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楊王府的華燈次第點亮,溫暖的光芒映照著府內富麗堂皇的建築。郭芙一邊領著宋慈和陸無雙走向府內,一邊笑著說道:“宋大哥,無雙姐姐,我已經讓林芷兒,替你們安排好了寢宮,就在太液池旁邊。那邊風景最美,等白天的時候,你們可以好好賞景。”


    宋慈望著這恢弘的府邸,尤其是遠處隱約可見的大明宮的壯麗輪廓,不禁低聲感慨:“楊大人果然不是尋常人物。能在長安建成這般規模的府邸,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條,實在令人佩服。”


    郭芙聽了這話,得意地笑道:“那是當然!楊大哥不止在長安聲名顯赫,在整個江湖,他都是數一數二的人物呢。你們見了他就知道了。”然而,她隨即歎了口氣,“不過,這段時間他忙得很,怕是沒空見你們。”


    宋慈聞言微微一愣,暗自想著:“到目前為止,楊過始終是活在郭姑娘口中的人物,我還未得見。他究竟是怎樣的人物呢?”


    接下來的幾日,郭芙帶著宋慈和陸無雙走遍了長安的街市,繁華的景象讓宋慈和陸無雙眼界大開。熱鬧的市集裏,各種稀奇的小吃攤和百貨攤令人目不暇接,商鋪林立,路上行人摩肩接踵,漢服美少女肆意穿行在街上,絲毫不怕被人截去。


    陸無雙忍不住感歎:“長安果然是繁華之地,連汴梁也難以相比。”


    郭芙挽著陸無雙的手,笑著說道:“這才是長安的一角而已!等下我們去看看軍營,那才是楊哥哥最自豪的地方。”


    郭芙領著宋慈和陸無雙來到長安外城的軍營。找到了陸立鼎,陸立鼎聽說宋慈是帶著宋理宗的密旨,前來視察的,也是盡心接待。


    長安軍營的布局讓宋慈暗暗稱奇,整個軍營呈環形分布,緊緊包裹住長安城四周,城內外的各條要道都與軍營相連。宋慈不由得感歎:“如此布防,無論蒙古人從哪個方向進攻,所有兵力都能迅速支援,的確是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陸無雙看了看四周,點頭說道:“確實布局精妙,但這些士兵看上去似乎並不如汴梁的軍隊那般雄壯。”


    郭芙聞言眉頭一皺,正要為楊過辯解,卻被宋慈抬手阻止。他低聲說道:“郭姑娘,莫急。既然來了,總要好好看看才知。”


    宋慈懷著一絲懷疑的心情,在陸立鼎的陪同下,開始參觀長安的軍營。最初的印象是平平無奇,這裏的士兵個頭雖不矮,但與汴梁閱兵時所見的那些身形魁梧、氣勢如虹的精銳相比,顯得並不出眾。


    參觀完幾個軍營後,宋慈的眉頭微微皺起。他心中暗忖:“長安雖繁華,但軍士的訓練看起來並不算十分嚴苛。看來楊過還是倦怠了兵士的訓練。”


    然而,當他隨著陸立鼎參觀了更多軍營,尤其是看到士兵在日常訓練中的整齊劃一、紀律嚴明,甚至連被子都要疊成統一的豆腐塊後,內心的疑慮逐漸被震驚取代。


    一日參觀結束後,幾人坐在軍營的中軍帳內稍作休息。陸無雙忍不住問道:“宋慈,你一路都顯得很驚訝,究竟看出什麽了?”


    宋慈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楊過果然是奇才。他的軍隊看似平凡無奇,但實則暗藏精妙。”


    陸無雙眉頭微蹙:“這話怎麽說?這些士兵不管身形還是氣勢,似乎都不如汴梁閱兵時的精銳。”


    宋慈輕輕一笑,耐心解釋道:“兩千人平平無奇,是平平無奇,兩萬人平平無奇,到還能說的過去,可二十萬人,還平平無奇,那就不是平平無奇,而是大才。


    汴梁的精銳軍隊,是我們在閱兵時看到的,換句話說,那些是將領從三萬人中抽選出的三千精銳,專門給宋理宗展示用的。”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三萬人中養出三千精銳,戰鬥力固然強,但剩下的兩萬七千人,大多是濫竽充數的。一旦上了戰場,能不臨陣脫逃就算萬幸。”


    “而長安不同。”宋慈目光微微閃動,“這裏的士兵素質整齊劃一,每個人都嚴格服從命令,不管是投矛、列陣還是作戰配合,都有相當高的默契。上了戰場,他們雖然看起來沒有汴梁精銳那麽耀眼,但勝在整體戰鬥力強大,是實打實的二十萬軍隊。這才是真正的強軍!”


    陸無雙聽完,恍然大悟,不由點頭稱是:“這麽說來,楊過的用兵之道,果然與眾不同。他寧願每個人都達到平均水準,也不追求極少數的精銳以博人眼球。”


    宋慈點點頭,歎道:“楊過是一個真正懂得治軍之道的奇才。難怪他能在長安這片邊陲之地,建立起如此穩固的根基。”


    郭芙聞言,露出了驕傲的笑容:“當然了,我楊哥哥的本事,可是你們想象不到的!”


    顯然,郭芙現在除了會說,我爹是郭靖,我娘是黃蓉以外,還多了一個,我哥是楊過。


    此時,遠處夕陽西下,長安軍營的號角聲悠揚響起,士兵們開始整隊列陣,動如風,靜如林。宋慈看著這整齊劃一的場景,心中不由暗歎:“如此大宋第一防線,何愁敵不過蒙古大軍?”


    宋慈微微點頭,心中對楊過的評價又高了一層。他暗自決定:**“等見到楊過之後,必須要向他好好請教治軍之道。這長安城的軍務,已經足夠讓我放心。”**


    夕陽的餘輝灑在軍營的土地上,每一個士兵的身影都顯得分外堅定,仿佛在這片土地上,他們肩負著守護南宋繁華的重任。而楊過的名字,也在宋慈的心中,刻下了更深的印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神雕家母穆念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月紅ho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月紅hong並收藏逍遙神雕家母穆念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