滿是錯愕與憤怒,“怎麽會是朱祁鎮?他竟超越胡亥成了第二?”


    朱標低聲分析,“若這‘大明之盾’是反諷,那此人定是做了顛覆常理的大錯事。”


    朱元璋咬牙切齒,語氣低沉,“傳旨,務必查明真相,此人若真如天幕所言,我要他付出代價!”


    永樂宮中,朱棣手握寶劍,眉頭緊皺,‘瓦剌克星’?這些外號聽著霸氣,為何卻招致如此評價?”


    朱高煦卻滿臉輕鬆,笑意盈盈,“父皇,這未必是褒義,或許正說明朱祁鎮有負我大明祖業!”


    朱棣轉頭瞪他一眼,冷聲道,“繼續看下去,若是敗家之君,他辜負的,可不僅僅是我大明!”


    而正統年間的朱祁鎮看著光幕,整個人都愣住了。他猛地將案上的茶杯掀翻在地,怒聲喊道:“這簡直是汙蔑!何謂‘瓦剌克星’?”


    一旁的孫太後目光沉重,三楊大學士麵麵相覷,而於謙則若有所思:“陛下,天幕所顯,或許預示著未竟的局,或許我們尚有未解之謎。”


    朱祁鎮氣得怒火中燒,卻無從反駁,隻能死死盯著光幕!!


    畫麵緩緩展開,一段與朱祁鎮息息相關的曆史逐漸被揭示。


    顯然,朱祁鎮敗家傳奇序幕已經拉開!


    【永樂二十年,朱祁鎮誕於北平紫禁城,乃朱瞻基與孫氏之嫡子!】


    【其時,大明之江山,似已注定為其所有!!】


    【瞻基大喜,愛此嬰甚篤,賜名祁鎮,以寓撫平萬國,安定天下之意!!】


    【宣德三年,祁鎮年甫二月,冊為皇太子,地位如泰山,堅不可移!】


    【瞻基複遣內侍王振入東宮,教以經術與治世之道,親授輔君之責!!】


    【正統元年,瞻基崩,祁鎮年甫九歲,遂即帝位,統領大明,天下共尊!!】


    【然而祁鎮年幼,不堪操政,乃由太皇太後張氏攝政!】


    【此際,後宮專權之事古已有之,然張氏不循俗轍,展英明之略!!】


    【張氏用三楊為股肱,舉賢臣於謙,摒棄外戚,謹防宦人擅權,廟堂內外,井然有序!!】


    【雖王振權勢驟起,然張氏屢加鉗製,其勢終未泛濫,此實張氏治政之一功!!】


    【宣德三年,北疆韃靼犯境,張氏毅然決策,命師征討!】


    【深入塞外千裏,俘獲首領百人,斬敵無數,掃蕩韃靼元氣,大明之威,遂震四方!!】


    洪武年間。


    畫麵轉到朱元璋,他的臉上浮現一抹欣慰的神情。


    “如此有才幹的女人,實乃我大明之賢後!”


    他深知,這般有遠見與魄力的女性統治者並不多見。後宮本應遠離朝堂,但張氏卻以智慧和決斷守住了皇權,避免了無數潛在的危機。


    永樂年間。


    朱棣身披帝袍,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


    “朕的兒媳婦果然不負期待,治國之道行得穩當!”


    朱高熾謙遜地低頭道:“父皇,這都仰賴您的慧眼識珠。”


    一旁的朱瞻基卻陷入了沉思,他的眼中滿是疑惑。


    “如此穩固的政權交接,為何後來的朱祁鎮卻未能守住這片繁盛的大明?”


    畫麵繼續流轉。


    【是時的大明,承永樂之盛與仁宣之治,國勢蒸蒸,民生康泰,四方歸服!】


    【張氏薨後,朱祁鎮年已弱冠,順理掌政!!朝局本當平穩過渡,無虞波瀾。然而世事難測,未料朝廷風雲驟起!!】


    【祁鎮少懷雄誌,欲效朱元璋之創業,追朱棣之武功,成一代英主!!】


    【而其所行第一要事,乃益權於王振,縱寵奸佞,昵近無能之輩,致政事漸失綱紀,危機四伏!!!】


    東漢時期。


    曹操挑眉,嘴角揚起一抹笑意:“孤聽得一愣,還以為這朱祁鎮是要寵幸王振呢!果然,曆史處處有奇人。”


    許褚一旁聽聞,不由後退一步,悄悄護住自己。


    正統年間。


    畫麵轉到朱祁鎮身邊,王振此時滿麵冷汗,雙腿微顫,幾乎站立不穩。他盯著天幕,心中祈求著奇跡發生。


    然而天幕冷酷無情。


    【雖然王振非有才智之士,然因祁鎮寵信,卻青雲直上!!其所為首事,乃拆除太祖所立“宦官不得幹政”之鐵牌,以示無忌諱!!】


    【自此,太祖鐵規廢弛,宦官陰影漸覆大明,社稷隱憂潛滋暗長!!】


    【王振不唯朝中弄權,且於京師大肆營建豪宅,招搖過市!肆意奢靡!!】


    【他當時是為大明首個以權橫行之宦者,其崛起之始,亦揭宦官幹政之端!!!】


    故事發展到這裏,天幕畫麵漸漸隱去,留下的,卻是令人深思的曆史敗家的教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並收藏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