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一個人開始知道努力的重要性之時,他會感慨堅持也是一種天賦,
當一個人能一直堅持著做同一件事時,他會明白人類自身的局限。
.
在這略顯昏暗卻透著幾分古樸寧靜的小屋之中。
平日裏,王林總會在聽完他人言語後,陷入長久且深沉的思索。
然而今日,情況卻截然不同。就在那道人悠悠然說完一番話後,王林的反應出人意料。他那深邃的眼眸之中,有一道細微卻又異常醒目的光線瞬間閃過,恰似漆黑夜空中劃過的一顆流星,短暫卻點亮了整個夜空。
很顯然,他似有所悟,可這頓悟的狀態並未如以往那般讓他持續陷入呆滯,僅僅是片刻間,他便迴過神來。
不一會兒,王林被某種無形的力量驅使著,自然而然地伸出手,拿起了擺在麵前的碗筷。
他的右手穩穩地握住竹筷,那竹筷在他指尖的操控下,精準地夾起了一塊豆腐。豆腐顫顫巍巍地懸於筷尖,被緩緩送入口中。王林輕輕咬下,開始細細咀嚼,這一刻,時間都慢了下來。
他的神情專注而又虔誠,好似這普普通通的豆腐,在這瞬間化作了世間最為珍稀的美味,每一次牙齒與豆腐的觸碰,都開啟了一場神秘的味覺冒險,讓他從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口感中,品味出了不一般的味道。
甚者,隨著咀嚼的深入,王林竟緩緩合上了雙眸。他的麵容在這微光的映照下,顯得愈發靜謐,已然超脫於這塵世喧囂,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內心的感悟之中。
而在他對側,那位身著藍衣的道人同樣不緊不慢地咀嚼著食物。道人周身散發著一種神秘而又淡然的氣息,他靜靜地看著王林此刻這入神的一幕,臉上並未流露出任何多餘的表情,平靜如水。
隻是,倘若有人仔細瞧去,便能發現他的眼神愈發深邃,仿若無盡的黑洞,在那黝黑到極致的雙眸深處,有那麽一點不易察覺的白芒正緩慢衍生,恰似破曉前那微弱卻頑強的曙光,在黑暗中悄然孕育。
不多時,道人停止了咀嚼,隻因嘴中的食物已然被他咀嚼殆盡,吞咽下肚。緊接著,他神色如常地從桌中再次夾起一塊豆腐,動作不疾不徐,優雅而又從容。
從第三人的視角望去,這簡單狹小的屋舍之中,桌麵之上擺放的並非是什麽珍饈美味,僅僅是一碟毫不起眼的豆腐,以及旁邊一盆清清淡淡的白菜湯。可就是這般簡單質樸的菜肴,王林與道人進食的神情卻極其認真,每一口都是在完成一場莊重的儀式,細細地咀嚼,仿若他們已然超脫了物質的表象,在這平淡無奇的菜肴之中,體會到了非凡的滋味,那是一種源自心靈深處,對生活、對天地萬物的獨特感悟。
很快,在你一筷,我一筷的和諧氛圍中,桌麵上的菜肴被一掃而空。
可即便如此,兩人此時仍舊像是意猶未盡一般。尤其是王林,他還沉浸在剛才那奇妙的味覺與心靈之旅中,手不自覺地伸筷入碟中,直到所夾無物,竹筷碰撞空碟發出輕微聲響時,他才如夢初醒,意識到盤中物已所剩無幾了。
王林略帶尷尬地撓撓頭,轉而看向對側的道人,臉上綻放出一抹燦笑。可這笑容在瞬間便凝固在了嘴角,他驚愕地發現,藍衣道人早就不知在何時悄然放下了碗筷。此時的道人正雙目緊閉,靜靜地閉目養神,他的雙筷整齊地置於碗沿之上,而碗中清清淨淨,從未盛放過食物一般,透著一種極致的整潔與空靈。
王林趕忙收起笑容,躡手躡腳地起身,生怕驚擾了道人。
他輕輕地將桌麵上雙方的空碗與空盤子重疊在一起,隨後,他穩穩地將這些碗筷拿起,準備去到廚房將它們清洗幹淨。畢竟,在這度過了不少悠悠歲月的他,對這些瑣碎的家務早已輕車熟路,熟悉得如同自己的唿吸一般自然。
王林一步步緩慢而沉穩地走著。此刻正要路過道人身旁之時,忽然,王林耳中毫無征兆地傳來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聲線。
“林林呀,將這些拿到廚房之後,你就過來,這次不用洗碗了,我有話,對你說。”
道人那平日裏總是古井不波的嗓音,此刻竟帶著些許別樣的情緒,像是藏著掖著什麽重大的秘密,又似是下定了極大的決心。
