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拜師學醫(3)
我在古代搞發明,養了12個寶寶 作者:絲光嫋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不等江大夫繼續出題。
她一臉認真且帶著一絲倔強地提醒江大夫。
“師傅~您可以出難一點兒哦。”
江大夫聽到三月的話,先是微微一愣,隨後,他仰頭哈哈大笑起來。
“好好好,有意思,行,那老夫就給你出個難題,若是你能解答出,說明你確實有學醫這方麵的天賦。
至少老夫還在你這般年紀時,隻知道和泥巴呢。”
江大夫毫不在乎的拿自己說事兒。
端坐在古樸的木椅上,微微傾身向前。
“屆時老夫便收下你如何?”
三月聽聞此言,她用力地點了點頭。
“師傅您出吧。”
一旁的葉青女抱著五月聽著二人的對話。
從兩人的對話中,她已經明白了江大夫的意圖。
明顯能察覺到江大夫是刻意出簡單的題目,其用考察三月的目的早已是不言而喻。
但三月對事的認真態度也讓葉青女感到意外。
葉青女沒有小看任何人,也不會高看任何人。
對於三月拜師的事情,她不打擊,甚至還鼓勵。
在她心中,畢竟三月才僅僅三歲左右,就權當是陪著孩子玩一場充滿意義與挑戰的遊戲罷了。
可眼下的情形,明顯是三月確實有著這方麵令人驚歎的天賦。
正在葉青女思緒如潮、百感交集時。
江大夫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說道。
“今有一病患,高熱不退,且伴有劇烈咳嗽;
咯出之痰色黃且黏稠,唿吸急促而困難,脈象洪數有力,然其腹部脹滿,按之疼痛。
且多日未行大便,小便短赤。
此症複雜,當以何方先治?又需如何隨症加減?且詳述其理。”
江大夫的話音剛落,周圍安靜得落針可聞。
眾人皆不由自主地屏住唿吸,仿佛唿吸聲都會驚擾到三月的思考。
三月那原本明亮得如同星辰的眼眸中此刻也閃過一絲凝重。
她微微低下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之前江大夫所出的題目,在醫書上都能尋得較為詳盡的講解。
隻需稍加記憶與理解便能作答。
但是這次出的題目,卻絕非那般簡單。
是需要將醫書上的眾多內容融會貫通,巧妙地結合起來,方能找到準確有效的治療方法。
這難度相較於之前,提升的可不止一星半點。
小胖悄悄湊到江大丫身邊,伸出胖嘟嘟的小手,好奇地扯了扯江大丫的衣角。
“大丫,你經常幫你阿爺處理藥材,你知道這道題怎麽解嗎?”
江大丫輕輕地搖了搖頭,小聲道。
“不知道呀,我隻知道一些簡單的藥材的藥性和炮製方法。
這種治病救人的複雜病症判斷與治療,我是真的不會。”
三月目光呆滯的看著眼前的桌子。
瘋狂地在記憶中翻找醫書上的內容,逐字逐句地剖析著各種藥性的微妙作用。
江大夫暗自偷笑。
無論三月是否能迴答的上來,他都決定收三月為徒。
看著執拗的三月,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
要知道當年他還是孩子的時候,就拜了一位高人。
隻是後來高人不辭而別,僅教導他零星半點的醫學就讓他受益終身。
時間在這緊張的氛圍中緩緩流逝。
就在江大夫以為三月迴答不上來的時候。
三月猛地抬起頭,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師傅,依徒兒之見,此症乃是肺胃實熱,兼大腸燥結。
當務之急,宜先用白虎湯合調胃承氣湯加減。
白虎湯可清瀉肺胃之熱,石膏用量可稍重,以退高熱,知母助石膏清熱滋陰。
調胃承氣湯則能瀉下燥結之大便,大黃後下以通腑氣,芒硝軟堅潤燥,甘草和中。”
江大夫原本平靜而深邃的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驚訝。
那眼神像是平靜的湖麵被一顆石子打破,泛起層層漣漪。
聲音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激動與顫抖:“繼續。”
此時,眾人包括葉青女都臉上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小胖更是誇張地用手捂住了嘴巴,生怕自己會忍不住驚歎出聲。
三月微微揚起下巴,接著說道。
“若咳嗽劇烈,可加杏仁、桔梗,以宣肺止咳化痰;咯痰黃稠,再加魚腥草、黃芩,增強清熱化痰之力。
待大便通暢,熱勢稍減後,若仍有腹部不適,可去大黃,加枳殼、厚樸以行氣除脹。
此皆因肺與大腸相表裏,大腸腑氣一通,肺熱亦能隨之而解,而胃熱得清,諸症自可緩解。”
江大夫聽著三月的迴答,整個人都驚呆了。
他目瞪口呆地看著三月,嘴巴張得大大的。
“這這……”
隨後,他下意識地看了看葉青女。
葉青女看到江大夫的失態模樣,忍不住用手輕輕捂住嘴,嘴角微微上揚,眼中滿是欣慰與自豪。
三月看到江大夫的反應,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小臉上滿是不解地問道。
“師傅?難道徒兒說的不對嗎?”
