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
爺爺的小馬……
餘培想起題目解說,結合有瞳紙人剛才話中提到的,這裏麵的爺爺,是否是一個人?小馬,又是什麽?
沒等餘培想明白各中關聯,整個別墅突然想起倒數秒數的聲音。
“十、九、八……”
這聲音對於餘培來說十分熟悉,是孟堅。
這一局躲貓貓孟堅負責尋找?
那他呢?
餘培想起有瞳紙人逃跑前說的那番話:“你也是個壞孩子!等我告訴爺爺,讓爺爺把你變成紙娃娃!”
他是……這一局的壞小孩?
不能被找到!
餘培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因為他清楚,找到壞小孩隻是遊戲規則之一,殺掉壞小孩才是最終目的。
孟堅不會殺他,但是一個不辨真麵目的紙人就不一定了。
倒數結束,遊戲開始。
餘培可以聽見樓下紙人被找到後發出喪氣的牢騷聲,而且聲音距離他越來越近,與之相隨的,還有咚咚咚沉悶的腳步聲,很快,巨型有瞳紙人和一個無瞳紙人便一前一後出現在五樓露台上。
在此之前,餘培已經借力跳上水箱,又借助水箱為踏板,一躍上了樓頂。
從上俯視著一前一後兩紙人。相比於巨型有瞳紙人的暴力尋找,真正負責尋找的無瞳紙人,卻顯得漫不經心多了。
孟堅,那個漫不經心的無瞳紙人應該就是孟堅了。
餘培沒有急於去和孟堅相認,他相信他現在隻要出現在兩人麵前,有瞳紙人會第一時間掰掉他的腦袋。
靜觀其變的餘培,並沒意識到,身後有一隻手正在伸向他。
當枯槁如同樹枝的手指扼住脖子,餘培想要掙脫已經晚了。
鋪天蓋地的眩暈感向餘培襲來,再次醒來,餘培正對上一張臉色僵白擁有兩朵大紅臉蛋兒的無瞳紙人。
可能是之前見得多了,餘培心裏毫無波瀾。視線微轉,發現自己此時正在一個狹小昏暗的房間裏。
房間裏擺滿了無瞳紙人和各種喪事上用的紙紮,其中有個五層別墅的紙紮特別像餘培等人之前進入的五層別墅,旁邊停著兩輛紙糊的超級跑車,與別墅樓下停著的也別無二致。
隱隱覺察到什麽,一張枯槁的老臉突然橫到餘培麵前,沙啞的嗓音仿佛十多天沒有喝水了一樣:“小夥砸,你是喜歡這套黑壽衣?還是喜歡這套藍壽衣?”
餘培目光下移,在黑色和墨藍色兩件紙紮衣服上掃視了一圈,誠實道:“都不喜歡。”
枯槁的老臉上閃過一絲不悅:“現在的孩子啊,真不好打發。”說著將手上兩件紙紮衣服扔到一邊,走向一堆尚未做完的紙紮用品。
“你過來。”老頭兒對餘培招了招手。
餘培莫名想起上一場做題時遇到的呂建國,倆人雖然長的不像,但舉手投足間總有幾分相似。
可能都是老頭兒的緣故吧。
餘培乖順地走過去,“爺爺有什麽吩咐?”
老頭兒抬頭意義不明地看了餘培一眼,語氣驀地平和了很多,指了指一堆紙紮半成品:
“村頭李老太昨兒個登了極樂,需要盤纏和車馬,你把這頭老牛糊了,和這些金銀稞子一道給她家人送去。”
餘培看向糊了一半的紙紮老黃牛,遲疑幾秒,忍不住問:“爺爺,既然需要車馬,為什麽不是小馬,而是黃牛?”
老頭兒眉頭一立,上來就要抽餘培一嘴巴,餘培一動沒動,等著這一巴掌,但是老頭兒最後關頭收住了掌鋒。
老頭兒歎了口氣:“看在你叫我一聲爺爺的份上,我就原諒你的造次,快去把牛紮好,耽誤了時間,我就把你送去給李老太當牛做馬!”
