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推翻皇朝後,我囚禁了廢太子 作者:宗政月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雲浮聽聞之後,起初還以為隻是何燕亭的睡眠出了問題,便立刻吩咐內務府去準備一些來自西域蠱族的特製香煙。據說這種香煙具有神奇的功效,不僅能夠助人迅速入眠,還能讓人忘卻一些煩惱之事。
很快,這些珍貴的西域蠱族香煙就送到了何燕亭麵前。在香煙嫋嫋升騰的煙霧繚繞之中,何燕亭原本緊繃的神經漸漸地放鬆下來,那些困擾她許久的思緒似乎也隨著煙霧一同飄散而去。漸漸地,她終於忘記了那個離奇的夢境,重新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日子依舊如流水般匆匆而過,何燕亭也像從前那樣,繼續在這座宏偉壯麗的皇宮中生活著。時光荏苒,轉眼間已是三年過去,此時的何燕亭已然十二歲了。
她緊緊跟隨著霽雲皇後以及雲煙公主的腳步,每一天都全神貫注地學習著身為皇家人所必備的素養與禮儀規範。無論是行走坐臥、言談舉止,還是待人接物、應對場合,她都不敢有絲毫懈怠,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與此同時,何燕亭與蕭雲浮兩人在每日的空閑時光裏,總是像孩子一般相互嬉鬧玩耍。他們或是追逐嬉戲於宮廷花園之間,或是躲躲藏藏玩起捉迷藏的遊戲,歡聲笑語不時迴蕩在宮殿的每一個角落。如此輕鬆愉快的生活場景,仿佛讓人置身於一幅美好的畫卷之中。
然而,看似平靜而美好的日子卻如鏡花水月般脆弱易碎。終於,那令人擔憂的一天還是不可避免地降臨了。
這一天,原本負責駐守與宋國交界的西南邊境的何將軍,竟然率領著麾下五千名英勇無畏的士兵公然舉旗造反!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震驚朝野內外,皇帝聞訊後當機立斷,迅速派遣大批精銳部隊前往鎮壓,並下令將何將軍及其五千叛軍當場擒拿,毫不留情地統統打入死囚大牢,等待庭審之後依法處斬。
等到何燕亭得知這個驚天動地的消息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何家上下總共兩百多口人,除去留在京城的何夫人以及被冊封為準太子妃的她之外,其餘眾人皆已身陷囹圄。
刹那間,巨大的悲痛如潮水般湧上心頭,淚水不受控製地從她美麗的眼眸中洶湧而出。往昔所學的那些繁文縟節、皇家禮儀此刻早已被拋諸腦後,她滿心隻有對親人安危的深深憂慮。
於是,她不顧一切地狂奔起來,心中唯一的念頭便是立刻求見皇帝,懇請他網開一麵救救自己的家人。
就在何燕亭幾近瘋狂之際,霽雲皇後及時出現並果斷喝令手下之人攔住了已然失魂落魄的她。
霽雲皇後微微皺起眉頭,麵色凝重地沉聲說道:“燕亭啊,本宮深知你此刻心中焦急萬分,但此事非同小可,皇上正因這事龍顏大怒呢!你若此時前去求情,恐怕不僅無法救下你的家人,反而會弄巧成拙、火上澆油呐。”
何燕亭聽聞此言,眼淚如決堤般洶湧而出,她哭得梨花帶雨,雙膝跪地,緊緊抓住皇後的裙擺苦苦哀求道:“皇後娘娘啊,求求您大發慈悲,給臣女指一條明路吧!臣女實在不忍心看著自家人就這樣白白送死呀!”
皇後輕輕歎了口氣,緩緩彎下腰將何燕亭扶起身來。在扶起她的瞬間,皇後的眼眸深處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複雜神色,稍縱即逝。接著,皇後語氣略微緩和地說:“也罷,看在你如此可憐的份上,本宮便冒險替你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不過醜話可得說在前頭,本宮雖能幫你進言,但卻不敢打包票說陛下一定會赦免何家。這點你心裏可要有點數才行。”
何燕亭聽後,如同抓到救命稻草一般,連連點頭稱謝,聲音因激動而有些顫抖:“娘娘願意施以援手,臣女已是感恩戴德,無以為報了。不管結果怎樣,臣女都對娘娘的大恩大德銘記於心。”
霽雲皇後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些許欣慰之色,而後又語重心長地叮囑道:“此外,你需謹記自己如今已被錄入皇家玉牒,乃是未來的準太子妃。關於何家這件事,不論最終結局如何,本宮都希望你能夠保持清醒冷靜,切不可深陷其中過深。畢竟,稍有不慎,便可能牽連到雲浮那孩子的太子之位,你可一定要想清楚其中利弊得失啊!”
