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攜二女拜見顧老1
置我於死地者使我重生 作者:獵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半日山築是楚軼早年出錢以龔府的名義建造的,主要的目的就是邀請各家大學者前來講學。這個想法還是他的太子大哥想出來的。早在太祖年間,就曾發生過南北榜之爭,案情複雜,牽連甚廣,甚至鬧到一度動搖國本。太祖皇帝殺伐果決,砍了幾批涉案人員,才將洶湧的民情給安撫下來。
南北榜之爭的根本原因是什麽?其實很簡單,就是恩科開試,所錄取的學子均是南方人,無一北方學子。於是北方學子就鬧起來,覺得朝廷是為了籠絡南方士族而刻意打壓北方學子。其實不然,當初國朝初定,天下大安未有幾年,讀書人哪有好的條件和環境好好學習呢?加上太祖皇帝是從南方起的家,南方收於其麾下日久,安定的日子比北方多,北方是後來太祖皇帝北上北伐才平定的。當時的北方一直處於戰火之中,老百姓保命尚且困難重重,何談寒窗苦讀呢?等到太祖皇帝開恩科納人才,一經考試,這南北學子的質量高低就體現出來了,故而當時那科錄取的都是南方學子。
當然,北方學子鬧大後,先頭錄取的南方學子成績均被作廢。太祖皇帝為了平衡南北政治勢力,又開了一場恩科,錄取之人全部為北方學子。至此開了國朝科舉分南北兩場的先河。
如今的皇帝陛下北征漠北多次,邊境之戰曠日持久,朝內太子坐鎮,監國多年,奉行祖宗家法,依舊實行南北科場。但為了促進南北交流和融合,平衡各方勢力,穩定朝局,也一直在努力在南北士族之間協調。半日山築就是太子出台的各項政策中的一項,由楚軼背後主持,龔府出麵建造;由禮部和國子監聯合作請,廣邀各家大學者,每三個月到應天半日山築進行講學,為期十日。目的就是促進各家交流,增加南北融合。此項政策已經實行四年了,且頗有成效。
這顧鳴箏是東林學派的大家,一向崇尚實學,反感空談。這個季度輪到東林學派出麵主講半日山築,顧鳴箏作為東林書院的山長,此次親自南下來講學。顧鳴箏在學子之間的威望甚高,拜謁之人數不勝數,每日半日山築前都排滿了人,州府衙門還專門調了一隊捕快,幫忙維持秩序。
顧鳴箏一日講三場,一場講兩個時辰,每場放進三十個學子。這對於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來說,已經是超負荷工作了。言鏗修帶著言梓星已經來了三日了,但一直未能排到他們進去聽講。
“爹,天氣這般冷,你還是先迴去吧!兒子自己在這裏等。”梓星年紀小,但是孝心不差任何人,他不忍心自己父親為他在這冬日裏受凍,幾次勸說言鏗修迴去。
言鏗修欣慰地摸摸梓星的腦袋道:“星兒的孝心,為父知道了。顧大師難得南下,不僅星兒想見見,為父也仰慕已久。再說,這邊這麽多人,我也不放心你一個人在此地等候。”
言梓星對言鏗修行禮道:“那請爹爹到馬車上去吧,兒子在這裏排隊。”
見小兒子如此孝順,言鏗修心下歡喜的不行,不忍拂了兒子的好意,於是就叮囑言旺親自陪著他排隊。
在排隊的眾人不知道的時候,一輛寬大的馬車停在了半日山築的後門口。顧鳴箏的貼身仆從顧興,半個時辰前就等候在後門口,準備迎接客人。
駕車的是笑塵,楚軼一馬當先從馬車內出來後,又返身將梓婋從車內接出,笑塵則跳下馬車將梓嬙接出。
“小的見過楚王殿下!”顧興見到楚軼立馬跪下磕頭請安。
楚軼叫起後,道:“你帶路吧!”
顧興在前頭引路,楚軼一行人跟在身後,梓婋低聲道:“我去見顧大師沒問題嗎?我都沒正經讀過書,見了大師,我怎麽說?別一會兒我一開口,就讓人家知道我沒學問了。那多丟人?”
