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學曆貶值
直播老祖宗圍觀自己被拉郎配 作者:魏你吃香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奧德……說太快了,這名字的長度可比元朝的還長,這一串念下來感覺在嘴裏炒了一遍菜一般。”
嘴笨的人跟著念了下,讀下來覺得自己的舌頭都要卷起來了。
坐不住的小孩看著這人後座的香蕉,口水都流下來了。
“長大後我也要去賣香蕉,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王德彪。”
一旁的母親趕緊捂著自家孩子的嘴,呸呸兩聲,告誡道:
“賣什麽香蕉,這人和我們不一樣,你好好學學天幕上的字,長大了哪怕是做個賬房先生,給別人寫個信都是祖墳冒青煙了。”
而這些話對於早熟的古代人來說表達的很準確,不然為什麽會有達官顯貴,泥腿子之分,階級不管在哪裏都是有的。
後世已經算是很平等了,不還是有階級劃分。
宋朝在所有朝代裏算是讀書改變人生最多的了,前麵的朝代靠軍功的,舉孝廉的,到唐朝科舉製度才完善了起來。
宋朝文官多到三冗曆史上都是有名的,元朝時期階級矛盾更甚,比起讀書元朝人更喜歡在馬背上征服世界。
明清時期是最為嚴重的,八股文,知識變得死板,一輩子都在科舉的人大有人在。
渾渾噩噩讀書一輩子結果什麽都沒發生。
“天生我材必有用,原來我們是老鐵,這太紮心了。”學子們感覺現在用頭懸梁錐刺股不能激勵自己了。
深吸一口氣,和周圍的朋友們互相打氣,現在吃點苦,以後他們的孩子就不用吃苦了。
這個激勵確實有用,我沒有用是因為我不夠努力,天幕說的太消極了,肯定是自己吃的苦不夠多才沒有成功。
畢竟劉邦,韓信,史書上多的是逆風翻盤,沒錯他們就是如此的未來可期。
可能天幕也和他們想一塊去了,這個講的就是讀書論的。
【今年一千多萬大學生畢業,學曆貶值更甚往年】
旁白很是認真的建議道:
考研究生的人多,覺得自己就業沒有優勢,求職的時候你問一問,10個人裏麵8個大學生,還有國外的,讀博的,課外實踐都是去聯合國的,學曆真是卷的要命。
而今年更是號稱最差就業年,應屆生畢業即失業。
“這麽多讀書人,這麽厲害的娃娃畢業還沒有地方去啊,這不可能吧,後世這麽大,缺人的地方應該不少吧。”
對於一個村子裏甚至都沒讀過書的人來說,後世這些大學生一畢業那就是要去當官的。
左一個常青藤右一個名校的,博士生,博士後,研究生的,這還能找不到工作。
一直想著怎麽發展自己朝代的皇帝們雖然也很眼饞這些大學生,但也就是想想,就是實現不了。
“按年齡來算,大學生畢業也就二十四五,這一批一下子湧入市場,最後又經過一層層遞減,也怪不得他們心態會崩了。”
評論也是各種大學生現身說法:
#應屆生抓緊考公考編吧,抓緊吧,三年後,考公考編將是腥風血雨,難度至少比現在難一半以上
#00後才是最悲催的一代,上不如老下卷不過小學生,直播,互聯網,比特幣一個都錯過了
# 省流:要麽你爸媽有點東西,要麽你有點東西,不然進廠你都幹不過人家沒讀幾天書的
#高中畢業進廠打工工資8000,我不甘複讀上了本科,出來2000,現在心甘情願
#中專的出來就像坐過牢一樣,有案底
#問大專生要學曆,問研究生要工作經驗,再問博士要年齡,絕殺
#跑美團的本科生一大把
#不是說勸導大家不用讀書,而是你讀書的速度都趕不上社會的發展
“看得我都焦慮了,看這些視頻裏的人都笑的開心,這養活不了自己可是大事。”
