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跟小孩子談生意(2)
我在古代搞發明,養了12個寶寶 作者:絲光嫋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緊接著,四月立刻開啟現場教學模式:“黃伯伯,您看,可以把這油條撕碎然後泡在裏麵吃呢。”
“哦?是嗎?還有這種吃法?那我也來試一試。”
於是,黃父拿起一根金黃的油條,輕輕撕成小塊,放入豆漿碗裏攪拌均勻後送入口中。
這第一口,瞬間讓他眼前一亮,驚喜之情溢於言表。
眾人就這麽看著他,一口接一口,不一會兒就把一根大油條吃完了,而且還一副意猶未盡的模樣。
“果真是絕配!”
“嘻嘻,黃伯伯,我們沒有騙您吧。”
黃父想了想,自己的酒樓平日早上幾乎沒有客人來吃飯,著實浪費了這段時間。
雖然酒樓是自己的,但工錢總得付吧?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有適合當作早飯的食譜。
於是又跟張悅商議起買豆漿油條的方子。
“張悅啊,你看這豆漿油條這麽好吃,要不把這方子也賣給伯伯?伯伯給你個好價錢。”
張悅嘟起小嘴,一臉幽怨地說道。
“黃伯伯~我們邀請您過來可不是讓您來抄我們老底的。”
黃父哈哈一笑。
“確實確實,伯伯魯莽了。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商量一下合同的事宜吧。”
聞言,小洋四人內心一陣激動。
“我給你們大致講解一下我每日的客流量,你們幫伯伯我算一算,供應多少份量才足夠。”
小洋點頭答應,小玉則立刻開始擺放筆墨紙硯。
“好的伯伯,小玉在後麵記錄著呢。”
黃父又是一陣詫異。
這小溪村村民文化普及程度高的過分。
怎麽各個都會算術、寫字?
經過半個小時的仔細商討與定奪,雙方確定了各項豆製品的供應細節。
豆腐1文1塊,每天供應200塊,一月共計6兩銀子;
千張2文1份,每天50份,一月3兩銀子;
腐竹2文1份,每天50份,一月3兩銀子;
豆腐乳1文6塊,每天12塊,一月360文
……再加上一些其他豆製品,合計下來,每個月黃父需支付11兩銀子。
合同很快寫好了,小玉當即拿過去給黃父過目。
“黃伯伯您看看有沒有遺漏的地方。”
黃父接過合同一看,眼睛忽然瞪大,驚訝地問道:“這是什麽字體?”
小玉一臉疑惑。
“小楷呀?難道不是嗎?這個是葉老師教我們的。”
黃父又把合同拿近,仔細欣賞著,嘖嘖稱讚道:“嘖嘖,好字!”
原本就因為每月能有11兩銀子的固定入賬,激動得臉頰泛紅的小玉,此刻臉更紅了一些。
“黃伯伯謬讚了,要說字寫得好的,還得是小紅。”
黃父點了點頭,仔細看了看合同內容。
確定沒有問題後,便簽字畫押。
畢竟,這個工坊名義上的主子,確實是眼前這六個小孩兒。
所以現場就直接付了半年的66兩銀子!
他心裏一點兒也不擔心賺不到銀子。
畢竟縣裏縣老爺就是個出手闊綽的主兒,這些豆製品稍微翻個3倍4倍賣出去就能盈利。
這就是有酒樓的好處。
“這事兒就交給你們了,往後每日我派人過來工坊取豆腐。”
“謝謝黃伯伯!”
眾女齊聲連連感謝,拿到銀票的手都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
張悅和四月也相視嘻嘻一笑。
豆腐工坊的合作順利達成,接下來就輪到她們賣方子的大事了。
這可是一筆大買賣!
她們委托小玉寫了一份賣方子的文書,道謝後,兩個小孩兒一左一右牽著黃父往葉家走去。
“黃伯伯,您酒樓做炒菜用到的醬油多少錢呀?”
“醬油?這又是何物?”
“就是醢!”
“這個啊,這個可就貴咯,因為都是用肉做的,而且還需要時間發酵,工藝也是麻煩的很,價格跟鹽都有得一拚了。”
“那具體是多少呀?”
“咱們縣裏的醢120文一斤,不過我聽說京都的醢要200文甚至更高呢!”
