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李真長道長哈哈一笑,臉上的皺紋都透著欣慰,他輕輕將掃帚放置一旁,目光滿含讚賞地看向陳十一,感慨道:


    “慶幸地是他找了個好徒兒呀。”


    “哪有哪有,要不是導師的提攜,我可能沒有如今那麽多收獲。”


    此刻陳十一便順著李真長的語風,微微欠身,一臉謙遜地迴答道,眼神中透露出對王林的敬重。


    “你這小娃娃呀,倒是尊敬你師傅,不過無事不登三寶殿,貧道猜猜,”


    李道長似笑非笑,眼神深邃得如同幽淵,其內仿佛有星點湧動,一種無形無相的力量在此刻悄然籠罩了陳十一。


    “莫非是一種利用自然能量的裝置陷入了瓶頸?”


    李道長悠悠說道,聲音雖輕,卻好似一道驚雷在陳十一耳邊炸響。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從人群中看見另外一位英雄。此


    刻陳十一聽著李道長的話語,感受著來自於他那能洞悉一切的強烈注視感,看到他眼中好似宛如實質的銳利光芒,隻覺頭皮發麻。


    此刻陳十一的腦中萬千思緒如洶湧的潮水般翻騰碰撞,各種念頭紛至遝來。


    他的雙眸之中好似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藍光 。


    ‘道長怎麽知道?’


    這個疑問在陳十一心中瘋狂迴響。曾經被遺忘至腦後的三界論種種理論此刻在腦海中不受控製地翻騰,他似是在拚命思考目前之人的奇異之處,試圖從過往的學識中尋找到一絲關於李道長這神奇洞察力的線索:


    在玄奧的三界論體係之下,人的靈,堪稱是神秘莫測的存在之一。


    從根源來講,人的靈,極有可能來自那縹緲虛幻的靈界,自誕生之初,便秉承著靈界那一絲亙古不變的獨特特性,是靈界灑落人間的神秘種子。


    令人稱奇的是,這來自靈界的靈,竟能夠與凡人的肉體完美融合,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牽引,降臨到這世俗下界。


    從其所處的位階以及諸多方麵綜合考量,既然它能夠跨越界域,與肉體相連,那麽它便已然具備了變化的可能。


    這就好比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在凡人的世界裏,擁有了被精心雕琢的機會 。


    然而,雕琢玉石需要趁手的工具,那麽能雕琢靈的工具究竟是什麽呢?


    當我們深入探尋目前已有的條件時,會驚奇地發現,能夠雕琢靈的工具,僅有一樣,那便是強烈的思想,人的思想由簡單的情感到複雜的記憶組成。


    雖說對於一般人而言,即便心中湧起十分強烈的情感,也僅僅隻會在靈上留下淺層的波動,就如同微風拂過平靜湖麵,隻泛起一絲微不足道的漣漪。


    這足以表明,想要讓靈被個體大幅度改變,其難度堪稱非比尋常,是要徒手登天。難如登天。


    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難,並不等同於不可能。


    倘若一個人的靈真的被自身大幅度改造,甚至能夠將記憶深刻地銘刻其上,那將會是怎樣一番震撼的景象?


    這個人又會成為怎樣超凡的存在呢?


    盡管我們目前還無法想象,究竟需要怎樣的方式,怎樣的雕刻手法,才能將自身記憶鐫刻到靈之上。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隻要一個人能夠將自身關於自我的認知,深深地雕刻到靈之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或許就已經算得上是一種對靈的雕琢。


    以陳十一為例,來具體闡釋這一過程。簡單來講,就是把陳十一從呱呱墜地開始,一直到現在所經曆的所有記憶,毫無遺漏地銘刻在靈之上,如此,便完成了這場對靈的雕刻。


    因為陳十一一路走來所經曆的一切,無論是歡笑還是淚水,無論是成功還是挫折,這些點點滴滴,共同組成了獨一無二的陳十一。


    那麽,無論這個承載著這些記憶的物體,曾經是否真的是陳十一,隻要它擁有且僅僅擁有這些記憶,毫無疑問,“他” 都已然成為了陳十一,一個被記憶與靈重塑的陳十一。


    當陳十一的記憶如同細密的絲線,完完全全、毫無遺漏地銘刻在其靈之上時,那將是一個極為震撼的場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被記憶重塑的靈,便等同於陳十一。若是這看似不可能的一切真正得以完成,屆時,世間將會出現兩個陳十一。


