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李散人上輩子是元代的一個和尚,就在龍山寺出家,那時候的龍山寺可比現在的規模大多了,大大小小的殿宇加起來足有三百多座,常駐僧人就有上千人,是天下皆知的名寺,香火旺盛程度可想而知。


    雖然龍山寺僧人多,但很少下山化緣,僧人們自力更生在山間開發了很多的田地,收獲的糧食完全滿足自用,甚至於香客們拜佛帶來的貢品和布施,走的時候都會讓香客帶上些寺院自種的糧食或特產。


    那時候的李散人才十幾歲,自記事起就就在寺院裏了,除了跟著老師傅念經就是幫著整理經書,偶爾也和師傅師兄們學習一些佛法。


    直到李散人十二歲那年,也正是元代末年農民起義,到處戰火紛飛,民不聊生,起義軍到處抓壯丁,搶糧食,最後龍山寺也被殃及,各路各派的大批起義軍紛紛殺上龍山寺,之前還隻是為了糧食,最後竟逼著僧人加入起義,不從者就會被殺。


    出家人一向以慈悲為懷,不造殺孽,麵對毫無人性,殘暴殺戮的起義軍,僧人們的肉體防禦顯然逃不過被殺的下場,看著寺院眾多弟子死傷無數,方丈下令禁閉寺院所有出入口,阻斷上山道路,以此來拖延轉移的時間。


    此時,大雄寶殿內集結了三十六位德高望重的大師,正在商議下一步的應對方法,這時,一位年近百歲的大師沉重的道出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慧靈方丈,我們不能再這樣退縮下去了,佛故有慈悲心渡眾生苦難,可亦化惡誅魔相,佛家教化人心懷慈悲,以善意待人,而非任人宰割、任由惡人胡作非為”


    聽到大師這樣說,其他人紛紛合手道出一聲佛號,渾厚有力的佛音重重的迴蕩在金碧輝宏的大雄寶殿內,無奈且悲痛,但好像又默認了這般。


    慧靈方丈定了定神合實雙手,輕輕道出一聲佛號,轉身麵向十丈大佛,拿起木錘,輕擊在一個古樸的木魚上,頓時一聲空靈的木魚聲傳遍整個大殿,隨即《大悲咒》的誦經聲如湖心的浪花,一環緊跟一環,一環強過一環籠罩著整個龍山寺。


    此時分布在寺院各個角落的僧人們聽到誦經聲紛紛向大殿集合過來,不足半炷香時間,所有的僧人整整齊齊的站在了大殿外,等待方丈接下來的安排。


    這種情況平時很少遇見,不是大型的開光盛典就是寺院出了大事,必須第一時間在此集結護寺。一炷香燃盡,大殿的門轟隆隆的打開了,隻見由慧靈方丈帶頭和三十六位大師走出大殿,台階下的數千弟子虔誠的合手誦念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一時間位於寺院兩側的鍾鼓樓都發出沉重的共鳴聲,響徹山間!


    慧靈方丈上前一步說道:


    “走蛟騰龍遇淺水,


    千二百年彈指間。


    九龍困壁藏經閣,


    地獄難空佛難現”。


    隨即整個龍山寺響起了陣陣梵音。


    慧靈方丈又對著身邊的眾長老說道:“按計劃完成去吧,太陽落山前全部轉移”


    得到慧靈方丈的吩咐後,大師們帶著自己院內的弟子匆匆離開了。


    看著一臉茫然的小李恆,慧靈方丈喚道:“善緣,你跟著為師走”


    “是,師傅,師傅,我們要轉移到哪裏?還迴來嗎?”


    小李恆善緣一邊跟著師傅向後院走,一邊問著師傅。


    “為師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迴來,善緣你要記住,世間萬物皆為修行,而萬物皆為佛,佛無眾生相,既隨緣亦隨善,一心向佛而得佛光普照”


    “我記住了師傅”


    穿過了幾座大殿師徒二人來到後院的一排矮房,正是慧靈方丈休息的禪房,屋裏的擺設非常簡樸,一方土炕上鋪著泛黃的草席,在土炕的外沿鑲嵌著一條方方正正的漆黑的石條,日積月累的使用和打磨,石條的表麵透著黝黑的光澤,看著不起眼但絕對不平凡,絕對不是幾百年能形成的,草席上麵整齊的擺放著早已打包好的一個灰色布包,一塊金黃色的麵案板和一根相之配套的金色擀麵杖,在地上還放著幾個古樸的木箱子,這箱子小李恆善緣熟悉,就是他平時幫方丈整理經書用的箱子。


    看著眼前收拾好的這些東西,善緣抬頭問向師傅:


    “師傅,這些東西我們藏在哪裏?”


    老方向看了看善緣並有沒急著迴答他的問題,而是慢慢的說道:


    “善緣,接下來為師和你說的你一定要記住,龍山寺建成到現在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從最初的一座茅草搭建的大殿,用素泥捏的佛像,到現在千餘殿宇,萬佛金身,天下皆知的名寺,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沒想到最後毀在我的手裏,百年前我的師傅曾算出百年後會有一劫,希望將來的住持長能夠老齊心協力度過此劫,繼續弘揚佛法。我作為住持長老愧對了師傅的佛願,沒能讓寶寺度過此劫,阿彌陀佛”。


    慧靈方丈虔誠的懺悔著,小善緣看著師傅這般如此心裏非常難受,安慰道:


    “師傅,你不要自責了,都怪那些壞人,給了他們糧食還不知足,師傅,等過段時間那些壞人走了後我們再迴來就好了”


    “善緣,你一定要記住這些東西放置的位置,這是龍山寺建寺傳下來的傳寺之寶,隻有這些才能讓龍山寺再次發揚光大,將來你一定要肩負起重建龍山寺的重任”


    “是師傅,我記住了”


    “好了,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就把傳寺寶藏起來”


    慧靈方丈交代完這些後,隨即單肩挎起灰色布包,坐在其中一隻木箱上,而後對小善緣說道“善緣,快騎在炕沿石上,默念師傅教你的馭物心經,跟進師傅”


    善緣沒有遲疑,提腿便騎在了炕沿石上,心裏默念馭物心經,剛才還在土炕上鑲嵌的炕沿石,果然隨著意念飄了起來。


    “善緣不要害怕,靜心摒棄雜念,心念集中即可,走,跟緊師傅”


    慧靈方丈話音剛落,隻見坐下的箱子飄離地麵,嗖的一聲飛到了禪房外,小善緣也是心念一動緊跟師傅後麵,朝著龍山寺西北方越飛越高,越飛越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經降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大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大俠並收藏九經降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