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先天靈根
洪荒:我為截教第二聖人呀! 作者:龍語春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提那邊通天的驚訝與憤怒。
且說武夷山天辰子一邊教導六耳修行,一邊在武夷山繼續尋些寶藥。
師徒二人,便暫時棲身在落寶金錢先前身處的洞府修行。
其中天辰子最想尋的便是茶樹,後世中武夷山大紅袍有多珍貴便不需多言了。
何況天辰子前世便是愛茶之人,雖不太能品出茶味,但也覺得品茶真是裝13的好東西。
如今在洪荒世界,若是能尋到茶樹,那定然是靈根,說不得自己還能引來一陣洪荒風尚能。
如此天辰子每日便尋藥,寫日記,祭煉法寶。
“天青地百草!不錯,不錯!”
【今日又有收獲,希望早日找到茶樹!】
【茶道,有些期待!】
如此這般枯燥生活,天辰子在武夷山一待就是數百年。
在此期間天辰子深感法寶重要,經過數百年的努力,其終於將【周天星辰圖】三十六條禁製中的一條給祭煉完全了。
與此同時其修為也從真仙初期,晉升到真仙中期。
不由得說有些快。
天辰子推測,這可能是其祭煉法寶的緣故,不然自己悶頭修煉非得千年之功不可。
修行這就好比後世上學,聖人講經好比老師講課,自己有時候就算聽懂了,下課自己做題照樣不會。
而這極品先天靈寶其上所含的先天禁製,就好比題目的課本和答案,平時祭煉就好比照抄作業,如此一來修為自然提升的快。
這也是後世先天靈寶之所以珍貴的原因。
這邊天辰子正盤算著是否要繼續尋找先天茶樹,不想六耳也結束了修煉。
“見過老師!”
天辰子見六耳如今修為已然成就人仙,即將步入地仙境界不由誇讚道。
“六耳,你很不錯,待為師迴島之後,定會為你尋一門更加適合你的修行法門!”
六耳聽了,心中感動,再次拜謝道。
“多謝老師!”
天辰子這個老師雖然修為不算高,但出身聖人教派,待自己更是沒話說。
自從以先天靈寶為拜師禮,自己凡是修行疑惑,老師總是耐心解答。
雖然不知老師所言《九轉玄功》是何種功法,但老師說十分適合自己,想來不會差。
“老師最近時常沉思,可是要尋找什麽?”
“不知可否告訴弟子,弟子有些天賦神通,或可為老師分憂!”
六耳懷著感恩之心,朝著天辰子問道。
“沒什麽,不過是一株茶樹,找不......”
話未說完,天辰子便轉身看向六耳獼猴的六隻耳朵,一拍手道。
“正是,你這神通用來尋寶,正是時候。”
隨即,天辰子目光如炬,朝空中一指,低喝道:“現!”
而這一聲簡單的法訣,似乎蘊含著無盡的力量。
瞬息之間,僅見空中泛起一片光華,隨即顯現出一塊巨大而晶瑩的光幕。
光幕如一麵明鏡,橫亙在洞中的空曠之處,透出緩緩流轉的光芒,猶如晨曦時分水麵般的波光粼粼,映現出不凡的神韻。
光幕的表麵,時而閃爍著星辰般的點點光輝,時而湧起陣陣奇異的氣息,仿佛連接著五湖四海的神秘寶地。
而在這光幕的中心,赫然映照出一株蘊藏著無盡靈氣的大紅袍茶樹。
這茶樹的形態優雅,樹幹挺拔如鬆,色澤深紅,帶著幾分古樸的氣息。
繁茂的枝葉如傘灑下百般陰影,自然地交錯在一起,似是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透出世外桃源的氛圍。
每一片茶葉都如翡翠般鮮豔,葉麵光滑,邊緣微微卷曲,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宛如天上的仙蘭。
那股芬芳之氣飄渺而來,讓人忍不住想要沉浸其中,似乎每一次唿吸都能洗淨心中的煩擾,令人心曠神怡。
“便是如此模樣的樹木,你可能探查到。”
六耳獼猴仔細看看空中的光幕,點頭曰。
“弟子試試看!”
說罷運氣神通,開始探查起來,要說這武夷山方圓百萬裏,探查起來難度自然不小,但不曾想到六耳獼猴天生神通更加逆天。
不過數日,六耳便興奮地跑來找他,臉上洋溢著難以抑製的興衝衝神情。
“老師!我或許找到了你想要探查的類似靈根!”
