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自己喜歡的猴終於被發現了
直播老祖宗圍觀自己被拉郎配 作者:魏你吃香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次被說服的古人:有道理,說得沒錯。
三選一。
要我們是上麵的人也選毛茸茸的猴子,三隻眼和小哪吒感覺不好馴服啊!
原本不少讀書人對這種雜談神話書籍是不屑一顧的,但聽了幾句感覺哪裏就不對了。
耍猴的到底是吳承恩還是你們這些過度解讀的人啊。
怎麽想這麽多的,請問呢。
看似說反骨仔,實則幾人拚的還是背景,還時不時夾雜著些官場的事情。
想的陰謀論的不少人也打算仔細看看,這哪是取經故事啊,簡直就是官員教學視頻啊。
這他們還不學起來等什麽呢。
[ 所以天庭和佛門也不傻,取經,領導層寧可選個猴子重新馴化也不願選現成的哪吒,就是因為哪吒太叛逆了,指不定啥時候就把唐僧幹掉了……?
而且攮死唐僧後高低也得飛去南海和靈山再給觀音以及如來一人一槍。 ]
[ 雖然讓哪吒去取經 是會節省一半的時間 但如果唐僧敢念緊箍咒 就算哪吒疼死前一秒 也要戳唐僧一槍。
紅孩兒夠囂張吧,但被欺負:找爸告狀可哪吒被欺負:不現在搞死你我不姓李。看出區別的嗎? ]
[ 楊戩看似正直講道理,但心裏的彎彎繞繞多的很,最難看透,最難糊弄。
哪吒性格直,脾氣暴躁,隻能順毛捋,但他殺心最重,以唐僧一路上的毛病,放哪吒這,不知道殺他幾迴呢。]
[ 唐僧:逆徒
孫悟空:會生氣迴花果山
哪吒:我讓你現在就到西天! ]
………。
被這一頓分析支配的不少人似乎把自己代入了唐僧,頭搖的飛快。
更有人現學現用在評論裏學到的新詞:
“這哪吒怎麽越說越像超雄了。”
“所以選猴子的原因: 是因為他善?”
有人立馬附和了,“沒錯,我十年猴哥老粉了,有種自己喜歡的猴終於被發現的感覺了……”
旁邊被這話噎到的人:(? ̄? ??  ̄??)。
心裏瘋狂吐槽:不是吧大哥,你都不識字,還十年老粉,咱們看天幕的時間也都相同,說話一股子大眼仔裏廁所的味道。
站在兩人身後的人翻了個白眼,撇撇嘴無聲的做了個嘔吐的動作。
心裏也在罵罵咧咧:果然是人紅是非多,猴也不例外,天幕誇了兩句,十年猴粉,全世界都吻了上來。
“………”
畫麵一轉,赫然是一個端坐蓮台的如來聽著哪吒取經的總結。
好在眾人看見了底下的一行字:[ 假設哪吒去取經會如何。]
[ 如來:不對啊,哪吒取經三年了一次也沒來我這雷音寺尋求幫忙,也沒去天庭,他能搞定一路上我們安排的托嗎?
哪吒:…佛祖,俺在這。
如來:(說到就到)(帶著笑容詢問)小哪吒,是不是遇到困難了,你說就行,我如來天上地下,唯吾獨尊,麵子這一塊你放心。
哪吒:(撓撓頭麵色不屑),沒啥困難,81難很難嗎?
