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嗬嗬一笑道:“不裝修,怎麽把單位上的錢往自己腰包裏裝。”
“怎麽可能。”簫正陽道:“你現在是紀委書記,不要胡亂猜測。”
“鎮長,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樣的,而且我猜測啊,食堂裝修,大概率是李耀斌的公司過來,我把他看的透透的。”
“下午再說吧,對了,你把金磊叫來,臨近年底,民政部門的大走訪是不是馬上就要開始了。”
“嗬嗬,大走訪?”朱勇撇嘴道:“哪有這迴事?”
簫正陽愣了一下道:“年底上麵不是有專項資金嗎?”
“有是有,但是從來沒有見到過,具體的還是讓金磊跟你說吧,我把他叫過來。”
朱勇說完,直接站起來走了出去。
很快,徐金磊走了進來。
徐金磊跟朱勇一樣,先是問東問西,然後說了最近的一些工作。
簫正陽問道:“民政的錢應該已經到位了吧?年底大走訪怎麽安排的?”
徐金磊笑了笑,有些尷尬的道:“鎮長,以前走訪的時候,就是帶著一些掛曆,買一些米麵油之類的。”
“不對啊,民政局不是撥錢嗎,前期還讓我們上報走訪名單來著,好像是困難群眾,一戶五百。”
徐金磊搖頭道:“上報的名單是名單,但是這部分錢從來沒有發過。”
“為什麽不發?是扣在鎮上還是縣裏根本就沒有撥款?”
“以前的時候我不清楚,但是現在負責民政我知道了,這些錢上麵都是按人頭打在咱們鎮上的賬戶上。”
“也就是說,問題出在李書記那裏。”
“昨天李書記找過我,咱們一共是提報了二百多人,按照縣裏的走訪標準,每人是五百塊錢,應該有十萬多吧,李書記準備買點米麵油之類的,然後縮小一下走訪範圍。”
“那剩下的錢怎麽辦?”
“那他沒說。”
“這些錢既然是上麵的救助款,如果動用了,是會出問題的。”
徐金磊點頭道:“我也知道,但是領導不同意,我也沒有辦法。”
“走訪慰問的東西買了嗎?”
“還沒有,臨近年關,很多部門都會下來走訪,有些是人家自己買,不用咱們準備。”
簫正陽同徐金磊兩人聊了很多。
下午兩點,簫正陽來到李開躍的辦公室,他敲了幾下門,裏麵並沒有動靜。
崔立明從一邊辦公室走出來道:“鎮長,書記還沒有迴來呢。”
簫正陽應了一聲,然後來到大辦公室坐在那裏。
既然李開躍讓他兩點來辦公室,應該也快到了吧。
崔立明給簫正陽沏了茶,兩人隨便的聊著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坐在那裏,簫正陽等了有一個小時。
在三點出頭的時候,李開躍才提著包來到了單位。
簫正陽跟著李開躍進了他的辦公室。
李開躍滿身的酒氣,眼睛也通紅,應該是喝了不少。
簫正陽心中有些不悅。
按照上麵的規定,中午是不允許飲酒的,特別是臨近年底,很多時候都是突發性的,飲酒容易誤事。
簫正陽拿著筆記本,坐在了李開躍的對麵。
李開躍脫下衣服掛在衣架上,這才道:“中午跟一個客商吃飯,沒辦法,喝了點酒,很多時候,真是身不由己啊。”
簫正陽點頭道:“是啊,不過,書記,你真得注意一下了,臨近年關,現在各級紀委都在明察暗訪呢。”
“暗訪也沒有辦法,我現在正在對接項目,人家要喝酒,我總不能不讓人家喝吧,就算是被抓到,我也能解釋的通。”
簫正陽沒有繼續說。
李開躍道:“這幾天你都去哪裏了,離開怎麽也不打聲招唿,縣長問了好幾次,我都不知道怎麽給你打掩護了。”
“抱歉書記,沒有及時跟你說,我一個朋友從外地迴來了,我陪了她兩天。”
“有事要提前說,別到時候玩失蹤,這樣不管是對你還是對我都不好,以後要記住。”
“知道了。”
