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岡搖頭道:“王相公雖有經邦治世之才,可若無官家簡拔,也隻能鬱鬱不得誌!”
“哦!那這第二人是誰?”見王安石都不是他所敬佩之人,眾人越發好奇。
王岡也不賣關子,說道:“這第二人便是如今的杭州知州蘇頌蘇子容!”
眾人頓時議論紛紛,朝中袞袞諸公皆不在其列,蘇頌又何德何能?
“玉昆莫非因其在李定案中,三次拒擬詔書,讚其氣節?”有知道蘇頌事跡的人,出口發問。
“非也!李定提拔不合情理,雖令不從,此乃臣子本分。”王岡搖頭道:“我所敬佩的是他在試館閣校勘時,整理古籍,不僅為往聖繼絕學,更能推陳出新!”
王岡神色認真,他是真心敬佩這位北宋的全才科學家!
蘇頌勤政愛民,後來更是高居宰執之位,可這些跟他在科技上的成就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他整理醫藥古籍時,繪製了《本草圖經》,後世李時珍便是以此為藍本,做出《本草綱目》。
他更是精通天文,機械,在幾年後造出了水運儀象台,其原理與後世觀星台原理一般無二!不僅能觀測天文,演示星象,還有計時報時的功能!
早西方六百多年前,就發明了鍾表擒縱器。
可以說他就是中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
“蘇子容為政各地,口碑甚好,倒也算的上!”士子不知他的成就,勉強認同。
“那另半個?”
“如今的三司使沈括沈存中!”
“為何隻是半個?”眾士子點頭。
三司使又稱計相,掌全國錢穀出納、均衡財政收支,宋朝以此取代了戶部的職責,並分割宰相的財權,可謂位高權重。
王岡笑而不語,他總不能說沈括人品不行吧,思索一下道:“他若不為官,將才華放在學問上,必定會在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玉昆這番點評的依據是什麽?”
“此乃心證,何須依據!”
“是極,如此我也要臧否幾人!”
……
眾人見王岡說完,有讚同的,亦有不認同的,發表起自己的看法,一時議論紛紛,竟一掃之前低迷氛圍。
於是,又推杯換盞,高談闊論起來。
皇宮,禦書房。
趙頊揉了揉眉心,對交趾作戰之事,又出了亂子,趙卨和李憲這個關頭竟然鬧出矛盾,他也隻好將李憲撤迴來,換郭逵為招討使,領軍出發。
這邊事剛解決,那邊的禦史又蹦了出來,彈劾劉璋,言辭憤慨,欲誅之而後快!那話說的仿佛劉璋就是千古第一大奸臣!
以“莫須有”之名陷害士子,逼的人家都說出了“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劉璋的名聲臭了,臭的朝堂之上竟沒有一人為他說話,禦史們更是乘勝追擊,逼的劉璋直接叩首請辭!
趙頊又哪能如他的願,你名聲臭了,與我無關,但你辭職了,我用誰去!
隻好將此事押後再議,讓他去職待參!
他明白一個道理:使功不如使過,皇帝用人不能隻看品行,更要看能力!
趙頊有時候很煩這些禦史,整日找事,可卻又不能隨意懲戒他們,因為大宋皇帝祖傳的權術手段是:以小製大,異論相攪。
而禦史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職位雖低,卻有風聞奏事之權,便是在路上聽到兩句閑言碎語,都可以寫個折子彈劾一番,至於說證據,那是有司的事!
哪怕對方是宰相,在受到禦史彈劾後,也要去職待參上辭表,這就等於把自己放在案板上,等著皇帝下刀。
對這個角度看,禦史是很好的一把刀,可這把刀是雙刃的,搞不好就會割向自己,就很煩!
迴到書房,看著案幾上堆積如山的奏折,又有些頭疼。
隻能按下心緒,去批改奏折,批了幾份之後,餘光忽然發現一個身影悄悄進來。
他抬頭喝道:“你這老狗,鬼鬼祟祟作甚!”
石得一笑道:“見大家有些煩悶,便想說件事給大家解解悶。”
“嗬,你看我這事少嗎?”趙頊指了指桌上的奏章。
石得一便不再說話,站立一旁。
批了幾份,趙頊頭也不抬的說:“說吧,什麽事?”
“春闈結束這幾日,士子們都在京城聚會,皇城司那邊也多關注了些!”
石得一說了幾句,見趙頊沒有抬頭,又繼續道:“今日傳上來一份是有關王相公那族侄王岡的!”
趙頊手上一頓,想起這人,不在意的問道:“他那藥效確定了嗎?”
