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說話的藝術,二月的種子
我在古代搞發明,養了12個寶寶 作者:絲光嫋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緩緩說道:“想來江大夫定是一個重情重義重傳統的人。
但我並不認為江大丫同學有什麽明顯的過錯。
在課堂上一切詞匯都是比喻罷了。
村長,可以是一個具體的人,也可以是我們課堂中一種代表著有責任心、有善心的品質。
錢老婆子同樣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種品德不好的代表性詞匯。
孩子們這麽說並無冒犯長輩的意思。
若是江大丫同學言辭有冒犯他人的意思。
我身為老師自然是有責任去教導她的。
但是,難道我們其他晚輩就不能說出前輩人的好與不好嗎?
好與不好如果都隻放在心裏。
一旦遇到不好的,我們因為守舊而不能說出來,那還會有人願意說真話嗎?
在座大部分人都是做家長的,你們可以說出孩子那裏不好。
難道就不允許孩子說出你們那裏不好嗎?
想要進步,就是需要不斷地改正自己的錯誤行為習慣。
固步自封隻會自取滅亡!”
她的聲音輕柔卻又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如同春雨般,一滴一滴地滋潤著眾人的心田。
這話算是說到眾人心眼裏去了。
尤其是那些婆媳關係不太好的婦女們。
她們坐在那裏,微微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認同的光芒。
平日裏,她們為了尊重父母,又不敢直接把心裏的不滿說出來。
此刻葉青女的話仿佛說出了她們的心聲,讓她們有種找到了傾訴對象的感覺。
江大夫雖然聽著葉青女說的頭頭是道,但內心卻是抵觸的。
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抵觸。
傳統觀念就像一條無形的繩索,緊緊地束縛著他,告訴他。
他不能反抗父母,不能違背長輩的意願。
這也是他孤寡一人的原因,雖有兒有女,但他最愛的人自己卻守不住。
隻因為那些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讓他在一些事情上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導致了如今這般局麵。
他的嘴唇微微顫抖著,似乎想說些什麽來反駁葉青女,卻又覺得自己理虧,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出聲。
葉青女當然也不會為了教學而拂了江大夫的麵子。
她轉過身,語重心長地說。
“江大丫同學,我很欣賞你的勇氣,能把這些話說出來。
但如果你想要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影響其他人對你的看法。
那麽你就要學會語言的藝術。”
她的眼神裏透著鼓勵與期許。
這時,有人聽了葉青女的話,不禁疑惑地問道。
“葉老師,這說話還需要藝術嗎?藝術是個什麽東西,我們能學會嗎?”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匯聚到她身上,眼神裏滿是期待與好奇。
“大家看啊,藝術,其實涵蓋了很多方麵,就比如說咱們平常說話,這裏頭可也是大有藝術在的。”
接著,她又繪聲繪色地講解起現代人飯桌上的一個笑話來。
“宴席上,發生了這麽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兒。
主人家,站在那宴席廳裏,看著人還沒來齊,心裏就有些著急。
嘴裏就嘟囔了一句:‘該來的沒來,不該來的來了。’”
葉青女模仿著主人那略帶不滿的語氣,聲音略微壓低。
還故意拖長了尾音,把大家的注意力都牢牢地吸引了過來。
眾人都好奇地張著嘴巴,眼睛一眨不眨地聽著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結果已經來的那些人一聽這話,心裏可就犯嘀咕啦。”
“心裏就琢磨開了,想著自己莫不是那不該來的?
嘿,這一氣之下呀,有個人猛地一拍桌子,‘哼!’地一聲站了起來。
臉漲得通紅,眼睛瞪得像銅鈴似的,大聲說道:‘得嘞,既然主人家覺得我不該來,那我走就是了!’
說完,就氣唿唿地轉身。”
葉青女邊說邊模仿著那人的動作。
把那人被氣走的樣子表現得淋漓盡致,引得眾人忍不住發出一陣低低的笑聲。
“這葉老師不去說書可惜了!”