他急忙道,“隻是那靈根更加神俊,其旁邊還有一隻真仙後期的蛇妖看守,怕是想要輕易得手不太容易。”
“那蛇妖弟子之前便見過多次,算是方圓千裏的一霸!”
“山中不知多少生靈慘死起手,若非弟子有神通躲避,也早已死於蛇口。”
天辰子聽言,心中一喜,立刻命六耳獼猴帶路,師徒二人一路奔向目的地。
沿途靈氣氤氳,山水相映,然而,直至行至一處隱蔽懸崖,他們才終於發現了傳說中的那株茶樹。
這處懸崖位於群山之間,四周樹木蔥蘢,山勢險峻,若無指引,即便是精於行走山川的修行者也難以察覺。
懸崖幾乎被周圍的岩石與樹木完全包裹,暗藏在濃密的林木之中,宛如一處神秘的秘境。要不是六耳耳聞得知,天辰子自己也難以發現這處隱蔽之地。
懸崖的岩壁險峻陡峭,岩石裂縫縱橫,滿是苔蘚和青藤,給人一種年久失修的感覺。
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映照在岩壁之上,卻隻能隱隱約約見到一些空隙。
而在懸崖之上,則能隱約看到那株茶樹的特殊形態。
樹冠如傘,繁茂斜生,似乎在與周圍的岩壁抗爭著,葉片間泛著淡淡的靈光,仿佛一顆明珠在黑暗中閃爍,令人難以自拔地想要靠近探尋。
看到如此茶樹,天辰子立即推算起來,不禁笑曰。
“竟然是中品先天靈根,悟道茶!”
“此物可助人突破修行瓶頸,並且能清心安神,比我之前心心念念的大紅袍還要好!”
“定要得到此樹!”
隨即又一臉嚴肅的囑咐六耳曰。
“六耳,我有一言,你需要切記!”
六耳見老師突然嚴肅,立即滿臉肅穆的靜聽。
“你這神通乃是天賜,奇異非常,隻是切記不可請用,更不可隨意探查修道之人的道場,不然恐會惹下無窮因果。”
“可明白?”
六耳聽了,立時點頭道。
“多謝老師教誨,弟子記下了。”
“日後無老師命令,弟子絕不輕易使用此神通。”
天辰子見六耳如此聽話,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即暗自盤算如何將那真仙後期的蛇妖除去,好將那悟道茶樹收入囊中。
好在天辰子出身截教,此教以陣法聞名洪荒。
天辰子雖然現在無法布置出如封神大劫時,能夠硬剛聖人的《九曲黃河陣》。
但是布置一個對付真仙後期的蛇妖的小陣法還是可以做到的。
想到此處,天辰子心神一動,掐指算出武夷山那適合布置陣法的場所。
雙手飛快舞動,手指劃過空中,伴隨著一陣清晰悅耳的訣音。
頃刻間,流光閃爍,無形的法力在他的周圍湧動而來。
天辰子取出一枚枚陣旗,陣旗如同細雨般灑落而下,抵達地麵後便穩穩紮根。
一時間,陣旗上方精神矍鑠,符文閃爍,波動的靈氣匯聚成一股無形的力量,形成了一個猶如星辰般璀璨的陣法——《小星鬥陣》。
陣法猶如一張巨大無形的網絡,將周圍的天地靈氣盡數收納,隨風而動。
“這《小星鬥陣》,乃以星鬥之力聚集天地靈氣,威力強橫,想來對付一頭蛇妖不成問題。”
天辰子心中清晰明了,麵露自信之色,目光閃爍著堅定的光輝。
隨後,他又取出《周天星辰圖》,那幅璀璨的星辰圖仿佛活了過來,飛向陣眼位置,靜靜盤旋。
星辰圖在空中旋轉,光輝璀璨,散發出神秘而無形的氣場。
猶如一顆明珠,將整個陣法的力量凝聚而成,成為此陣的核心所在。
天辰子迅速運用心法,引動周遭的星辰之力。
手中法訣一變,頓時,浩瀚的星光自四麵八方匯聚而來,亮光宛如星河傾瀉,注入《小星鬥陣》中。
隨著星辰之力的不斷注入,陣法中的靈氣愈發濃烈,宛如台上的皓月,使周圍的空氣都變得炙熱而流動。
此時的天辰子,周身繚繞著星光,宛若一個星辰的化身,渾身的靈氣與陣法交融。
完成陣法之後,天辰子神色凝重,轉頭對六耳獼猴道:
“你先去遠處藏好,待我引來那蛇妖之時,再行出手,不可莽撞!”