餘培沒得到有關“小馬”的線索,也不失望,按照老頭兒的吩咐,開始往竹條黃牛身上糊黃紙。
餘培之前在準備室拿的膠水派上了大用場。老頭兒吩咐餘培往黃牛身上糊黃紙,卻沒有提供膠水,餘培隱隱覺得,自己正在做題進行時。
餘培糊完了老黃牛,老頭兒過來驗收,挑剔地繞著老黃牛看了半天,才點了點頭:“做工粗糙,不過時間緊迫,也隻能湊合著用了。”說完指了指老黃牛周圍的紙紮,“把這些都搬到板車上,拉著給村頭李家送去。”
餘培打開屋門,意外發現自己已經不在之前那棟五層別墅裏。
此時餘培身處落後而又純樸的鄉村,遠近稀稀拉拉幾所磚瓦房,村西頭傳來吹吹打打的聲音,劣質的大喇叭廣播著一段戲曲,咿咿呀呀,悲悲切切。
餘培皺了皺眉,一時間隻顧聽那戲曲裏的唱詞,不查後背被老頭兒用棍子抽了一下:“年紀輕輕就知道偷奸耍滑,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不用師父發話,已經把紙活都搬到車上運走了。”
餘培沒吱聲,短暫的停頓之後,開始把老頭兒說的那些東西往一輛老舊的板車上搬。
紙紮的五層別墅和兩輛紙糊的超級跑車都在搬運之列。餘培搬動五層別墅的時候,特地往紙糊的窗戶裏看了幾眼,可惜窗戶紙太厚,裏麵有什麽根本看不清。
孟堅他們在哪?是不是就在這個紙糊的五層別墅裏?
餘培一時間找不到答案,隻能按照老頭兒的吩咐,依次把紙紮搬到板車上。
紙紮可謂品類豐富,從別墅豪車到俊男美女,從亭台樓閣到戲台轎輦,縱貫古今,橫跨中西方,隻有想不到,沒有老頭兒做不出來的。
裝好了車,老頭兒前頭引路,餘培沒話找話:“爺爺的手藝非常精細,我做不到。”
老頭兒枯槁的臉皺了起來,應該是笑了下,但做出的表情不比哭好看。
“算你小子有自知之明,一會兒到了李家不要亂說話,我讓你做什麽你就做什麽。”
餘培點點頭,之後到李家之前都沒在說話。
村子看起來小,實際上從老頭兒的小破房走到村西頭李家,也用了十分鍾。
遠遠就看到簡陋的靈棚,院子裏白花花一片,似乎有很多人穿著孝服,但是當餘培推著板車和老頭兒走近了,院子裏卻一個人都沒有,還是老頭兒吆喝了一嗓子,才有李家人匆匆忙忙從屋子裏跑出來。
爺爺的小馬……
餘培想起題目解說,結合有瞳紙人剛才話中提到的,這裏麵的爺爺,是否是一個人?小馬,又是什麽?
沒等餘培想明白各中關聯,整個別墅突然想起倒數秒數的聲音。
“十、九、八……”
這聲音對於餘培來說十分熟悉,是孟堅。
這一局躲貓貓孟堅負責尋找?
那他呢?
餘培想起有瞳紙人逃跑前說的那番話:“你也是個壞孩子!等我告訴爺爺,讓爺爺把你變成紙娃娃!”
他是……這一局的壞小孩?
不能被找到!
餘培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因為他清楚,找到壞小孩隻是遊戲規則之一,殺掉壞小孩才是最終目的。
孟堅不會殺他,但是一個不辨真麵目的紙人就不一定了。
倒數結束,遊戲開始。
餘培可以聽見樓下紙人被找到後發出喪氣的牢騷聲,而且聲音距離他越來越近,與之相隨的,還有咚咚咚沉悶的腳步聲,很快,巨型有瞳紙人和一個無瞳紙人便一前一後出現在五樓露台上。
在此之前,餘培已經借力跳上水箱,又借助水箱為踏板,一躍上了樓頂。
從上俯視著一前一後兩紙人。相比於巨型有瞳紙人的暴力尋找,真正負責尋找的無瞳紙人,卻顯得漫不經心多了。
孟堅,那個漫不經心的無瞳紙人應該就是孟堅了。
餘培沒有急於去和孟堅相認,他相信他現在隻要出現在兩人麵前,有瞳紙人會第一時間掰掉他的腦袋。
靜觀其變的餘培,並沒意識到,身後有一隻手正在伸向他。
當枯槁如同樹枝的手指扼住脖子,餘培想要掙脫已經晚了。
鋪天蓋地的眩暈感向餘培襲來,再次醒來,餘培正對上一張臉色僵白擁有兩朵大紅臉蛋兒的無瞳紙人。
可能是之前見得多了,餘培心裏毫無波瀾。視線微轉,發現自己此時正在一個狹小昏暗的房間裏。
房間裏擺滿了無瞳紙人和各種喪事上用的紙紮,其中有個五層別墅的紙紮特別像餘培等人之前進入的五層別墅,旁邊停著兩輛紙糊的超級跑車,與別墅樓下停著的也別無二致。
隱隱覺察到什麽,一張枯槁的老臉突然橫到餘培麵前,沙啞的嗓音仿佛十多天沒有喝水了一樣:“小夥砸,你是喜歡這套黑壽衣?還是喜歡這套藍壽衣?”