石得一道:“禁軍那邊已經用了,幾個傷者有所好轉,隻是尚未大好,不敢上報大家!”
趙頊放下筆,目光期待道:“若此藥真有作用,也算是天佑大宋!”
石得一躬身道:“聖君臨朝,祥瑞自現!”
趙頊瞪他一眼,斥道:“你這廝怎生迴事,近日這般愛溜須拍馬!”
石得一笑道:“我怕再不說些好聽的,待那王玉昆入朝,大家就更嫌棄我了!”
“哦,此話怎講?”
石得一掏出冊子道:“那王岡在酒席宴前大肆宣揚,這天下他隻敬佩兩個半人,大家身居首位!”
“我有甚值得敬佩,不過勉力維持局勢罷了!”趙頊身為帝王,受到的溜須拍馬不知凡幾,哪會因為因為舉子的奉承而動容。
石得一眼珠一轉道:“隻是誇讚大家胸懷大誌,為大宋基業定下根本,功績可比始皇帝六世先祖,還說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這話倒都是王岡所說的,隻是不是一件事上的,作為最得皇帝信任的貂檔,他自然知道趙頊喜歡聽什麽。
果然趙頊眼神一亮,笑道:“倒是有幾分見識!”
石得一湊趣道:“我倒是覺得他見識淺薄了些,熙河開邊,革新變法,國庫充盈,還有好些功績都沒說哩!”
趙頊以手點指,笑罵道:“這般奉承,也不怕相公們罵你奸佞!”
“若能讓大家歡心,罵便罵吧!也少不掉一塊肉!”石得一嬉笑著做滾刀肉狀。
“我知你忠心,不用表功!”趙頊笑道:“那另一個半人是誰?”
“大家不妨猜一猜?”
“嗬,還跟我賣起關子來了!既然誇了咱,那也少不得王相公吧!”
石得一得意笑道:“哈哈,大家確實猜錯了!”
“哦?他自家族叔竟不得他敬佩?”
石得一道:“依他所言,王相公雖有經天緯地之才,卻幸得大家任用,是以,功在大家!”
“哼!連相公都敢臧否!還真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糞土當年萬戶侯!”
石得一道:“此等鋒芒畢露的千裏馬,怕也隻有大家才能調教馴服!”
趙頊心中大感妥帖,頓時有種天下英雄盡入轂中的暢快感。
“日後且磨磨他的性子!”
“哦!那這第二人是誰?”見王安石都不是他所敬佩之人,眾人越發好奇。
王岡也不賣關子,說道:“這第二人便是如今的杭州知州蘇頌蘇子容!”
眾人頓時議論紛紛,朝中袞袞諸公皆不在其列,蘇頌又何德何能?
“玉昆莫非因其在李定案中,三次拒擬詔書,讚其氣節?”有知道蘇頌事跡的人,出口發問。
“非也!李定提拔不合情理,雖令不從,此乃臣子本分。”王岡搖頭道:“我所敬佩的是他在試館閣校勘時,整理古籍,不僅為往聖繼絕學,更能推陳出新!”
王岡神色認真,他是真心敬佩這位北宋的全才科學家!
蘇頌勤政愛民,後來更是高居宰執之位,可這些跟他在科技上的成就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他整理醫藥古籍時,繪製了《本草圖經》,後世李時珍便是以此為藍本,做出《本草綱目》。
他更是精通天文,機械,在幾年後造出了水運儀象台,其原理與後世觀星台原理一般無二!不僅能觀測天文,演示星象,還有計時報時的功能!
早西方六百多年前,就發明了鍾表擒縱器。
可以說他就是中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
“蘇子容為政各地,口碑甚好,倒也算的上!”士子不知他的成就,勉強認同。
“那另半個?”
“如今的三司使沈括沈存中!”
“為何隻是半個?”眾士子點頭。
三司使又稱計相,掌全國錢穀出納、均衡財政收支,宋朝以此取代了戶部的職責,並分割宰相的財權,可謂位高權重。
王岡笑而不語,他總不能說沈括人品不行吧,思索一下道:“他若不為官,將才華放在學問上,必定會在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玉昆這番點評的依據是什麽?”
“此乃心證,何須依據!”
“是極,如此我也要臧否幾人!”
……
眾人見王岡說完,有讚同的,亦有不認同的,發表起自己的看法,一時議論紛紛,竟一掃之前低迷氛圍。
於是,又推杯換盞,高談闊論起來。
皇宮,禦書房。
趙頊揉了揉眉心,對交趾作戰之事,又出了亂子,趙卨和李憲這個關頭竟然鬧出矛盾,他也隻好將李憲撤迴來,換郭逵為招討使,領軍出發。
這邊事剛解決,那邊的禦史又蹦了出來,彈劾劉璋,言辭憤慨,欲誅之而後快!那話說的仿佛劉璋就是千古第一大奸臣!