六耳麵露恭敬,點頭應承,迅速隱於一處山石之後,全神戒備,準備隨時出擊。
天辰子目送六耳藏好,隨即作法一揮,將《小星鬥陣》的陣法化作點點星光,隱於虛空之中。
接著,他身體一抖,化作流光飛向懸崖,猶如流星劃過夜空,消失在天地之間。
不遠處,懸崖之上,蛇妖感應到氣息的異動,立即現身。
此妖身形龐大,化作一位滿目陰翳的中年道人,麵目陰沉,眉目之間帶著幾分兇狠,渾身散發著濃重的血氣與妖氣,絲絲縷縷隱隱約約。
寬廣的虎口,鼻尖微翹,雙耳尖尖,身著黑色道袍,袖口繡著雲紋,雖是道士的裝扮,卻顯得極不協調,透出一股妖異之感。
天辰子見到此妖,臉色微沉,便高聲喝道:
“妖邪無道,殘害生靈,今日我替天行道,特來為洪荒除去你這禍害!”
蛇妖一聽,頓時怒火中燒,滿臉不屑:
“你這小子,哪裏來的,竟敢對我說教!想必是自尋死路,今日我便送你上西天!”
二人隨即展開了一番爭吵。
天辰子以道義為聲,義正言辭,咄咄逼人;
而蛇妖言辭粗鄙,氣急敗壞,口中罵聲連連,然其言辭越發顯得蒼白無力。
“呸!”蛇妖狂吼,“你不過是個小修士,何足掛齒,老子要殺誰就殺誰,關你屁事!”
“今日我便要殺了你!”
一番嘴炮之後,憤怒的蛇妖再也忍耐不住。
驀然間低吼一聲,四周的妖氣陡然提升,周遭的山石仿佛隨之震顫。
而後不知從何處,取出一柄骨鞭,鞭身如同伶俐的靈蛇,蛇身盤旋而上,散發出股寒氣,兇猛而迅捷地朝著天辰子抽來。
那骨鞭在空中劃出弧線,速度之快讓人瞠目結舌,仿佛一條黑色的閃電劈向天辰子,帶著萬千妖氣的怒吼與殺意,直逼麵門。
天辰子麵色一變,心念急轉,瞬間取出一把璀璨的寶劍,劍光四射,劍身閃爍著道韻,具有無窮無盡的氣勢。
“去!”
天辰子一聲怒喝,運起星辰法力,寶劍迎上那條骨鞭,劍光與鞭影交匯,發出震耳的轟鳴聲,猶如雷霆滾蕩,氣波蕩漾。
瞬間,二人之間的戰鬥在懸崖之上拉開帷幕,波瀾壯闊,難解難分。
蛇妖麵露陰翳,背脊挺直,雙眼閃爍著無法遏製的兇光,憤怒的咆哮猶如一頭狂獅,繼續操控那梨花帶雨的骨鞭,揮動之間,縈繞起妖氣如風暴般席卷。
每一道鞭影在空中劃出軌跡,仿佛一條長龍,獨具靈動與威勢,欲要吞噬一切!
與此同時,天辰子凝神聚氣,心中沉穩如山。
他深吸了一口氣,專注力全然沉入劍勢之中,劍光閃爍,激蕩起璀璨的星輝,猶如浩瀚星空,映照著他那意氣風發的麵容。
他的劍勢如虹,橫掃而出,直逼向流動的骨鞭,阻止了蛇妖的攻擊。
二者鬥法之際,真氣激蕩,流光四射,無形的靈力肆意衝撞,形成層層漣漪。
劍與鞭相抵,空氣中爆發出一道道震耳欲聾的響聲,宛如天崩地裂。
二人鬥力更是激烈,盡管蛇妖修為高出天辰子一個小境界,但身為山野雜傳,修為雖強,卻終究比不過天辰子正統大教的深厚底蘊與技藝。
在這陣交鋒之下,雙方都未能占得上風,毒蛇般的骨鞭與如星河般的劍光在空氣中頻繁交錯,竟是互相牽製,難以分出勝負。
龐大的妖氣與深厚的道韻糾纏在一起,形成無法割舍的對峙,直逼至懸崖之巔。
且說武夷山天辰子一邊教導六耳修行,一邊在武夷山繼續尋些寶藥。
師徒二人,便暫時棲身在落寶金錢先前身處的洞府修行。
其中天辰子最想尋的便是茶樹,後世中武夷山大紅袍有多珍貴便不需多言了。
何況天辰子前世便是愛茶之人,雖不太能品出茶味,但也覺得品茶真是裝13的好東西。
如今在洪荒世界,若是能尋到茶樹,那定然是靈根,說不得自己還能引來一陣洪荒風尚能。
如此天辰子每日便尋藥,寫日記,祭煉法寶。
“天青地百草!不錯,不錯!”