道人這突如其來的話語,直直刺向王林的心房,讓他的心中猛地一怔。
這般與眾不同的舉動,實在太過反常,莫名得,讓他心中湧起一絲說不上來的感覺,像是忐忑,又似期待,以至於他前行的腳步都不受控製地停頓了一秒。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他下意識地輕聲迴複道:
“好的。”
繼而,王林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底那不斷翻湧的複雜情緒,腳步不停,依舊向著廚房的方向走去。隻是,此刻他的步伐卻全然不似曾經那般輕盈自在,帶著幾分沉重,幾分拖遝。
而在王林的背麵,道人依舊靜靜閉目養神。斑駁的光影星星點點地灑落在他那身洗得有些發白的道袍之上。
隻是,他看似平靜的雙手卻悄然開始捏訣,修長且骨節分明的手指靈動地翻轉、交疊,最終穩穩地將訣置於雙腿膝蓋上方。
與此同時,他的唿吸開始以一種極為奇怪的頻率進行著,如若不仔細聆聽,根本察覺不出這細微的變化。
起初,那唿吸聲如微風拂過湖麵,輕柔而舒緩;漸漸地,節奏加快,似密雨敲打芭蕉,急促卻又富有韻律。
不多時,在這靜謐的氛圍之下,他的衣擺竟以肉眼不可察的幅度輕輕擺動起來,仿若有一雙無形的手,輕柔地撩動著那素淨的衣角。
而自他發梢遺落的一根極其輕微的發絲,如一片被秋風裹挾的落葉,自他的麵前悠悠飄下。
隨後,這發絲被一股無形的風吹拂著,詭譎地來到他的身後,在空中劃出一道近乎虛幻的弧線,緊接著又迷途知返般來到他的身前,兜兜轉轉,最後找到了歸宿一般,緩緩滑落到他雙手之上的空間中。
若從立體的角度細細觀察,那發絲竟是沿著一道精妙絕倫的螺旋軌跡掉落;若是平麵角度看去,它則是不疾不徐地畫了個近乎完美的圓,透著一股說不出的玄奇。
.
在這浩渺無垠的世間,萬事萬物總是呈現出這般奇妙而又遵循規則的模樣。
它們各自有著內在既定的規律,就好似被一條看不見的繩索緊緊束縛,卻又沿著這條繩索踏出精準的舞步。
就拿物質的構成來說,隻要是由碳這一神奇元素組成的物體,無論其外在形態如何千變萬化,是烏黑柔軟的煤炭,還是晶瑩剔透的石墨,亦或是那璀璨奪目、被世人奉為珍寶的鑽石,都無一例外地遵循著一個共性 —— 它們都可以點燃。這一約定俗成的律,局限了它們的一切可能性,讓它們在燃燒這件事上,有著相似的宿命。
隻是,當我們換個角度,從逆向思維去剖析,便會驚覺這看似枷鎖的規律背後,竟暗藏著別樣的生機。
這同樣也導致了它們具備了能夠被巧妙利用的顯著特點。畢竟,規律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在約束的同時,也給予了突破的契機。隻要精準地滿足了特定的條件,哪怕是那硬度極高、象征著永恆的鑽石,也不得不臣服於燃燒的命運,在高溫與氧氣的簇擁下,綻放出與它平日奢華表象截然不同的熾熱光芒,不是嗎?
故此,當人類憑借著那聰慧的頭腦,在無數次的探索、實驗與觀察中,漸漸明晰了碳的獨特特性之後,一場關於利用與創造的傳奇便悄然拉開帷幕。
他們運用所學,精心調配各種環境要素,巧妙地操控溫度、壓力以及氣體氛圍,硬是將 “點燃鑽石” 這一在世俗觀念裏如同天方夜譚、絕不可能發生的奇事,變為了客觀世界中確鑿成立的現實。這在常人眼中,無疑是一件詭異至極的事件,打破了他們固有的認知邊界,讓想象力都有些跟不上現實的腳步。
然而,發現律,利用律,這本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卓越能力之一。
我們的祖先從觀察星辰的運行規律來指導農耕,到洞悉水流的特性以建造水利工程,無一不是對規律的精準把控與巧妙運用。隻是令人惋惜的是,在茫茫人海之中,極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渾渾噩噩地隨波逐流,並未意識到自己體內潛藏著如此強大的天賦,更遑論將其喚醒,使之成為開啟新世界大門的鑰匙,隻能在平凡與瑣碎中,與無數改變命運、創造奇跡的機會擦肩而過。
.