如來:(左看右看)怎麽就你跟金蟬子,你師弟呢。”
哪吒:什麽師兄弟?那不都妖怪嗎?我都收拾完了,強搶美女的豬精我一槍就挑死了,流沙河的那個也成肉末了,小白龍?嗬~沒人比我更知道怎麽處理龍了。
如來:………,這下好了,全讓這小子攪和了,猴子你在哪,這次你在我掌心撒尿我不關你了。(鬱悶·jpg )。 ]
看完這個小劇場大家樂的不行。
而條件反射已經有些ptsd 的李世民有些無奈,他現在聽見這句“沒人比我更知道怎麽處理…”就應激。
哪吒要殺李靖還能用神話故事來掩飾,可我總不能跟他比吧,又是讓自己處理父皇又是讓自己死的時候帶走武則天和長孫無忌的。
簡直比他還操心,真是太熱情了,這主意出的也是…
評論:
【哪吒取經,七十二難的精怪都得死,沒一個能活著離開,】
【猴子:美好的童年治愈一生———】
【真假哪吒那一集————
哪吒:看見李靖你敢上去捅死他那咱倆都是真哪吒———一下子就分辨出來了。】
【五莊觀,九元靈聖,黃風怪他怎麽過的[捂臉]】
【沒這麽理想,越靠近靈山妖怪背景也越厲害,哪吒再厲害還能沒有治不了他的人嗎?】
【哪吒搖人最後發現自己還是小輩,怎麽打,他是莽又不是傻。】
【五莊觀如果真有這麽一劫,要麽他和悟空一樣請觀音出手——要麽請太乙,太乙再去找原始天尊】
【……當然,這種說法也不對,原始天尊是護短,可這明顯是佛門和天庭得力,怎麽會給三光神水。】
【女媧更別想了,——所以哪吒還是得去靈山,找觀音。鎮元子可不會因為他是闡教徒孫就白白受氣】
以為會看到哪吒繼續橫跳下去的眾人看完評論點點頭讚同的直拍大腿。
“有道理,一山還比一山高,哪吒的武力值就要看和誰比了。”
而頭腦風暴瘋狂迴想自己寫書時的狀態的吳承恩更懵了。
不是,哪吒在裏麵就占一小部分,重點是那隻猴和取經的過程和意義。
吳承恩:看猴!看猴!去看猴!(聲嘶力竭的大喊),我是作者,聽我的啊!
[ 你真的看懂四大名著了嗎?細思極恐,看完名著的你是否發現了作者不為人知的另一麵。]
老祖宗:哈?……又恐?另外四大名著是什麽,我們沒讀過啊。
好在天幕旁白介紹了一下這幾本書。
吳承恩————《西遊記》
羅貫中———《三國演義》(施耐庵學生,在施耐庵去世後對《水滸傳》進行加工)
施耐庵———《水滸傳》
曹雪芹——《紅樓夢》
天幕下
此時的羅貫中和老師施耐庵對視一眼都有些不可置信,這說得是他們,他們的著書。還成名著了。
沒人不喜歡自己的著作被人誇了,尤其是文人墨客了。
大喜大落後,兩人又有些糾結,要知道自從天幕說了明朝的事情後,正處在元時期的他們已經打算好去投奔明軍了。
希望也能出自己的一份力。
兩人都已經收拾好了,準備加入張士誠領導的起義軍反抗元軍的殘暴。
最後再一路挺進中原,沒準運氣好點得到重視還能見到朱元璋呢。
現在還有些難抉擇呢。
[ 那就是,這幾人寫書的時候暴露了自己的親身經曆。
吳承恩真混過官場,羅貫中真打過仗,施耐庵真混過黑社會,曹雪芹是真被抄過家。]
你仔細想想:[ 《水滸傳》裏誰的武力值最高?———不是武鬆,李逵,而是作者本人施耐庵。]
[ 描寫武鬆砍人時刀卷刃砍不下去了要換刃,王婆教潘金蓮把抹布在水裏煮過了擦血跡這種都是細節。]
[ 還有沒真經曆過能知道wan心要潑涼水的,林教頭在風雪山神廟中的“再看一看,拾得他一兩塊骨頭迴京”這句話,就知道施耐庵絕對見過被大火燒死的人。]
[ 他甚至知道帶走金銀器具時要先踩扁了再裝進迴袋裏,要是沒真幹過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
後麵詔安寫的假感覺沒啥細節,說明施耐庵是真沒當過官,他想象不出來。]
………
“哇哦~”不少人異口同聲的驚歎起來。
“真細節啊,他們都看得這麽仔細的嗎?”