“叫你過來主要是想跟你統一一下思想,民政部門的慰問金到了,一共是十萬多點,這個錢以前都是不發的,現在村子裏不安定,群眾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給張三不給李四,很可能就會引發矛盾,造成村裏的不穩定,所以,我打算鎮上買點米麵油,然後給這些困難戶送去。”
“書記,這是專項資金,如果咱們不發下去,這些錢是要原路返迴的。”
李開躍聽後直接笑了。
“原來返迴是不可能的,既然已經到了鎮上,怎麽能讓它再迴去呢,這點容易啊,財政上有辦法。”
“我覺得這件事有些不妥。”
“沒有什麽不妥的,就這麽定了,這第二個事,是我準備重新裝修一下咱們的食堂,民政上剩下的那些錢,剛好補貼到這裏。我讓人估算了一下,重新裝修,大約需要三十萬左右,民政上的那些錢不太夠,需要補上一些。”
“書記,我覺得沒這個必要,咱們食堂新裝修時間不長,我看著還挺好的,餘出這些錢,咱們可以做一些其他事情。”
“食堂也算是咱們鎮上的門麵,一些領導過來吃飯,見到咱們食堂這麽亂七八糟的,他們會怎麽想?另外,這也算是給咱們員工提高一下就餐環境。”
“書記,要不,再考慮一下,現在經濟下行,財政資金本來就緊張,咱們更是應該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時候,如果這時候裝修食堂,我覺得會帶來負麵影響,上級領導也不會同意。”
“這不需要他們同意,咱們是一級政府,隻要開個黨委會,大家舉手通過就行了,你來鄉鎮上時間不長,很多程序可能還不太了解,我準備四點召開黨委會,通過一下。”
簫正陽還想說話,這時,李開躍對著外麵叫道:“立明,你過來一下。”
崔立明很快跑了過來。
“在班子群裏下個通知,四點召開黨委會,讓所有黨委委員務必參加。”
“好。”
崔立明應了一聲轉身往外走。
“對了,把韋書記叫過來。”
……
“怎麽可能。”簫正陽道:“你現在是紀委書記,不要胡亂猜測。”
“鎮長,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樣的,而且我猜測啊,食堂裝修,大概率是李耀斌的公司過來,我把他看的透透的。”
“下午再說吧,對了,你把金磊叫來,臨近年底,民政部門的大走訪是不是馬上就要開始了。”
“嗬嗬,大走訪?”朱勇撇嘴道:“哪有這迴事?”
簫正陽愣了一下道:“年底上麵不是有專項資金嗎?”
“有是有,但是從來沒有見到過,具體的還是讓金磊跟你說吧,我把他叫過來。”
朱勇說完,直接站起來走了出去。
很快,徐金磊走了進來。
徐金磊跟朱勇一樣,先是問東問西,然後說了最近的一些工作。
簫正陽問道:“民政的錢應該已經到位了吧?年底大走訪怎麽安排的?”
徐金磊笑了笑,有些尷尬的道:“鎮長,以前走訪的時候,就是帶著一些掛曆,買一些米麵油之類的。”
“不對啊,民政局不是撥錢嗎,前期還讓我們上報走訪名單來著,好像是困難群眾,一戶五百。”
徐金磊搖頭道:“上報的名單是名單,但是這部分錢從來沒有發過。”
“為什麽不發?是扣在鎮上還是縣裏根本就沒有撥款?”
“以前的時候我不清楚,但是現在負責民政我知道了,這些錢上麵都是按人頭打在咱們鎮上的賬戶上。”
“也就是說,問題出在李書記那裏。”
“昨天李書記找過我,咱們一共是提報了二百多人,按照縣裏的走訪標準,每人是五百塊錢,應該有十萬多吧,李書記準備買點米麵油之類的,然後縮小一下走訪範圍。”
“那剩下的錢怎麽辦?”
“那他沒說。”
“這些錢既然是上麵的救助款,如果動用了,是會出問題的。”
徐金磊點頭道:“我也知道,但是領導不同意,我也沒有辦法。”
“走訪慰問的東西買了嗎?”
