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日月拱照天都城
華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 作者:裴氏春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神龍帝國公派留學生在東海上航行多日後,今天早上得到訊息,日出國已經遙遙在目,不出一個時辰便可靠岸。
那一十九名學生都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早早的便站在甲板上,任由海風吹打全身,麵朝前方隱約可見的海岸,齊聲頌道:
鞏金甌,
承天幬,
民物欣鳧藻,
喜同袍,
清時幸遭。
真熙皞,
帝國蒼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天高高!
海滔滔……
大船終於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日出國日月島天都城的天之碼頭,這日月島即是日出國國都所在的島,天都城即為日出國的國都。神龍帝國三位隨行官員當先下船,其後十九名留學生魚貫而下,列於碼頭上。
其實,碼頭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常,各色刀旗林立,無數條幅迎風飄動,好一片盛大的場麵。
任德文笑的眼眯一線,嘴都合不攏了,道:“咱們麵子太大了,快瞧這些番邦小吏,恁般隆重的歡迎咱們!”
汪百川糾正他道:“嘿嘿,不是咱們麵子大,是咱們神龍帝國麵子大,日出國不敢不巴結咱們!”
但看碼頭上那些日出國人,行色匆匆,忙忙碌碌,仍在裝點著附近的建築物,懸掛很多寫有“戰神”、“一統”字樣的旗幟以及各種勝幡,仔細辨認,其中繡有蝶紋家徽的比比皆是,但卻根本沒人向他們這邊瞅上一眼,如同透明的一般,眾人這時均感奇怪,難道這麽布置不是為了迎接我們?
“那種家徽應該是日月島實權統治者——幕原天一家族的標誌,”汪百川指著高懸燈塔上的巨幅布幔說道:“我們來留學就是投在他的勢力之下。日出國最具盛名的氏族,果然不同凡響。”
等了一會,不遠處終於行駛過來一輛馬車,從上麵躍下來幾名武士打扮的男子,當先一個中年人,麵容清臒,瘦高身材,雙目炯炯有神,氣質非凡,對他們說著十分流利的中原話,道:“歡迎神龍國的來使以及留學人員,在下是幕原天一將軍的幕僚,我叫榮臣正雄,負責留學人員接待任務,已經在碼頭恭候多時了。”
留學生們來日出國前,曾集中培訓過一段時間,基本掌握日出國當今國情,聽到此人的名字,不免興奮起來,竊竊私語著:“原來這就是號稱幕府三傑之一的榮臣正雄,不知其他二位竹本瑞枝、北沢隆誌現在哪裏?”“榮臣正雄輔佐日出國最有權勢的幕府將軍幕原天一,他能來迎接我們,可見日出國很重視我們嘛。”
其後,神龍國三名隨行官員與榮臣正雄交接留學人員名冊,所有留學生都一一簽字畫押,又命船工將裝有留學費用的官銀寶箱抬上他們的馬車繳訖。
那邊廂又有武士牽過來四匹馬,原來是給三位隨行官員和榮臣正雄的坐騎。四人上馬,隻聽榮臣正雄道:“請各位隨我來吧。”當先騎馬而去,後麵馬車緊緊跟隨。
一眾留學生麵麵相覷,哪有什麽歡迎,哪有什麽巴結,一個個的悻悻然隻得跟著走。其中不乏有精於識馬的,比如王良祝,比如易鄲,根本不屑於看前邊那幾匹皮糙毛疏的矮馬,不消說比不上皇家狩獵場騎兵營產於錦鄉的千裏挑一的良馬,連神龍國普通二流三流馬匹都比不上。
榮臣正雄對禮部隨行官員卻是禮數有加,一路上都用流利的中原話說著什麽。
走在學生隊伍中前頭的是自命為班頭的仁德文,這一路走來,很感自己受了冷落,他大少爺做慣了,平時到哪裏別人看在他父親麵上,都是前唿後擁,一唿百應,極力討好於他,哪裏受過這種輕視,很有些怨氣,這時發作道:“兀那榮臣幕僚,我有話問你……”
榮臣正雄突然被人無禮對待,迴頭看視一眼那胖乎乎的少年,反而露出一臉笑容,又看了三位隨行官員,平緩地笑道:“德文醬,有何問題,盡管問吧。在下既做了這個接待,自然知無不言。”
仁德文昂首說道:“碼頭上布置的那麽氣派,到底是要歡迎誰的?還有比我們神龍上國更加受重視的人嗎?”