吃瓜群眾們也很是認同,看來另外兩人也很寫實了。
彈幕說的藝術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是這麽個意思啊。
評論:
【施耐庵從殺人寫到pao屍,甚至是縱火投毒,都得源於他參加了元朝末年的紅巾軍啊】
【施耐庵之所以要黑姓潘的人,完全是因為誠王張士誠的女婿潘元紹背信棄義投敵,在關鍵時刻帶兵投靠了朱元璋。
……而施耐庵當時是張士誠的幕僚謀士,他很瞧不起這種背信棄義的小人。】
【 三國演義有意刻畫東吳鼠輩是因為當時朱元璋是吳王】
【羅貫中跟施耐庵是師徒關係,他當時也在張士誠麾下,
主要是被張士誠的仁心和善待百姓的行為所吸引,張士誠在當年確實很得民心。】
【當時張士誠,陳友諒,朱元璋,當時誰贏了誰當皇帝。】
【1367年,朱元璋麾下常遇春於杭州破張士誠所部三萬人…
然後其幕僚施耐庵、羅貫中隱姓埋名狼狽而走】
【所以當你和史書放在一起的時候,總有種幻滅的感覺】
【而且三國裏漢名聲大噪,孫權背上鼠輩,——其實羅貫中寫的時候漢指的是陳友諒。】
【…… 演義裏麵赤壁之戰原型就是陳友諒和朱元璋鄱陽湖決戰】
【施耐庵:徒兒,我水滸傳後半部你怎麽寫的?羅貫中:徒兒被打怕了,還是招安吧。】
【七進七出,那是李文忠幾十人直衝中軍一戰打崩張士誠二十萬的真實經曆】
【 羅貫中沒見過趙雲,但是真被李文忠揍過】
【都罵趙括問題是人家擋了白起40多天 羅貫中對麵2000人被打崩了】
【羅貫中:趙雲七進七出是我寫的你們完全可以不信,他李文忠19歲帶2千人七進七出幹我老板張士誠,我差點死在那次】
【李文忠你可能不知道 但是他的兒子你肯定聽過 運輸大隊長李景隆 沒有他就沒有永樂大帝了。還有南京城門就是李景隆給朱棣開的。】
“………”
“嘶~”這個評論硬控眾人許久,誰能想到兩本書牽扯了三個朝代呢。
羅貫中和施耐庵:(不嘻嘻)我們是反派啊合著,剛準備奔向美好的未來,沒想到他們還看不上朱元璋呢,天呐,這下可真出名了。
看到說自己打仗菜的,羅貫中啞火了————,對麵不用計,這是不對的,我計劃的是圍魏救趙,可對麵太能打了,計沒使出來。
孫權:(憤怒·jpg )好啊,終於找到東吳鼠輩的源頭了,你倆清高,打不過朱元璋,你去寫他啊。還用我指代。
真是。。就欺負我死的早不能找你倆算賬是吧。
洪武朝的官員們也想起了打天下的那些對手。
但話又說迴來了,小說裏又沒指名道姓的寫他們的名字,寫的是三國時期的,他們也不知道這兩人這樣啊。
朱元璋看了好幾遍評論,越看越樂嗬,最後哈哈大笑起來。
文人嘛發發牢騷寫寫書,抒發下自己的鬱鬱不得誌,他還是很大方的,沒有這麽小氣。
暗罵他是東吳鼠輩,那陳友諒就是代指曹操了,?
朱元璋坐直身子,更不屑羅貫中了。
要知道,當時十四歲的外甥文忠幾下就突突了張士誠的軍隊。
他老朱對能打的對手還是很敬重的,像王保保,那是個奇男子。
但這人嘛……,他可看不上,實際操作水平太菜了。
李文忠看評論說他和霍去病將軍對比也是有些不敢接受。
要問當時他為何進攻的那麽順利…
當時張士誠玩脫了,坐山觀虎鬥,不派兵就這麽幹看著,能不失敗嗎?
而且讓一個寫小說的訓練士兵,帶兵打仗,這不是搞笑嗎?
紙上談兵可不要失敗嗎?
當然,他確實對江浙一帶很好,得到了江南地區的鼎力支持。因此陛下加重了江南的賦稅。
在明初 江浙賦稅可是其他省的3倍。
腦中迅速過完這些的李文忠又看到自己的兒子。
評論都在調侃大明戰神,
又有些憂心,希望自己的兒子真的是在演戲,做無間道,而不是真的菜,50萬打不過幾萬人真是…
就怕他真是中看不中用啊。
……。
在洪武朝官員們想著其中的聯係的時候,天幕話題一轉又說到了吳承恩。
[ 吳承恩在寫比丘國就是用小孩心 月 幹做藥引這部分,藥引偏方又是根據什麽來寫的。]
[ 嘉靖煉丹使用宮女的初潮來製藥,不準宮女吃五穀,每天隻吃水果蔬菜,死的宮女更是不計其數。
而且你猜猜那些棗是用什麽弄的,比丘國國王是西遊路上最昏庸殘暴的一個,但就他得了長壽。。]
[ 因此吳承恩在寫這一迴的時候,提到了“錦衣官”和“謹身殿”,前者是明朝的官製,後者則是明代的宮殿,這已經不是暗喻了,直接貼臉開大了。]
三選一。
要我們是上麵的人也選毛茸茸的猴子,三隻眼和小哪吒感覺不好馴服啊!