“還沒有,臨近年關,很多部門都會下來走訪,有些是人家自己買,不用咱們準備。”
簫正陽同徐金磊兩人聊了很多。
下午兩點,簫正陽來到李開躍的辦公室,他敲了幾下門,裏麵並沒有動靜。
崔立明從一邊辦公室走出來道:“鎮長,書記還沒有迴來呢。”
簫正陽應了一聲,然後來到大辦公室坐在那裏。
既然李開躍讓他兩點來辦公室,應該也快到了吧。
崔立明給簫正陽沏了茶,兩人隨便的聊著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坐在那裏,簫正陽等了有一個小時。
在三點出頭的時候,李開躍才提著包來到了單位。
簫正陽跟著李開躍進了他的辦公室。
李開躍滿身的酒氣,眼睛也通紅,應該是喝了不少。
簫正陽心中有些不悅。
按照上麵的規定,中午是不允許飲酒的,特別是臨近年底,很多時候都是突發性的,飲酒容易誤事。
簫正陽拿著筆記本,坐在了李開躍的對麵。
李開躍脫下衣服掛在衣架上,這才道:“中午跟一個客商吃飯,沒辦法,喝了點酒,很多時候,真是身不由己啊。”
簫正陽點頭道:“是啊,不過,書記,你真得注意一下了,臨近年關,現在各級紀委都在明察暗訪呢。”
“暗訪也沒有辦法,我現在正在對接項目,人家要喝酒,我總不能不讓人家喝吧,就算是被抓到,我也能解釋的通。”
簫正陽沒有繼續說。
李開躍道:“這幾天你都去哪裏了,離開怎麽也不打聲招唿,縣長問了好幾次,我都不知道怎麽給你打掩護了。”
“抱歉書記,沒有及時跟你說,我一個朋友從外地迴來了,我陪了她兩天。”
“有事要提前說,別到時候玩失蹤,這樣不管是對你還是對我都不好,以後要記住。”
“知道了。”
“叫你過來主要是想跟你統一一下思想,民政部門的慰問金到了,一共是十萬多點,這個錢以前都是不發的,現在村子裏不安定,群眾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給張三不給李四,很可能就會引發矛盾,造成村裏的不穩定,所以,我打算鎮上買點米麵油,然後給這些困難戶送去。”
“書記,這是專項資金,如果咱們不發下去,這些錢是要原路返迴的。”
李開躍聽後直接笑了。
“原來返迴是不可能的,既然已經到了鎮上,怎麽能讓它再迴去呢,這點容易啊,財政上有辦法。”
“我覺得這件事有些不妥。”
“沒有什麽不妥的,就這麽定了,這第二個事,是我準備重新裝修一下咱們的食堂,民政上剩下的那些錢,剛好補貼到這裏。我讓人估算了一下,重新裝修,大約需要三十萬左右,民政上的那些錢不太夠,需要補上一些。”
“書記,我覺得沒這個必要,咱們食堂新裝修時間不長,我看著還挺好的,餘出這些錢,咱們可以做一些其他事情。”
“食堂也算是咱們鎮上的門麵,一些領導過來吃飯,見到咱們食堂這麽亂七八糟的,他們會怎麽想?另外,這也算是給咱們員工提高一下就餐環境。”
“書記,要不,再考慮一下,現在經濟下行,財政資金本來就緊張,咱們更是應該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時候,如果這時候裝修食堂,我覺得會帶來負麵影響,上級領導也不會同意。”
“這不需要他們同意,咱們是一級政府,隻要開個黨委會,大家舉手通過就行了,你來鄉鎮上時間不長,很多程序可能還不太了解,我準備四點召開黨委會,通過一下。”
簫正陽還想說話,這時,李開躍對著外麵叫道:“立明,你過來一下。”
崔立明很快跑了過來。
“在班子群裏下個通知,四點召開黨委會,讓所有黨委委員務必參加。”
“好。”
崔立明應了一聲轉身往外走。
“對了,把韋書記叫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