【今日又有收獲,希望早日找到茶樹!】
【茶道,有些期待!】
如此這般枯燥生活,天辰子在武夷山一待就是數百年。
在此期間天辰子深感法寶重要,經過數百年的努力,其終於將【周天星辰圖】三十六條禁製中的一條給祭煉完全了。
與此同時其修為也從真仙初期,晉升到真仙中期。
不由得說有些快。
天辰子推測,這可能是其祭煉法寶的緣故,不然自己悶頭修煉非得千年之功不可。
修行這就好比後世上學,聖人講經好比老師講課,自己有時候就算聽懂了,下課自己做題照樣不會。
而這極品先天靈寶其上所含的先天禁製,就好比題目的課本和答案,平時祭煉就好比照抄作業,如此一來修為自然提升的快。
這也是後世先天靈寶之所以珍貴的原因。
這邊天辰子正盤算著是否要繼續尋找先天茶樹,不想六耳也結束了修煉。
“見過老師!”
天辰子見六耳如今修為已然成就人仙,即將步入地仙境界不由誇讚道。
“六耳,你很不錯,待為師迴島之後,定會為你尋一門更加適合你的修行法門!”
六耳聽了,心中感動,再次拜謝道。
“多謝老師!”
天辰子這個老師雖然修為不算高,但出身聖人教派,待自己更是沒話說。
自從以先天靈寶為拜師禮,自己凡是修行疑惑,老師總是耐心解答。
雖然不知老師所言《九轉玄功》是何種功法,但老師說十分適合自己,想來不會差。
“老師最近時常沉思,可是要尋找什麽?”
“不知可否告訴弟子,弟子有些天賦神通,或可為老師分憂!”
六耳懷著感恩之心,朝著天辰子問道。
“沒什麽,不過是一株茶樹,找不......”
話未說完,天辰子便轉身看向六耳獼猴的六隻耳朵,一拍手道。
“正是,你這神通用來尋寶,正是時候。”
隨即,天辰子目光如炬,朝空中一指,低喝道:“現!”
而這一聲簡單的法訣,似乎蘊含著無盡的力量。
瞬息之間,僅見空中泛起一片光華,隨即顯現出一塊巨大而晶瑩的光幕。
光幕如一麵明鏡,橫亙在洞中的空曠之處,透出緩緩流轉的光芒,猶如晨曦時分水麵般的波光粼粼,映現出不凡的神韻。
光幕的表麵,時而閃爍著星辰般的點點光輝,時而湧起陣陣奇異的氣息,仿佛連接著五湖四海的神秘寶地。
而在這光幕的中心,赫然映照出一株蘊藏著無盡靈氣的大紅袍茶樹。
這茶樹的形態優雅,樹幹挺拔如鬆,色澤深紅,帶著幾分古樸的氣息。
繁茂的枝葉如傘灑下百般陰影,自然地交錯在一起,似是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透出世外桃源的氛圍。
每一片茶葉都如翡翠般鮮豔,葉麵光滑,邊緣微微卷曲,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宛如天上的仙蘭。
那股芬芳之氣飄渺而來,讓人忍不住想要沉浸其中,似乎每一次唿吸都能洗淨心中的煩擾,令人心曠神怡。
“便是如此模樣的樹木,你可能探查到。”
六耳獼猴仔細看看空中的光幕,點頭曰。
“弟子試試看!”
說罷運氣神通,開始探查起來,要說這武夷山方圓百萬裏,探查起來難度自然不小,但不曾想到六耳獼猴天生神通更加逆天。
不過數日,六耳便興奮地跑來找他,臉上洋溢著難以抑製的興衝衝神情。
“老師!我或許找到了你想要探查的類似靈根!”