楚軼輕笑道:“你什麽時候這般謙虛了?還有你不敢見的人?”
梓婋湊近他竊竊私語:“我這肚子裏沒有墨水,見到大師,自然會心虛了。”
楚軼捏捏她的手安撫道:“放心,一會兒有我在,若是大師要考較你,這不是還有嬙姑娘在嗎?據我所知,嬙姑娘在言府的族學中,學問是名列前茅的。嬙姑娘,我說的對嗎?”楚軼微微轉頭問梓嬙。
梓嬙並不接話,隻是抿嘴笑著看著楚軼和梓婋二人。
四人在顧興的帶領下,在內堂品茶等候,大概等了半個時辰的時間,顧鳴箏的講學結束了。顧鳴箏來到茶室,梓婋看去,隻見顧鳴箏五十上下,身形瘦削,頭發花白,胡須半尺長,麵上皺紋縱橫,但勝在膚色白皙,加上穿著寬袖長衫,整個人看上去仙風道骨,自有一番瀟灑自在之感。
楚軼上前恭敬地行了學生禮:“學生楚軼,見過老師。好久不見,不知老師安否?”
顧鳴箏對楚軼點點頭道:“安!坐吧。”
“你是顧老的學生?”梓婋低聲問道。
“我八歲就拜入老師門下了。”楚軼小聲快速地迴了一句。
顧鳴箏坐在書案後,對楚軼道:“你南下日久,不知道學問上是否有鬆懈?”
楚軼作揖道:“迴稟老師,學生不敢懈怠,時常溫習功課。”
顧鳴箏撫著胡須又問:“春日一別,已有近九個月未見了。當時留給你的功課,你如今作的怎麽樣?”
楚軼趕緊從胸前掏出一遝紙張,雙手奉給顧鳴箏,顧鳴箏略略翻看一番,既沒肯定也未否定道:“先放為師這邊,待我批注後再跟你細說。這兩位是?”
楚軼連忙介紹道:“老師,這位是應天府明采軒的主人,岑洛雲;這位是言府的三小姐,言梓嬙。今日帶著兩位來找老師,實在是有一件事,想請老師幫忙。”
顧鳴箏心下疑惑,他這個徒兒,一向不願多管閑事,除了自家大哥親自交辦的事,其他的都不會放在心裏。今日這是怎麽了?竟然帶著兩位女子前來求拜他這個老師。
顧鳴箏雙眼審視著梓婋和梓嬙兩姐妹,梓婋女扮男裝已久,且淫浸商道,身上自帶著一股領導者的氣勢,站在那邊,雖然恭敬,但絲毫遮掩不了她一身的精明之氣。顧鳴箏心底裏給梓婋打了個五分,十分製。
再看向梓嬙,年紀雖小,但落落大方,眉眼之間有憂愁但不乏大家閨秀的矜持。顧鳴箏暗自給梓嬙打了個八分,也是十分製。
“什麽事需要我幫忙?”顧鳴箏直接問道。
“老師,學生想請你收下這位姑娘做弟子。”楚軼伸手指著梓嬙道。
此話一出,梓婋梓嬙包括顧鳴箏都麵露驚訝。
梓婋看著楚軼,眼神瘋狂閃爍:不是說好讓顧大師假裝收下言梓星的嗎?
梓嬙無措地看向梓婋:姐姐,這是怎麽迴事?這和來之前說好的不一樣啊!
而顧鳴箏心中所想則是你小子沒事吧,收女弟子?
楚軼接著道:“老師,你要是能收下這位言姑娘,就等於是救了她一命。”在顧鳴箏的不解中,楚軼將梓婋、梓嬙、言氏、耿氏的關係一一說給顧鳴箏聽。
顧鳴箏聽完後不解道:“你是王爺,何須繞我這邊的彎子?”