“我懂,這就和你中狀元後打算報效朝廷一樣,結果發現自己壓根沒了用武之地。”
“二十五六在我們這裏娃都能跑了,這些人還在擔心自己能不能有一份工作。”
老祖宗們也是跟著焦急了起來,實在不行先隨便幹點工作過渡下再試試。
很明顯大學生們都是這樣想的,總不能把自己餓死吧,這兩年不僅學曆貶值,錢也不好掙了。
一個個都是能省則省,能從家裏帶的絕不花一分錢,畢業後工作不找家裏要錢已經能打敗大部分人了。
#英專生去著名外企了 ———星巴克
#畢業一個第二月工資1w3後邊更高覺得沒意思考了個研 ,這下好了3500了
#留學歸來的碩士咋了還是在瑞幸搖咖啡
#大學畢業4000一個月我不服,專升本一個月3000服了
#我央美畢業的,結果在海底撈做美甲
#說點破防的,現在裝修人工貴得很,瓦工約200一天,水電工約300一天,木工約400一天
#1800掃地阿姨都不幹,我211照樣幹
“不至於吧,211連大廠都進不去,這也太卷了,不敢想北上廣那些人得多大壓力,看的我都有點焦慮。”
聽到這姑娘的嘟囔聲,老祖宗們才想起似乎沒見她出去工作過,不出門錢還能自己跑她手上。
剛看完這一波的老祖宗們又開始擔心起了這姑娘的生活問題了。
不過看她悠哉的樣子倒是不焦慮的,有自己的節奏生活。
“哈哈,怎麽不算是最穩定的工作呢。”
被吸引注意力的百姓們有些不知所措,剛還在說就業形勢嚴峻,這就出現了一個不看學曆,不看經曆,而且高薪的工作。
“天底下有這麽好的事?我怎麽不信呢,這和前麵提到的緬北詐騙有什麽區別。”
而這份工作就是:
需要男,23歲左右,替人頂罪,到手最少3000萬,三月份槍斃,需要聯係…
“我就說嘛,怎麽會有好事,掙這錢瘋了嗎?”
“錢給的還行,就是有點不太安全。”
“這種工作一輩子隻需要麵試一次,沒找到工作的有福了。”
“胡說什麽呢,這一幹一輩子就完了。”
嘴笨的人跟著念了下,讀下來覺得自己的舌頭都要卷起來了。
坐不住的小孩看著這人後座的香蕉,口水都流下來了。
“長大後我也要去賣香蕉,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王德彪。”
一旁的母親趕緊捂著自家孩子的嘴,呸呸兩聲,告誡道:
“賣什麽香蕉,這人和我們不一樣,你好好學學天幕上的字,長大了哪怕是做個賬房先生,給別人寫個信都是祖墳冒青煙了。”
而這些話對於早熟的古代人來說表達的很準確,不然為什麽會有達官顯貴,泥腿子之分,階級不管在哪裏都是有的。
後世已經算是很平等了,不還是有階級劃分。
宋朝在所有朝代裏算是讀書改變人生最多的了,前麵的朝代靠軍功的,舉孝廉的,到唐朝科舉製度才完善了起來。
宋朝文官多到三冗曆史上都是有名的,元朝時期階級矛盾更甚,比起讀書元朝人更喜歡在馬背上征服世界。
明清時期是最為嚴重的,八股文,知識變得死板,一輩子都在科舉的人大有人在。
渾渾噩噩讀書一輩子結果什麽都沒發生。
“天生我材必有用,原來我們是老鐵,這太紮心了。”學子們感覺現在用頭懸梁錐刺股不能激勵自己了。
深吸一口氣,和周圍的朋友們互相打氣,現在吃點苦,以後他們的孩子就不用吃苦了。
這個激勵確實有用,我沒有用是因為我不夠努力,天幕說的太消極了,肯定是自己吃的苦不夠多才沒有成功。
畢竟劉邦,韓信,史書上多的是逆風翻盤,沒錯他們就是如此的未來可期。
可能天幕也和他們想一塊去了,這個講的就是讀書論的。
【今年一千多萬大學生畢業,學曆貶值更甚往年】
旁白很是認真的建議道:
考研究生的人多,覺得自己就業沒有優勢,求職的時候你問一問,10個人裏麵8個大學生,還有國外的,讀博的,課外實踐都是去聯合國的,學曆真是卷的要命。
而今年更是號稱最差就業年,應屆生畢業即失業。
“這麽多讀書人,這麽厲害的娃娃畢業還沒有地方去啊,這不可能吧,後世這麽大,缺人的地方應該不少吧。”
對於一個村子裏甚至都沒讀過書的人來說,後世這些大學生一畢業那就是要去當官的。
左一個常青藤右一個名校的,博士生,博士後,研究生的,這還能找不到工作。
一直想著怎麽發展自己朝代的皇帝們雖然也很眼饞這些大學生,但也就是想想,就是實現不了。
“按年齡來算,大學生畢業也就二十四五,這一批一下子湧入市場,最後又經過一層層遞減,也怪不得他們心態會崩了。”
評論也是各種大學生現身說法:
#應屆生抓緊考公考編吧,抓緊吧,三年後,考公考編將是腥風血雨,難度至少比現在難一半以上
#00後才是最悲催的一代,上不如老下卷不過小學生,直播,互聯網,比特幣一個都錯過了
# 省流:要麽你爸媽有點東西,要麽你有點東西,不然進廠你都幹不過人家沒讀幾天書的
#高中畢業進廠打工工資8000,我不甘複讀上了本科,出來2000,現在心甘情願
#中專的出來就像坐過牢一樣,有案底
#問大專生要學曆,問研究生要工作經驗,再問博士要年齡,絕殺
#跑美團的本科生一大把
#不是說勸導大家不用讀書,而是你讀書的速度都趕不上社會的發展
“看得我都焦慮了,看這些視頻裏的人都笑的開心,這養活不了自己可是大事。”
“我懂,這就和你中狀元後打算報效朝廷一樣,結果發現自己壓根沒了用武之地。”
“二十五六在我們這裏娃都能跑了,這些人還在擔心自己能不能有一份工作。”
老祖宗們也是跟著焦急了起來,實在不行先隨便幹點工作過渡下再試試。
很明顯大學生們都是這樣想的,總不能把自己餓死吧,這兩年不僅學曆貶值,錢也不好掙了。
一個個都是能省則省,能從家裏帶的絕不花一分錢,畢業後工作不找家裏要錢已經能打敗大部分人了。
#英專生去著名外企了 ———星巴克
#畢業一個第二月工資1w3後邊更高覺得沒意思考了個研 ,這下好了3500了
#留學歸來的碩士咋了還是在瑞幸搖咖啡
#大學畢業4000一個月我不服,專升本一個月3000服了
#我央美畢業的,結果在海底撈做美甲
#說點破防的,現在裝修人工貴得很,瓦工約200一天,水電工約300一天,木工約400一天
#1800掃地阿姨都不幹,我211照樣幹
“不至於吧,211連大廠都進不去,這也太卷了,不敢想北上廣那些人得多大壓力,看的我都有點焦慮。”
聽到這姑娘的嘟囔聲,老祖宗們才想起似乎沒見她出去工作過,不出門錢還能自己跑她手上。
剛看完這一波的老祖宗們又開始擔心起了這姑娘的生活問題了。
不過看她悠哉的樣子倒是不焦慮的,有自己的節奏生活。
“哈哈,怎麽不算是最穩定的工作呢。”
被吸引注意力的百姓們有些不知所措,剛還在說就業形勢嚴峻,這就出現了一個不看學曆,不看經曆,而且高薪的工作。
“天底下有這麽好的事?我怎麽不信呢,這和前麵提到的緬北詐騙有什麽區別。”
而這份工作就是:
需要男,23歲左右,替人頂罪,到手最少3000萬,三月份槍斃,需要聯係…
“我就說嘛,怎麽會有好事,掙這錢瘋了嗎?”
“錢給的還行,就是有點不太安全。”
“這種工作一輩子隻需要麵試一次,沒找到工作的有福了。”
“胡說什麽呢,這一幹一輩子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