沒過多久,原本那自老者口鼻之中有節奏地產生的特殊頻率唿吸,就如同漸次熄滅的燭火,一點一點,緩緩地漸漸停止了。
那微弱的氣流聲仿若從未存在過一般,消逝於無形之中,就像之前那一抹發絲,即便在空中運動的軌跡再如何奇特、再怎樣違背常理,最終也隻能無奈地在地心引力拉扯下,緩緩停留於地麵,臣服於自然法則的威嚴。
隻是,就在這一片死寂般的沉靜之中,出人意料地,一直木雕泥塑般靜止不動的他,卻微微顫動了一下嘴唇,繼而發出了幾不可聞的喃喃自語聲:
“道可道,非常道,
道非道,是常道。”
言即於此,一直端坐著、雙手捏訣的藍衣道人,緩緩攤開那猶如枯樹枝般布滿掌紋的雙。
緊接著,他徐徐張開那仿若藏著無盡智慧的雙目,目光直直地看著那掌心錯綜複雜的紋路,要從這與生俱來的生命密碼中解讀出宇宙的奧秘。
“是所謂的引力嗎?”
藍衣老者輕輕地擺了擺頭,那稀疏的白發隨著動作微微晃動,訴說著他內心的迷茫與思索。
沒有人知曉道人為何要將這些晦澀難懂的話語,或許他在這喃喃自語之中,別有深意,是在為自己漫長的求道之路留下思考的注腳,又或是試圖開啟旁人懵懂未知的靈智。
...
在這萬物相互聯係,如同一張無形大網緊密交織,因果並存、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世界裏,每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仿若投入湖麵的小石子,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激起層層漣漪,推動世界滾動的軌跡,這便是那神秘而又無處不在的 —— 蝴蝶效應。
...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餘遁其一。”
仿若一場神秘儀式的開場與落幕,開始於這莫名而來、神啟般的話,又止於這同樣莫名而來、引人遐想的話。
隨後,藍衣道人便將雙手手掌輕柔地交錯於懷中,虛抱一個橢圓,再一次進入那與天地合一的閉目養神中,隻留下這一屋子的靜謐與旁人滿心的疑惑。
當一個人開始知道努力的重要性之時,他會感慨堅持也是一種天賦,
當一個人能一直堅持著做同一件事時,他會明白人類自身的局限。
.
在這略顯昏暗卻透著幾分古樸寧靜的小屋之中。
平日裏,王林總會在聽完他人言語後,陷入長久且深沉的思索。
然而今日,情況卻截然不同。就在那道人悠悠然說完一番話後,王林的反應出人意料。他那深邃的眼眸之中,有一道細微卻又異常醒目的光線瞬間閃過,恰似漆黑夜空中劃過的一顆流星,短暫卻點亮了整個夜空。
很顯然,他似有所悟,可這頓悟的狀態並未如以往那般讓他持續陷入呆滯,僅僅是片刻間,他便迴過神來。
不一會兒,王林被某種無形的力量驅使著,自然而然地伸出手,拿起了擺在麵前的碗筷。
他的右手穩穩地握住竹筷,那竹筷在他指尖的操控下,精準地夾起了一塊豆腐。豆腐顫顫巍巍地懸於筷尖,被緩緩送入口中。王林輕輕咬下,開始細細咀嚼,這一刻,時間都慢了下來。
他的神情專注而又虔誠,好似這普普通通的豆腐,在這瞬間化作了世間最為珍稀的美味,每一次牙齒與豆腐的觸碰,都開啟了一場神秘的味覺冒險,讓他從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口感中,品味出了不一般的味道。
甚者,隨著咀嚼的深入,王林竟緩緩合上了雙眸。他的麵容在這微光的映照下,顯得愈發靜謐,已然超脫於這塵世喧囂,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內心的感悟之中。
而在他對側,那位身著藍衣的道人同樣不緊不慢地咀嚼著食物。道人周身散發著一種神秘而又淡然的氣息,他靜靜地看著王林此刻這入神的一幕,臉上並未流露出任何多餘的表情,平靜如水。
