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別墅動工
重生後,我繼承了世界五百強 作者:那誰多吃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錢辦事就是快。
十月一號的上午,陳家四口看著眼前已經建了一層半的別墅主體,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一個來月的時間,不僅完成了宅基地審批和基礎施工,還澆築了一半的主體結構。
這個速度在陳家村,是從未出現過的。
看著正在忙碌的工人師傅,陳蕊好奇地說道:“爸,今天是國慶節,他們不放假的嗎?”
陳爸摸了摸她的頭:“在家裏給人建房子,都是有活就幹,沒活就休息。除了過年以外,其它的節假日是不論的。”
“那也太辛苦了,我們都放假了,就他們還在工作。”
“傻丫頭,這行掙的就是辛苦錢。別看他們現在忙,等幹完咱們家的活,就是休息半年都不用擔心沒錢花。”
建造這棟別墅的施工隊,是於秋林介紹過來的。
陳爸明著跟包工頭說了:敢拖欠工人一分錢的工資,後續的尾款你就別想要!
其實現在的農村,無論是當瓦匠還是木匠,日工資都是很高的。
有活幹的時候,一個月掙個八九千一點問題都沒有。
如果是包工的話,還能再漲個一大截。
要知道,現在省城的平均工資隻有兩千來塊錢。
可這麽高的收入,幹這行的人卻越來越少。
原因很簡單。
欠賬。
江省大部分的農村地區建房子時,都有一個默認的潛規則,那就是可以欠賬。
打個比方說,20萬的工錢,動工之前先給你個一兩萬,剩下的每幹完一部分再給個一兩萬。到最後,房子建完,一般都還會有一半的錢沒結清。
當然,剩下的錢人家也不是不給。
隻是需要每年過年的時候都去問,每問一次,就再給個一兩萬,直到四五年以後,才能把錢徹底結清。
這種情況下,且不說錢一直在貶值,拖得越久,工人越虧。
光是要賬過程中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就足夠讓人苦不堪言。
所以盡管這個行業明麵上收入高,可很多人還是選擇放棄,轉而去城裏打工。
對廣大勞動人民來說,工資高低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錢能拿到手裏。
陳家這棟別墅,還有陳瑞他外婆家那棟別墅,采取的付款模式都是現做現結。
每做完一層,驗收通過,立馬給一層的錢,一天都不耽誤。
所以工人師傅們熱情高漲,幹勁十足。
圍著工地看了一圈後,陳爸夾著兩條煙到村裏走朋友去了。
陳蕊和陳老爺子、陳老太遛馬去了。
家裏就剩下陳媽和陳瑞。
陳瑞開口道:“媽,明天叫小舅他們來吃頓飯吧。”
陳媽看了他一眼:“叫他們幹什麽?你小舅媽那張臉,我看到就煩。”
陳瑞笑著說道:“你煩小舅媽,總不煩你的侄子和侄女吧?接兩個小家夥來家裏玩玩,他們很久沒來了。”
“有什麽好接的?他們就在寧城上學,平常就能看到。”
“媽,那是寧城,這是老家,不一樣的。咱們迴來了,小舅他們也迴來了,按理說是要請他們來吃頓飯的。”
陳媽撇了撇嘴,說道:“你想叫就叫吧,不過我跟你說好,別指望我有好臉色。”
“行行行,你不罵人就行。”
陳瑞掏出手機給蔡愛軍打了過去。
……
下午兩點多,於秋林和陳桂芳帶著女兒趕到了。
夫妻倆是開著車來的,一輛白色的大眾速騰。
於秋林打開後備箱,從裏麵拿出五六樣禮品,跟在陳桂芳的後麵走進了門。
“爸、媽、大哥、嫂子,我們迴來了。”
陳老太將禮品從女婿手裏拿下來,埋怨道:“來就來,還帶這麽些東西,我跟你爸怎麽吃得完?”
於秋林滿臉笑意地說:“媽,吃不完就放著,實在不行就拿出去送人。”
陳爸拉開椅子說道:“秋林、桂芳,過來坐。”
陳媽拿出茶葉泡起了茶。
陳桂芳開口道:“小瑞呢,怎麽沒看到人?”
陳媽迴道:“和蕊蕊在樓上看電視呢,我這就去喊他們。”
陳桂芳說道:“嫂子別去了,讓他們看。我又不是外人,有什麽好講究的?”