楚軼拱手道:“老師,其中原因,暫時不便明說。若是我能直接用身份來解決,自然不會找到老師門前。”
顧鳴箏聞言不再追問,他這個徒弟,辦事向來有章法,有計劃,若是遇到不能用身份來解決的事,那肯定是還未布置籌備完全。既如此,他這個老師能幫則幫咯。
南北榜之爭的根本原因是什麽?其實很簡單,就是恩科開試,所錄取的學子均是南方人,無一北方學子。於是北方學子就鬧起來,覺得朝廷是為了籠絡南方士族而刻意打壓北方學子。其實不然,當初國朝初定,天下大安未有幾年,讀書人哪有好的條件和環境好好學習呢?加上太祖皇帝是從南方起的家,南方收於其麾下日久,安定的日子比北方多,北方是後來太祖皇帝北上北伐才平定的。當時的北方一直處於戰火之中,老百姓保命尚且困難重重,何談寒窗苦讀呢?等到太祖皇帝開恩科納人才,一經考試,這南北學子的質量高低就體現出來了,故而當時那科錄取的都是南方學子。
當然,北方學子鬧大後,先頭錄取的南方學子成績均被作廢。太祖皇帝為了平衡南北政治勢力,又開了一場恩科,錄取之人全部為北方學子。至此開了國朝科舉分南北兩場的先河。
如今的皇帝陛下北征漠北多次,邊境之戰曠日持久,朝內太子坐鎮,監國多年,奉行祖宗家法,依舊實行南北科場。但為了促進南北交流和融合,平衡各方勢力,穩定朝局,也一直在努力在南北士族之間協調。半日山築就是太子出台的各項政策中的一項,由楚軼背後主持,龔府出麵建造;由禮部和國子監聯合作請,廣邀各家大學者,每三個月到應天半日山築進行講學,為期十日。目的就是促進各家交流,增加南北融合。此項政策已經實行四年了,且頗有成效。
這顧鳴箏是東林學派的大家,一向崇尚實學,反感空談。這個季度輪到東林學派出麵主講半日山築,顧鳴箏作為東林書院的山長,此次親自南下來講學。顧鳴箏在學子之間的威望甚高,拜謁之人數不勝數,每日半日山築前都排滿了人,州府衙門還專門調了一隊捕快,幫忙維持秩序。
顧鳴箏一日講三場,一場講兩個時辰,每場放進三十個學子。這對於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來說,已經是超負荷工作了。言鏗修帶著言梓星已經來了三日了,但一直未能排到他們進去聽講。
“爹,天氣這般冷,你還是先迴去吧!兒子自己在這裏等。”梓星年紀小,但是孝心不差任何人,他不忍心自己父親為他在這冬日裏受凍,幾次勸說言鏗修迴去。
言鏗修欣慰地摸摸梓星的腦袋道:“星兒的孝心,為父知道了。顧大師難得南下,不僅星兒想見見,為父也仰慕已久。再說,這邊這麽多人,我也不放心你一個人在此地等候。”
言梓星對言鏗修行禮道:“那請爹爹到馬車上去吧,兒子在這裏排隊。”
見小兒子如此孝順,言鏗修心下歡喜的不行,不忍拂了兒子的好意,於是就叮囑言旺親自陪著他排隊。
在排隊的眾人不知道的時候,一輛寬大的馬車停在了半日山築的後門口。顧鳴箏的貼身仆從顧興,半個時辰前就等候在後門口,準備迎接客人。
駕車的是笑塵,楚軼一馬當先從馬車內出來後,又返身將梓婋從車內接出,笑塵則跳下馬車將梓嬙接出。
“小的見過楚王殿下!”顧興見到楚軼立馬跪下磕頭請安。
楚軼叫起後,道:“你帶路吧!”
顧興在前頭引路,楚軼一行人跟在身後,梓婋低聲道:“我去見顧大師沒問題嗎?我都沒正經讀過書,見了大師,我怎麽說?別一會兒我一開口,就讓人家知道我沒學問了。那多丟人?”
楚軼輕笑道:“你什麽時候這般謙虛了?還有你不敢見的人?”