聽到這麽高的價格,兩小丫頭都驚訝得瞪大了眼睛。
黃父繼續說道,“其實也並非一直都是如此。這些東西的價格每年都會有相應的調整。
今年食鹽的價格之所以能跟醢差不多,就是因為前段時間有個名叫錢青男的大將軍,將東邊那群雞崽子都打迴了雞窩。
這才使得我國擁有更多海域和空地,用來製作食鹽。
說起來啊也是可惜,隻是英雄已去,哎,罷了罷了……不說這些掃興的事情。
不過你們問這個作甚?”
張悅和四月心中好奇,怎麽名字好耳熟啊。
不過此刻是賺錢的時候,“我們會自己做醬油哦,而且不貴,賣您……賣您,額……”
張悅一時有些拿不定主意。
因為大豆一斤也才4文錢,而一斤大豆剛好出一斤醬油,工藝這些算上估摸著也就10文左右。
若是賣高了雖然能賺錢,但是這樣商家就會賣的更高,屆時老百姓不還是一樣吃不起嘛?
“黃伯伯,總之我們村裏有很多人會自己製作醬油,至於賣多少的話,您可以和葉老師商量。
而且是用大豆做的,一定比肉做的要便宜!”
黃父已經不知道用什麽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就跟在兩山之間劃繩索一樣刺激又驚喜!
“講真?!走走走!我們快點過去。”
三人來到葉家的時候,就看見門口站著幾人,正是“幽居”的八人組。
“恩?爹?您怎麽也來了?”黃齊看到父親,一臉詫異。
“怎麽?你爹我去哪裏還需要跟你交代?去去,一邊兒去,別打擾我做生意。”
黃齊一陣無語,無奈地說:“爹您來晚了,林伯母已經在裏麵跟葉老師談生意了。”
黃父心裏頓時有些忐忑,“這……”隨後試探道,“她談的是哪方麵的生意?”
擔心黃父誤會,林聰趕忙解釋道。
“伯父,我娘她跟葉老師談的是布匹生意。”
聞言,黃父這才唿出一口氣。
張悅和四月此時也沒有進屋,而是留在外麵陪著這位“大客戶”。
好在林母已經進去許久了。
沒過半炷香的時間,葉青女和智雅就送林母出來了。
看到雙方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眾人便明白這是洽談得十分愉快。
“哦?是嗎?還有這種吃法?那我也來試一試。”
於是,黃父拿起一根金黃的油條,輕輕撕成小塊,放入豆漿碗裏攪拌均勻後送入口中。
這第一口,瞬間讓他眼前一亮,驚喜之情溢於言表。
眾人就這麽看著他,一口接一口,不一會兒就把一根大油條吃完了,而且還一副意猶未盡的模樣。
“果真是絕配!”
“嘻嘻,黃伯伯,我們沒有騙您吧。”
黃父想了想,自己的酒樓平日早上幾乎沒有客人來吃飯,著實浪費了這段時間。
雖然酒樓是自己的,但工錢總得付吧?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有適合當作早飯的食譜。
於是又跟張悅商議起買豆漿油條的方子。
“張悅啊,你看這豆漿油條這麽好吃,要不把這方子也賣給伯伯?伯伯給你個好價錢。”
張悅嘟起小嘴,一臉幽怨地說道。
“黃伯伯~我們邀請您過來可不是讓您來抄我們老底的。”
黃父哈哈一笑。
“確實確實,伯伯魯莽了。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商量一下合同的事宜吧。”
聞言,小洋四人內心一陣激動。
“我給你們大致講解一下我每日的客流量,你們幫伯伯我算一算,供應多少份量才足夠。”
小洋點頭答應,小玉則立刻開始擺放筆墨紙硯。
“好的伯伯,小玉在後麵記錄著呢。”
黃父又是一陣詫異。
這小溪村村民文化普及程度高的過分。
怎麽各個都會算術、寫字?
經過半個小時的仔細商討與定奪,雙方確定了各項豆製品的供應細節。
豆腐1文1塊,每天供應200塊,一月共計6兩銀子;
千張2文1份,每天50份,一月3兩銀子;
腐竹2文1份,每天50份,一月3兩銀子;
豆腐乳1文6塊,每天12塊,一月360文
……再加上一些其他豆製品,合計下來,每個月黃父需支付11兩銀子。
合同很快寫好了,小玉當即拿過去給黃父過目。
“黃伯伯您看看有沒有遺漏的地方。”
黃父接過合同一看,眼睛忽然瞪大,驚訝地問道:“這是什麽字體?”
