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角陡然一轉,穿越了層層迷霧,悄然來到了一間麵積不大卻並不顯得空曠的小房間之中。
踏入屋內,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簡潔質樸的景象,沒有絲毫誇張奢華的裝飾,僅有幾張擺放得整整齊齊的桌椅板凳靜靜佇立。牆麵是素淨的白色,僅在角落處因歲月的侵蝕微微泛黃,地麵的石板雖有些許磨損,卻被擦拭得一塵不染。
桌椅的木質紋理清晰可見,透著一種曆經歲月沉澱後的溫潤質感,這般簡約的布置,雖樸素至極,卻在無形之中散發著一種至簡至純的獨特視感。畢竟,房間存在的初衷本就單純,無非是給往來的人們提供一個能夠安心飲食、短暫休憩的安全港灣罷了。
此刻,若是陳十一恰好置身於這間房屋之內,便能一眼瞧見一位模樣與王老頗有幾分相似,然而看起來頗為年輕,約莫五十出頭的中老年人。
他的頭發已然花白,卻絲毫不顯淩亂,根根分明,每一根銀絲都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此刻正與一位身著藍衣道袍的老者,一同圍繞著居於房間正中央的一張四方桌子,相對而坐。
屋內的光線仿若有了生命一般,伴隨著兩位漸顯老態的麵容,悄然變得溫煦柔和起來,絲絲縷縷地灑落在地麵與桌麵之上,勾勒出一片片淡淡的金色光影。
至於空氣中彌漫的氛圍,也全然不似兩位剛剛結識的新友那般拘謹尷尬,反倒透著一種相知多年的默契與悠然。
就在這般靜謐祥和之中,很快,空氣中隱隱泛起了微弱的振動。
“真人,迴首伴您修行的這諸多漫長歲月,我從中獲益實在是良多啊。暫且拋開您當初對我的救命之恩不談,單是您平日裏言傳身教的道義,便讓我內心頗為感慨。想當初,我的母親滿心擔憂,還以為我要從此常伴青燈古寺,了卻餘生呢。”
率先打破沉默的,是那理應名為王林的人,他微微開啟嘴唇,嗓音低沉而醇厚,眼神之中帶著一抹深深的追憶之色,仿若昨日經曆的種種畫麵,此刻正鮮活地一一浮現於眼簾之前。
而藍衣道人聽聞此言,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目光透著無盡的智慧光芒。
“林林呀,你需知曉,清規戒律從來不應僅僅是掛在牆上的刻板條文,而應是深深烙印、留存於心間的堅守。故此,所謂的修行,絕非是遠離塵世喧囂,閉坐於廟堂之上,與世隔絕。恰恰相反,真正的修行恰恰隱匿於街頭巷尾、市井生活之中,用心去感悟人間百態,將清規戒律銘記於內心深處,如此這般,於茫茫世間自在行走,一切皆由自心而發。”
道人的口唇輕輕張合,僅是寥寥數語,卻仿若蘊含著無盡的真意,仿若一道澄澈的光,穿透塵世的迷霧。
那比此間柔和光線還要更加溫煦的聲音悠悠傳入王林之耳,他的眼神之中先是流露出一抹短暫的思索之色,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片刻之後,那思索漸漸化為了然,撥雲見日,他已然領悟了其中深藏的真意。
王林的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幾十年的光陰轉瞬即逝,在這悠悠漫長的幾十年時間裏,他雖說與老者時常碰麵交流,可老者偶爾不經意間吐露的隻言片語,卻總是能如醍醐灌頂一般,讓他受益良多。
老者就仿若那藏於雲端之後的神秘神龍一般,平日裏總是見首不見尾,偶爾現身,便能帶來無盡的震撼與啟迪。
“是啊,想當初,我的母親都已然做好了讓我與您常伴古寺的心理準備了,然而您卻另辟蹊徑,毅然決然地讓我去學校接受係統的教育,不僅如此,還鼓勵我如同常人一般,去挑戰考研、考博的漫漫長路。如果非要說在這一路成長之中,我與旁人有什麽不同之處的話,或許僅僅隻是在我陷入困頓迷茫之時,能夠前來您這兒,與您促膝長談,傾訴心聲罷了。”
王林微微頓了頓,繼而又接著說道,語氣之中雖說並未帶著絲毫的埋怨與煩勞,卻隱隱透著一絲無奈。
“您是有所不知啊,您平日裏說的很多話,同樣的一句話往往能夠擁有多種截然不同的理解方式,讓人揣摩許久。時至今日,我都時常迷茫,不確定自己在學術上、生活上所選擇的道路究竟是否正確無誤。
有時候,我是真想幹脆把您接到京都去,如此這般,便能時時刻刻向您請教問詢。哪怕您說得再模糊隱晦,我也能憑借著長久相處的默契,大致猜出您的深意了。隻是可惜,您向來不允,讓我這心裏頭啊,總是空落落的。”
話雖如此,可那一絲無奈卻在轉眼間化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透著暖暖的溫情。
“孟子曾有高論,言稱‘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這般超凡脫俗之言,細細品來,意蘊無窮。
要知道,天地廣袤無垠,其蹤跡無處不有,何處不是天地的延展呢?