原本不少讀書人對這種雜談神話書籍是不屑一顧的,但聽了幾句感覺哪裏就不對了。
耍猴的到底是吳承恩還是你們這些過度解讀的人啊。
怎麽想這麽多的,請問呢。
看似說反骨仔,實則幾人拚的還是背景,還時不時夾雜著些官場的事情。
想的陰謀論的不少人也打算仔細看看,這哪是取經故事啊,簡直就是官員教學視頻啊。
這他們還不學起來等什麽呢。
[ 所以天庭和佛門也不傻,取經,領導層寧可選個猴子重新馴化也不願選現成的哪吒,就是因為哪吒太叛逆了,指不定啥時候就把唐僧幹掉了……?
而且攮死唐僧後高低也得飛去南海和靈山再給觀音以及如來一人一槍。 ]
[ 雖然讓哪吒去取經 是會節省一半的時間 但如果唐僧敢念緊箍咒 就算哪吒疼死前一秒 也要戳唐僧一槍。
紅孩兒夠囂張吧,但被欺負:找爸告狀可哪吒被欺負:不現在搞死你我不姓李。看出區別的嗎? ]
[ 楊戩看似正直講道理,但心裏的彎彎繞繞多的很,最難看透,最難糊弄。
哪吒性格直,脾氣暴躁,隻能順毛捋,但他殺心最重,以唐僧一路上的毛病,放哪吒這,不知道殺他幾迴呢。]
[ 唐僧:逆徒
孫悟空:會生氣迴花果山
哪吒:我讓你現在就到西天! ]
………。
被這一頓分析支配的不少人似乎把自己代入了唐僧,頭搖的飛快。
更有人現學現用在評論裏學到的新詞:
“這哪吒怎麽越說越像超雄了。”
“所以選猴子的原因: 是因為他善?”
有人立馬附和了,“沒錯,我十年猴哥老粉了,有種自己喜歡的猴終於被發現的感覺了……”
旁邊被這話噎到的人:(? ̄? ??  ̄??)。
心裏瘋狂吐槽:不是吧大哥,你都不識字,還十年老粉,咱們看天幕的時間也都相同,說話一股子大眼仔裏廁所的味道。
站在兩人身後的人翻了個白眼,撇撇嘴無聲的做了個嘔吐的動作。
心裏也在罵罵咧咧:果然是人紅是非多,猴也不例外,天幕誇了兩句,十年猴粉,全世界都吻了上來。
“………”
畫麵一轉,赫然是一個端坐蓮台的如來聽著哪吒取經的總結。
好在眾人看見了底下的一行字:[ 假設哪吒去取經會如何。]
[ 如來:不對啊,哪吒取經三年了一次也沒來我這雷音寺尋求幫忙,也沒去天庭,他能搞定一路上我們安排的托嗎?
哪吒:…佛祖,俺在這。
如來:(說到就到)(帶著笑容詢問)小哪吒,是不是遇到困難了,你說就行,我如來天上地下,唯吾獨尊,麵子這一塊你放心。
哪吒:(撓撓頭麵色不屑),沒啥困難,81難很難嗎?