江大夫終於從震驚中迴過神來,他猛地失態地拍了一下桌子。
“實乃神童啊!老夫行醫數十載,從未見過如你這般聰慧且對醫學領悟如此之深的孩子。
你簡直就是天生的醫者之才!今日得你為徒,實乃老夫之幸,亦是醫學之幸啊!”
聞言。
周圍的小孩兒都驚呆了。
三月聽聞江大夫的誇讚,開心地笑了起來。
她那清脆的笑聲如同銀鈴般悅耳動聽,在庭院中迴蕩,驅散了之前的緊張與凝重。
她興奮地喊道:“師傅!”
這一次她喊得沒有絲毫心虛。
江大夫哈哈大笑,笑聲爽朗而豪邁,在庭院中久久迴蕩。
“好好好!沒想到老夫於桑榆暮景之際,竟能得此殊遇。”
葉青女瞧著這大局已定。
微笑著說道:“瞧您這話,您尚春秋鼎盛,望日後於三月之事多費神勞心。”
江大夫滿意頷首。
“理應如此,既然老夫誠心收下三月,自當傾囊相授,悉心教誨。
自古學醫如攀嶽,非一朝一夕可成。
三月芳齡年幼,在教書識字、育人方麵還得你多加勤勉,慎勿重蹈管仲之轍。”
葉青女含笑點頭。
這會兒三月已經跑到她的腳邊了。
“嘻嘻娘親!我厲害不厲害!”
她一臉認真且帶著一絲倔強地提醒江大夫。
“師傅~您可以出難一點兒哦。”
江大夫聽到三月的話,先是微微一愣,隨後,他仰頭哈哈大笑起來。
“好好好,有意思,行,那老夫就給你出個難題,若是你能解答出,說明你確實有學醫這方麵的天賦。
至少老夫還在你這般年紀時,隻知道和泥巴呢。”
江大夫毫不在乎的拿自己說事兒。
端坐在古樸的木椅上,微微傾身向前。
“屆時老夫便收下你如何?”
三月聽聞此言,她用力地點了點頭。
“師傅您出吧。”
一旁的葉青女抱著五月聽著二人的對話。
從兩人的對話中,她已經明白了江大夫的意圖。
明顯能察覺到江大夫是刻意出簡單的題目,其用考察三月的目的早已是不言而喻。
但三月對事的認真態度也讓葉青女感到意外。
葉青女沒有小看任何人,也不會高看任何人。
對於三月拜師的事情,她不打擊,甚至還鼓勵。
在她心中,畢竟三月才僅僅三歲左右,就權當是陪著孩子玩一場充滿意義與挑戰的遊戲罷了。
可眼下的情形,明顯是三月確實有著這方麵令人驚歎的天賦。
正在葉青女思緒如潮、百感交集時。
江大夫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說道。
“今有一病患,高熱不退,且伴有劇烈咳嗽;
咯出之痰色黃且黏稠,唿吸急促而困難,脈象洪數有力,然其腹部脹滿,按之疼痛。
且多日未行大便,小便短赤。
此症複雜,當以何方先治?又需如何隨症加減?且詳述其理。”
江大夫的話音剛落,周圍安靜得落針可聞。
眾人皆不由自主地屏住唿吸,仿佛唿吸聲都會驚擾到三月的思考。
三月那原本明亮得如同星辰的眼眸中此刻也閃過一絲凝重。
她微微低下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之前江大夫所出的題目,在醫書上都能尋得較為詳盡的講解。
隻需稍加記憶與理解便能作答。
但是這次出的題目,卻絕非那般簡單。
是需要將醫書上的眾多內容融會貫通,巧妙地結合起來,方能找到準確有效的治療方法。
這難度相較於之前,提升的可不止一星半點。
小胖悄悄湊到江大丫身邊,伸出胖嘟嘟的小手,好奇地扯了扯江大丫的衣角。
“大丫,你經常幫你阿爺處理藥材,你知道這道題怎麽解嗎?”
