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仍然在繼續。


    【從那時起,整整二十五年,糧神將自己的全部心血傾注於雜交水稻的研究當中。他不僅耗盡了所有積蓄,還幾乎放棄了與家人的相聚,孜孜不倦地在田間地頭奮鬥。】


    【由於水稻的成熟周期特殊,糧神為了加速研究進程,幾乎每年都分兩次奔波實驗室,力求一年能進行兩次實驗。自西曆一九六三年起到一九六八年止,糧神共進行了超過三千次的實驗,然而,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


    【西曆一九六九年,糧神在一片野外田地中發現了一株形態異乎尋常的野生稻株,經過仔細雜交,意外的效果出現了——水稻增產!】


    當這一消息傳開時,所有帝王麵容上都浮現了笑意。


    大秦。


    始皇雙眼放光,激動不已:“看來這雜交水稻的問世,指日可待!”


    “朕倒想看看,這雜交水稻究竟能創造怎樣的產量!”


    始皇眼中燃起了興奮的火焰。


    大漢。


    劉徹同樣心情激動。


    “若能養活十四億人民,這稻田的產量該是多少?”


    眾帝王的眼神,不由自主地投向遠方的天幕。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卻讓他們完全沒有料到。


    在豐收的季節裏。


    金黃的稻穀海洋波動起伏,遠遠望去,仿佛一片燦爛的金色海洋。所有人都禁不住露出了微笑。


    這正是他們最向往的景象。


    然而,突然間,響起了嘲弄的聲音。


    “就這個也敢稱為雜交水稻?簡直可笑,這稻穀的產量沒有增多少,反而稻草增了七成!”


    “真是可惜,若是人能吃草的話,恐怕這些草足以讓無數人飽腹了!”


    一陣譏笑四起。


    砰!


    始皇的臉色驟變,憤怒無比。


    “這到底怎麽迴事?”


    “難道真的是失敗了嗎?”


    李斯站在一旁,沉聲說道:“陛下,依我看,這次應該是失敗了。雜交水稻並沒有增加稻穀的產量,反倒是稻草增多了。”


    始皇怒火中燒。


    “失敗難道就不能被接受嗎?這些人怎麽一個個如此淺薄?”


    “糧神孤身一人,在這片田地裏辛辛苦苦尋找天然雄性不育株,做了數千次實驗,付出了所有,最終失敗了又如何?”


    “這些人要是身處朕的秦朝,朕早就把他們砍了!”


    始皇殺氣騰騰,滿臉怒容。


    大明。


    朱元璋的眼神黯然,“失敗了……真可惜。若是稻穀增產七成,而不是稻草,這將能養活多少百姓?”


    朱元璋心情複雜。


    大清。


    乾隆不禁哈哈大笑:“稻穀沒有增產,倒是稻草增多了,這又有何用?”


    “難道人能吃草不成?”


    乾隆語帶嘲諷。


    紀曉嵐從一旁默默觀望,心中卻明了——乾隆定會被打臉。


    天幕的低沉聲音繼續迴蕩。


    【此次實驗失敗,秋收時,稻穀產量並未增加,反而稻草的產量上升了七成。】


    【盡管遭遇如此指責,糧神毫不動搖,他開始反思實驗中的每一環節,著手改進。】


    【西曆一九六六年,“天南二號”橫空出世,立即震驚了全世界!】


    【“天南二號”畝產量高達六百公斤,幾乎是當時普通水稻產量的兩倍!】


    此消息一出,


    轟!


    所有帝王和百姓的腦海像是被雷霆擊中,眼睛瞪大,震驚至極。


    大秦。


    鹹陽宮內。


    始皇神色凝重,目光銳利,緊盯著天幕,目不轉睛。


    “十畝地,每年的收成不過四十石。”


    這意味著,大秦的糧食畝產量約為四石。


    一石等於十四公斤,換算下來,大秦的畝產約為一百斤左右。


    盡管各地土壤和稻種有所不同,導致了產量有所波動,但總的來說,大秦的一畝地約一百斤的糧食。


    而現在,始皇心中震撼無比。


    “這太驚人了!後來的雜交水稻,竟然是朕大秦的十二倍產量!”


    始皇緊緊握住拳頭,內心翻湧。


    他不禁開始幻想,如果大秦的產量是畝產一千兩百斤,那麽他每年東巡做什麽?


    這天下,百姓吃得飽,誰還敢造反?


    大唐。


    李二同樣目瞪口呆。


    他明白了“天南二號”的驚人產量。


    畝產一千三百斤!


    這是何等的恐怖數字!


    大唐與大秦不同,大唐的畝產大約是五十多石。


    但每石換算為四十三公斤,畝產大約為一百五十斤。


    而天南二號的畝產量幾乎是大唐的十倍,這樣的產量,怎能不令李二心生羨慕?


    “朕一定要為糧神立廟!!”


    “此等功績若不表彰,朕良心難安啊!”


    李二激動不已。


    大明。


    朱元璋愣住了。


    大明在過去幾十年間,隨著南方經濟的發展,糧食產量大幅提升。


    特別是雙季稻的推廣,使得大明的糧食產量有了飛躍。


    大明的畝產已經達到三百斤左右,這在當時算是極高的水平。


    然而,朱元璋萬萬沒想到,糧神培育出的“天南二號”竟然達到了驚人的一千四百斤每畝!


    這一數字令他心頭震撼,無法平靜。


    他看著天幕,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


    從大秦的畝產一百斤,到大唐的畝產一百四十斤,哪怕是增加的隻有四十多斤,花費的卻是八百五十八年的時間!


    而從唐朝到明朝,糧食產量翻了一番,五百多年過去,增長依然緩慢。


    乾隆的臉色沉重,他沒料到雜交水稻的產量竟如此驚人。


    他臉上難掩尷尬,皺眉說道:“這雜交水稻,確實有點不同尋常。”


    “不過這才提升了四倍,龐大人口,也不可能沒有餓死的百姓吧?這話未免也太誇張了。”


    然而,乾隆話音未落,天幕卻繼續宣布。


    【“天南二號”畝產六百公斤,證明了雜交水稻的高產能力,而這一切才僅僅是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並收藏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