那三位同來的隨行官員立即手指他道:“放肆!何時輪到你來指指點點。”
“是在下疏忽了,”榮臣正雄哈哈一笑,繼續道:“其實布置碼頭是天皇陛下的意思,因為要歡迎幕原天一將軍勝利歸來,將軍殿下一個月前率軍攻下四葉島,至此日出國四座島嶼都被將軍殿下征服統治,日出國內戰宣告結束。天皇陛下感念天下蒼生從此可以安穩過日,這都要歸功於將軍殿下,所以不止要裝點碼頭,整個天都城都在做熱烈歡迎救世將軍的準備,舉國歡慶!”
“原來如此!”三位禮部官員立即拱手祝賀:“可喜可賀!”
*************************************************************************
一路上再無他話。走過多時,終於來到一處僻靜的山腳下,一條土路通往山上,山路口一座類似神龍國牌坊的建築物赫然在目,不過卻是簡易一些的牌坊。
到了一個新世界,人們對什麽都感怪異,真是處處新鮮,樣樣好奇,眾人七嘴八舌,開始議論開來。
榮臣正雄看出大家的疑慮,微笑道:“這是鳥居,在日出國代表神域的出入口。這座山上有座古廟,叫做‘天音寺’,比天都城的建造時間都久遠,諸位留學生日常起居、學堂就在這裏。”
他當先躍下馬來,命令馬車繼續趕路迴天都城,又邀請三位官員及眾留學生上山。
沒想到山卻很高,直走了大半個時辰,終於爬到山頂寺廟前。
但見這寺廟,殘垣斷瓦,破舊不堪,大雄寶殿牌匾朱漆已呈黑色,佛祖雕塑裂痕斑斑,果然是千年古刹,雖然殘破,卻十分幹淨。
寺廟住持率領僧眾在門外迎接,口宣佛號,鍾鳴之聲響起,遠遠傳了出去。
榮臣正雄對三位官員說道:“留學費用,大部分會用於此寺修繕,皆為留學生之功德。”
正說著,從寺中走出一矮胖的中年武士,一部濃須,相貌莊嚴,腰間兩把武士刀,右手還持有一根戒尺,徑直來到所有留學生隊伍麵前,掃視一圈,麵無表情,十分嚴肅。
榮臣正雄介紹道:“這位北沢隆誌大人,文武雙全,是日出國最好的先生,由幕原天一將軍親自選派為留學生授課老師。”
大家自然知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幕府三傑之一,聽說被指派為老師,便都一齊施禮,口稱:“先生。”
北沢隆誌也不還禮,慨然接受,背負雙手,掂量著戒尺,對學生們用日出國語緩慢地說道:“你們既然是來學習和曦族文化的,就要對其有顆敬畏之心。隻要你踩在日出國這片土地上,那麽請你講和曦民族的語言、穿和曦民族服飾、行和曦民族的禮儀。”停頓了一下,繼續講道:“如果你不知道這些,不要緊,我會教給你們。現在,去你們的房間,先換上和曦服飾。”
眾留學生麵麵相覷,他們都曾學習過日出國語言,先生字正腔圓說來也是為了屈就他們,大部分的話便也能聽懂,但真要接受,卻是要有個過程的,沒想到先生要求這麽嚴厲。
“這不是訓話!”北沢隆誌突然提高了聲音,說道:“速去,速去,速去!”
