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梁太傅:我才是農村來的(1)
我在古代搞發明,養了12個寶寶 作者:絲光嫋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另一邊,白德則是和自己的車夫坐在車頭,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白德心裏對剛剛發生的事兒好奇得很,便向車夫打聽起來。
車夫就把剛剛的事情經過一五一十地跟白德說了一遍。
從葉青女和青山書院幾位夫子的唇槍舌戰,到後來幾個年輕人拜入葉青女門下,說得那叫一個詳細。
白德聽完,微微點了點頭,心裏琢磨了一會兒,然後抬頭看著車夫。
“行,明日我也來吧。”
車夫一聽,滿臉驚訝地說道:“啊?公子,這…… 這行嗎?”
雖然葉青女今日確實展現出了非凡的口才和學識,舌戰群儒把那五個老秀才說得啞口無言。
可他心裏總覺得讓一女子做夫子,這事兒怎麽都有點不太合適。
畢竟自古以來,夫子大多都是男子,這觀念在他心裏早就根深蒂固了,一時半會兒還真轉變不過來。
白德卻不以為然,反問道。
“這有何不可?我看你說的那葉老師好似挺有本事的。反正以我的天賦也考不上進士,在哪裏學都一樣。”
車夫見白德心意如此決絕,心裏著急,又趕忙勸道。
“那那老爺那邊您如何交代?老爺他可是給您單獨請了夫子的,就盼著您能好好學習,將來繼承家業。
您要是跑去小溪村跟著葉夫子學,老爺知道了,肯定會生氣的。”
白德卻擺了擺手,滿不在乎地。
“無妨,明日叫他跟我一起來就是了。”
車夫頓時無言以對,隻好專心趕起車來。
翌日一早,晨曦透過淡薄的雲層,梁文和梁虎向來習慣了早起。
更何況如今是住在別人家,那更是不能賴床了,況且他們本就沒有賴床的這個習慣。
兩人早早地就洗漱完畢,穿戴整齊,精神抖擻地準備迎接新的一天。
江禮正巧看見剛從房間出來的兩人,熱情地招唿道。
“梁爺爺、梁伯伯,早飯已經做好了,你們快嚐嚐吧,都是自家做的不知道合不合你們胃口。”
“好好好,有勞了。”
梁文和梁虎笑著迴應道,一邊說著,一邊隨著江禮朝著堂屋走去。
到了堂屋,隻見一家人這會兒都已經圍坐在桌子周邊,靜靜地等著他們呢。
那嶄新的竹桌看著還挺結實。
桌上擺放的飯菜雖說算不上豐盛,沒有什麽大魚大肉,但相比平常來說,已經好了很多了。
有幾碟自家醃製的小菜,還有冒著熱氣的窩窩頭,水煮雞蛋……
“梁老弟,虎子,快來快來。” 村長笑著朝梁文兩人招了招手,示意他趕緊坐下。
梁文和梁虎看著桌子上這略顯簡陋的飯菜,心裏卻沒有絲毫嫌棄之意,反而是一臉坦然。
畢竟考慮好來村裏,自然是要接受這種日常飯菜。
村長媳婦李氏也在一旁坐著吃飯,並沒有像以往家裏來客人時那樣,躲避到廚房去吃。
要是以前家裏來了客人,按照村裏的老規矩,婦人孩子那鐵定是要到一旁去的。
可如今大家的觀念也慢慢在改變,再加上這兩位客人看著親切隨和。
所以李氏也就大大方方地坐在這兒一起吃飯了。
江禮隨便從桌子上拿了兩個窩窩頭,就準備出門了。
他一邊朝門口走去,一邊大聲說道:“阿爺阿奶、爹娘,我去上學了。”
“好好好,快去吧。”
“兩個窩窩頭夠不夠啊?要不多拿點兒?”
“夠了,讓梁爺爺和梁伯伯多吃一點。”
梁文見狀,不禁笑了笑。
這種隨意又溫馨的場合,對他們城裏人來說可不多見,沒有那麽多規矩條條框框的,還真是讓人覺得舒服自在。
想著,他也不跟村長客氣了,便直接拿起窩窩頭,就著小菜,開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那吃相看著還挺豪邁的,顯然是真把這兒當成自己家了。
見狀梁虎也吃了起來。
當梁文吃完,打算提出去學堂看看的時候,村長卻率先開了口。
“梁老弟,今日我就找人幫你看看開始建房子如何?早點把房子建起來,你們也好早點安定下來。”
梁虎一聽,眼睛頓時一亮,搶先一步說道。
“可以,不過可否用葉妹子那土窯裏的紅磚建?”
