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野陡然一轉,目光聚焦到了陳十一身上。


    此刻的他,已然安穩地坐上了從魔都駛向雲都的高鐵。


    陳十一靜靜地坐在高鐵車廂內所謂的 a 座上,身體微微側向窗邊,他的目光透過那明亮的車窗,望向遠方不斷飛逝的景致,若有所思。這趟高鐵的座位布局較為常見,一排整齊地排列著四個位置,依照順序從陳十一所在之處起,依次是 a、b、c、d 四個座次。


    其中,a 座與 b 座緊緊相鄰,乘客們兩兩相依,而陳十一的身旁,恰好坐著一位長發飄飄的年輕女孩,看模樣約莫十八九歲的年紀,青春的朝氣撲麵而來,她正低頭專注地擺弄著手機,偶爾也會抬眼望向窗外,眼神中透著一絲對遠方的憧憬。


    此時的陳十一,依舊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眼神專注地凝視著窗外不斷變換的風景。


    雖說如今的他,憑借著自身的努力與機遇,已然積攢下了一些不菲的財產,手頭頗為寬裕,乘坐飛機出行對他而言並非難事,經濟上完全能夠負擔得起。但不知為何,陳十一的心底始終有著一種莫名的抵觸,他一直固執地認為自己的運氣實在不怎麽樣,而飛機,總是會在僥幸之時就容易遭遇各種意外狀況。


    在這個偌大的世界裏,真正會牽掛他、在乎他的人少之又少,如此一來,他愈發珍惜自己這條孤獨卻又珍貴的生命,所以更多的時候,他寧願選擇相對穩妥的高鐵作為出行工具。


    這世間存在著一個極為奇怪的現象,越是那些被黑暗籠罩、萌生死誌的人,反而越能深切地體會到生命的彌足珍貴。


    他們內心深處的那一絲求生欲,如同在狂風暴雨中搖曳的微弱燭火,但凡眼前能透進一點點希望的光亮,他們也絕不會輕易踏上那條決絕之路。


    同理,越是那些性格悲觀、時常被陰霾籠罩的人,他們所渴望追求的快樂,往往越是簡單純粹。或許隻是清晨透過雲層灑下的一縷陽光,亦或是街頭巷尾偶然飄來的一陣熟悉的食物香氣,都能讓他們的內心泛起絲絲暖意,感受到久違的滿足。


    由此觸類旁通,生活中的許多事情皆是如此。就像在很多年前,陳十一偶然間在網絡上看到一則熱議事件。


    一位家庭遭遇諸多不幸的人,出於自身的感悟與對幸福的深切渴望,分享了一篇關於如何才能經營出一個幸福家庭的文章。然而,評論區卻瞬間炸開了鍋,不少網友言辭犀利地抨擊道:


    你自己家庭都這麽不幸,還妄圖教我們如何才能家庭幸福,這不是天方夜譚、胡言亂語嗎?


    乍一聽,這些網友的話似乎頗有幾分道理,畢竟從表麵上看,一個連自己家庭都經營不好的人,又有何資格對他人指手畫腳呢?但陳十一卻陷入了沉思,細細想來,他並不認同網友們的這種觀點。


    在他看來,恰恰是因為這個人親身經曆了家庭的種種不幸,走過了無數充滿荊棘的彎路,掉進過一個又一個令人心碎的深坑,所以他才更加懂得如何慧眼識人,明白什麽樣的選擇才能避開那些潛藏的暗礁,引領家人駛向幸福的彼岸。這,便是他用無數傷痛換來的寶貴經驗,與網友們所想的恰恰相反,有時候,去詢問那些飽經家庭滄桑的人,反而才能知曉什麽才是真正的幸福真諦。


    不妨試想一下,對於那些在昨天就因各種天災人禍、病魔纏身等不幸而永遠逝去的人來說,今天還能幸運地存活於世、自由唿吸的我們,就已然是他們曾經夢寐以求、求而不得的幸福模樣。


    再看看那些身處戰亂地區的孩子,他們的世界裏充斥著炮火的轟鳴、親人的離散,每天都在生死邊緣掙紮。對他們而言,倘若能獲得片刻的平安,哪怕隻是吃上一口熱氣騰騰的飯菜,便能忘卻所有的苦難,開心地咧開嘴,綻放出純真無邪的笑容,那種滿足感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難以體會的。


    很多時候,陳十一也會在心底默默告訴自己,其實他已經足夠幸福了。


    盡管人生的旅途中,他也曾遭遇諸多令人心碎的不幸。先是曾經那個愛得刻骨銘心、發誓要攜手一生的人,在某個毫無防備的轉角,決然地離他而去,徒留他一人在原地,望著那遠去的背影,滿心悲戚。後來,命運的重擊再次降臨,年邁的父母也因病相繼離世,那一刻,他感覺自己仿佛被全世界遺棄,孤獨地置身於無盡的黑暗之中。


    可如今,時過境遷,陳十一憑借著自己的才華與努力,擁有了許多人窮盡一生都難以企及的生活。他收入頗豐,足以讓他隨心所欲地滿足物質上的各種需求;他從事著自己熱愛的科學事業,每天都能沉浸在探索未知的樂趣之中,不必為了生計而奔波勞碌、愁眉不展。