何燕亭聞言先是一愣,隨即便恍然大悟過來——原來皇後是擔憂蕭雲浮會受到何家事件的影響。她心下一緊,暗自思忖片刻後,咬了咬牙,堅定地點頭應道:“皇後娘娘放心,臣女明白其中利害關係,定會謹慎行事,絕不讓此事累及太子殿下。”
皇後輕移蓮步,身旁跟著神色焦急的何燕亭,兩人一同緩緩走向莊嚴巍峨的禦書房。到了門外,皇後示意內侍通報求見皇上。
不多時,隻聽得裏麵傳來一個低沉而冷峻的聲音:“進來吧。”皇後與何燕亭踏入書房,隻見皇帝端坐在書桌前,麵沉似水,眼神犀利如刀,當他的目光掃過何燕亭時,更是冷哼一聲,仿佛對其充滿了不滿和厭惡。
皇後微微欠身行禮後,柔聲說道:“陛下,臣妾此番前來,乃是為了何家之事。想那何家世代忠良,多年來為我朝立下赫赫戰功,如今這其中或許有些許誤會,還望陛下明察秋毫。”說罷,美眸之中流露出一絲懇切之意。
然而皇帝聽聞此言,卻是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謀逆之罪,鐵證如山,豈容狡辯!又何來什麽誤會?”他的聲音震得整個房間都嗡嗡作響,顯然已是怒不可遏。
何燕亭見狀,心中一緊,連忙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水瞬間奪眶而出,她泣不成聲地哭訴道:“陛下啊,微臣之女願以自己的性命擔保,家父絕非那等心懷不軌、妄圖謀逆之人啊!我何家滿門上下,向來都是對朝廷忠心耿耿,肝腦塗地亦在所不惜。此次定然是有人存心陷害,故意捏造罪名,欲置我何家於死地,請陛下一定要為我們做主啊!”說到傷心處,她已是哭得梨花帶雨,令人心生憐憫。
很快,這些珍貴的西域蠱族香煙就送到了何燕亭麵前。在香煙嫋嫋升騰的煙霧繚繞之中,何燕亭原本緊繃的神經漸漸地放鬆下來,那些困擾她許久的思緒似乎也隨著煙霧一同飄散而去。漸漸地,她終於忘記了那個離奇的夢境,重新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日子依舊如流水般匆匆而過,何燕亭也像從前那樣,繼續在這座宏偉壯麗的皇宮中生活著。時光荏苒,轉眼間已是三年過去,此時的何燕亭已然十二歲了。
她緊緊跟隨著霽雲皇後以及雲煙公主的腳步,每一天都全神貫注地學習著身為皇家人所必備的素養與禮儀規範。無論是行走坐臥、言談舉止,還是待人接物、應對場合,她都不敢有絲毫懈怠,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與此同時,何燕亭與蕭雲浮兩人在每日的空閑時光裏,總是像孩子一般相互嬉鬧玩耍。他們或是追逐嬉戲於宮廷花園之間,或是躲躲藏藏玩起捉迷藏的遊戲,歡聲笑語不時迴蕩在宮殿的每一個角落。如此輕鬆愉快的生活場景,仿佛讓人置身於一幅美好的畫卷之中。
然而,看似平靜而美好的日子卻如鏡花水月般脆弱易碎。終於,那令人擔憂的一天還是不可避免地降臨了。
這一天,原本負責駐守與宋國交界的西南邊境的何將軍,竟然率領著麾下五千名英勇無畏的士兵公然舉旗造反!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震驚朝野內外,皇帝聞訊後當機立斷,迅速派遣大批精銳部隊前往鎮壓,並下令將何將軍及其五千叛軍當場擒拿,毫不留情地統統打入死囚大牢,等待庭審之後依法處斬。
等到何燕亭得知這個驚天動地的消息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何家上下總共兩百多口人,除去留在京城的何夫人以及被冊封為準太子妃的她之外,其餘眾人皆已身陷囹圄。
刹那間,巨大的悲痛如潮水般湧上心頭,淚水不受控製地從她美麗的眼眸中洶湧而出。往昔所學的那些繁文縟節、皇家禮儀此刻早已被拋諸腦後,她滿心隻有對親人安危的深深憂慮。
於是,她不顧一切地狂奔起來,心中唯一的念頭便是立刻求見皇帝,懇請他網開一麵救救自己的家人。
就在何燕亭幾近瘋狂之際,霽雲皇後及時出現並果斷喝令手下之人攔住了已然失魂落魄的她。
霽雲皇後微微皺起眉頭,麵色凝重地沉聲說道:“燕亭啊,本宮深知你此刻心中焦急萬分,但此事非同小可,皇上正因這事龍顏大怒呢!你若此時前去求情,恐怕不僅無法救下你的家人,反而會弄巧成拙、火上澆油呐。”
何燕亭聽聞此言,眼淚如決堤般洶湧而出,她哭得梨花帶雨,雙膝跪地,緊緊抓住皇後的裙擺苦苦哀求道:“皇後娘娘啊,求求您大發慈悲,給臣女指一條明路吧!臣女實在不忍心看著自家人就這樣白白送死呀!”