說罷,他又趕忙補充道:“我可以出銀子,不會讓大家白忙活。”
梁文疑惑:“紅磚?”
他昨天過來後,心思都放在那些熱鬧事兒上了,一直在看戲似的看著大家爭論,還真沒留意到村裏哪個地方有紅色的磚塊。
村長略帶歉意地說道:“不好意思啊,昨天事兒多,還沒帶梁老弟去看過村子呢。
不如我現在就帶兩位參觀參觀我們的村子?也好讓你們熟悉熟悉這兒的環境。”
“甚好甚好。”
於是四個男人便慢悠悠地在村子裏開始閑逛了起來。
村長家住在村頭,昨日大家看戲的地方又在村口,所以梁文還真沒怎麽深入村子裏頭去看過。
對村裏的樣子還挺陌生的。
梁虎原本還以為自己之前來過,村子裏大概也就是那些尋常的模樣,已經沒什麽可看的了。
無非就是讓自己大伯長長見識。
可當他們走到村中的廣場時,卻著實驚訝了一番。
那廣場十分寬闊,地麵平坦得就像一麵大鏡子似的。
廣場周圍,是整齊排列的綠化帶。
那裏麵的花草樹木都被修剪得整整齊齊的,綠意盎然,看著就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還有那道路,也是修理得平平整整的,沒有一點兒坑窪。
梁虎忍不住驚訝地說道。
“我上迴來,還未曾見到這些,沒想到村子裏現在建設得這麽好。”
梁文也在一旁點點頭,臉上滿是欣賞的神情。
“不錯不錯,有規劃、有行動,不簡單呐。”
他對那個設計規劃這一切的人開始有了一絲欽佩,心裏對這個村子的印象又好了幾分。
四人隨後又慢悠悠地路過了祠堂。
這祠堂,依舊是那古樸又莊重的大門,以及彰顯著歲月的痕跡,暫時並未做改正。
村長想著以後再詢問一下葉青女的意思,讓她幫老祖宗們,修整好一點的。
白德心裏對剛剛發生的事兒好奇得很,便向車夫打聽起來。
車夫就把剛剛的事情經過一五一十地跟白德說了一遍。
從葉青女和青山書院幾位夫子的唇槍舌戰,到後來幾個年輕人拜入葉青女門下,說得那叫一個詳細。
白德聽完,微微點了點頭,心裏琢磨了一會兒,然後抬頭看著車夫。
“行,明日我也來吧。”
車夫一聽,滿臉驚訝地說道:“啊?公子,這…… 這行嗎?”
雖然葉青女今日確實展現出了非凡的口才和學識,舌戰群儒把那五個老秀才說得啞口無言。
可他心裏總覺得讓一女子做夫子,這事兒怎麽都有點不太合適。
畢竟自古以來,夫子大多都是男子,這觀念在他心裏早就根深蒂固了,一時半會兒還真轉變不過來。
白德卻不以為然,反問道。
“這有何不可?我看你說的那葉老師好似挺有本事的。反正以我的天賦也考不上進士,在哪裏學都一樣。”
車夫見白德心意如此決絕,心裏著急,又趕忙勸道。
“那那老爺那邊您如何交代?老爺他可是給您單獨請了夫子的,就盼著您能好好學習,將來繼承家業。
您要是跑去小溪村跟著葉夫子學,老爺知道了,肯定會生氣的。”
白德卻擺了擺手,滿不在乎地。
“無妨,明日叫他跟我一起來就是了。”
車夫頓時無言以對,隻好專心趕起車來。
翌日一早,晨曦透過淡薄的雲層,梁文和梁虎向來習慣了早起。
更何況如今是住在別人家,那更是不能賴床了,況且他們本就沒有賴床的這個習慣。
兩人早早地就洗漱完畢,穿戴整齊,精神抖擻地準備迎接新的一天。
江禮正巧看見剛從房間出來的兩人,熱情地招唿道。
“梁爺爺、梁伯伯,早飯已經做好了,你們快嚐嚐吧,都是自家做的不知道合不合你們胃口。”
“好好好,有勞了。”
梁文和梁虎笑著迴應道,一邊說著,一邊隨著江禮朝著堂屋走去。
到了堂屋,隻見一家人這會兒都已經圍坐在桌子周邊,靜靜地等著他們呢。
那嶄新的竹桌看著還挺結實。