陳媽泡好茶,還是上樓把姐弟兩人喊了下來。
姑媽姑父是貴客。
在寧城還好,隨意一點沒關係,可迴了老家,基本的禮數還是要有的。
陳瑞下來以後,和他們打了個招唿。
閑聊幾句後,他開口說道:“二姑,管這麽多店累不累?”
經過一年的擴張,悅茶在寧城已經開出了18家分店,加上正在裝修的兩家,正好是20家。
除了總店是程誌斌在管以外,其它所有的分店都是由陳桂芳負責。
如今的陳桂芳,和一年前的那個家庭婦女完全判若兩人。
手下管著17家奶茶店,近70名員工,她現在可是實打實的女強人。
陳桂芳喝了口茶,不急不緩地說道:“有一段時間是挺累的,那時候一個月內連開了四家分店,突然多了十幾個員工。”
“很多員工沒幹過這個行業,經驗不足,服務態度不好,經常接到投訴。我就一天跑三四趟去檢查,挨個處理被投訴的人。”
“後來店越開越多,分得也越來越散,即使我一天什麽都不幹,也就勉強能跑完一圈。”
“我知道這樣下去不行,就換了個思路,不再累死累活地什麽都去做,而是把店裏的管理權,下放到店長。我隻抓店長,其它的一概不問。”
“說來也怪,這樣搞了以後,不僅顧客的投訴少了,各個店的業績也上漲了。”
陳瑞哈哈笑道:“二姑,恭喜你已經是個合格的管理人員了。”
其實管理奶茶店真心沒什麽難的,尤其是悅茶還有專門的收銀係統,員工考勤跟物料進出,全都實時在線,有據可查。
隻要把賬對好,把店長管好,其它的事情都是小問題。
陳桂芳笑了笑:“你就別誇我了,我知道自己還差得遠。你姑父總笑話我說:初中文化,管這麽多人,你晚上睡覺的時候心虛不心虛?”
“我是心虛,可我在學習嘞。我現在每天都看書,各種管理書籍都看。我還報了班,每個禮拜都要去大學裏聽半天經濟課。”
陳瑞豎起了大拇指:“二姑,你有這個心氣,悅茶在你的管理下,肯定會越來越好!”
十月一號的上午,陳家四口看著眼前已經建了一層半的別墅主體,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一個來月的時間,不僅完成了宅基地審批和基礎施工,還澆築了一半的主體結構。
這個速度在陳家村,是從未出現過的。
看著正在忙碌的工人師傅,陳蕊好奇地說道:“爸,今天是國慶節,他們不放假的嗎?”
陳爸摸了摸她的頭:“在家裏給人建房子,都是有活就幹,沒活就休息。除了過年以外,其它的節假日是不論的。”
“那也太辛苦了,我們都放假了,就他們還在工作。”
“傻丫頭,這行掙的就是辛苦錢。別看他們現在忙,等幹完咱們家的活,就是休息半年都不用擔心沒錢花。”
建造這棟別墅的施工隊,是於秋林介紹過來的。
陳爸明著跟包工頭說了:敢拖欠工人一分錢的工資,後續的尾款你就別想要!