江大丫輕輕地搖了搖頭,小聲道。
“不知道呀,我隻知道一些簡單的藥材的藥性和炮製方法。
這種治病救人的複雜病症判斷與治療,我是真的不會。”
三月目光呆滯的看著眼前的桌子。
瘋狂地在記憶中翻找醫書上的內容,逐字逐句地剖析著各種藥性的微妙作用。
江大夫暗自偷笑。
無論三月是否能迴答的上來,他都決定收三月為徒。
看著執拗的三月,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
要知道當年他還是孩子的時候,就拜了一位高人。
隻是後來高人不辭而別,僅教導他零星半點的醫學就讓他受益終身。
時間在這緊張的氛圍中緩緩流逝。
就在江大夫以為三月迴答不上來的時候。
三月猛地抬起頭,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師傅,依徒兒之見,此症乃是肺胃實熱,兼大腸燥結。
當務之急,宜先用白虎湯合調胃承氣湯加減。
白虎湯可清瀉肺胃之熱,石膏用量可稍重,以退高熱,知母助石膏清熱滋陰。
調胃承氣湯則能瀉下燥結之大便,大黃後下以通腑氣,芒硝軟堅潤燥,甘草和中。”
江大夫原本平靜而深邃的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驚訝。
那眼神像是平靜的湖麵被一顆石子打破,泛起層層漣漪。
聲音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激動與顫抖:“繼續。”
此時,眾人包括葉青女都臉上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小胖更是誇張地用手捂住了嘴巴,生怕自己會忍不住驚歎出聲。
三月微微揚起下巴,接著說道。
“若咳嗽劇烈,可加杏仁、桔梗,以宣肺止咳化痰;咯痰黃稠,再加魚腥草、黃芩,增強清熱化痰之力。
待大便通暢,熱勢稍減後,若仍有腹部不適,可去大黃,加枳殼、厚樸以行氣除脹。
此皆因肺與大腸相表裏,大腸腑氣一通,肺熱亦能隨之而解,而胃熱得清,諸症自可緩解。”
江大夫聽著三月的迴答,整個人都驚呆了。
他目瞪口呆地看著三月,嘴巴張得大大的。
“這這……”
隨後,他下意識地看了看葉青女。
葉青女看到江大夫的失態模樣,忍不住用手輕輕捂住嘴,嘴角微微上揚,眼中滿是欣慰與自豪。
三月看到江大夫的反應,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小臉上滿是不解地問道。
“師傅?難道徒兒說的不對嗎?”
江大夫終於從震驚中迴過神來,他猛地失態地拍了一下桌子。
“實乃神童啊!老夫行醫數十載,從未見過如你這般聰慧且對醫學領悟如此之深的孩子。
你簡直就是天生的醫者之才!今日得你為徒,實乃老夫之幸,亦是醫學之幸啊!”
聞言。
周圍的小孩兒都驚呆了。
三月聽聞江大夫的誇讚,開心地笑了起來。
她那清脆的笑聲如同銀鈴般悅耳動聽,在庭院中迴蕩,驅散了之前的緊張與凝重。
她興奮地喊道:“師傅!”
這一次她喊得沒有絲毫心虛。
江大夫哈哈大笑,笑聲爽朗而豪邁,在庭院中久久迴蕩。
“好好好!沒想到老夫於桑榆暮景之際,竟能得此殊遇。”
葉青女瞧著這大局已定。
微笑著說道:“瞧您這話,您尚春秋鼎盛,望日後於三月之事多費神勞心。”
江大夫滿意頷首。
“理應如此,既然老夫誠心收下三月,自當傾囊相授,悉心教誨。
自古學醫如攀嶽,非一朝一夕可成。
三月芳齡年幼,在教書識字、育人方麵還得你多加勤勉,慎勿重蹈管仲之轍。”
葉青女含笑點頭。
這會兒三月已經跑到她的腳邊了。
“嘻嘻娘親!我厲害不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