皇後輕輕歎了口氣,緩緩彎下腰將何燕亭扶起身來。在扶起她的瞬間,皇後的眼眸深處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複雜神色,稍縱即逝。接著,皇後語氣略微緩和地說:“也罷,看在你如此可憐的份上,本宮便冒險替你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不過醜話可得說在前頭,本宮雖能幫你進言,但卻不敢打包票說陛下一定會赦免何家。這點你心裏可要有點數才行。”
何燕亭聽後,如同抓到救命稻草一般,連連點頭稱謝,聲音因激動而有些顫抖:“娘娘願意施以援手,臣女已是感恩戴德,無以為報了。不管結果怎樣,臣女都對娘娘的大恩大德銘記於心。”
霽雲皇後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些許欣慰之色,而後又語重心長地叮囑道:“此外,你需謹記自己如今已被錄入皇家玉牒,乃是未來的準太子妃。關於何家這件事,不論最終結局如何,本宮都希望你能夠保持清醒冷靜,切不可深陷其中過深。畢竟,稍有不慎,便可能牽連到雲浮那孩子的太子之位,你可一定要想清楚其中利弊得失啊!”
何燕亭聞言先是一愣,隨即便恍然大悟過來——原來皇後是擔憂蕭雲浮會受到何家事件的影響。她心下一緊,暗自思忖片刻後,咬了咬牙,堅定地點頭應道:“皇後娘娘放心,臣女明白其中利害關係,定會謹慎行事,絕不讓此事累及太子殿下。”
皇後輕移蓮步,身旁跟著神色焦急的何燕亭,兩人一同緩緩走向莊嚴巍峨的禦書房。到了門外,皇後示意內侍通報求見皇上。
不多時,隻聽得裏麵傳來一個低沉而冷峻的聲音:“進來吧。”皇後與何燕亭踏入書房,隻見皇帝端坐在書桌前,麵沉似水,眼神犀利如刀,當他的目光掃過何燕亭時,更是冷哼一聲,仿佛對其充滿了不滿和厭惡。
皇後微微欠身行禮後,柔聲說道:“陛下,臣妾此番前來,乃是為了何家之事。想那何家世代忠良,多年來為我朝立下赫赫戰功,如今這其中或許有些許誤會,還望陛下明察秋毫。”說罷,美眸之中流露出一絲懇切之意。
然而皇帝聽聞此言,卻是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謀逆之罪,鐵證如山,豈容狡辯!又何來什麽誤會?”他的聲音震得整個房間都嗡嗡作響,顯然已是怒不可遏。
何燕亭見狀,心中一緊,連忙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水瞬間奪眶而出,她泣不成聲地哭訴道:“陛下啊,微臣之女願以自己的性命擔保,家父絕非那等心懷不軌、妄圖謀逆之人啊!我何家滿門上下,向來都是對朝廷忠心耿耿,肝腦塗地亦在所不惜。此次定然是有人存心陷害,故意捏造罪名,欲置我何家於死地,請陛下一定要為我們做主啊!”說到傷心處,她已是哭得梨花帶雨,令人心生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