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在巡視了幾個兄弟的蒙古包後,發現蒙哥和阿裏不哥已經成功說服了旭烈兀以及其他幾位旁係兄弟,願意一起離開草原,共同避開窩闊台派出的追兵。
隨即,他果斷召集了所有核心人物,召開了一場簡短而高效的動員大會。
帳內氣氛凝重,每個人都知道此行的風險,尤其是在窩闊台與拔都的大軍正逐步從西方戰場撤迴的情況下,他們托雷一脈的四千部隊若不及時撤離,很可能會被強行征用,到時既無法跑,也無法反抗。
忽必烈清楚,這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戰鬥。他站在帳中,目光環顧四周,聲音低沉而有力:“諸位兄弟,此刻已經沒有選擇,必須連夜啟程。若再耽擱一分,我們的部隊便離陷入險境更近一步。”
蒙哥點了點頭,眉頭緊鎖:“我們已經討論過。既然楊過與你關係密切,那就按楊過的建議走闊出當年走過的路線,從長安過潼關進入南宋的境內。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利用騎兵的機動優勢避開窩闊台的追擊。”
然而,忽必烈卻搖了搖頭,語氣中透著自信:“楊過的意思並非如此。他建議我們留在黃河以北的衛城,與汴梁遙相唿應。”
這話一出,蒙哥眉頭微皺,顯然有些不悅:“衛城?黃河以北的地方可沒什麽天然屏障,那邊不是窩闊台追擊的最佳戰場嗎?楊過這是想把我們留在前線,替他抵禦窩闊台的大軍吧?”
阿裏不哥沉思片刻後反駁道:“也未必如此。黃河雖然是天險,但在枯水季或黃河結冰時,我們蒙古騎兵也能輕鬆渡過。當年的衛城之戰,我們便是靠這一招渡過黃河擊敗的金人。楊過讓我們留在衛城,可能有其他打算。”
忽必烈見兩人議論紛紛,擺了擺手,沉聲說道:“幾位兄弟,不必揣測。我自有安排。楊過已經承諾,到了衛城之後,我們會獲得大量的軍械和糧草。足以保證我們能夠在追擊前重整旗鼓。”
蒙哥聞言,依舊有些不放心,冷哼一聲道:“糧草倒是其次,關鍵是,衛城雖近汴梁,但隔著黃河天塹,若是宋人無法及時支援,我們豈不是成了困獸之鬥?到時候糧草不足,還得在周圍劫掠,豈不是更麻煩?”
聽到此話,忽必烈神色一沉,語氣陡然嚴厲:“大哥,此行本就是為了與宋庭修好。絕不能在宋人的地盤上劫掠!否則,不僅楊過不會饒我們,整個南宋都會視我們為敵!除非他們要求我們劫掠。”
蒙哥聽到這番話,雖然明白道理,但聽忽必烈提到“宋人要求我們劫掠”時,仍忍不住皺起眉頭:“宋人會要求我們劫掠他們自己?這話未免太過荒謬!”
一旁的阿裏不哥見狀,不由得輕聲笑道:“大哥,我相信四哥,自從父親走後他的判斷就沒有出過錯,既然四哥胸有成竹,不如暫且聽從他的安排。”
最終,在忽必烈的堅持下,所有人同意按照楊過的計劃行動。
會議結束後,忽必烈又講了幾條備用路線,囑咐眾人:“若是途中遇到其他部落的蒙古人,便稱我們是替窩闊台打先鋒的,切記不可露出破綻。”
商議完畢,忽必烈走向了華箏的帳篷。夜色深沉,草原上的風寒冷刺骨,但帳內卻暖意融融。華箏已經將行裝收拾妥當,靜靜地等著他。
見忽必烈進來,她抬頭看了他一眼,目光中帶著幾分複雜的情緒:“你都安排好了?”