那熙熙攘攘、人聲鼎沸的鬧市街頭,販夫走卒穿梭其中,吆喝叫賣聲此起彼伏,煙火之氣繚繞升騰,此乃天地的一種呈現;而靜謐幽深、綠意蔥蘢的山林之間,飛鳥翱翔天際,走獸隱匿其間,清泉潺潺流淌,自然萬象和諧共生,亦是天地的具象化表達。
林林呀,你一路走來,或許從未曾深刻意識到,其實你的老師從來都不是我這一介凡人,真正引領你成長、啟迪你心智的,恰恰是這片包羅萬象、孕育萬物的大自然罷了。當你真正通透地知曉了自己的授業恩師究竟是誰之後,便會恍然發覺,修煉之路豈有定所?自然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縷清風、每一抹日光,皆是你修行的絕佳道場,自然無處不在,道亦如影隨形,無所不在。
你呀,在歲月的磨礪中,已然一步一個腳印,走出屬於自己的那條獨特道路了。”
王林沉浸於這番話語之中,於此時,他下意識地抬眸望向對側的道人,隻覺那道人雙眸仿若深不見底的幽潭,深邃至極,其中似藏著宇宙乾坤、世間萬象,又能洞悉一切人心幽微之處,讓他瞬間有了一種置身於無垠星河之中,渺小而又震撼的感覺。
而道人悠悠一語言罷,目光溫和地看著已然怔住的王林,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卻並不急於再多說什麽,隻是笑而不語。
他緩緩伸出手,拿起桌上擺放整齊的碗筷,那動作不急不緩,帶著一種歲月沉澱後的悠然韻律,手臂在空中劃過一道舒緩的弧線,穩穩地伸向桌子中央。
而直至此刻,桌子之上那幾盤看似平平無奇的菜肴仿佛才在王林的視野中驟然具備了存在感。隻見那道人手中的一雙筷子仿若有了自主意識一般,穩健而精準地夾起桌子上一塊水嫩嫩、顫巍巍的白豆腐,那豆腐色澤溫潤,仿若羊脂玉一般,緊接著,道人便將其輕輕放入自己麵前的碗中。
“林林,別愣著,快吃呀!”