    一個是普通的、將記憶深深印刻在肉體凡胎之上的陳十一,他在日常生活中,憑借著肉身的各種感官去體驗世界,感受冷暖,觸摸真實;而另外一個,則是超脫常規的、將記憶刻在靈上的陳十一,他的存在形式,或許會顛覆人們以往對生命的認知。


    迴顧以往的經驗,我們不難發現,靈在大多數情況下,總是呈現出一種被動的狀態。然而,依據三界論的觀點,這種被動並非是靈的真正本質,而是源於靈難以鐫刻的特性。靈,就像是一張潔白無瑕的白紙,也如同一個人完完全癡呆的狀態,此時的它,僅僅擁有著上浮的特性,在無盡的虛空中飄蕩,沒有方向,沒有自主意識。


    但當記憶被成功鐫刻其上之後,一係列奇妙的變化或許就會接踵而至。首先,靈是不是也會如同擁有了靈魂一般,擁有感知的能力呢?


    它會不會由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擁有自主行為能力的人呢?從種種跡象和理論推導來看,這種可能性極大。


    所以,自此刻起,當將靈鐫刻完成的那一刻,這個特殊的 “人”,或許將會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感知。


    一種是我們普通人所熟知的肉體上的感知,也就是生理上的感知。在現實世界中,一般人主要是通過光的反射來認知世界的色彩與形狀,通過觸碰來感受物體的質地與溫度。這種基於肉體感官的感知,構建起了我們對世界最直觀的認知。


    那麽,靈呢?靈上的感知又是什麽呢?靈是通過什麽媒介來觀看事物,認知世界的呢?不妨大膽地試想一下,在自然界中,物體之間的感知往往首先發生在同類之間。


    以此類推,靈所擁有的感知,最起碼的一點,便是應該能看到世間萬物的靈。


    這意味著,它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萬物的本質,不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更為神奇的是,物理的阻隔將不再能阻擋其視線。畢竟,肉體與靈不屬於同種物質,它們遵循著不同的規則。這就導致靈看見的東西,肯定與肉體完全不同。它或許能夠穿透牆壁,看穿山川,直擊事物的核心。


    或許,靈也能真正看見深淵那神秘莫測的模樣,窺探靈界那縹緲虛幻的景象。甚至於,它是否還能主動地觀察生靈界中的各種世界,洞悉那些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與奧秘?


    其次,靈的本質中便天然攜帶了難以改變的特性,這一特性是一道堅固的壁壘,使得靈能夠超脫世界上眾多生物的壽命極限束縛。


    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無數生命如流星般劃過,消逝無痕,而靈卻能憑借這一獨特屬性,曆經滄桑,存續於世。


    這種奇妙的現象,不禁讓人聯想到道家修煉中的一種高深境界 —— 元嬰。在道家修煉體係裏,元嬰是修煉者在體內曆經無數次的錘煉與沉澱,最終修煉而成的屬於自身的小人。元嬰堪稱修煉者的核心所在,隻要元嬰不滅,即便修煉者的肉體凡胎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也依然能夠存續於世,獲得了一種超越生死的力量。


    從三界論靈的角度深入剖析,這兩者之間竟有著驚人的契合度。靈的難以改變特性,如同元嬰的堅不可摧,都象征著一種超脫常規生命狀態的存在形式。


    再來深入探究此時完成鐫刻的靈與肉體之間那微妙而複雜的關係。


    在尋常人的認知裏,人與靈的關係,恰似放一隻風箏,這隻風箏極為特殊,離自己越近,所產生的排斥力便越強。人小心翼翼地掌控著風箏線,試圖在保持一定距離的同時,又能維係與靈的聯係。


