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瀛公主一直在書房外焦急等待,見韓正宇歸來,立刻迎上前,眼中滿是關切與期待:“公子,你可算迴來了,這幾日可好?”


    韓正宇微笑著看向她,眼神中透著十足的信心,說道:“文瀛,放心吧,這一次,我定能成功。”言罷,他徑直走向桌案,拿起符筆,輕輕蘸取朱砂。


    他深吸一口氣,將體內靈氣緩緩運轉起來,將星辰中演變的四十五和手印連貫打出,這次的靈氣流動,不再是之前那般洶湧澎湃,而是如同山間清泉,雖看似輕柔,卻蘊含著無盡的生機與韻律。


    隨著靈氣流轉,韓正宇筆下開始落下第一筆,他的動作不疾不徐,每一筆都帶著獨特的韻味,靈氣順著筆尖,源源不斷地融入符紙。


    書房內,氣氛凝重而又充滿希望。文瀛公主站在一旁,緊張地注視著韓正宇,連大氣都不敢出。隻見韓正宇額頭上冒出細密汗珠,麵色卻依舊沉穩,目光始終緊緊鎖定在符紙上。


    就在韓正宇即將落下最後一筆時,整個書房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在符紙周圍悄然匯聚。當最後一筆落下,“嗡”的一聲巨響,符紙綻放出萬丈光芒,強大的靈力波動如漣漪般向四周擴散開來。


    韓正宇長舒一口氣,緩緩放下手中的筆。看著眼前閃爍著神秘光芒的太上長生符,他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文瀛公主激動地跑上前,眼中滿是驚喜與喜悅:“公子,你成功了!太好了!”


    韓正宇微微點頭,說道:“多虧這幾日在江山社稷圖中的領悟,這太上長生符,終於被我畫出來了。”


    他深知,這不僅僅是一張符咒的完成,更是他在修行之路上的重大突破。


    韓正宇手裏緊緊攥著那張珍貴的三天太上長生符,這可是他熬過無數個日夜,曆經無數次失敗才畫出來的。


    符紙一入手,他就感覺到一股暖烘烘的力量,順著指尖直往身體裏鑽。


    有了這符,韓正宇心裏踏實多了,恢複肉身這事,他已經有了十足的底氣。


    眼下,還差一口還魂棺。這還魂棺可不是普通的物件,得找千年桃木,再配上幾種稀罕的靈物,由手藝精湛的工匠,用特定的法子精心打造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成。


    等還魂棺做好了,再用這三天太上長生符的法力一催,他就能重塑肉身,重新迴到正常人的生活。


    韓正宇扭頭看向文瀛,語氣溫和地說:“文瀛,地府那地方陰氣重得很,不適合你去。你就在家裏安心等著,我去趙將軍那兒取還魂石。這還魂石是做還魂棺的關鍵,拿到了,咱們就能接著往下走了。”


    文瀛滿臉擔憂,還想勸幾句,可看著韓正宇堅定的眼神,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隻能點點頭說:“行,你萬事小心,我等你迴來。”


    韓正宇笑了笑,拍拍文瀛的肩膀,周身靈力猛地一聚,整個人“嗖”的一下,化作一道殘影消失在書房裏,隻留下文瀛在原地,眼神裏滿是牽掛 。


    韓正宇一路疾馳,很快便來到了地府趙雲將軍的大殿。這座大殿氣勢恢宏,周圍縈繞著淡淡的陰氣,殿門前的陰兵們身姿挺拔,透著一股肅殺之氣。韓正宇穩步踏入殿內,隻見趙雲將軍正端坐在主位之上,神色威嚴。


    趙雲看到韓正宇進來,臉上露出微笑。待韓正宇說明來意,並提及自己短短幾日就畫出了傳說中的三天太上長生符時,饒是趙雲見多識廣,也不禁露出了驚訝之色。


    他從三國時期便已存在,曆經無數歲月,見過聽過的大神通者數不勝數,可像韓正宇這般在符道上有如此高悟性的人,實在是屈指可數。


    趙雲真心為韓正宇感到高興,關切地問道:“韓兄弟,有了還魂石和這符紙,你就可以恢複肉身了吧?”


    韓正宇連忙恭敬地迴應:“趙將軍,嗯,主要的材料夠了,就差最後一個輔助,用還魂石打造一口還魂棺。”


    “還魂棺?”趙雲不禁一頭霧水,麵露疑惑之色。


    韓正宇耐心解釋道:“不錯,這還魂棺,上品的材料最好是千年桃木所製。千年桃木蘊含著特殊的靈力,隻有用它製作棺材,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還魂石的效果,讓我順利恢複肉身。”


    趙雲一聽說是千年桃木製的棺材,眼睛頓時一亮,立馬說道:“韓兄弟,巧了!地府有一口千年桃木棺,一直在紮陵湖渡口的河底。


    那紮陵湖渡口可是黃河九曲的第一曲,河底有一個地獄之門,是附近鬼魂進入地府的入口。這口棺材就在那裏。”


    趙雲接著又道:“事不宜遲,紮陵湖渡口我帶你去。”


    韓正宇心中一暖,他深知自己對黃河九曲那一帶的地形確實陌生,這一趟若沒有趙雲帶路,怕是要多費不少周折,於是也沒有推辭。


    二人稍作準備,便施展法術,朝著紮陵湖渡口疾馳而去。


    一路上,風聲在耳邊唿嘯而過,趙雲見韓正宇對這陌生之地充滿好奇,便開口講起了關於這個渡口的故事。


    “韓兄弟,你可知道,這黃河的第一個渡口竟是在唐代時期開辟的。”


    趙雲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風聲中清晰地傳入韓正宇耳中,“當年,文成公主遠嫁西藏,一路長途跋涉,來到黃河源頭的紮陵湖畔,與吐蕃王鬆讚幹布相會。


    之後,他們渡黃河,經過玉樹地區,再往西南行,徑直抵達拉薩,也正是這次行程,開辟了黃河上的第一個渡口。因為渡口就在紮陵湖附近,所以便被稱為紮陵湖渡口 。不僅如此,這一渡,還開辟了唐蕃古道。”


    韓正宇聽得入神,不禁感歎道:“沒想到這渡口背後竟有如此一段傳奇的曆史。”


    趙雲微微點頭,繼續說道:“千百年來,這個古渡口對青藏高原與中原之間的交通往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無數的商隊、旅人通過這裏,將中原的物資、文化帶到了青藏高原,又把青藏高原的特產帶迴中原。”


    然而,趙雲話鋒一轉,神色變得凝重起來:“但最為神秘的,還是這紮陵湖。”


    韓正宇不禁豎起耳朵,好奇地聽著。


    “這紮陵湖的湖水呈白灰色,混沌不清,雖說湖的麵積不算大,卻時刻透著一股神秘陰森的氣息。”


    趙雲緩緩說道,“千百年來,在這條唐蕃古道上,發生了太多的故事。大大小小的商隊在這裏來來往往,卻也留下了太多人的性命。一路上強弱相爭相殺,強盜更是層出不窮。那些丟在河底、湖底的屍體不計其數,久而久之,這裏聚集了許多孤魂野鬼。為了唐蕃古道及上下遊百姓的安寧,才開辟了這個地獄之門。”


    韓正宇心中一驚,望著前方逐漸清晰的紮陵湖,他知道,這一趟紮陵湖之行,怕是不會那麽順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經降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大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大俠並收藏九經降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