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寶釵姐姐
穿越成紅樓嬤嬤,我把黛玉養胖了 作者:薑朵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太,門外有女子書院的老師過來,說是要來給姑娘做入學麵試。”
“趕緊請進來,同喜,去泡茶。”薛姨媽喜道,能來麵試,就說明寶釵的筆試已經過了。
哪還等什麽啊,家裏的客廳那都布置了好幾天,門窗那擦得是一塵不染,椅子套桌子布恨不得天天都換新的,就等著書院的老師們來呢!
薛家到京城當中來,一直客居在榮國府,也沒有旁的相熟的人家和故交前來做客。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接待外來的客人。
薛姨媽花了十二分的心思。
宓齡帶著於老師和紀老師兩人在丫鬟的帶領下,到了薛家的待客廳。
薛姨媽一抬頭,便看到除了領頭較為年長的老師,其餘兩人看起來都很是麵熟。
“薛太太,又見麵了。”於老師先開口,“薛姑娘昨日也去林郡主的生辰宴,昨日事情多,也沒顧得上和你打招唿。”
“哦,你是......那天報名時候的老師?”薛姨媽想了一下,依稀記得當初報名的時候,是這個老師給她們登記的。
“我姓於。這位是我們書院負責招生的宓老師,這一位是紀老師。”
薛寶釵規規矩矩行了禮,看起來挑不出一絲毛病。
宓齡問了薛姨媽幾個問題,薛姨媽中規中矩地迴答,聽起來也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她心裏麵一直在疑惑,那個紀老師怎麽也看起來十分麵熟,等到宓齡開始向薛寶釵詢問的時候,薛姨媽才猛然想起,昨天她在林家院子裏麵說話的時候,這個紀老師就站在一旁,雖然沒有開口說話,但是站得離她很近。
薛姨媽心裏麵有些忐忑,不知道這會不會影響寶釵的麵試,好在那紀老師似乎是沒有認出來她,三人當中,隻有她沒怎麽開口。
“太太,寶二爺來了。”外頭同貴的聲音傳來,聲音剛落地,就見簾子掀開,賈寶玉走了進來。
“姨媽,我這是來的不巧了?”賈寶玉下學之後,本來想四處走走,茗煙兒說薛家這幾天搬迴了他們自己家裏,離他們家也不遠,賈寶玉便想著過來瞧一瞧。
沒想到一進來,便看到客廳裏麵除了薛姨媽和寶釵姐姐,還有三位完全不認識的婦人。
賈寶玉雖然原先那毛病改了不少,但是對於那些年長的婦人,他心裏麵還是覺得比之年輕女子要難纏許多。
可是這三位一眼看過去,讓賈寶玉覺得都有著濃濃的書卷氣,那氣質和林妹妹身旁的原嬤嬤有幾分相似。
賈寶玉心中那怠慢之心就去了幾分,又聽得薛姨媽說道,
“寶玉,這幾位是女子書院的老師,宓老師、於老師和紀老師。”
寶玉聽到這話,忙躬身給三位老師行了一禮,
“小子莽撞,衝撞了幾位。我也聽說女子書院招生一事,三位老師莫不是正在給寶釵姐姐考試?”
薛姨媽一聽這話,心裏就是一緊,想要描補一句,已是來不及了。
“寶釵?”宓齡意味深長地望著薛寶釵,“我記得報名冊上麵的名字是薛寶蓴,咱們今天麵試了這麽久,難不成麵試錯人了?請薛太太將寶蓴姑娘請出來。”
“怎麽會,報名時候來的就是這位薛姑娘,名字是寶蓴。”於老師故意翻看報名冊,然後才抬頭確定說。
“寶釵姐姐,你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寶蓴?是哪個‘蓴’字?”賈寶玉驚奇道。
“是‘蓴鱸之思’的蓴。”薛寶釵有些無奈。
“薛姑娘,我到底是薛寶釵,還是薛寶蓴?我們書院畢業的女子,有部分會進入宮中做女官,所以這身份戶籍必須清清楚楚。你報名時候給的戶籍姓名是薛寶蓴,但是戶籍司給我們的資料上麵,薛寶蓴此人是京城土生土長的女子,並無金陵生活的經曆。薛姑娘這一口金陵官話,是從何而來?”於老師聲音有些嚴厲。
這薛姑娘是她負責的報名,一般人不會在戶籍上頭做文章,除非想要掩蓋什麽才會這樣做。
薛家姑娘要是頂替了別人的名字辦理入學,而於老師又沒有察覺,給薛家姑娘蒙混了過去,那麽往後要是有什麽問題,書院會追根溯源,說不定還以為於老師是私下收了薛家的什麽好處,才給放的水呢!