藍衣道袍老者用他那平和溫煦的眼神望向王林,短短幾句輕言細語,瞬間將還沉浸在思索之中、發呆的王林驚醒。看著已然醒過來的王林,道人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他趕緊動筷子,莫要辜負了這一桌簡單卻也用心的飯菜。
而王林仿若此刻才如夢初醒般發現桌上這一清二白的兩道菜肴,不由得輕輕苦笑一聲,開口說道:
“每次我來您這兒,您都雷打不動地拿這水煮豆腐和水煮白菜當菜肴,並且做法簡單到極致,隻是將食材下鍋簡單地煮一下,臨出鍋前再加點鹽巴調味,就算大功告成了。吃起來吧,除了一股子單純的鹽巴味,再沒有別的什麽滋味了,好幾次我說我帶些新鮮食材過來,由我掌勺,想給您改善改善夥食,您還不願意,真不知道您是怎麽想的。”
王林一邊說著,語氣中卻全然沒帶著絲毫嫌棄之意,反倒透著一股親近與熟稔,說著,他已然熟練地夾起那塊看起來極其嫩的豆腐,放入口中輕輕咀嚼起來。
而藍衣道人,靜靜地看著這一幕,嘴角微微彎起,勾勒出一抹似有若無的弧度,眼神愈發顯得意味深長,在這平凡的場景之中,又洞察到了更深層次的哲理。
他再次不緊不慢地用筷子細細夾起碗中的一點豆腐,送入口中,整套動作行雲流水,沒有絲毫拖遝,就在這簡單的夾菜、進食動作當中,隱隱透出一種超凡脫俗、返璞歸真的非凡意味。隨著他的吞咽動作,喉結輕輕滑動,仿若將這天地間的至理也一同咽下腹中。
“林林,你要明白,上蒼之秘從不明明白白地宣示於書本之上,它悄然隱匿於世間萬物之中,等待有心人去發現、去感悟。
就拿這兩道菜來說,看起來單調乏味,毫不起眼,可實際上,其上卻蘊含著至簡至純的人生道理。你想想看,若想要練就一副強健的體魄,在賽場上揮灑自如,在困境中砥礪前行,那就必然需要忍受日複一日、枯燥至極的高強度訓練,其間的艱辛與乏味常人難以想象;
同樣,若想要擁有淵博豐富的學識,在學術的海洋中暢遊無阻,成為一代大家,那就必須忍耐年複一年、單調重複的刻苦學習,其間的寂寞與堅守亦非易事。所以,看似每日隻是吃著這般乏味的食物,實際上卻是在以一種別樣的方式磨練人的意誌與本性,讓你能在麵對生活的種種挑戰時,心如磐石,不為所動。”
一語言罷,道人手中的木筷並未停歇,他用右手所持木筷,再次精準地夾起一株白菜,放入碗中,隨後便細細咀嚼起來,品味這白菜背後所蘊含的無盡智慧,神色安然,沉浸其中。
而聞聽道人所言的王林卻是微微一愣,心中略感詫異,他發覺道人今日所言竟有別於以往那種總是似是而非、讓人揣摩許久的風格,此番話語帶著少有的簡單直白,將那層一直籠罩在真理之上的迷霧驟然撥開,讓他得以清晰地窺見其中真意,一時間,王林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索之中。
...
在這煙火人間,飲食男女們大多追逐著味蕾的刺激,熱衷於遍嚐世間珍饈。
然而,那位道人卻是塵世中的一股清流,他竟能數年如一日,每餐的餐桌上都僅有水煮豆腐與水煮白菜這兩道再簡單不過的菜肴,並且能堅持長時間裏頓頓如此,單就這一點,便已然與常人形成了極為鮮明的迥異對比。
要知道,在這繽紛多彩的世間,絕大多數的人即便是麵對滿桌的美味佳肴,一旦吃多了樣式重複的菜品,內心深處依舊會不可避免地滋生出乏味之感,進而對食物失去興致。
或許,這種在常人眼中難以想象,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持續著的簡單行為,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內裏蘊含著無盡的力量,真的能夠給予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人更為豐厚、更為深沉的收獲。