如來:(左看右看)怎麽就你跟金蟬子,你師弟呢。”
哪吒:什麽師兄弟?那不都妖怪嗎?我都收拾完了,強搶美女的豬精我一槍就挑死了,流沙河的那個也成肉末了,小白龍?嗬~沒人比我更知道怎麽處理龍了。
如來:………,這下好了,全讓這小子攪和了,猴子你在哪,這次你在我掌心撒尿我不關你了。(鬱悶·jpg )。 ]
看完這個小劇場大家樂的不行。
而條件反射已經有些ptsd 的李世民有些無奈,他現在聽見這句“沒人比我更知道怎麽處理…”就應激。
哪吒要殺李靖還能用神話故事來掩飾,可我總不能跟他比吧,又是讓自己處理父皇又是讓自己死的時候帶走武則天和長孫無忌的。
簡直比他還操心,真是太熱情了,這主意出的也是…
評論:
【哪吒取經,七十二難的精怪都得死,沒一個能活著離開,】
【猴子:美好的童年治愈一生———】
【真假哪吒那一集————
哪吒:看見李靖你敢上去捅死他那咱倆都是真哪吒———一下子就分辨出來了。】
【五莊觀,九元靈聖,黃風怪他怎麽過的[捂臉]】
【沒這麽理想,越靠近靈山妖怪背景也越厲害,哪吒再厲害還能沒有治不了他的人嗎?】
【哪吒搖人最後發現自己還是小輩,怎麽打,他是莽又不是傻。】
【五莊觀如果真有這麽一劫,要麽他和悟空一樣請觀音出手——要麽請太乙,太乙再去找原始天尊】
【……當然,這種說法也不對,原始天尊是護短,可這明顯是佛門和天庭得力,怎麽會給三光神水。】
【女媧更別想了,——所以哪吒還是得去靈山,找觀音。鎮元子可不會因為他是闡教徒孫就白白受氣】
以為會看到哪吒繼續橫跳下去的眾人看完評論點點頭讚同的直拍大腿。
“有道理,一山還比一山高,哪吒的武力值就要看和誰比了。”
而頭腦風暴瘋狂迴想自己寫書時的狀態的吳承恩更懵了。
不是,哪吒在裏麵就占一小部分,重點是那隻猴和取經的過程和意義。
吳承恩:看猴!看猴!去看猴!(聲嘶力竭的大喊),我是作者,聽我的啊!
[ 你真的看懂四大名著了嗎?細思極恐,看完名著的你是否發現了作者不為人知的另一麵。]
老祖宗:哈?……又恐?另外四大名著是什麽,我們沒讀過啊。
好在天幕旁白介紹了一下這幾本書。
吳承恩————《西遊記》
羅貫中———《三國演義》(施耐庵學生,在施耐庵去世後對《水滸傳》進行加工)
施耐庵———《水滸傳》
曹雪芹——《紅樓夢》
天幕下
此時的羅貫中和老師施耐庵對視一眼都有些不可置信,這說得是他們,他們的著書。還成名著了。
沒人不喜歡自己的著作被人誇了,尤其是文人墨客了。
大喜大落後,兩人又有些糾結,要知道自從天幕說了明朝的事情後,正處在元時期的他們已經打算好去投奔明軍了。
希望也能出自己的一份力。
兩人都已經收拾好了,準備加入張士誠領導的起義軍反抗元軍的殘暴。
最後再一路挺進中原,沒準運氣好點得到重視還能見到朱元璋呢。
現在還有些難抉擇呢。
[ 那就是,這幾人寫書的時候暴露了自己的親身經曆。
吳承恩真混過官場,羅貫中真打過仗,施耐庵真混過黑社會,曹雪芹是真被抄過家。]
你仔細想想:[ 《水滸傳》裏誰的武力值最高?———不是武鬆,李逵,而是作者本人施耐庵。]
[ 描寫武鬆砍人時刀卷刃砍不下去了要換刃,王婆教潘金蓮把抹布在水裏煮過了擦血跡這種都是細節。]
[ 還有沒真經曆過能知道wan心要潑涼水的,林教頭在風雪山神廟中的“再看一看,拾得他一兩塊骨頭迴京”這句話,就知道施耐庵絕對見過被大火燒死的人。]
[ 他甚至知道帶走金銀器具時要先踩扁了再裝進迴袋裏,要是沒真幹過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
後麵詔安寫的假感覺沒啥細節,說明施耐庵是真沒當過官,他想象不出來。]
………
“哇哦~”不少人異口同聲的驚歎起來。
“真細節啊,他們都看得這麽仔細的嗎?”