他急忙道,“隻是那靈根更加神俊,其旁邊還有一隻真仙後期的蛇妖看守,怕是想要輕易得手不太容易。”
“那蛇妖弟子之前便見過多次,算是方圓千裏的一霸!”
“山中不知多少生靈慘死起手,若非弟子有神通躲避,也早已死於蛇口。”
天辰子聽言,心中一喜,立刻命六耳獼猴帶路,師徒二人一路奔向目的地。
沿途靈氣氤氳,山水相映,然而,直至行至一處隱蔽懸崖,他們才終於發現了傳說中的那株茶樹。
這處懸崖位於群山之間,四周樹木蔥蘢,山勢險峻,若無指引,即便是精於行走山川的修行者也難以察覺。
懸崖幾乎被周圍的岩石與樹木完全包裹,暗藏在濃密的林木之中,宛如一處神秘的秘境。要不是六耳耳聞得知,天辰子自己也難以發現這處隱蔽之地。
懸崖的岩壁險峻陡峭,岩石裂縫縱橫,滿是苔蘚和青藤,給人一種年久失修的感覺。
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映照在岩壁之上,卻隻能隱隱約約見到一些空隙。
而在懸崖之上,則能隱約看到那株茶樹的特殊形態。
樹冠如傘,繁茂斜生,似乎在與周圍的岩壁抗爭著,葉片間泛著淡淡的靈光,仿佛一顆明珠在黑暗中閃爍,令人難以自拔地想要靠近探尋。
看到如此茶樹,天辰子立即推算起來,不禁笑曰。
“竟然是中品先天靈根,悟道茶!”
“此物可助人突破修行瓶頸,並且能清心安神,比我之前心心念念的大紅袍還要好!”
“定要得到此樹!”
隨即又一臉嚴肅的囑咐六耳曰。
“六耳,我有一言,你需要切記!”
六耳見老師突然嚴肅,立即滿臉肅穆的靜聽。
“你這神通乃是天賜,奇異非常,隻是切記不可請用,更不可隨意探查修道之人的道場,不然恐會惹下無窮因果。”
“可明白?”
六耳聽了,立時點頭道。
“多謝老師教誨,弟子記下了。”
“日後無老師命令,弟子絕不輕易使用此神通。”
天辰子見六耳如此聽話,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即暗自盤算如何將那真仙後期的蛇妖除去,好將那悟道茶樹收入囊中。
好在天辰子出身截教,此教以陣法聞名洪荒。
天辰子雖然現在無法布置出如封神大劫時,能夠硬剛聖人的《九曲黃河陣》。
但是布置一個對付真仙後期的蛇妖的小陣法還是可以做到的。
想到此處,天辰子心神一動,掐指算出武夷山那適合布置陣法的場所。
雙手飛快舞動,手指劃過空中,伴隨著一陣清晰悅耳的訣音。
頃刻間,流光閃爍,無形的法力在他的周圍湧動而來。
天辰子取出一枚枚陣旗,陣旗如同細雨般灑落而下,抵達地麵後便穩穩紮根。
一時間,陣旗上方精神矍鑠,符文閃爍,波動的靈氣匯聚成一股無形的力量,形成了一個猶如星辰般璀璨的陣法——《小星鬥陣》。
陣法猶如一張巨大無形的網絡,將周圍的天地靈氣盡數收納,隨風而動。
“這《小星鬥陣》,乃以星鬥之力聚集天地靈氣,威力強橫,想來對付一頭蛇妖不成問題。”
天辰子心中清晰明了,麵露自信之色,目光閃爍著堅定的光輝。
隨後,他又取出《周天星辰圖》,那幅璀璨的星辰圖仿佛活了過來,飛向陣眼位置,靜靜盤旋。
星辰圖在空中旋轉,光輝璀璨,散發出神秘而無形的氣場。
猶如一顆明珠,將整個陣法的力量凝聚而成,成為此陣的核心所在。
天辰子迅速運用心法,引動周遭的星辰之力。
手中法訣一變,頓時,浩瀚的星光自四麵八方匯聚而來,亮光宛如星河傾瀉,注入《小星鬥陣》中。
隨著星辰之力的不斷注入,陣法中的靈氣愈發濃烈,宛如台上的皓月,使周圍的空氣都變得炙熱而流動。
此時的天辰子,周身繚繞著星光,宛若一個星辰的化身,渾身的靈氣與陣法交融。
完成陣法之後,天辰子神色凝重,轉頭對六耳獼猴道:
“你先去遠處藏好,待我引來那蛇妖之時,再行出手,不可莽撞!”