“閉嘴,傻狗,聽葉老師怎麽講的。”
“這主人一看,人走了幾個,心裏就更慌啦,那臉色‘唰’地一下就變了,慌慌張張地又說了一句:‘不該走的走了,該走的沒走。’”
“剩下一部分沒走的人聽了這話,尋思著自己是不是就是主人家嘴裏該走的唄?”
於是紛紛小聲嘟囔著:‘看來咱在這兒也不受歡迎呀,走吧走吧。’
眾人皆是哈哈大笑起來,那笑聲在廣場上迴蕩著,此起彼伏。
有的村民笑得前仰後合,雙手不停地拍打著大腿,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
“這主人家可真是個傻子呀,哈哈哈哈……”
葉青女看著大家笑得開心,也跟著笑了笑。
“所以呀,這就是沒有藝術的說話方式會造成的後果。
大家想想,做人需要學、做學問也需要學,這說話自然也是要學的。
人的一生呢,就是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人生就像一艘小船,在知識的海洋裏航行。
人生沒有捷徑,如果一定要有,那一定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出自《古今賢文?勸學篇》)
江禮聽到葉青女出口成章。
激動差點把放在旁邊的筆墨紙硯都給碰翻了。
拿起一旁的墨錠,在硯台上快速而又熟練地磨起墨來。
磨好墨後,他拿起毛筆,輕輕蘸了蘸墨汁,在宣紙上一筆一劃地認真記錄了起來。
江大丫站在人群中聽了葉青女的講解,她先是眨了眨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
小腦袋像是在快速地運轉著,思考著什麽。
過了一會兒,她的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她向前邁了一小步,朝著葉青女微微鞠了一躬。
“謝謝葉老師,我下次會注意的。”
而五個崽崽一二三四悅,也聽的興致勃勃。
二月嘴裏喃喃著‘說話藝術’這幾個字。
江大夫在那邊,眼神裏透著一絲固執與困惑。
雖然心裏還是不太認可葉青女拿長輩做比喻的事情。
但不得不承認,葉青女確實是一個有學識有文學素養的人。
而且她教導的方式跟私塾夫子那一套完全不一樣呢。
但我並不認為江大丫同學有什麽明顯的過錯。
在課堂上一切詞匯都是比喻罷了。
村長,可以是一個具體的人,也可以是我們課堂中一種代表著有責任心、有善心的品質。
錢老婆子同樣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種品德不好的代表性詞匯。
孩子們這麽說並無冒犯長輩的意思。
若是江大丫同學言辭有冒犯他人的意思。
我身為老師自然是有責任去教導她的。
但是,難道我們其他晚輩就不能說出前輩人的好與不好嗎?
好與不好如果都隻放在心裏。
一旦遇到不好的,我們因為守舊而不能說出來,那還會有人願意說真話嗎?
在座大部分人都是做家長的,你們可以說出孩子那裏不好。
難道就不允許孩子說出你們那裏不好嗎?
想要進步,就是需要不斷地改正自己的錯誤行為習慣。
固步自封隻會自取滅亡!”