梓婋湊近他竊竊私語:“我這肚子裏沒有墨水,見到大師,自然會心虛了。”
楚軼捏捏她的手安撫道:“放心,一會兒有我在,若是大師要考較你,這不是還有嬙姑娘在嗎?據我所知,嬙姑娘在言府的族學中,學問是名列前茅的。嬙姑娘,我說的對嗎?”楚軼微微轉頭問梓嬙。
梓嬙並不接話,隻是抿嘴笑著看著楚軼和梓婋二人。
四人在顧興的帶領下,在內堂品茶等候,大概等了半個時辰的時間,顧鳴箏的講學結束了。顧鳴箏來到茶室,梓婋看去,隻見顧鳴箏五十上下,身形瘦削,頭發花白,胡須半尺長,麵上皺紋縱橫,但勝在膚色白皙,加上穿著寬袖長衫,整個人看上去仙風道骨,自有一番瀟灑自在之感。
楚軼上前恭敬地行了學生禮:“學生楚軼,見過老師。好久不見,不知老師安否?”
顧鳴箏對楚軼點點頭道:“安!坐吧。”
“你是顧老的學生?”梓婋低聲問道。
“我八歲就拜入老師門下了。”楚軼小聲快速地迴了一句。
顧鳴箏坐在書案後,對楚軼道:“你南下日久,不知道學問上是否有鬆懈?”
楚軼作揖道:“迴稟老師,學生不敢懈怠,時常溫習功課。”
顧鳴箏撫著胡須又問:“春日一別,已有近九個月未見了。當時留給你的功課,你如今作的怎麽樣?”
楚軼趕緊從胸前掏出一遝紙張,雙手奉給顧鳴箏,顧鳴箏略略翻看一番,既沒肯定也未否定道:“先放為師這邊,待我批注後再跟你細說。這兩位是?”
楚軼連忙介紹道:“老師,這位是應天府明采軒的主人,岑洛雲;這位是言府的三小姐,言梓嬙。今日帶著兩位來找老師,實在是有一件事,想請老師幫忙。”
顧鳴箏心下疑惑,他這個徒兒,一向不願多管閑事,除了自家大哥親自交辦的事,其他的都不會放在心裏。今日這是怎麽了?竟然帶著兩位女子前來求拜他這個老師。
顧鳴箏雙眼審視著梓婋和梓嬙兩姐妹,梓婋女扮男裝已久,且淫浸商道,身上自帶著一股領導者的氣勢,站在那邊,雖然恭敬,但絲毫遮掩不了她一身的精明之氣。顧鳴箏心底裏給梓婋打了個五分,十分製。
再看向梓嬙,年紀雖小,但落落大方,眉眼之間有憂愁但不乏大家閨秀的矜持。顧鳴箏暗自給梓嬙打了個八分,也是十分製。
“什麽事需要我幫忙?”顧鳴箏直接問道。
“老師,學生想請你收下這位姑娘做弟子。”楚軼伸手指著梓嬙道。
此話一出,梓婋梓嬙包括顧鳴箏都麵露驚訝。
梓婋看著楚軼,眼神瘋狂閃爍:不是說好讓顧大師假裝收下言梓星的嗎?
梓嬙無措地看向梓婋:姐姐,這是怎麽迴事?這和來之前說好的不一樣啊!
而顧鳴箏心中所想則是你小子沒事吧,收女弟子?
楚軼接著道:“老師,你要是能收下這位言姑娘,就等於是救了她一命。”在顧鳴箏的不解中,楚軼將梓婋、梓嬙、言氏、耿氏的關係一一說給顧鳴箏聽。
顧鳴箏聽完後不解道:“你是王爺,何須繞我這邊的彎子?”
楚軼拱手道:“老師,其中原因,暫時不便明說。若是我能直接用身份來解決,自然不會找到老師門前。”
顧鳴箏聞言不再追問,他這個徒弟,辦事向來有章法,有計劃,若是遇到不能用身份來解決的事,那肯定是還未布置籌備完全。既如此,他這個老師能幫則幫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