這個責任於老師可承擔不了!
“於老師,我家姑娘小名叫做釵兒,有時候會混著叫,叫寶釵。大名就是寶蓴二字。”薛姨媽忙說道,“我們一直寄居在親戚家裏,榮國府原先是從金陵遷入京城,府裏麵上下也多說金陵官話,因此我家孩子也就學了一口金陵官話。這寶釵和寶蓴,那是同一個人。”
“這話也說得通,但是我們這裏有兩份戶籍資料,不知道薛太太能不能解釋一下?”
於老師抬頭看了紀老師一眼,她們早有準備。
薛寶釵雖然做了一份薛寶蓴的戶籍材料,但是也不可能就把寶釵的戶籍給消了去。
紀老師拿出了兩張紙,這是她們從戶籍司抄來的資料。
一份是薛寶釵的,一份是薛寶蓴的。
這兩份材料上麵有不少相似之處,不過就是那幾處不一樣的地方,有不少疑點。
“薛寶釵,去年隨母親一同從金陵進京投靠親戚賈家,住在榮國府裏麵......”紀老師緩緩說道,“如果是同一個人,怎麽來得兩份戶籍?”
薛姨媽瞠目結舌,這還真不好解釋。
“榮國府的寶二爺就在這兒,不如請寶二爺解釋一下,你們府裏麵可還有寄居著一位薛姑娘?”於老師目光灼灼,直視著賈寶玉。
寶玉愣了一下,下意識就開口,
“隻有一位寶姐姐。不過已經搬出來了,我今兒就是來探望寶姐姐。”
薛寶釵心中暗恨不已,現在你賈寶玉又說“寶姐姐”了,剛才要是就這麽說,哪來這許多麻煩事!
平常都叫寶姐姐,今天發什麽瘋,叫“寶釵姐姐”!
三人聽了這話,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宓齡有些遺憾,這是個好苗子,可惜了。
“趕緊請進來,同喜,去泡茶。”薛姨媽喜道,能來麵試,就說明寶釵的筆試已經過了。
哪還等什麽啊,家裏的客廳那都布置了好幾天,門窗那擦得是一塵不染,椅子套桌子布恨不得天天都換新的,就等著書院的老師們來呢!
薛家到京城當中來,一直客居在榮國府,也沒有旁的相熟的人家和故交前來做客。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接待外來的客人。
薛姨媽花了十二分的心思。
宓齡帶著於老師和紀老師兩人在丫鬟的帶領下,到了薛家的待客廳。
薛姨媽一抬頭,便看到除了領頭較為年長的老師,其餘兩人看起來都很是麵熟。
“薛太太,又見麵了。”於老師先開口,“薛姑娘昨日也去林郡主的生辰宴,昨日事情多,也沒顧得上和你打招唿。”
“哦,你是......那天報名時候的老師?”薛姨媽想了一下,依稀記得當初報名的時候,是這個老師給她們登記的。
“我姓於。這位是我們書院負責招生的宓老師,這一位是紀老師。”
薛寶釵規規矩矩行了禮,看起來挑不出一絲毛病。
宓齡問了薛姨媽幾個問題,薛姨媽中規中矩地迴答,聽起來也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她心裏麵一直在疑惑,那個紀老師怎麽也看起來十分麵熟,等到宓齡開始向薛寶釵詢問的時候,薛姨媽才猛然想起,昨天她在林家院子裏麵說話的時候,這個紀老師就站在一旁,雖然沒有開口說話,但是站得離她很近。
薛姨媽心裏麵有些忐忑,不知道這會不會影響寶釵的麵試,好在那紀老師似乎是沒有認出來她,三人當中,隻有她沒怎麽開口。
“太太,寶二爺來了。”外頭同貴的聲音傳來,聲音剛落地,就見簾子掀開,賈寶玉走了進來。
“姨媽,我這是來的不巧了?”賈寶玉下學之後,本來想四處走走,茗煙兒說薛家這幾天搬迴了他們自己家裏,離他們家也不遠,賈寶玉便想著過來瞧一瞧。
沒想到一進來,便看到客廳裏麵除了薛姨媽和寶釵姐姐,還有三位完全不認識的婦人。
賈寶玉雖然原先那毛病改了不少,但是對於那些年長的婦人,他心裏麵還是覺得比之年輕女子要難纏許多。
可是這三位一眼看過去,讓賈寶玉覺得都有著濃濃的書卷氣,那氣質和林妹妹身旁的原嬤嬤有幾分相似。
賈寶玉心中那怠慢之心就去了幾分,又聽得薛姨媽說道,
“寶玉,這幾位是女子書院的老師,宓老師、於老師和紀老師。”
寶玉聽到這話,忙躬身給三位老師行了一禮,
“小子莽撞,衝撞了幾位。我也聽說女子書院招生一事,三位老師莫不是正在給寶釵姐姐考試?”