餘培目光下移,在黑色和墨藍色兩件紙紮衣服上掃視了一圈,誠實道:“都不喜歡。”
枯槁的老臉上閃過一絲不悅:“現在的孩子啊,真不好打發。”說著將手上兩件紙紮衣服扔到一邊,走向一堆尚未做完的紙紮用品。
“你過來。”老頭兒對餘培招了招手。
餘培莫名想起上一場做題時遇到的呂建國,倆人雖然長的不像,但舉手投足間總有幾分相似。
可能都是老頭兒的緣故吧。
餘培乖順地走過去,“爺爺有什麽吩咐?”
老頭兒抬頭意義不明地看了餘培一眼,語氣驀地平和了很多,指了指一堆紙紮半成品:
“村頭李老太昨兒個登了極樂,需要盤纏和車馬,你把這頭老牛糊了,和這些金銀稞子一道給她家人送去。”
餘培看向糊了一半的紙紮老黃牛,遲疑幾秒,忍不住問:“爺爺,既然需要車馬,為什麽不是小馬,而是黃牛?”
老頭兒眉頭一立,上來就要抽餘培一嘴巴,餘培一動沒動,等著這一巴掌,但是老頭兒最後關頭收住了掌鋒。
老頭兒歎了口氣:“看在你叫我一聲爺爺的份上,我就原諒你的造次,快去把牛紮好,耽誤了時間,我就把你送去給李老太當牛做馬!”
餘培沒得到有關“小馬”的線索,也不失望,按照老頭兒的吩咐,開始往竹條黃牛身上糊黃紙。
餘培之前在準備室拿的膠水派上了大用場。老頭兒吩咐餘培往黃牛身上糊黃紙,卻沒有提供膠水,餘培隱隱覺得,自己正在做題進行時。
餘培糊完了老黃牛,老頭兒過來驗收,挑剔地繞著老黃牛看了半天,才點了點頭:“做工粗糙,不過時間緊迫,也隻能湊合著用了。”說完指了指老黃牛周圍的紙紮,“把這些都搬到板車上,拉著給村頭李家送去。”
餘培打開屋門,意外發現自己已經不在之前那棟五層別墅裏。
此時餘培身處落後而又純樸的鄉村,遠近稀稀拉拉幾所磚瓦房,村西頭傳來吹吹打打的聲音,劣質的大喇叭廣播著一段戲曲,咿咿呀呀,悲悲切切。
餘培皺了皺眉,一時間隻顧聽那戲曲裏的唱詞,不查後背被老頭兒用棍子抽了一下:“年紀輕輕就知道偷奸耍滑,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不用師父發話,已經把紙活都搬到車上運走了。”
餘培沒吱聲,短暫的停頓之後,開始把老頭兒說的那些東西往一輛老舊的板車上搬。
紙紮的五層別墅和兩輛紙糊的超級跑車都在搬運之列。餘培搬動五層別墅的時候,特地往紙糊的窗戶裏看了幾眼,可惜窗戶紙太厚,裏麵有什麽根本看不清。
孟堅他們在哪?是不是就在這個紙糊的五層別墅裏?
餘培一時間找不到答案,隻能按照老頭兒的吩咐,依次把紙紮搬到板車上。
紙紮可謂品類豐富,從別墅豪車到俊男美女,從亭台樓閣到戲台轎輦,縱貫古今,橫跨中西方,隻有想不到,沒有老頭兒做不出來的。
裝好了車,老頭兒前頭引路,餘培沒話找話:“爺爺的手藝非常精細,我做不到。”
老頭兒枯槁的臉皺了起來,應該是笑了下,但做出的表情不比哭好看。
“算你小子有自知之明,一會兒到了李家不要亂說話,我讓你做什麽你就做什麽。”
餘培點點頭,之後到李家之前都沒在說話。
村子看起來小,實際上從老頭兒的小破房走到村西頭李家,也用了十分鍾。
遠遠就看到簡陋的靈棚,院子裏白花花一片,似乎有很多人穿著孝服,但是當餘培推著板車和老頭兒走近了,院子裏卻一個人都沒有,還是老頭兒吆喝了一嗓子,才有李家人匆匆忙忙從屋子裏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