以“莫須有”之名陷害士子,逼的人家都說出了“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劉璋的名聲臭了,臭的朝堂之上竟沒有一人為他說話,禦史們更是乘勝追擊,逼的劉璋直接叩首請辭!
趙頊又哪能如他的願,你名聲臭了,與我無關,但你辭職了,我用誰去!
隻好將此事押後再議,讓他去職待參!
他明白一個道理:使功不如使過,皇帝用人不能隻看品行,更要看能力!
趙頊有時候很煩這些禦史,整日找事,可卻又不能隨意懲戒他們,因為大宋皇帝祖傳的權術手段是:以小製大,異論相攪。
而禦史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職位雖低,卻有風聞奏事之權,便是在路上聽到兩句閑言碎語,都可以寫個折子彈劾一番,至於說證據,那是有司的事!
哪怕對方是宰相,在受到禦史彈劾後,也要去職待參上辭表,這就等於把自己放在案板上,等著皇帝下刀。
對這個角度看,禦史是很好的一把刀,可這把刀是雙刃的,搞不好就會割向自己,就很煩!
迴到書房,看著案幾上堆積如山的奏折,又有些頭疼。
隻能按下心緒,去批改奏折,批了幾份之後,餘光忽然發現一個身影悄悄進來。
他抬頭喝道:“你這老狗,鬼鬼祟祟作甚!”
石得一笑道:“見大家有些煩悶,便想說件事給大家解解悶。”
“嗬,你看我這事少嗎?”趙頊指了指桌上的奏章。
石得一便不再說話,站立一旁。
批了幾份,趙頊頭也不抬的說:“說吧,什麽事?”
“春闈結束這幾日,士子們都在京城聚會,皇城司那邊也多關注了些!”
石得一說了幾句,見趙頊沒有抬頭,又繼續道:“今日傳上來一份是有關王相公那族侄王岡的!”
趙頊手上一頓,想起這人,不在意的問道:“他那藥效確定了嗎?”
石得一道:“禁軍那邊已經用了,幾個傷者有所好轉,隻是尚未大好,不敢上報大家!”
趙頊放下筆,目光期待道:“若此藥真有作用,也算是天佑大宋!”
石得一躬身道:“聖君臨朝,祥瑞自現!”
趙頊瞪他一眼,斥道:“你這廝怎生迴事,近日這般愛溜須拍馬!”
石得一笑道:“我怕再不說些好聽的,待那王玉昆入朝,大家就更嫌棄我了!”
“哦,此話怎講?”
石得一掏出冊子道:“那王岡在酒席宴前大肆宣揚,這天下他隻敬佩兩個半人,大家身居首位!”
“我有甚值得敬佩,不過勉力維持局勢罷了!”趙頊身為帝王,受到的溜須拍馬不知凡幾,哪會因為因為舉子的奉承而動容。
石得一眼珠一轉道:“隻是誇讚大家胸懷大誌,為大宋基業定下根本,功績可比始皇帝六世先祖,還說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這話倒都是王岡所說的,隻是不是一件事上的,作為最得皇帝信任的貂檔,他自然知道趙頊喜歡聽什麽。
果然趙頊眼神一亮,笑道:“倒是有幾分見識!”
石得一湊趣道:“我倒是覺得他見識淺薄了些,熙河開邊,革新變法,國庫充盈,還有好些功績都沒說哩!”
趙頊以手點指,笑罵道:“這般奉承,也不怕相公們罵你奸佞!”
“若能讓大家歡心,罵便罵吧!也少不掉一塊肉!”石得一嬉笑著做滾刀肉狀。
“我知你忠心,不用表功!”趙頊笑道:“那另一個半人是誰?”
“大家不妨猜一猜?”
“嗬,還跟我賣起關子來了!既然誇了咱,那也少不得王相公吧!”
石得一得意笑道:“哈哈,大家確實猜錯了!”
“哦?他自家族叔竟不得他敬佩?”
石得一道:“依他所言,王相公雖有經天緯地之才,卻幸得大家任用,是以,功在大家!”
“哼!連相公都敢臧否!還真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糞土當年萬戶侯!”
石得一道:“此等鋒芒畢露的千裏馬,怕也隻有大家才能調教馴服!”
趙頊心中大感妥帖,頓時有種天下英雄盡入轂中的暢快感。
“日後且磨磨他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