就好比在體育競技的賽場上,很多有所成就的運動健將,他們光芒萬丈的背後,往往藏著不為人知的艱辛與堅守。
一些目光短淺之人,總是習慣於將這些運動健兒們卓越非凡的運動才能,不假思索地全部歸咎於他們與生俱來的人種與天賦,仿佛他們的成功僅僅隻是上天的恩賜,無需付出額外的努力。
就拿短跑這項備受矚目的比賽項目來說,長久以來,有一種刻板印象深入人心,人們總是固執地認為黑種人天生就是短跑健將,他們的基因裏就鐫刻著速度與爆發力,而亞洲人種在這方麵天生就沒法與他們相比。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華夏的一名運動健將,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對夢想的執著追求,硬是向世人證明了亞洲人種也能跑進十秒內,打破了這一禁錮人們思維的 “魔咒”。而他之所以能夠創造這一令世界矚目的奇跡,秘訣無他,便是靠著日複一日、枯燥乏味到極致的高強度訓練。
每天,當晨曦微露,他便已然奔跑在訓練場上,無數個日夜,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疲憊侵襲著他的身體,但他從未有過一絲放棄的念頭。同樣,那些黑種人短跑健將們,能在賽場上風馳電掣般地奔跑,取得令人驚歎的成績,也絕非單單依靠天賦使然,他們日常的艱苦訓練,其強度、其枯燥程度,遠超常人所能想象。
將視野從賽場拓展到人生這條漫漫長路上,所謂的天賦,固然能在起跑階段讓一部分人領先一段距離,或許是幾百米的優勢,可人生這場征途,實則是一場萬裏長跑,比拚的絕非僅僅是起點的爆發力,更多的是耐力與恆心。
在時間無情的流逝中,隻有那些能夠咬緊牙關,忍受枯燥與乏味,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的人,才能在歲月的磨礪下越走越遠,逐漸拉開與他人的差距。
所以,以人短短數十年的一生作為考量維度而言,起初看似明顯的天賦差距,隨著時間的累積,到最後其實是不值一提的。因為,人生這場馬拉鬆,拚的不是瞬間的爆發力,而是持久的耐力。而對於那些不能忍受枯燥與乏味的人來說,就算給他幾百年的光陰,讓他擁有遠超常人的時間去成長、去進步,可由於他缺乏改變的動力與恆心,幾百年前他是什麽樣,幾百年後他仍舊未變,原地踏步,毫無建樹。
唯有堅持每天改變一點點,哪怕隻是微小的進步,在漫長的時間跨度之下,這些點滴的量變也終將匯聚成磅礴的質變之力,如同水滴石穿一般,憑借著日積月累的堅韌,穿透重重阻礙,實現人生的華麗轉身,抵達成功的彼岸。
...
視角陡然一轉,穿越了層層迷霧,悄然來到了一間麵積不大卻並不顯得空曠的小房間之中。
踏入屋內,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簡潔質樸的景象,沒有絲毫誇張奢華的裝飾,僅有幾張擺放得整整齊齊的桌椅板凳靜靜佇立。牆麵是素淨的白色,僅在角落處因歲月的侵蝕微微泛黃,地麵的石板雖有些許磨損,卻被擦拭得一塵不染。
桌椅的木質紋理清晰可見,透著一種曆經歲月沉澱後的溫潤質感,這般簡約的布置,雖樸素至極,卻在無形之中散發著一種至簡至純的獨特視感。畢竟,房間存在的初衷本就單純,無非是給往來的人們提供一個能夠安心飲食、短暫休憩的安全港灣罷了。
此刻,若是陳十一恰好置身於這間房屋之內,便能一眼瞧見一位模樣與王老頗有幾分相似,然而看起來頗為年輕,約莫五十出頭的中老年人。
他的頭發已然花白,卻絲毫不顯淩亂,根根分明,每一根銀絲都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此刻正與一位身著藍衣道袍的老者,一同圍繞著居於房間正中央的一張四方桌子,相對而坐。