    而對於完成對靈雕琢的 “人” 而言,情況則截然不同。


    他所放的,不再是普通的風箏,而是自身。盡管從這個世界既定的規則來看,靈與肉體越是靠近,靈所產生的斥力依然存在,但此時所放之物已不再是毫無自主能力的風箏,而是一個擁有清晰自我意識的物體。從某種象征意義上來說,這就如同自己放飛自己。或許,他們之間能夠達到的親近程度超乎想象,而疏遠程度也同樣遠至難以估量。


    靈對人的意識和行為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


    當靈與肉體初步結合時,它就像一顆蘊含著無盡能量的種子,悄然影響著人的潛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偶爾會產生一些莫名的直覺,或是在麵對抉擇時腦海中閃過的奇妙靈感,這些或許都與靈的潛在影響有關。對於完成靈鐫刻的人來說,這種影響更為顯著。他們的意識不再局限於肉體的感知與認知,靈所攜帶的記憶、經驗以及獨特的感知力,會讓他們看待世界的角度變得多元而深邃。


    在行為上,他們可能會做出一些突破常規的舉動,這些行為看似難以理解,卻往往是基於靈的指引,朝著更符合靈的意誌的方向前行。


    倘若肉體不幸消失,對於這樣的靈而言,也不過隻是失去了那股牽引的力量。


    由於靈自身本質的獨特性,它或許能在某一個特殊的高度,以一種超脫塵世的視角,俯瞰生靈界中形形色色的世界。想象一下,當某個嬰兒即將呱呱墜地,向 “上空” 伸出那股牽引靈的神秘力量時,身為鐫刻靈的這個 “人”,便擁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


    他能夠決定拉住哪根命運的繩索,進行所謂的 “選擇投胎”。


    然而,一個亟待解答的問題隨之而來:這個剛出生的嬰兒,是否在當下就擁有靈的全部記憶呢?


    這無疑是一個充滿爭議且有待深入考究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假以時日,嬰兒必然會擁有這些記憶。因為與他結合的靈是主動的,擁有完全獨立的自我意識,這些記憶就如同靈的生命烙印,遲早會在嬰兒的成長過程中逐漸顯現。


    道家所謂的元嬰,亦是如此。


    元嬰不僅承載著修煉者的精氣神,更蘊含著修煉者的記憶與意識。


    當肉體消亡,元嬰卻能帶著這些珍貴的信息,尋求新的契機。


    話說迴來,三界論的體係就如同一個深邃的寶藏,越是深入探究,便越能發現它與上古思想之間千絲萬縷的聯係。此刻,三界論已然如同堅實的支柱,穩穩地支撐起了道家所創的修煉體係。


    這一現象或許從一個側麵有力地說明,這方世界在遙遠的曾經,真的有可能進行道家的修煉。


    就此延伸開來,從古代傳承下來的修煉境界可遠不止元嬰這一種。


    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無數修煉者前赴後繼,向著更高的境界邁進。那麽,在古代,那些在《黃帝內經》中所記載的先人,是否真的有人成功雕刻完成靈了呢?


    這個疑問如同濃重的迷霧,籠罩在人們的心頭。


    三界論的內容已經在不經意間揭開了一點世界背後隱藏的真相,那是一個充滿神秘與未知的領域。


    與此同時,在他靈上那片原本平靜的藍色開始緩緩蕩漾,在思考著什麽,又或者在預示著什麽。


    “難道李道長完成了靈的雕刻?不可能!”


    陳十一的內心發出一聲驚唿,這個念頭如同一道驚雷,在他的心中炸響。


    他不敢相信,那個平日裏看似平凡的李道長,竟有可能達到如此超凡的境界。


    但眼前的種種跡象,又似乎在隱隱暗示著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禦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黯淡星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黯淡星月並收藏最後的禦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