小玉一臉疑惑。
“小楷呀?難道不是嗎?這個是葉老師教我們的。”
黃父又把合同拿近,仔細欣賞著,嘖嘖稱讚道:“嘖嘖,好字!”
原本就因為每月能有11兩銀子的固定入賬,激動得臉頰泛紅的小玉,此刻臉更紅了一些。
“黃伯伯謬讚了,要說字寫得好的,還得是小紅。”
黃父點了點頭,仔細看了看合同內容。
確定沒有問題後,便簽字畫押。
畢竟,這個工坊名義上的主子,確實是眼前這六個小孩兒。
所以現場就直接付了半年的66兩銀子!
他心裏一點兒也不擔心賺不到銀子。
畢竟縣裏縣老爺就是個出手闊綽的主兒,這些豆製品稍微翻個3倍4倍賣出去就能盈利。
這就是有酒樓的好處。
“這事兒就交給你們了,往後每日我派人過來工坊取豆腐。”
“謝謝黃伯伯!”
眾女齊聲連連感謝,拿到銀票的手都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
張悅和四月也相視嘻嘻一笑。
豆腐工坊的合作順利達成,接下來就輪到她們賣方子的大事了。
這可是一筆大買賣!
她們委托小玉寫了一份賣方子的文書,道謝後,兩個小孩兒一左一右牽著黃父往葉家走去。
“黃伯伯,您酒樓做炒菜用到的醬油多少錢呀?”
“醬油?這又是何物?”
“就是醢!”
“這個啊,這個可就貴咯,因為都是用肉做的,而且還需要時間發酵,工藝也是麻煩的很,價格跟鹽都有得一拚了。”
“那具體是多少呀?”
“咱們縣裏的醢120文一斤,不過我聽說京都的醢要200文甚至更高呢!”
聽到這麽高的價格,兩小丫頭都驚訝得瞪大了眼睛。
黃父繼續說道,“其實也並非一直都是如此。這些東西的價格每年都會有相應的調整。
今年食鹽的價格之所以能跟醢差不多,就是因為前段時間有個名叫錢青男的大將軍,將東邊那群雞崽子都打迴了雞窩。
這才使得我國擁有更多海域和空地,用來製作食鹽。
說起來啊也是可惜,隻是英雄已去,哎,罷了罷了……不說這些掃興的事情。
不過你們問這個作甚?”
張悅和四月心中好奇,怎麽名字好耳熟啊。
不過此刻是賺錢的時候,“我們會自己做醬油哦,而且不貴,賣您……賣您,額……”
張悅一時有些拿不定主意。
因為大豆一斤也才4文錢,而一斤大豆剛好出一斤醬油,工藝這些算上估摸著也就10文左右。
若是賣高了雖然能賺錢,但是這樣商家就會賣的更高,屆時老百姓不還是一樣吃不起嘛?
“黃伯伯,總之我們村裏有很多人會自己製作醬油,至於賣多少的話,您可以和葉老師商量。
而且是用大豆做的,一定比肉做的要便宜!”
黃父已經不知道用什麽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就跟在兩山之間劃繩索一樣刺激又驚喜!
“講真?!走走走!我們快點過去。”
三人來到葉家的時候,就看見門口站著幾人,正是“幽居”的八人組。
“恩?爹?您怎麽也來了?”黃齊看到父親,一臉詫異。
“怎麽?你爹我去哪裏還需要跟你交代?去去,一邊兒去,別打擾我做生意。”
黃齊一陣無語,無奈地說:“爹您來晚了,林伯母已經在裏麵跟葉老師談生意了。”
黃父心裏頓時有些忐忑,“這……”隨後試探道,“她談的是哪方麵的生意?”
擔心黃父誤會,林聰趕忙解釋道。
“伯父,我娘她跟葉老師談的是布匹生意。”
聞言,黃父這才唿出一口氣。
張悅和四月此時也沒有進屋,而是留在外麵陪著這位“大客戶”。
好在林母已經進去許久了。
沒過半炷香的時間,葉青女和智雅就送林母出來了。
看到雙方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眾人便明白這是洽談得十分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