其實現在的農村,無論是當瓦匠還是木匠,日工資都是很高的。
有活幹的時候,一個月掙個八九千一點問題都沒有。
如果是包工的話,還能再漲個一大截。
要知道,現在省城的平均工資隻有兩千來塊錢。
可這麽高的收入,幹這行的人卻越來越少。
原因很簡單。
欠賬。
江省大部分的農村地區建房子時,都有一個默認的潛規則,那就是可以欠賬。
打個比方說,20萬的工錢,動工之前先給你個一兩萬,剩下的每幹完一部分再給個一兩萬。到最後,房子建完,一般都還會有一半的錢沒結清。
當然,剩下的錢人家也不是不給。
隻是需要每年過年的時候都去問,每問一次,就再給個一兩萬,直到四五年以後,才能把錢徹底結清。
這種情況下,且不說錢一直在貶值,拖得越久,工人越虧。
光是要賬過程中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就足夠讓人苦不堪言。
所以盡管這個行業明麵上收入高,可很多人還是選擇放棄,轉而去城裏打工。
對廣大勞動人民來說,工資高低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錢能拿到手裏。
陳家這棟別墅,還有陳瑞他外婆家那棟別墅,采取的付款模式都是現做現結。
每做完一層,驗收通過,立馬給一層的錢,一天都不耽誤。
所以工人師傅們熱情高漲,幹勁十足。
圍著工地看了一圈後,陳爸夾著兩條煙到村裏走朋友去了。
陳蕊和陳老爺子、陳老太遛馬去了。
家裏就剩下陳媽和陳瑞。
陳瑞開口道:“媽,明天叫小舅他們來吃頓飯吧。”
陳媽看了他一眼:“叫他們幹什麽?你小舅媽那張臉,我看到就煩。”
陳瑞笑著說道:“你煩小舅媽,總不煩你的侄子和侄女吧?接兩個小家夥來家裏玩玩,他們很久沒來了。”
“有什麽好接的?他們就在寧城上學,平常就能看到。”
“媽,那是寧城,這是老家,不一樣的。咱們迴來了,小舅他們也迴來了,按理說是要請他們來吃頓飯的。”
陳媽撇了撇嘴,說道:“你想叫就叫吧,不過我跟你說好,別指望我有好臉色。”
“行行行,你不罵人就行。”
陳瑞掏出手機給蔡愛軍打了過去。
……
下午兩點多,於秋林和陳桂芳帶著女兒趕到了。
夫妻倆是開著車來的,一輛白色的大眾速騰。
於秋林打開後備箱,從裏麵拿出五六樣禮品,跟在陳桂芳的後麵走進了門。
“爸、媽、大哥、嫂子,我們迴來了。”
陳老太將禮品從女婿手裏拿下來,埋怨道:“來就來,還帶這麽些東西,我跟你爸怎麽吃得完?”
於秋林滿臉笑意地說:“媽,吃不完就放著,實在不行就拿出去送人。”
陳爸拉開椅子說道:“秋林、桂芳,過來坐。”
陳媽拿出茶葉泡起了茶。
陳桂芳開口道:“小瑞呢,怎麽沒看到人?”
陳媽迴道:“和蕊蕊在樓上看電視呢,我這就去喊他們。”
陳桂芳說道:“嫂子別去了,讓他們看。我又不是外人,有什麽好講究的?”
陳媽泡好茶,還是上樓把姐弟兩人喊了下來。
姑媽姑父是貴客。
在寧城還好,隨意一點沒關係,可迴了老家,基本的禮數還是要有的。
陳瑞下來以後,和他們打了個招唿。
閑聊幾句後,他開口說道:“二姑,管這麽多店累不累?”
經過一年的擴張,悅茶在寧城已經開出了18家分店,加上正在裝修的兩家,正好是20家。
除了總店是程誌斌在管以外,其它所有的分店都是由陳桂芳負責。
如今的陳桂芳,和一年前的那個家庭婦女完全判若兩人。
手下管著17家奶茶店,近70名員工,她現在可是實打實的女強人。
陳桂芳喝了口茶,不急不緩地說道:“有一段時間是挺累的,那時候一個月內連開了四家分店,突然多了十幾個員工。”
“很多員工沒幹過這個行業,經驗不足,服務態度不好,經常接到投訴。我就一天跑三四趟去檢查,挨個處理被投訴的人。”
“後來店越開越多,分得也越來越散,即使我一天什麽都不幹,也就勉強能跑完一圈。”
“我知道這樣下去不行,就換了個思路,不再累死累活地什麽都去做,而是把店裏的管理權,下放到店長。我隻抓店長,其它的一概不問。”
“說來也怪,這樣搞了以後,不僅顧客的投訴少了,各個店的業績也上漲了。”
陳瑞哈哈笑道:“二姑,恭喜你已經是個合格的管理人員了。”
其實管理奶茶店真心沒什麽難的,尤其是悅茶還有專門的收銀係統,員工考勤跟物料進出,全都實時在線,有據可查。
隻要把賬對好,把店長管好,其它的事情都是小問題。
陳桂芳笑了笑:“你就別誇我了,我知道自己還差得遠。你姑父總笑話我說:初中文化,管這麽多人,你晚上睡覺的時候心虛不心虛?”
“我是心虛,可我在學習嘞。我現在每天都看書,各種管理書籍都看。我還報了班,每個禮拜都要去大學裏聽半天經濟課。”
陳瑞豎起了大拇指:“二姑,你有這個心氣,悅茶在你的管理下,肯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