幾個知客僧來引導大家,陸續帶領著向後邊僧房跑去。
榮臣正雄又對三位禮部官員說道:“這些留學生交給北沢大人教導就請放心吧。各位大人請隨我到城中驛館,另有招待。”
禮部官員於是又跟著榮臣正雄下山去往天都城。
那邊一眾留學生看到每個僧房的拉門上都有名牌,找到自己所在的房間,房間裏陳設極簡,都是由榻榻米鋪就而成,皆是六、七個人一間的通鋪,衣服、被子、枕頭、巾帕、牙具,一應俱全,各各繡有名字。
眾人迫不及待,立即找到自己的物品,初試和服還不會穿戴,多虧知客僧幫忙,這才算湊合著穿上了,大家竟然發現很適合自己身材體型,例如任德文肥胖、易鄲瘦小、皇甫達肩寬腰細、魏高才雙腿較長,無不合適,一個個十分納罕。
眾人三三倆倆再返迴隊伍時,北沢隆誌早等的不耐煩了,對他們道:“你們的動作太慢了,像一群烏合之眾,這會耽誤整個團隊的進程,你們現在是一個集體,是一個整體,以後每個人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想到集體的利益,多為集體其他成員考慮。”
他們在老師的督促下,倉促就位,勉強站齊,這才有點隊伍樣。
“現在的日出國,正在向西方文明學習,所以……”北沢隆誌將戒尺掂了兩下,又道:“我希望我的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意見,我給你們機會,讓你們提問,我來迴答。那麽,你們會有什麽問題?”
眾留學生互相看看,沒人開口。
“這不是神龍國,”北沢隆誌道:“你們要說出你們的想法,膽子大些,想法多些,說吧。”
隔了一會,大家終於受到鼓舞,七嘴八舌地問開來了:
“先生!什麽時候開始第一堂課呀?”
“先生!什麽時候我們可以去天都城逛逛呀?”
“是呀,我們第一次來到日出國,很想去了解下民風……”
“日出國最具盛名的大和山在哪裏呀?”
“什麽時候開飯呀?”
最後一個問題說話聲音異常地大,壓住了其他聲音,沒有人再發問了,眾人都一齊看向任德文,繼而哈哈大笑起來。
“好了!”北沢隆誌氣得胡子都顫抖起來了,說道:“你們是來學習的,而不是來享受的!我隻迴答與學習有關的問題。第一堂課——現在開始。”
隊伍中的任德文低頭私語道:“肚子餓了,都不給飯吃,白花那麽多銀子來受這種鳥罪。”
祖天養在他旁邊,低聲道:“不要抱怨了。”
北沢隆誌走來走去,揮舞著戒尺,講道:“看看你們腳下這片土地,這裏是你們的第二故鄉,是你們的家園,你們要熱愛這裏,知道怎麽能對家產生感情嗎?”環視一圈眾人,繼續講道:“要為家付出勞動,隻有在你為她付出更多辛勤勞動時,你自然而然就能愛上家園的。”
“所以,”北沢隆誌突然站定,掃視一圈隊伍,說道:“你們的第一課,就是要勞動。以後每天上午勞動,下午上文化課,晚飯後學習劍道。這就是你們要做的。”
此話一出,大家怨聲載道,這一下,所有人對初到日出國的美好幻想完全破滅了。
“不喂飽我肚皮,就想讓我墾好你地皮……”任德文一臉的不情不願,嘀咕著。
北沢隆誌一個箭步上前,左手輕輕巧巧地抓住任德文和服後脖頸處的衣領,竟然將其比自己還高大的身軀提了起來,右手戒尺朝著他的臀部,“啪啪啪啪”一連抽了四下。
眾人還沒反應過來,任德文已經被摔倒在地,哎呦哎呦地叫上了。留學生中也不乏武功高手,可就連劉勇也沒看出老師的門道。
“你這個逗比,”北沢隆誌又向他嚴厲地說道:“再敢多嘴,下次就拽出你舌頭來抽幾下!”
任德文趕忙緊閉上大嘴,忍痛站了起來,挺胸抬頭,規規矩矩地站好。
北沢隆誌將他們分成多組,有的組負責院內除草,有的組負責室內擦地,有的組負責從山下河流處挑水,各司其職。
除草的,必須一根雜草都不能有;擦地的,必須跪在地上,雙手持濕麻布擦拭,再用幹布抹淨;挑水的,必須禁忌浪費,一路上不濺出一滴水。
因康弘大後背刀傷未愈,隻給他指派了一些輕巧的活,其他人均需完成以上任務。
第一天活比較多,堪堪忙到晚上,眾人終於拖著疲憊的身軀,狼吞虎咽一頓飯團就鹹菜的盛宴。
夜幕降臨,明月當空,大家聚集在廟門前,俯瞰山下遠處的天都城,隻見一片燈火通明,在這裏望去,視野廣闊,整個城市盡收眼底,雖然城池不大,但卻顯得非常熱鬧,更加令人向往。
那一十九名學生都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早早的便站在甲板上,任由海風吹打全身,麵朝前方隱約可見的海岸,齊聲頌道:
鞏金甌,
承天幬,
民物欣鳧藻,
喜同袍,
清時幸遭。
真熙皞,
帝國蒼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天高高!