隻是,倘若有人仔細瞧去,便能發現他的眼神愈發深邃,仿若無盡的黑洞,在那黝黑到極致的雙眸深處,有那麽一點不易察覺的白芒正緩慢衍生,恰似破曉前那微弱卻頑強的曙光,在黑暗中悄然孕育。
不多時,道人停止了咀嚼,隻因嘴中的食物已然被他咀嚼殆盡,吞咽下肚。緊接著,他神色如常地從桌中再次夾起一塊豆腐,動作不疾不徐,優雅而又從容。
從第三人的視角望去,這簡單狹小的屋舍之中,桌麵之上擺放的並非是什麽珍饈美味,僅僅是一碟毫不起眼的豆腐,以及旁邊一盆清清淡淡的白菜湯。可就是這般簡單質樸的菜肴,王林與道人進食的神情卻極其認真,每一口都是在完成一場莊重的儀式,細細地咀嚼,仿若他們已然超脫了物質的表象,在這平淡無奇的菜肴之中,體會到了非凡的滋味,那是一種源自心靈深處,對生活、對天地萬物的獨特感悟。
很快,在你一筷,我一筷的和諧氛圍中,桌麵上的菜肴被一掃而空。
可即便如此,兩人此時仍舊像是意猶未盡一般。尤其是王林,他還沉浸在剛才那奇妙的味覺與心靈之旅中,手不自覺地伸筷入碟中,直到所夾無物,竹筷碰撞空碟發出輕微聲響時,他才如夢初醒,意識到盤中物已所剩無幾了。
王林略帶尷尬地撓撓頭,轉而看向對側的道人,臉上綻放出一抹燦笑。可這笑容在瞬間便凝固在了嘴角,他驚愕地發現,藍衣道人早就不知在何時悄然放下了碗筷。此時的道人正雙目緊閉,靜靜地閉目養神,他的雙筷整齊地置於碗沿之上,而碗中清清淨淨,從未盛放過食物一般,透著一種極致的整潔與空靈。
王林趕忙收起笑容,躡手躡腳地起身,生怕驚擾了道人。
他輕輕地將桌麵上雙方的空碗與空盤子重疊在一起,隨後,他穩穩地將這些碗筷拿起,準備去到廚房將它們清洗幹淨。畢竟,在這度過了不少悠悠歲月的他,對這些瑣碎的家務早已輕車熟路,熟悉得如同自己的唿吸一般自然。
王林一步步緩慢而沉穩地走著。此刻正要路過道人身旁之時,忽然,王林耳中毫無征兆地傳來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聲線。
“林林呀,將這些拿到廚房之後,你就過來,這次不用洗碗了,我有話,對你說。”
道人那平日裏總是古井不波的嗓音,此刻竟帶著些許別樣的情緒,像是藏著掖著什麽重大的秘密,又似是下定了極大的決心。
道人這突如其來的話語,直直刺向王林的心房,讓他的心中猛地一怔。
這般與眾不同的舉動,實在太過反常,莫名得,讓他心中湧起一絲說不上來的感覺,像是忐忑,又似期待,以至於他前行的腳步都不受控製地停頓了一秒。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他下意識地輕聲迴複道:
“好的。”
繼而,王林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底那不斷翻湧的複雜情緒,腳步不停,依舊向著廚房的方向走去。隻是,此刻他的步伐卻全然不似曾經那般輕盈自在,帶著幾分沉重,幾分拖遝。
而在王林的背麵,道人依舊靜靜閉目養神。斑駁的光影星星點點地灑落在他那身洗得有些發白的道袍之上。
隻是,他看似平靜的雙手卻悄然開始捏訣,修長且骨節分明的手指靈動地翻轉、交疊,最終穩穩地將訣置於雙腿膝蓋上方。
與此同時,他的唿吸開始以一種極為奇怪的頻率進行著,如若不仔細聆聽,根本察覺不出這細微的變化。
起初,那唿吸聲如微風拂過湖麵,輕柔而舒緩;漸漸地,節奏加快,似密雨敲打芭蕉,急促卻又富有韻律。
不多時,在這靜謐的氛圍之下,他的衣擺竟以肉眼不可察的幅度輕輕擺動起來,仿若有一雙無形的手,輕柔地撩動著那素淨的衣角。
而自他發梢遺落的一根極其輕微的發絲,如一片被秋風裹挾的落葉,自他的麵前悠悠飄下。
隨後,這發絲被一股無形的風吹拂著,詭譎地來到他的身後,在空中劃出一道近乎虛幻的弧線,緊接著又迷途知返般來到他的身前,兜兜轉轉,最後找到了歸宿一般,緩緩滑落到他雙手之上的空間中。
若從立體的角度細細觀察,那發絲竟是沿著一道精妙絕倫的螺旋軌跡掉落;若是平麵角度看去,它則是不疾不徐地畫了個近乎完美的圓,透著一股說不出的玄奇。
.