桌上擺放的飯菜雖說算不上豐盛,沒有什麽大魚大肉,但相比平常來說,已經好了很多了。
有幾碟自家醃製的小菜,還有冒著熱氣的窩窩頭,水煮雞蛋……
“梁老弟,虎子,快來快來。” 村長笑著朝梁文兩人招了招手,示意他趕緊坐下。
梁文和梁虎看著桌子上這略顯簡陋的飯菜,心裏卻沒有絲毫嫌棄之意,反而是一臉坦然。
畢竟考慮好來村裏,自然是要接受這種日常飯菜。
村長媳婦李氏也在一旁坐著吃飯,並沒有像以往家裏來客人時那樣,躲避到廚房去吃。
要是以前家裏來了客人,按照村裏的老規矩,婦人孩子那鐵定是要到一旁去的。
可如今大家的觀念也慢慢在改變,再加上這兩位客人看著親切隨和。
所以李氏也就大大方方地坐在這兒一起吃飯了。
江禮隨便從桌子上拿了兩個窩窩頭,就準備出門了。
他一邊朝門口走去,一邊大聲說道:“阿爺阿奶、爹娘,我去上學了。”
“好好好,快去吧。”
“兩個窩窩頭夠不夠啊?要不多拿點兒?”
“夠了,讓梁爺爺和梁伯伯多吃一點。”
梁文見狀,不禁笑了笑。
這種隨意又溫馨的場合,對他們城裏人來說可不多見,沒有那麽多規矩條條框框的,還真是讓人覺得舒服自在。
想著,他也不跟村長客氣了,便直接拿起窩窩頭,就著小菜,開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那吃相看著還挺豪邁的,顯然是真把這兒當成自己家了。
見狀梁虎也吃了起來。
當梁文吃完,打算提出去學堂看看的時候,村長卻率先開了口。
“梁老弟,今日我就找人幫你看看開始建房子如何?早點把房子建起來,你們也好早點安定下來。”
梁虎一聽,眼睛頓時一亮,搶先一步說道。
“可以,不過可否用葉妹子那土窯裏的紅磚建?”
說罷,他又趕忙補充道:“我可以出銀子,不會讓大家白忙活。”
梁文疑惑:“紅磚?”
他昨天過來後,心思都放在那些熱鬧事兒上了,一直在看戲似的看著大家爭論,還真沒留意到村裏哪個地方有紅色的磚塊。
村長略帶歉意地說道:“不好意思啊,昨天事兒多,還沒帶梁老弟去看過村子呢。
不如我現在就帶兩位參觀參觀我們的村子?也好讓你們熟悉熟悉這兒的環境。”
“甚好甚好。”
於是四個男人便慢悠悠地在村子裏開始閑逛了起來。
村長家住在村頭,昨日大家看戲的地方又在村口,所以梁文還真沒怎麽深入村子裏頭去看過。
對村裏的樣子還挺陌生的。
梁虎原本還以為自己之前來過,村子裏大概也就是那些尋常的模樣,已經沒什麽可看的了。
無非就是讓自己大伯長長見識。
可當他們走到村中的廣場時,卻著實驚訝了一番。
那廣場十分寬闊,地麵平坦得就像一麵大鏡子似的。
廣場周圍,是整齊排列的綠化帶。
那裏麵的花草樹木都被修剪得整整齊齊的,綠意盎然,看著就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還有那道路,也是修理得平平整整的,沒有一點兒坑窪。
梁虎忍不住驚訝地說道。
“我上迴來,還未曾見到這些,沒想到村子裏現在建設得這麽好。”
梁文也在一旁點點頭,臉上滿是欣賞的神情。
“不錯不錯,有規劃、有行動,不簡單呐。”
他對那個設計規劃這一切的人開始有了一絲欽佩,心裏對這個村子的印象又好了幾分。
四人隨後又慢悠悠地路過了祠堂。
這祠堂,依舊是那古樸又莊重的大門,以及彰顯著歲月的痕跡,暫時並未做改正。
村長想著以後再詢問一下葉青女的意思,讓她幫老祖宗們,修整好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