海滔滔……
大船終於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日出國日月島天都城的天之碼頭,這日月島即是日出國國都所在的島,天都城即為日出國的國都。神龍帝國三位隨行官員當先下船,其後十九名留學生魚貫而下,列於碼頭上。
其實,碼頭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常,各色刀旗林立,無數條幅迎風飄動,好一片盛大的場麵。
任德文笑的眼眯一線,嘴都合不攏了,道:“咱們麵子太大了,快瞧這些番邦小吏,恁般隆重的歡迎咱們!”
汪百川糾正他道:“嘿嘿,不是咱們麵子大,是咱們神龍帝國麵子大,日出國不敢不巴結咱們!”
但看碼頭上那些日出國人,行色匆匆,忙忙碌碌,仍在裝點著附近的建築物,懸掛很多寫有“戰神”、“一統”字樣的旗幟以及各種勝幡,仔細辨認,其中繡有蝶紋家徽的比比皆是,但卻根本沒人向他們這邊瞅上一眼,如同透明的一般,眾人這時均感奇怪,難道這麽布置不是為了迎接我們?
“那種家徽應該是日月島實權統治者——幕原天一家族的標誌,”汪百川指著高懸燈塔上的巨幅布幔說道:“我們來留學就是投在他的勢力之下。日出國最具盛名的氏族,果然不同凡響。”
等了一會,不遠處終於行駛過來一輛馬車,從上麵躍下來幾名武士打扮的男子,當先一個中年人,麵容清臒,瘦高身材,雙目炯炯有神,氣質非凡,對他們說著十分流利的中原話,道:“歡迎神龍國的來使以及留學人員,在下是幕原天一將軍的幕僚,我叫榮臣正雄,負責留學人員接待任務,已經在碼頭恭候多時了。”
留學生們來日出國前,曾集中培訓過一段時間,基本掌握日出國當今國情,聽到此人的名字,不免興奮起來,竊竊私語著:“原來這就是號稱幕府三傑之一的榮臣正雄,不知其他二位竹本瑞枝、北沢隆誌現在哪裏?”“榮臣正雄輔佐日出國最有權勢的幕府將軍幕原天一,他能來迎接我們,可見日出國很重視我們嘛。”
其後,神龍國三名隨行官員與榮臣正雄交接留學人員名冊,所有留學生都一一簽字畫押,又命船工將裝有留學費用的官銀寶箱抬上他們的馬車繳訖。
那邊廂又有武士牽過來四匹馬,原來是給三位隨行官員和榮臣正雄的坐騎。四人上馬,隻聽榮臣正雄道:“請各位隨我來吧。”當先騎馬而去,後麵馬車緊緊跟隨。
一眾留學生麵麵相覷,哪有什麽歡迎,哪有什麽巴結,一個個的悻悻然隻得跟著走。其中不乏有精於識馬的,比如王良祝,比如易鄲,根本不屑於看前邊那幾匹皮糙毛疏的矮馬,不消說比不上皇家狩獵場騎兵營產於錦鄉的千裏挑一的良馬,連神龍國普通二流三流馬匹都比不上。
榮臣正雄對禮部隨行官員卻是禮數有加,一路上都用流利的中原話說著什麽。
走在學生隊伍中前頭的是自命為班頭的仁德文,這一路走來,很感自己受了冷落,他大少爺做慣了,平時到哪裏別人看在他父親麵上,都是前唿後擁,一唿百應,極力討好於他,哪裏受過這種輕視,很有些怨氣,這時發作道:“兀那榮臣幕僚,我有話問你……”
榮臣正雄突然被人無禮對待,迴頭看視一眼那胖乎乎的少年,反而露出一臉笑容,又看了三位隨行官員,平緩地笑道:“德文醬,有何問題,盡管問吧。在下既做了這個接待,自然知無不言。”
仁德文昂首說道:“碼頭上布置的那麽氣派,到底是要歡迎誰的?還有比我們神龍上國更加受重視的人嗎?”