在這浩渺無垠的世間,萬事萬物總是呈現出這般奇妙而又遵循規則的模樣。
它們各自有著內在既定的規律,就好似被一條看不見的繩索緊緊束縛,卻又沿著這條繩索踏出精準的舞步。
就拿物質的構成來說,隻要是由碳這一神奇元素組成的物體,無論其外在形態如何千變萬化,是烏黑柔軟的煤炭,還是晶瑩剔透的石墨,亦或是那璀璨奪目、被世人奉為珍寶的鑽石,都無一例外地遵循著一個共性 —— 它們都可以點燃。這一約定俗成的律,局限了它們的一切可能性,讓它們在燃燒這件事上,有著相似的宿命。
隻是,當我們換個角度,從逆向思維去剖析,便會驚覺這看似枷鎖的規律背後,竟暗藏著別樣的生機。
這同樣也導致了它們具備了能夠被巧妙利用的顯著特點。畢竟,規律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在約束的同時,也給予了突破的契機。隻要精準地滿足了特定的條件,哪怕是那硬度極高、象征著永恆的鑽石,也不得不臣服於燃燒的命運,在高溫與氧氣的簇擁下,綻放出與它平日奢華表象截然不同的熾熱光芒,不是嗎?
故此,當人類憑借著那聰慧的頭腦,在無數次的探索、實驗與觀察中,漸漸明晰了碳的獨特特性之後,一場關於利用與創造的傳奇便悄然拉開帷幕。
他們運用所學,精心調配各種環境要素,巧妙地操控溫度、壓力以及氣體氛圍,硬是將 “點燃鑽石” 這一在世俗觀念裏如同天方夜譚、絕不可能發生的奇事,變為了客觀世界中確鑿成立的現實。這在常人眼中,無疑是一件詭異至極的事件,打破了他們固有的認知邊界,讓想象力都有些跟不上現實的腳步。
然而,發現律,利用律,這本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卓越能力之一。
我們的祖先從觀察星辰的運行規律來指導農耕,到洞悉水流的特性以建造水利工程,無一不是對規律的精準把控與巧妙運用。隻是令人惋惜的是,在茫茫人海之中,極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渾渾噩噩地隨波逐流,並未意識到自己體內潛藏著如此強大的天賦,更遑論將其喚醒,使之成為開啟新世界大門的鑰匙,隻能在平凡與瑣碎中,與無數改變命運、創造奇跡的機會擦肩而過。
.
沒過多久,原本那自老者口鼻之中有節奏地產生的特殊頻率唿吸,就如同漸次熄滅的燭火,一點一點,緩緩地漸漸停止了。
那微弱的氣流聲仿若從未存在過一般,消逝於無形之中,就像之前那一抹發絲,即便在空中運動的軌跡再如何奇特、再怎樣違背常理,最終也隻能無奈地在地心引力拉扯下,緩緩停留於地麵,臣服於自然法則的威嚴。
隻是,就在這一片死寂般的沉靜之中,出人意料地,一直木雕泥塑般靜止不動的他,卻微微顫動了一下嘴唇,繼而發出了幾不可聞的喃喃自語聲:
“道可道,非常道,
道非道,是常道。”
言即於此,一直端坐著、雙手捏訣的藍衣道人,緩緩攤開那猶如枯樹枝般布滿掌紋的雙。
緊接著,他徐徐張開那仿若藏著無盡智慧的雙目,目光直直地看著那掌心錯綜複雜的紋路,要從這與生俱來的生命密碼中解讀出宇宙的奧秘。
“是所謂的引力嗎?”
藍衣老者輕輕地擺了擺頭,那稀疏的白發隨著動作微微晃動,訴說著他內心的迷茫與思索。
沒有人知曉道人為何要將這些晦澀難懂的話語,或許他在這喃喃自語之中,別有深意,是在為自己漫長的求道之路留下思考的注腳,又或是試圖開啟旁人懵懂未知的靈智。
...
在這萬物相互聯係,如同一張無形大網緊密交織,因果並存、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世界裏,每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仿若投入湖麵的小石子,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激起層層漣漪,推動世界滾動的軌跡,這便是那神秘而又無處不在的 —— 蝴蝶效應。
...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餘遁其一。”
仿若一場神秘儀式的開場與落幕,開始於這莫名而來、神啟般的話,又止於這同樣莫名而來、引人遐想的話。
隨後,藍衣道人便將雙手手掌輕柔地交錯於懷中,虛抱一個橢圓,再一次進入那與天地合一的閉目養神中,隻留下這一屋子的靜謐與旁人滿心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