    然而,即便擁有了這一切,陳十一的內心卻始終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他怎麽也開心不起來。


    他理智上清楚地知道,自己理應感到滿足、綻放笑容,畢竟在他這個年紀,許多人的父母或許早已離世,而他手頭寬裕,以他的條件,完全能夠吸引眾多年輕漂亮的女孩圍繞在身邊,與他共度美好時光。


    但他的心卻像是被上了一把鎖,執拗地守望著那遙不可及的過去,渴望著時光倒流,父母依舊健在,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迴蕩在房間的每一個角落。


    乍一看,這個夢想簡單得近乎平凡,不過是尋常人家習以為常的溫馨畫麵。可細細思量,卻又深知這已然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奢望。


    歲月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無法阻擋衰老的腳步,讓親人的容顏永駐;誰也無法憑借金錢、美貌或是權勢,強迫一個已然不愛自己的人重新燃起愛意。


    雖說每當談及後者,人們總喜歡自我安慰,要是自己變得更有錢,顏值更高一些,對方說不定就會迴心轉意。可實際上,每個人心底都明白,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幻想罷了。


    所以,陳十一的內心時常被痛苦與失落充斥,那種感覺就如同自己精心烹製了一桌色香味俱佳的可口飯菜,滿心歡喜地期待著與親人、愛人共享,可最終卻隻能獨自一人,在空蕩蕩的房間裏,對著滿桌的佳肴,默默垂淚,淺嚐幾口,任由那食物的美味在舌尖化為苦澀。


    “可陳嬌啊,”


    當這三個字輕輕從他的唇齒間逸出,在陳十一那滿是迴憶與憧憬的心底深處,每每念及這個名字,他的眼眸中都會不自覺地泛起一抹柔光,滿心沉醉。


    帶著某種神奇的魔力,瞬間就能將他拉迴到那些如夢似幻的過往。


    是啊,陳嬌,她在陳十一的眼中,已然是這世間最最完美的存在。


    她的美麗,絕非那種流於表麵的豔麗,而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清新脫俗,純淨而又動人,每一個不經意的眼神、每一抹淡淡的微笑,都能讓人心神蕩漾;


    她的善良,溫暖而不熾熱,無論是麵對街邊落魄的乞丐,還是受傷的小動物,她眼中的悲憫與出手相助的熱忱從未有過絲毫減退;


    溫柔更是她與生俱來的特質,與人交談時,那輕柔的語調、耐心的傾聽,總能讓人如沐春風,世間所有的喧囂與煩惱,在她的溫柔麵前都能瞬間消散。


    她的腦海裏仿佛藏著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從古老神秘的曆史典故,到前沿新奇的科學發現,再到詩意盎然的文學佳作,她都能信手拈來,侃侃而談。


    每當陳十一與她探討問題,總是會被她獨到的見解、深刻的思考所折服,那種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讓他深深著迷。世間所有優良的品質,都如同璀璨星辰般,精準無誤地凝聚在了陳嬌這一個人的身上。


    或許正是這般近乎極致的美好,讓陳十一置身其中時,常常會有一種置身夢幻泡影卻又無比絢爛真實的感覺。


    他就像一個偶然闖入仙境的旅人,被眼前的美景驚得目瞪口呆,明知這美好或許難以長久,卻又貪戀不舍,隻想沉醉在這泡沫般絢爛的真實之中,哪怕隻是多一秒也好。


    那些與陳嬌共度的時光,無論是漫步在落英繽紛的小徑,還是促膝長談於靜謐的書房,都如同珍珠般被他小心翼翼地珍藏在心底,成為他在這紛繁複雜的人世間,最最珍貴的迴憶,支撐著他走過一個又一個孤寂的日夜。


    也正因如此,陳十一的內心深處是悲觀的、痛苦的。


    然而,或許正是因為他自身飽嚐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深諳痛苦的滋味,所以當麵對他人的苦難時,他總能展現出超乎常人的溫柔與善解人意。在別人眼中,他就如同那冬日裏的暖陽,默默地散發著溫暖,不求任何迴報,用自己的善良去撫慰每一顆受傷的心靈。


    正如那浩瀚蒼穹中高懸的宏大太陽啊,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無私給予世間萬物無限的光和熱,滋養著大地,孕育著生命,卻從不向世間索取哪怕一絲一毫的迴報。


    可又有誰知曉,太陽的內在,其實一直在不斷地壓縮自己,消耗著自身龐大的能量,隻為了維持那永恆的光輝。直至某一日,當它耗盡了所有的內能,便隻能麵臨兩種結局:要麽黯淡無光地死去,悄然消失在宇宙的長河之中;要麽在引力的作用下,掉入無盡的深淵,開啟一段未知的黑暗旅程。


    所以,溫柔的內核往往亦是悲傷,生命恰似一盞明燈,在它尚未熄滅之前,能照亮某些人的前行之路,給予他們力量與希望,這便是它所能承載的最大意義,亦是陳十一在這茫茫人世間,所能盡到的最大努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禦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黯淡星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黯淡星月並收藏最後的禦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