屋內的光線仿若有了生命一般,伴隨著兩位漸顯老態的麵容,悄然變得溫煦柔和起來,絲絲縷縷地灑落在地麵與桌麵之上,勾勒出一片片淡淡的金色光影。
至於空氣中彌漫的氛圍,也全然不似兩位剛剛結識的新友那般拘謹尷尬,反倒透著一種相知多年的默契與悠然。
就在這般靜謐祥和之中,很快,空氣中隱隱泛起了微弱的振動。
“真人,迴首伴您修行的這諸多漫長歲月,我從中獲益實在是良多啊。暫且拋開您當初對我的救命之恩不談,單是您平日裏言傳身教的道義,便讓我內心頗為感慨。想當初,我的母親滿心擔憂,還以為我要從此常伴青燈古寺,了卻餘生呢。”
率先打破沉默的,是那理應名為王林的人,他微微開啟嘴唇,嗓音低沉而醇厚,眼神之中帶著一抹深深的追憶之色,仿若昨日經曆的種種畫麵,此刻正鮮活地一一浮現於眼簾之前。
而藍衣道人聽聞此言,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目光透著無盡的智慧光芒。
“林林呀,你需知曉,清規戒律從來不應僅僅是掛在牆上的刻板條文,而應是深深烙印、留存於心間的堅守。故此,所謂的修行,絕非是遠離塵世喧囂,閉坐於廟堂之上,與世隔絕。恰恰相反,真正的修行恰恰隱匿於街頭巷尾、市井生活之中,用心去感悟人間百態,將清規戒律銘記於內心深處,如此這般,於茫茫世間自在行走,一切皆由自心而發。”
道人的口唇輕輕張合,僅是寥寥數語,卻仿若蘊含著無盡的真意,仿若一道澄澈的光,穿透塵世的迷霧。
那比此間柔和光線還要更加溫煦的聲音悠悠傳入王林之耳,他的眼神之中先是流露出一抹短暫的思索之色,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片刻之後,那思索漸漸化為了然,撥雲見日,他已然領悟了其中深藏的真意。
王林的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幾十年的光陰轉瞬即逝,在這悠悠漫長的幾十年時間裏,他雖說與老者時常碰麵交流,可老者偶爾不經意間吐露的隻言片語,卻總是能如醍醐灌頂一般,讓他受益良多。
老者就仿若那藏於雲端之後的神秘神龍一般,平日裏總是見首不見尾,偶爾現身,便能帶來無盡的震撼與啟迪。
“是啊,想當初,我的母親都已然做好了讓我與您常伴古寺的心理準備了,然而您卻另辟蹊徑,毅然決然地讓我去學校接受係統的教育,不僅如此,還鼓勵我如同常人一般,去挑戰考研、考博的漫漫長路。如果非要說在這一路成長之中,我與旁人有什麽不同之處的話,或許僅僅隻是在我陷入困頓迷茫之時,能夠前來您這兒,與您促膝長談,傾訴心聲罷了。”
王林微微頓了頓,繼而又接著說道,語氣之中雖說並未帶著絲毫的埋怨與煩勞,卻隱隱透著一絲無奈。
“您是有所不知啊,您平日裏說的很多話,同樣的一句話往往能夠擁有多種截然不同的理解方式,讓人揣摩許久。時至今日,我都時常迷茫,不確定自己在學術上、生活上所選擇的道路究竟是否正確無誤。
有時候,我是真想幹脆把您接到京都去,如此這般,便能時時刻刻向您請教問詢。哪怕您說得再模糊隱晦,我也能憑借著長久相處的默契,大致猜出您的深意了。隻是可惜,您向來不允,讓我這心裏頭啊,總是空落落的。”
話雖如此,可那一絲無奈卻在轉眼間化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透著暖暖的溫情。
“孟子曾有高論,言稱‘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這般超凡脫俗之言,細細品來,意蘊無窮。
要知道,天地廣袤無垠,其蹤跡無處不有,何處不是天地的延展呢?