忽必烈走上前,沒有迴答,而是輕輕摟住了她的腰,低頭大膽地吻住了她的唇。華箏的身體微微一僵,但很快放鬆下來,輕啟貝齒,柔柔地迴應了他。
兩人心中都清楚,此次離開草原的計劃兇險萬分,途中隨時可能遭遇追擊。若非眼下時機不合,華箏甚至已經做好了將自己徹底交給忽必烈的準備。然而,她也明白,忽必烈尚未站穩腳跟,在蒙古內部權力鬥爭激烈的情況下,若與她過分親近,反而會成為其他勢力攻擊他的把柄。
片刻的溫存過後,華箏低聲說道:“列兒,我們走吧。”
忽必烈微微一笑,目光中帶著堅定:“好,我們走。”
兩人沒有再多言,各自騎上一匹駿馬,帶著部隊迅速向南方進發。
浩浩蕩蕩的隊伍,包括四千名騎兵以及八千名女眷和家眷,以及耶律一家帶走的兩千多心腹,總計一萬五千人,行軍速度極快。
得益於忽必烈的儲物戒,所有輜重物資都被存放其中,隊伍隻需攜帶輕便的補給,大大提高了機動性。
當然一些不願意離去,或者很難勸說的女性,例如唆魯禾帖尼則是直接被強行帶走,沒有多餘的任何勸導,連目的地都沒有告訴這些人。
三天後,窩闊台的長子貴由派出使者,命忽必烈到大營與窩闊台匯合。然而,當使者抵達忽必烈與蒙哥的營地時,卻發現這一片草原已空空如也。
昔日繁華的蒙古包群,如今一個不剩。使者放眼望去,隻看到草原上遍布數千具牛羊的白骨——這些牛羊顯然是被人宰殺後取走了肉,隻留下了殘破的骨架。
使者立刻返迴向貴由匯報此事。貴由親自趕到現場,站在原地目瞪口呆。他無法理解,這片營地怎麽會在一夜之間人去營空?連一絲痕跡都沒有留下。
“這是怎麽迴事?這些牛羊的屍體,又是怎麽迴事?”貴由的副手一臉茫然地問道。
貴由搖了搖頭,心中隱隱生出一絲寒意。他喃喃自語:“忽必烈和蒙哥的部落,這麽多人,這麽多東西……竟然能在一夜之間全部消失。甚至連蒙古包都不見了。難道……是長生天降下的懲罰?”
他望著空蕩蕩的草原,臉上寫滿了不解與恐懼。牛羊的屍骨顯得無比詭異,這種大規模屠宰後放棄骨架的行為,完全不符合任何蒙古部落的習慣。
“會不會是……被鬼神吞噬了?”副手低聲問道,聲音中透著顫抖。
貴由聞言,竟也覺得這種解釋最為合理。他的臉色蒼白,搖了搖頭:“或許……忽必烈他們得罪了長生天,被長生天降下天罰,連人帶物被徹底吞噬。”
說罷,他目光陰沉地看著遠處的黃昏,心中籠罩著揮之不去的陰影。
隨即,他果斷召集了所有核心人物,召開了一場簡短而高效的動員大會。
帳內氣氛凝重,每個人都知道此行的風險,尤其是在窩闊台與拔都的大軍正逐步從西方戰場撤迴的情況下,他們托雷一脈的四千部隊若不及時撤離,很可能會被強行征用,到時既無法跑,也無法反抗。
忽必烈清楚,這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戰鬥。他站在帳中,目光環顧四周,聲音低沉而有力:“諸位兄弟,此刻已經沒有選擇,必須連夜啟程。若再耽擱一分,我們的部隊便離陷入險境更近一步。”
蒙哥點了點頭,眉頭緊鎖:“我們已經討論過。既然楊過與你關係密切,那就按楊過的建議走闊出當年走過的路線,從長安過潼關進入南宋的境內。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利用騎兵的機動優勢避開窩闊台的追擊。”
然而,忽必烈卻搖了搖頭,語氣中透著自信:“楊過的意思並非如此。他建議我們留在黃河以北的衛城,與汴梁遙相唿應。”
這話一出,蒙哥眉頭微皺,顯然有些不悅:“衛城?黃河以北的地方可沒什麽天然屏障,那邊不是窩闊台追擊的最佳戰場嗎?楊過這是想把我們留在前線,替他抵禦窩闊台的大軍吧?”
阿裏不哥沉思片刻後反駁道:“也未必如此。黃河雖然是天險,但在枯水季或黃河結冰時,我們蒙古騎兵也能輕鬆渡過。當年的衛城之戰,我們便是靠這一招渡過黃河擊敗的金人。楊過讓我們留在衛城,可能有其他打算。”
忽必烈見兩人議論紛紛,擺了擺手,沉聲說道:“幾位兄弟,不必揣測。我自有安排。楊過已經承諾,到了衛城之後,我們會獲得大量的軍械和糧草。足以保證我們能夠在追擊前重整旗鼓。”
蒙哥聞言,依舊有些不放心,冷哼一聲道:“糧草倒是其次,關鍵是,衛城雖近汴梁,但隔著黃河天塹,若是宋人無法及時支援,我們豈不是成了困獸之鬥?到時候糧草不足,還得在周圍劫掠,豈不是更麻煩?”