她的聲音輕柔卻又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如同春雨般,一滴一滴地滋潤著眾人的心田。
這話算是說到眾人心眼裏去了。
尤其是那些婆媳關係不太好的婦女們。
她們坐在那裏,微微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認同的光芒。
平日裏,她們為了尊重父母,又不敢直接把心裏的不滿說出來。
此刻葉青女的話仿佛說出了她們的心聲,讓她們有種找到了傾訴對象的感覺。
江大夫雖然聽著葉青女說的頭頭是道,但內心卻是抵觸的。
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抵觸。
傳統觀念就像一條無形的繩索,緊緊地束縛著他,告訴他。
他不能反抗父母,不能違背長輩的意願。
這也是他孤寡一人的原因,雖有兒有女,但他最愛的人自己卻守不住。
隻因為那些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讓他在一些事情上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導致了如今這般局麵。
他的嘴唇微微顫抖著,似乎想說些什麽來反駁葉青女,卻又覺得自己理虧,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出聲。
葉青女當然也不會為了教學而拂了江大夫的麵子。
她轉過身,語重心長地說。
“江大丫同學,我很欣賞你的勇氣,能把這些話說出來。
但如果你想要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影響其他人對你的看法。
那麽你就要學會語言的藝術。”
她的眼神裏透著鼓勵與期許。
這時,有人聽了葉青女的話,不禁疑惑地問道。
“葉老師,這說話還需要藝術嗎?藝術是個什麽東西,我們能學會嗎?”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匯聚到她身上,眼神裏滿是期待與好奇。
“大家看啊,藝術,其實涵蓋了很多方麵,就比如說咱們平常說話,這裏頭可也是大有藝術在的。”
接著,她又繪聲繪色地講解起現代人飯桌上的一個笑話來。
“宴席上,發生了這麽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兒。
主人家,站在那宴席廳裏,看著人還沒來齊,心裏就有些著急。
嘴裏就嘟囔了一句:‘該來的沒來,不該來的來了。’”
葉青女模仿著主人那略帶不滿的語氣,聲音略微壓低。
還故意拖長了尾音,把大家的注意力都牢牢地吸引了過來。
眾人都好奇地張著嘴巴,眼睛一眨不眨地聽著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結果已經來的那些人一聽這話,心裏可就犯嘀咕啦。”
“心裏就琢磨開了,想著自己莫不是那不該來的?
嘿,這一氣之下呀,有個人猛地一拍桌子,‘哼!’地一聲站了起來。
臉漲得通紅,眼睛瞪得像銅鈴似的,大聲說道:‘得嘞,既然主人家覺得我不該來,那我走就是了!’
說完,就氣唿唿地轉身。”
葉青女邊說邊模仿著那人的動作。
把那人被氣走的樣子表現得淋漓盡致,引得眾人忍不住發出一陣低低的笑聲。
“這葉老師不去說書可惜了!”
“閉嘴,傻狗,聽葉老師怎麽講的。”
“這主人一看,人走了幾個,心裏就更慌啦,那臉色‘唰’地一下就變了,慌慌張張地又說了一句:‘不該走的走了,該走的沒走。’”
“剩下一部分沒走的人聽了這話,尋思著自己是不是就是主人家嘴裏該走的唄?”
於是紛紛小聲嘟囔著:‘看來咱在這兒也不受歡迎呀,走吧走吧。’
眾人皆是哈哈大笑起來,那笑聲在廣場上迴蕩著,此起彼伏。
有的村民笑得前仰後合,雙手不停地拍打著大腿,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
“這主人家可真是個傻子呀,哈哈哈哈……”
葉青女看著大家笑得開心,也跟著笑了笑。
“所以呀,這就是沒有藝術的說話方式會造成的後果。
大家想想,做人需要學、做學問也需要學,這說話自然也是要學的。
人的一生呢,就是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人生就像一艘小船,在知識的海洋裏航行。
人生沒有捷徑,如果一定要有,那一定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出自《古今賢文?勸學篇》)
江禮聽到葉青女出口成章。
激動差點把放在旁邊的筆墨紙硯都給碰翻了。
拿起一旁的墨錠,在硯台上快速而又熟練地磨起墨來。
磨好墨後,他拿起毛筆,輕輕蘸了蘸墨汁,在宣紙上一筆一劃地認真記錄了起來。
江大丫站在人群中聽了葉青女的講解,她先是眨了眨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
小腦袋像是在快速地運轉著,思考著什麽。
過了一會兒,她的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她向前邁了一小步,朝著葉青女微微鞠了一躬。
“謝謝葉老師,我下次會注意的。”
而五個崽崽一二三四悅,也聽的興致勃勃。
二月嘴裏喃喃著‘說話藝術’這幾個字。
江大夫在那邊,眼神裏透著一絲固執與困惑。
雖然心裏還是不太認可葉青女拿長輩做比喻的事情。
但不得不承認,葉青女確實是一個有學識有文學素養的人。
而且她教導的方式跟私塾夫子那一套完全不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