那熙熙攘攘、人聲鼎沸的鬧市街頭,販夫走卒穿梭其中,吆喝叫賣聲此起彼伏,煙火之氣繚繞升騰,此乃天地的一種呈現;而靜謐幽深、綠意蔥蘢的山林之間,飛鳥翱翔天際,走獸隱匿其間,清泉潺潺流淌,自然萬象和諧共生,亦是天地的具象化表達。
林林呀,你一路走來,或許從未曾深刻意識到,其實你的老師從來都不是我這一介凡人,真正引領你成長、啟迪你心智的,恰恰是這片包羅萬象、孕育萬物的大自然罷了。當你真正通透地知曉了自己的授業恩師究竟是誰之後,便會恍然發覺,修煉之路豈有定所?自然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縷清風、每一抹日光,皆是你修行的絕佳道場,自然無處不在,道亦如影隨形,無所不在。
你呀,在歲月的磨礪中,已然一步一個腳印,走出屬於自己的那條獨特道路了。”
王林沉浸於這番話語之中,於此時,他下意識地抬眸望向對側的道人,隻覺那道人雙眸仿若深不見底的幽潭,深邃至極,其中似藏著宇宙乾坤、世間萬象,又能洞悉一切人心幽微之處,讓他瞬間有了一種置身於無垠星河之中,渺小而又震撼的感覺。
而道人悠悠一語言罷,目光溫和地看著已然怔住的王林,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卻並不急於再多說什麽,隻是笑而不語。
他緩緩伸出手,拿起桌上擺放整齊的碗筷,那動作不急不緩,帶著一種歲月沉澱後的悠然韻律,手臂在空中劃過一道舒緩的弧線,穩穩地伸向桌子中央。
而直至此刻,桌子之上那幾盤看似平平無奇的菜肴仿佛才在王林的視野中驟然具備了存在感。隻見那道人手中的一雙筷子仿若有了自主意識一般,穩健而精準地夾起桌子上一塊水嫩嫩、顫巍巍的白豆腐,那豆腐色澤溫潤,仿若羊脂玉一般,緊接著,道人便將其輕輕放入自己麵前的碗中。
“林林,別愣著,快吃呀!”
藍衣道袍老者用他那平和溫煦的眼神望向王林,短短幾句輕言細語,瞬間將還沉浸在思索之中、發呆的王林驚醒。看著已然醒過來的王林,道人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他趕緊動筷子,莫要辜負了這一桌簡單卻也用心的飯菜。
而王林仿若此刻才如夢初醒般發現桌上這一清二白的兩道菜肴,不由得輕輕苦笑一聲,開口說道:
“每次我來您這兒,您都雷打不動地拿這水煮豆腐和水煮白菜當菜肴,並且做法簡單到極致,隻是將食材下鍋簡單地煮一下,臨出鍋前再加點鹽巴調味,就算大功告成了。吃起來吧,除了一股子單純的鹽巴味,再沒有別的什麽滋味了,好幾次我說我帶些新鮮食材過來,由我掌勺,想給您改善改善夥食,您還不願意,真不知道您是怎麽想的。”
王林一邊說著,語氣中卻全然沒帶著絲毫嫌棄之意,反倒透著一股親近與熟稔,說著,他已然熟練地夾起那塊看起來極其嫩的豆腐,放入口中輕輕咀嚼起來。
而藍衣道人,靜靜地看著這一幕,嘴角微微彎起,勾勒出一抹似有若無的弧度,眼神愈發顯得意味深長,在這平凡的場景之中,又洞察到了更深層次的哲理。
他再次不緊不慢地用筷子細細夾起碗中的一點豆腐,送入口中,整套動作行雲流水,沒有絲毫拖遝,就在這簡單的夾菜、進食動作當中,隱隱透出一種超凡脫俗、返璞歸真的非凡意味。隨著他的吞咽動作,喉結輕輕滑動,仿若將這天地間的至理也一同咽下腹中。
“林林,你要明白,上蒼之秘從不明明白白地宣示於書本之上,它悄然隱匿於世間萬物之中,等待有心人去發現、去感悟。
就拿這兩道菜來說,看起來單調乏味,毫不起眼,可實際上,其上卻蘊含著至簡至純的人生道理。你想想看,若想要練就一副強健的體魄,在賽場上揮灑自如,在困境中砥礪前行,那就必然需要忍受日複一日、枯燥至極的高強度訓練,其間的艱辛與乏味常人難以想象;
同樣,若想要擁有淵博豐富的學識,在學術的海洋中暢遊無阻,成為一代大家,那就必須忍耐年複一年、單調重複的刻苦學習,其間的寂寞與堅守亦非易事。所以,看似每日隻是吃著這般乏味的食物,實際上卻是在以一種別樣的方式磨練人的意誌與本性,讓你能在麵對生活的種種挑戰時,心如磐石,不為所動。”
一語言罷,道人手中的木筷並未停歇,他用右手所持木筷,再次精準地夾起一株白菜,放入碗中,隨後便細細咀嚼起來,品味這白菜背後所蘊含的無盡智慧,神色安然,沉浸其中。
而聞聽道人所言的王林卻是微微一愣,心中略感詫異,他發覺道人今日所言竟有別於以往那種總是似是而非、讓人揣摩許久的風格,此番話語帶著少有的簡單直白,將那層一直籠罩在真理之上的迷霧驟然撥開,讓他得以清晰地窺見其中真意,一時間,王林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索之中。
...
