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一顫。


    李世民的目光倏地投向了穹空,眸中隱約蘊著無邊的威嚴。


    “天亦如此看待朕?”


    他內心一沉。


    長孫皇後的臉色也掠過一絲不安。


    大殿之中,即便是曾與李世民同起兵、如今被視為朝中棟梁的文武大臣們,神情亦都變得凝重。


    這話,觸到了李世民不願觸碰的逆鱗!


    大明。


    朱棣不禁踏前一步。


    “玄武門一役,如何評說?”


    “難道千古一帝,不許奪權逆行?”


    朱棣眸光微變。


    眾目睽睽之下,天幕之聲驟然響徹。


    【在我心中,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無有過也!!】


    【李建成罪當誅,李元吉亦當斬!!】


    【且此一變,實際上是華夏史上最出人意表的政變,後世永樂大帝靖難之役,亦不及其奇也!!】


    【若無玄武門之變,何以有大唐四海來賀之盛、何以成封建王朝的巔峰盛世?!】


    話音方落。


    大唐。


    李世民激動起身。


    “何言?”


    “朕的玄武門一役,不僅無過,反而造就了萬國來朝、封建盛世?”


    李世民難以置信。


    這樣的讚譽,連他自己都未敢奢求。


    今大唐之中,少有人不譏誚於他,如今竟被天幕認可。


    魏征坐不住了。


    他深知那玄武門之事,宛如一把高懸於李世民頭頂之上的鋒利寶劍,乃是其最為敏感且不可觸碰的逆鱗。


    平日裏,他行事向來謹小慎微,如履薄冰,將這份謹慎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


    無論是言談舉止,還是應對各種局勢,都始終保持著恰到好處的分寸感,絕不敢有絲毫逾越之舉。


    但此刻,他忍不住怒道,“弑兄殺父,亙古未聞!”


    “此事豈能無罪?”


    然李世民無暇顧及魏征,隻死盯著天幕。


    比起魏征之言,李世民更在意後世如何評他!


    大明。


    朱棣臉色一沉。


    “靖難之役竟不如玄武門?”


    朱高煦與朱高熾隻覺寒意襲身。


    朱高煦率先拍馬道:“天幕之言荒謬!若論奪權,誰堪與父皇爭鋒?”


    朱棣亦冷聲道:“朕自北平起兵,三年孤軍轉戰,竟無人堪比?”


    他擲地有聲。


    此時。


    天幕畫麵緩緩展現出玄武門之變的場景。


    隻見李世民彎弓射去,李建成應聲倒下。


    【玄武門乃史上最不可思議之變。】


    【首先,秦王與太子爭位,已趨白熱化。李建成欲除之而後快,然天策上將李世民不死,他寢食難安。更甚者,齊王李元吉歹毒無情,誓欲將李世民置於死地!】


    【後世評李世民弑兄逼父,貶之入恥辱柱,然此輩居高臨下妄言若己身為李世民,隻怕下手更快!】


    此番話。


    各朝代無數儒士義憤填膺。


    “弑兄殺父,竟如此辯解?”


    “豎子何敢辱我?”


    “若我是李世民,怎忍手足相殘,此乃大逆不孝!”


    眾儒紛紛震怒。


    天幕繼續道。


    【不妨設身處地思之!】


    【若你功高蓋世,王朝因你而立,然因出生晚而不堪讓位,你該如何?】


    【而太子欲加害於你,齊王欲除你於死地,若此,反否?】


    【逆則猶有一線生機,不逆則必死無疑,甚至秦王府中滿門忠仆亦無生路!】


    【你若為李世民,又當如何抉擇?】


    此問使眾儒士啞口無言。


    本欲堅決言“不”。


    可當他們望向家眷、念及袍澤,卻難再言。


    天幕之聲繼續帶著幾分譏諷。


    【在那些人眼中,李世民應不反,理當伏誅,伸頸以待,才為孝子仁人!!】


    此言落下!


    轟!


    李世民如醍醐灌頂。


    他拳頭緊握,心口處積壓已久的鬱氣,瞬間煙消雲散。


    此刻,他暢快無比!


    世上竟有人理解他!!


    在後世,有人懂他!


    李世民眼中迸發出無比淩厲的神采。


    這些話,正合他心意!


    憑何?


    此江山為他打下!


    若無他,何來盛世之唐?


    然因年少,他當將天下拱手相讓?


    若非一搏,他下場如何?


    此刻,心結已開!


    李世民目光堅定,滿腔激昂。


    天幕繼言。


    【而李世民隻除太子直係,未行大清洗,唐朝之穩固,令人難以置信!!】


    【康熙之九子爭位,亦難與玄武門一變相較!!】


    康熙:“……”


    他麵帶愕然。


    九子奪嫡?


    康熙神色微凝。


    【永樂大帝起兵自北平,三年攻南京,雖艱險萬分,然令北地十室九空,國勢大損!】


    【李世民則在長安、於父兄眼皮下謀劃,其難度之奇令人咋舌,然卻成大事!】


    【故而,玄武門一變,堪稱史上最不可思議之政變!】


    話畢。


    大明。


    朱棣眼神複雜。


    歎息片刻後,他低聲道,“罷了,雖朕不甘,然不得不承認,李二那招確有高妙之處。”


    “常年領兵於外,竟在長安無根基之地成就大事!”


    “如此手段!”


    朱棣深感折服。


    他不覺李建成昏庸,太子之任已然盡職盡責。


    奈何,對手乃千古一出之雄。


    且朱棣亦不禁自問。


    李世民逆於父兄眼前,而他朱棣卻逆於侄子。


    心中默問:若朱標、朱元璋在世,吾可敢奪位?


    怕是朱元璋便會誅他。


    朱棣眼含冷意,片語未發,朱高熾和朱高煦也不敢言語。


    大唐。


    金殿內。


    李世民極度愉悅。


    這些言語,正中他意。


    “再多說一些!”


    “此言,朕喜聞!”


    李世民暢懷大笑。


    若天幕乃人,朕定重賞。


    天幕不僅傳播於大唐,甚至或於其他時空萬界。


    萬王臣服,仰其風采。


    此滿足,世間何能媲美!


    此時,天幕繼續道:


    【李世民,不論是文治武功,或是疆土開拓,皆為千古一帝!】


    【然若評其品行,亦難稱善人。】


    大唐。


    李世民麵露錯愕。


    朱棣亦眯眸注視天幕。


    李世民非善人?


    就在李世民麵色漲紅,欲要反駁時。


    忽然,一聲驚雷般的聲音從天幕中傳出,震徹時空,迴蕩諸代。


    ……


    現代。


    一處小區的屋內。


    莫問離看著屏幕上的短視頻,見到那一句評語時,忍不住笑出了聲。


    他笑道:“玄武門事變,索迴原本屬於自己之物,的確說得過去。弑兄奪權在帝王中並非罕見,而寬仁之人難立於帝位。然而你卻誅殺李元吉,這是什麽行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並收藏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