那三位同來的隨行官員立即手指他道:“放肆!何時輪到你來指指點點。”
“是在下疏忽了,”榮臣正雄哈哈一笑,繼續道:“其實布置碼頭是天皇陛下的意思,因為要歡迎幕原天一將軍勝利歸來,將軍殿下一個月前率軍攻下四葉島,至此日出國四座島嶼都被將軍殿下征服統治,日出國內戰宣告結束。天皇陛下感念天下蒼生從此可以安穩過日,這都要歸功於將軍殿下,所以不止要裝點碼頭,整個天都城都在做熱烈歡迎救世將軍的準備,舉國歡慶!”
“原來如此!”三位禮部官員立即拱手祝賀:“可喜可賀!”
*************************************************************************
一路上再無他話。走過多時,終於來到一處僻靜的山腳下,一條土路通往山上,山路口一座類似神龍國牌坊的建築物赫然在目,不過卻是簡易一些的牌坊。
到了一個新世界,人們對什麽都感怪異,真是處處新鮮,樣樣好奇,眾人七嘴八舌,開始議論開來。
榮臣正雄看出大家的疑慮,微笑道:“這是鳥居,在日出國代表神域的出入口。這座山上有座古廟,叫做‘天音寺’,比天都城的建造時間都久遠,諸位留學生日常起居、學堂就在這裏。”
他當先躍下馬來,命令馬車繼續趕路迴天都城,又邀請三位官員及眾留學生上山。
沒想到山卻很高,直走了大半個時辰,終於爬到山頂寺廟前。
但見這寺廟,殘垣斷瓦,破舊不堪,大雄寶殿牌匾朱漆已呈黑色,佛祖雕塑裂痕斑斑,果然是千年古刹,雖然殘破,卻十分幹淨。
寺廟住持率領僧眾在門外迎接,口宣佛號,鍾鳴之聲響起,遠遠傳了出去。
榮臣正雄對三位官員說道:“留學費用,大部分會用於此寺修繕,皆為留學生之功德。”
正說著,從寺中走出一矮胖的中年武士,一部濃須,相貌莊嚴,腰間兩把武士刀,右手還持有一根戒尺,徑直來到所有留學生隊伍麵前,掃視一圈,麵無表情,十分嚴肅。
榮臣正雄介紹道:“這位北沢隆誌大人,文武雙全,是日出國最好的先生,由幕原天一將軍親自選派為留學生授課老師。”
大家自然知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幕府三傑之一,聽說被指派為老師,便都一齊施禮,口稱:“先生。”
北沢隆誌也不還禮,慨然接受,背負雙手,掂量著戒尺,對學生們用日出國語緩慢地說道:“你們既然是來學習和曦族文化的,就要對其有顆敬畏之心。隻要你踩在日出國這片土地上,那麽請你講和曦民族的語言、穿和曦民族服飾、行和曦民族的禮儀。”停頓了一下,繼續講道:“如果你不知道這些,不要緊,我會教給你們。現在,去你們的房間,先換上和曦服飾。”
眾留學生麵麵相覷,他們都曾學習過日出國語言,先生字正腔圓說來也是為了屈就他們,大部分的話便也能聽懂,但真要接受,卻是要有個過程的,沒想到先生要求這麽嚴厲。
“這不是訓話!”北沢隆誌突然提高了聲音,說道:“速去,速去,速去!”