吃瓜群眾們也很是認同,看來另外兩人也很寫實了。
彈幕說的藝術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是這麽個意思啊。
評論:
【施耐庵從殺人寫到pao屍,甚至是縱火投毒,都得源於他參加了元朝末年的紅巾軍啊】
【施耐庵之所以要黑姓潘的人,完全是因為誠王張士誠的女婿潘元紹背信棄義投敵,在關鍵時刻帶兵投靠了朱元璋。
……而施耐庵當時是張士誠的幕僚謀士,他很瞧不起這種背信棄義的小人。】
【 三國演義有意刻畫東吳鼠輩是因為當時朱元璋是吳王】
【羅貫中跟施耐庵是師徒關係,他當時也在張士誠麾下,
主要是被張士誠的仁心和善待百姓的行為所吸引,張士誠在當年確實很得民心。】
【當時張士誠,陳友諒,朱元璋,當時誰贏了誰當皇帝。】
【1367年,朱元璋麾下常遇春於杭州破張士誠所部三萬人…
然後其幕僚施耐庵、羅貫中隱姓埋名狼狽而走】
【所以當你和史書放在一起的時候,總有種幻滅的感覺】
【而且三國裏漢名聲大噪,孫權背上鼠輩,——其實羅貫中寫的時候漢指的是陳友諒。】
【…… 演義裏麵赤壁之戰原型就是陳友諒和朱元璋鄱陽湖決戰】
【施耐庵:徒兒,我水滸傳後半部你怎麽寫的?羅貫中:徒兒被打怕了,還是招安吧。】
【七進七出,那是李文忠幾十人直衝中軍一戰打崩張士誠二十萬的真實經曆】
【 羅貫中沒見過趙雲,但是真被李文忠揍過】
【都罵趙括問題是人家擋了白起40多天 羅貫中對麵2000人被打崩了】
【羅貫中:趙雲七進七出是我寫的你們完全可以不信,他李文忠19歲帶2千人七進七出幹我老板張士誠,我差點死在那次】
【李文忠你可能不知道 但是他的兒子你肯定聽過 運輸大隊長李景隆 沒有他就沒有永樂大帝了。還有南京城門就是李景隆給朱棣開的。】
“………”
“嘶~”這個評論硬控眾人許久,誰能想到兩本書牽扯了三個朝代呢。
羅貫中和施耐庵:(不嘻嘻)我們是反派啊合著,剛準備奔向美好的未來,沒想到他們還看不上朱元璋呢,天呐,這下可真出名了。
看到說自己打仗菜的,羅貫中啞火了————,對麵不用計,這是不對的,我計劃的是圍魏救趙,可對麵太能打了,計沒使出來。
孫權:(憤怒·jpg )好啊,終於找到東吳鼠輩的源頭了,你倆清高,打不過朱元璋,你去寫他啊。還用我指代。
真是。。就欺負我死的早不能找你倆算賬是吧。
洪武朝的官員們也想起了打天下的那些對手。
但話又說迴來了,小說裏又沒指名道姓的寫他們的名字,寫的是三國時期的,他們也不知道這兩人這樣啊。
朱元璋看了好幾遍評論,越看越樂嗬,最後哈哈大笑起來。
文人嘛發發牢騷寫寫書,抒發下自己的鬱鬱不得誌,他還是很大方的,沒有這麽小氣。
暗罵他是東吳鼠輩,那陳友諒就是代指曹操了,?
朱元璋坐直身子,更不屑羅貫中了。
要知道,當時十四歲的外甥文忠幾下就突突了張士誠的軍隊。
他老朱對能打的對手還是很敬重的,像王保保,那是個奇男子。
但這人嘛……,他可看不上,實際操作水平太菜了。
李文忠看評論說他和霍去病將軍對比也是有些不敢接受。
要問當時他為何進攻的那麽順利…
當時張士誠玩脫了,坐山觀虎鬥,不派兵就這麽幹看著,能不失敗嗎?
而且讓一個寫小說的訓練士兵,帶兵打仗,這不是搞笑嗎?
紙上談兵可不要失敗嗎?
當然,他確實對江浙一帶很好,得到了江南地區的鼎力支持。因此陛下加重了江南的賦稅。
在明初 江浙賦稅可是其他省的3倍。
腦中迅速過完這些的李文忠又看到自己的兒子。
評論都在調侃大明戰神,
又有些憂心,希望自己的兒子真的是在演戲,做無間道,而不是真的菜,50萬打不過幾萬人真是…
就怕他真是中看不中用啊。
……。
在洪武朝官員們想著其中的聯係的時候,天幕話題一轉又說到了吳承恩。
[ 吳承恩在寫比丘國就是用小孩心 月 幹做藥引這部分,藥引偏方又是根據什麽來寫的。]
[ 嘉靖煉丹使用宮女的初潮來製藥,不準宮女吃五穀,每天隻吃水果蔬菜,死的宮女更是不計其數。
而且你猜猜那些棗是用什麽弄的,比丘國國王是西遊路上最昏庸殘暴的一個,但就他得了長壽。。]
[ 因此吳承恩在寫這一迴的時候,提到了“錦衣官”和“謹身殿”,前者是明朝的官製,後者則是明代的宮殿,這已經不是暗喻了,直接貼臉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