聽到此話,忽必烈神色一沉,語氣陡然嚴厲:“大哥,此行本就是為了與宋庭修好。絕不能在宋人的地盤上劫掠!否則,不僅楊過不會饒我們,整個南宋都會視我們為敵!除非他們要求我們劫掠。”
蒙哥聽到這番話,雖然明白道理,但聽忽必烈提到“宋人要求我們劫掠”時,仍忍不住皺起眉頭:“宋人會要求我們劫掠他們自己?這話未免太過荒謬!”
一旁的阿裏不哥見狀,不由得輕聲笑道:“大哥,我相信四哥,自從父親走後他的判斷就沒有出過錯,既然四哥胸有成竹,不如暫且聽從他的安排。”
最終,在忽必烈的堅持下,所有人同意按照楊過的計劃行動。
會議結束後,忽必烈又講了幾條備用路線,囑咐眾人:“若是途中遇到其他部落的蒙古人,便稱我們是替窩闊台打先鋒的,切記不可露出破綻。”
商議完畢,忽必烈走向了華箏的帳篷。夜色深沉,草原上的風寒冷刺骨,但帳內卻暖意融融。華箏已經將行裝收拾妥當,靜靜地等著他。
見忽必烈進來,她抬頭看了他一眼,目光中帶著幾分複雜的情緒:“你都安排好了?”
忽必烈走上前,沒有迴答,而是輕輕摟住了她的腰,低頭大膽地吻住了她的唇。華箏的身體微微一僵,但很快放鬆下來,輕啟貝齒,柔柔地迴應了他。
兩人心中都清楚,此次離開草原的計劃兇險萬分,途中隨時可能遭遇追擊。若非眼下時機不合,華箏甚至已經做好了將自己徹底交給忽必烈的準備。然而,她也明白,忽必烈尚未站穩腳跟,在蒙古內部權力鬥爭激烈的情況下,若與她過分親近,反而會成為其他勢力攻擊他的把柄。
片刻的溫存過後,華箏低聲說道:“列兒,我們走吧。”
忽必烈微微一笑,目光中帶著堅定:“好,我們走。”
兩人沒有再多言,各自騎上一匹駿馬,帶著部隊迅速向南方進發。
浩浩蕩蕩的隊伍,包括四千名騎兵以及八千名女眷和家眷,以及耶律一家帶走的兩千多心腹,總計一萬五千人,行軍速度極快。
得益於忽必烈的儲物戒,所有輜重物資都被存放其中,隊伍隻需攜帶輕便的補給,大大提高了機動性。
當然一些不願意離去,或者很難勸說的女性,例如唆魯禾帖尼則是直接被強行帶走,沒有多餘的任何勸導,連目的地都沒有告訴這些人。
三天後,窩闊台的長子貴由派出使者,命忽必烈到大營與窩闊台匯合。然而,當使者抵達忽必烈與蒙哥的營地時,卻發現這一片草原已空空如也。
昔日繁華的蒙古包群,如今一個不剩。使者放眼望去,隻看到草原上遍布數千具牛羊的白骨——這些牛羊顯然是被人宰殺後取走了肉,隻留下了殘破的骨架。
使者立刻返迴向貴由匯報此事。貴由親自趕到現場,站在原地目瞪口呆。他無法理解,這片營地怎麽會在一夜之間人去營空?連一絲痕跡都沒有留下。
“這是怎麽迴事?這些牛羊的屍體,又是怎麽迴事?”貴由的副手一臉茫然地問道。
貴由搖了搖頭,心中隱隱生出一絲寒意。他喃喃自語:“忽必烈和蒙哥的部落,這麽多人,這麽多東西……竟然能在一夜之間全部消失。甚至連蒙古包都不見了。難道……是長生天降下的懲罰?”
他望著空蕩蕩的草原,臉上寫滿了不解與恐懼。牛羊的屍骨顯得無比詭異,這種大規模屠宰後放棄骨架的行為,完全不符合任何蒙古部落的習慣。
“會不會是……被鬼神吞噬了?”副手低聲問道,聲音中透著顫抖。
貴由聞言,竟也覺得這種解釋最為合理。他的臉色蒼白,搖了搖頭:“或許……忽必烈他們得罪了長生天,被長生天降下天罰,連人帶物被徹底吞噬。”
說罷,他目光陰沉地看著遠處的黃昏,心中籠罩著揮之不去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