幾個知客僧來引導大家,陸續帶領著向後邊僧房跑去。
榮臣正雄又對三位禮部官員說道:“這些留學生交給北沢大人教導就請放心吧。各位大人請隨我到城中驛館,另有招待。”
禮部官員於是又跟著榮臣正雄下山去往天都城。
那邊一眾留學生看到每個僧房的拉門上都有名牌,找到自己所在的房間,房間裏陳設極簡,都是由榻榻米鋪就而成,皆是六、七個人一間的通鋪,衣服、被子、枕頭、巾帕、牙具,一應俱全,各各繡有名字。
眾人迫不及待,立即找到自己的物品,初試和服還不會穿戴,多虧知客僧幫忙,這才算湊合著穿上了,大家竟然發現很適合自己身材體型,例如任德文肥胖、易鄲瘦小、皇甫達肩寬腰細、魏高才雙腿較長,無不合適,一個個十分納罕。
眾人三三倆倆再返迴隊伍時,北沢隆誌早等的不耐煩了,對他們道:“你們的動作太慢了,像一群烏合之眾,這會耽誤整個團隊的進程,你們現在是一個集體,是一個整體,以後每個人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想到集體的利益,多為集體其他成員考慮。”
他們在老師的督促下,倉促就位,勉強站齊,這才有點隊伍樣。
“現在的日出國,正在向西方文明學習,所以……”北沢隆誌將戒尺掂了兩下,又道:“我希望我的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意見,我給你們機會,讓你們提問,我來迴答。那麽,你們會有什麽問題?”
眾留學生互相看看,沒人開口。
“這不是神龍國,”北沢隆誌道:“你們要說出你們的想法,膽子大些,想法多些,說吧。”
隔了一會,大家終於受到鼓舞,七嘴八舌地問開來了:
“先生!什麽時候開始第一堂課呀?”
“先生!什麽時候我們可以去天都城逛逛呀?”
“是呀,我們第一次來到日出國,很想去了解下民風……”
“日出國最具盛名的大和山在哪裏呀?”
“什麽時候開飯呀?”
最後一個問題說話聲音異常地大,壓住了其他聲音,沒有人再發問了,眾人都一齊看向任德文,繼而哈哈大笑起來。
“好了!”北沢隆誌氣得胡子都顫抖起來了,說道:“你們是來學習的,而不是來享受的!我隻迴答與學習有關的問題。第一堂課——現在開始。”
隊伍中的任德文低頭私語道:“肚子餓了,都不給飯吃,白花那麽多銀子來受這種鳥罪。”
祖天養在他旁邊,低聲道:“不要抱怨了。”
北沢隆誌走來走去,揮舞著戒尺,講道:“看看你們腳下這片土地,這裏是你們的第二故鄉,是你們的家園,你們要熱愛這裏,知道怎麽能對家產生感情嗎?”環視一圈眾人,繼續講道:“要為家付出勞動,隻有在你為她付出更多辛勤勞動時,你自然而然就能愛上家園的。”
“所以,”北沢隆誌突然站定,掃視一圈隊伍,說道:“你們的第一課,就是要勞動。以後每天上午勞動,下午上文化課,晚飯後學習劍道。這就是你們要做的。”
此話一出,大家怨聲載道,這一下,所有人對初到日出國的美好幻想完全破滅了。
“不喂飽我肚皮,就想讓我墾好你地皮……”任德文一臉的不情不願,嘀咕著。
北沢隆誌一個箭步上前,左手輕輕巧巧地抓住任德文和服後脖頸處的衣領,竟然將其比自己還高大的身軀提了起來,右手戒尺朝著他的臀部,“啪啪啪啪”一連抽了四下。
眾人還沒反應過來,任德文已經被摔倒在地,哎呦哎呦地叫上了。留學生中也不乏武功高手,可就連劉勇也沒看出老師的門道。
“你這個逗比,”北沢隆誌又向他嚴厲地說道:“再敢多嘴,下次就拽出你舌頭來抽幾下!”
任德文趕忙緊閉上大嘴,忍痛站了起來,挺胸抬頭,規規矩矩地站好。
北沢隆誌將他們分成多組,有的組負責院內除草,有的組負責室內擦地,有的組負責從山下河流處挑水,各司其職。
除草的,必須一根雜草都不能有;擦地的,必須跪在地上,雙手持濕麻布擦拭,再用幹布抹淨;挑水的,必須禁忌浪費,一路上不濺出一滴水。
因康弘大後背刀傷未愈,隻給他指派了一些輕巧的活,其他人均需完成以上任務。
第一天活比較多,堪堪忙到晚上,眾人終於拖著疲憊的身軀,狼吞虎咽一頓飯團就鹹菜的盛宴。
夜幕降臨,明月當空,大家聚集在廟門前,俯瞰山下遠處的天都城,隻見一片燈火通明,在這裏望去,視野廣闊,整個城市盡收眼底,雖然城池不大,但卻顯得非常熱鬧,更加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