在這煙火人間,飲食男女們大多追逐著味蕾的刺激,熱衷於遍嚐世間珍饈。
然而,那位道人卻是塵世中的一股清流,他竟能數年如一日,每餐的餐桌上都僅有水煮豆腐與水煮白菜這兩道再簡單不過的菜肴,並且能堅持長時間裏頓頓如此,單就這一點,便已然與常人形成了極為鮮明的迥異對比。
要知道,在這繽紛多彩的世間,絕大多數的人即便是麵對滿桌的美味佳肴,一旦吃多了樣式重複的菜品,內心深處依舊會不可避免地滋生出乏味之感,進而對食物失去興致。
或許,這種在常人眼中難以想象,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持續著的簡單行為,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內裏蘊含著無盡的力量,真的能夠給予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人更為豐厚、更為深沉的收獲。
就好比在體育競技的賽場上,很多有所成就的運動健將,他們光芒萬丈的背後,往往藏著不為人知的艱辛與堅守。
一些目光短淺之人,總是習慣於將這些運動健兒們卓越非凡的運動才能,不假思索地全部歸咎於他們與生俱來的人種與天賦,仿佛他們的成功僅僅隻是上天的恩賜,無需付出額外的努力。
就拿短跑這項備受矚目的比賽項目來說,長久以來,有一種刻板印象深入人心,人們總是固執地認為黑種人天生就是短跑健將,他們的基因裏就鐫刻著速度與爆發力,而亞洲人種在這方麵天生就沒法與他們相比。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華夏的一名運動健將,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對夢想的執著追求,硬是向世人證明了亞洲人種也能跑進十秒內,打破了這一禁錮人們思維的 “魔咒”。而他之所以能夠創造這一令世界矚目的奇跡,秘訣無他,便是靠著日複一日、枯燥乏味到極致的高強度訓練。
每天,當晨曦微露,他便已然奔跑在訓練場上,無數個日夜,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疲憊侵襲著他的身體,但他從未有過一絲放棄的念頭。同樣,那些黑種人短跑健將們,能在賽場上風馳電掣般地奔跑,取得令人驚歎的成績,也絕非單單依靠天賦使然,他們日常的艱苦訓練,其強度、其枯燥程度,遠超常人所能想象。
將視野從賽場拓展到人生這條漫漫長路上,所謂的天賦,固然能在起跑階段讓一部分人領先一段距離,或許是幾百米的優勢,可人生這場征途,實則是一場萬裏長跑,比拚的絕非僅僅是起點的爆發力,更多的是耐力與恆心。
在時間無情的流逝中,隻有那些能夠咬緊牙關,忍受枯燥與乏味,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的人,才能在歲月的磨礪下越走越遠,逐漸拉開與他人的差距。
所以,以人短短數十年的一生作為考量維度而言,起初看似明顯的天賦差距,隨著時間的累積,到最後其實是不值一提的。因為,人生這場馬拉鬆,拚的不是瞬間的爆發力,而是持久的耐力。而對於那些不能忍受枯燥與乏味的人來說,就算給他幾百年的光陰,讓他擁有遠超常人的時間去成長、去進步,可由於他缺乏改變的動力與恆心,幾百年前他是什麽樣,幾百年後他仍舊未變,原地踏步,毫無建樹。
唯有堅持每天改變一點點,哪怕隻是微小的進步,在漫長的時間跨度之下,這些點滴的量變也終將匯聚成磅礴的質變之力,如同水滴石穿一般,憑借著日積月累的堅韌,穿透重重阻礙,實現人生的華麗轉身,抵達成功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