六耳麵露恭敬,點頭應承,迅速隱於一處山石之後,全神戒備,準備隨時出擊。
天辰子目送六耳藏好,隨即作法一揮,將《小星鬥陣》的陣法化作點點星光,隱於虛空之中。
接著,他身體一抖,化作流光飛向懸崖,猶如流星劃過夜空,消失在天地之間。
不遠處,懸崖之上,蛇妖感應到氣息的異動,立即現身。
此妖身形龐大,化作一位滿目陰翳的中年道人,麵目陰沉,眉目之間帶著幾分兇狠,渾身散發著濃重的血氣與妖氣,絲絲縷縷隱隱約約。
寬廣的虎口,鼻尖微翹,雙耳尖尖,身著黑色道袍,袖口繡著雲紋,雖是道士的裝扮,卻顯得極不協調,透出一股妖異之感。
天辰子見到此妖,臉色微沉,便高聲喝道:
“妖邪無道,殘害生靈,今日我替天行道,特來為洪荒除去你這禍害!”
蛇妖一聽,頓時怒火中燒,滿臉不屑:
“你這小子,哪裏來的,竟敢對我說教!想必是自尋死路,今日我便送你上西天!”
二人隨即展開了一番爭吵。
天辰子以道義為聲,義正言辭,咄咄逼人;
而蛇妖言辭粗鄙,氣急敗壞,口中罵聲連連,然其言辭越發顯得蒼白無力。
“呸!”蛇妖狂吼,“你不過是個小修士,何足掛齒,老子要殺誰就殺誰,關你屁事!”
“今日我便要殺了你!”
一番嘴炮之後,憤怒的蛇妖再也忍耐不住。
驀然間低吼一聲,四周的妖氣陡然提升,周遭的山石仿佛隨之震顫。
而後不知從何處,取出一柄骨鞭,鞭身如同伶俐的靈蛇,蛇身盤旋而上,散發出股寒氣,兇猛而迅捷地朝著天辰子抽來。
那骨鞭在空中劃出弧線,速度之快讓人瞠目結舌,仿佛一條黑色的閃電劈向天辰子,帶著萬千妖氣的怒吼與殺意,直逼麵門。
天辰子麵色一變,心念急轉,瞬間取出一把璀璨的寶劍,劍光四射,劍身閃爍著道韻,具有無窮無盡的氣勢。
“去!”
天辰子一聲怒喝,運起星辰法力,寶劍迎上那條骨鞭,劍光與鞭影交匯,發出震耳的轟鳴聲,猶如雷霆滾蕩,氣波蕩漾。
瞬間,二人之間的戰鬥在懸崖之上拉開帷幕,波瀾壯闊,難解難分。
蛇妖麵露陰翳,背脊挺直,雙眼閃爍著無法遏製的兇光,憤怒的咆哮猶如一頭狂獅,繼續操控那梨花帶雨的骨鞭,揮動之間,縈繞起妖氣如風暴般席卷。
每一道鞭影在空中劃出軌跡,仿佛一條長龍,獨具靈動與威勢,欲要吞噬一切!
與此同時,天辰子凝神聚氣,心中沉穩如山。
他深吸了一口氣,專注力全然沉入劍勢之中,劍光閃爍,激蕩起璀璨的星輝,猶如浩瀚星空,映照著他那意氣風發的麵容。
他的劍勢如虹,橫掃而出,直逼向流動的骨鞭,阻止了蛇妖的攻擊。
二者鬥法之際,真氣激蕩,流光四射,無形的靈力肆意衝撞,形成層層漣漪。
劍與鞭相抵,空氣中爆發出一道道震耳欲聾的響聲,宛如天崩地裂。
二人鬥力更是激烈,盡管蛇妖修為高出天辰子一個小境界,但身為山野雜傳,修為雖強,卻終究比不過天辰子正統大教的深厚底蘊與技藝。
在這陣交鋒之下,雙方都未能占得上風,毒蛇般的骨鞭與如星河般的劍光在空氣中頻繁交錯,竟是互相牽製,難以分出勝負。
龐大的妖氣與深厚的道韻糾纏在一起,形成無法割舍的對峙,直逼至懸崖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