薛姨媽一聽這話,心裏就是一緊,想要描補一句,已是來不及了。
“寶釵?”宓齡意味深長地望著薛寶釵,“我記得報名冊上麵的名字是薛寶蓴,咱們今天麵試了這麽久,難不成麵試錯人了?請薛太太將寶蓴姑娘請出來。”
“怎麽會,報名時候來的就是這位薛姑娘,名字是寶蓴。”於老師故意翻看報名冊,然後才抬頭確定說。
“寶釵姐姐,你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寶蓴?是哪個‘蓴’字?”賈寶玉驚奇道。
“是‘蓴鱸之思’的蓴。”薛寶釵有些無奈。
“薛姑娘,我到底是薛寶釵,還是薛寶蓴?我們書院畢業的女子,有部分會進入宮中做女官,所以這身份戶籍必須清清楚楚。你報名時候給的戶籍姓名是薛寶蓴,但是戶籍司給我們的資料上麵,薛寶蓴此人是京城土生土長的女子,並無金陵生活的經曆。薛姑娘這一口金陵官話,是從何而來?”於老師聲音有些嚴厲。
這薛姑娘是她負責的報名,一般人不會在戶籍上頭做文章,除非想要掩蓋什麽才會這樣做。
薛家姑娘要是頂替了別人的名字辦理入學,而於老師又沒有察覺,給薛家姑娘蒙混了過去,那麽往後要是有什麽問題,書院會追根溯源,說不定還以為於老師是私下收了薛家的什麽好處,才給放的水呢!
這個責任於老師可承擔不了!
“於老師,我家姑娘小名叫做釵兒,有時候會混著叫,叫寶釵。大名就是寶蓴二字。”薛姨媽忙說道,“我們一直寄居在親戚家裏,榮國府原先是從金陵遷入京城,府裏麵上下也多說金陵官話,因此我家孩子也就學了一口金陵官話。這寶釵和寶蓴,那是同一個人。”
“這話也說得通,但是我們這裏有兩份戶籍資料,不知道薛太太能不能解釋一下?”
於老師抬頭看了紀老師一眼,她們早有準備。
薛寶釵雖然做了一份薛寶蓴的戶籍材料,但是也不可能就把寶釵的戶籍給消了去。
紀老師拿出了兩張紙,這是她們從戶籍司抄來的資料。
一份是薛寶釵的,一份是薛寶蓴的。
這兩份材料上麵有不少相似之處,不過就是那幾處不一樣的地方,有不少疑點。
“薛寶釵,去年隨母親一同從金陵進京投靠親戚賈家,住在榮國府裏麵......”紀老師緩緩說道,“如果是同一個人,怎麽來得兩份戶籍?”
薛姨媽瞠目結舌,這還真不好解釋。
“榮國府的寶二爺就在這兒,不如請寶二爺解釋一下,你們府裏麵可還有寄居著一位薛姑娘?”於老師目光灼灼,直視著賈寶玉。
寶玉愣了一下,下意識就開口,
“隻有一位寶姐姐。不過已經搬出來了,我今兒就是來探望寶姐姐。”
薛寶釵心中暗恨不已,現在你賈寶玉又說“寶姐姐”了,剛才要是就這麽說,哪來這許多麻煩事!
平常都叫寶姐姐,今天發什麽瘋,叫“寶釵姐姐”!
三人聽了這話,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宓齡有些遺憾,這是個好苗子,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