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學寫字、講故事
我在古代搞發明,養了12個寶寶 作者:絲光嫋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個崽崽愣住了。
一月不確定地問道:“娘親,我們女孩子也可以學習怎麽寫字嗎?”
“當然啦,不僅要學習寫字,以後還有很多要學習的。
讀書寫字隻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你們做不到的話,娘親可是會生氣的哦。”
葉青女認真的說道。
一月和二月立馬興奮了起來,眼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
三月和四月還小,不知道讀書寫字意味著什麽。
但看到姐姐們興奮的樣子,也跟著開心起來。
葉青女用砍刀削了一節竹子,然後將竹子削成長條形狀。
並且貼心地用破布將其包住。
隻露出尖頭可以在地上劃出痕跡。
“你們看好了,我一個一個教你們。”
接著她找了一片空地。
用竹子製作的畫筆在地上按照筆順一一教了她們幾遍。
地上都是沙土,很容易畫出來的。
於是,茅草屋下有四個小蘿卜頭蹲著認真地寫自己的名字。
大名和小名都要學會。
葉青女看見她們忙碌的樣子,心想自己也要去找事情做了。
不然晚飯就沒著落了。
雖然有係統空間,但是她更喜歡體驗這種鄉野生活。
也好在崽崽們麵前以身作則、以身施教。
然後她拿著砍刀,先按照書本上學到的方法,將竹子砍成片。
做幾個捕魚捕蝦用的工具。
四個娃娃中,學的最快的當屬二月和三月。
兩人很快掌握了書寫名字的方法後,便分別去教一月和四月。
在她們的耐心教導下,很快,四個娃娃都學會了書寫自己的名字。
隨後,她們滿心歡喜地跑過來,想要幫娘親做事。
然而,葉青女因為是第一次做捕魚捕蝦的工具。
自己也還在摸索當中。
為了不傷害到孩子們,她還是決定讓她們繼續去承受學習的 “痛苦”。
於是,葉青女又把 1 到 10 的阿拉伯數字和繁體字都教給了她們一遍。
二月和三月展現出了非凡的學習天賦,一下子就學會了。
接著,她們又當起了一月和四月的小老師。
這個時代的文字都是繁體字。
寫起來還是挺麻煩的。
葉青女一邊編織魚簍,一邊思考著教學的方向。
她深知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核心價值觀也需要慢慢普及。
想到這裏,她不禁感歎自己任重而道遠。
花費了半個時辰,她終於將魚簍做好了。
葉青女把魚簍拿在手中左右都檢查了一遍。
“不愧是我,一次性就做出來。”
轉頭看向四個小蘿卜頭。
喊道:“崽崽們,走,為娘帶你們去抓晚飯。”
四丫聽到有吃的,感覺腦子頓時清醒了許多。
“娘親,晚飯是我們能抓得到的嗎?”
葉青女笑著“當然,且看你娘親大展身手。”
她把魚簍提在手中。
先是迴到房間把孩子們的鞋子拿上。
此時天氣不是很冷,溪邊應該還可以,到時候再生一堆火就可以了。
四個蘿卜頭看著娘親從房間拿出一個大包袱,並不知道裏麵裝的是什麽。
一月趕緊過來接住她手中的魚簍:“娘親,這個讓我來拿吧。”
葉青女看了看,然後點了點重量:“拿得動嗎?”
二月也過來了,“娘親,我和大姐一起拿。”
然後兩人一人一邊提著魚簍。
三月和四月很自覺的互相牽著小手跟著姐姐們。
葉青女走在前麵帶路。
此時已經是酉時(下午5點)
家家戶戶都已經做飯了。
因此,小溪邊並沒有人。
葉青女找到了一塊平坦幹燥的地方。
讓四個小娃娃待在這裏等她先去投放魚簍。
一月二月坐不住,就去找了幹柴。
等葉青女把魚簍放好了,就走了過來。
此時她赤著腳在地上走。
鞋子被她提在了手上。
她不著痕跡的在空間購買了兩塊打火用的石頭50文。
【451兩234文-50文=451兩184文】
很快她就將火引燃了。
一月和二月小心翼翼地一人看著一個妹妹。
時刻警惕著,沒有讓她們靠近火源,生怕發生危險。
葉小溪則靜靜地坐在中間,聲情並茂地給她們講述花木蘭和秦良玉的故事。
花木蘭的故事雖帶有傳說的色彩。
但秦良玉可是華國正史中真實存在的人物。
世人皆知木蘭替父從軍,無人知曉將軍秦良玉。
秦良玉,明朝末年四川忠州人。
生於文化之家,自幼熟讀經史且擅騎射。
早年嫁馬千乘,夫妻和睦。
25 歲隨夫上陣殺敵,後夫含冤而死。
她接 “宣慰使” 職位,率 “白杆兵” 聞名遐邇。
她抗擊後金,戰功卓著;平定叛亂,維護穩定。
國家有難,她拿出家財充軍餉。
晚年死守石砫,表明絕不投靠敵人。
她是華國正史唯一單獨列傳於將相列傳的女將。
一生忠於明朝,多次出征,維護國家統一。
享年 75 歲的秦良玉。
是華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被單獨列傳。
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裏的女性將領。
(以上省略很多字,大家假裝有很長的故事被說完了)
葉青女講得繪聲繪色。
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四個女娃重拾信心和希望。
畢竟她們可是有過被拋棄的經曆。
“好啦,故事就講到這裏了。”
葉青女正要起身,突然被身後一群人的聲音嚇住了。
她朝聲音的方向看過去。
原來是村民,村長和幾位族老也都在其中。
他們此時有的坐著,有的站著。
葉青女剛剛講故事講得太入迷了。
沒注意到有人在自己背後,而且人數還不少。
估摸著有二十多人了。
葉青女下意識地提出了自己內心的問題:“你們是怎麽做到悄無聲息的?”
村長絲毫不尷尬,摸了摸胡子。
“在你講到秦將軍 25 歲上陣殺敵的時候,我們就來了。”
其實他們一開始是不知道有故事聽的。
是因為村長孫子江禮告訴大家溪邊有故事聽。
大家才紛紛趕來。
平時大家沒事就喜歡閑聊,這聽故事還是頭一迴。
城裏倒是會有人說書。
但幾乎都在茶樓,而茶樓可不是他們這些底層人能去的地方。
有人當即提問:“葉丫頭,這木蘭將軍和秦將軍可是真實存在的?”
葉青女笑了笑:“真不真實重要嗎?”
一月不確定地問道:“娘親,我們女孩子也可以學習怎麽寫字嗎?”
“當然啦,不僅要學習寫字,以後還有很多要學習的。
讀書寫字隻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你們做不到的話,娘親可是會生氣的哦。”
葉青女認真的說道。
一月和二月立馬興奮了起來,眼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
三月和四月還小,不知道讀書寫字意味著什麽。
但看到姐姐們興奮的樣子,也跟著開心起來。
葉青女用砍刀削了一節竹子,然後將竹子削成長條形狀。
並且貼心地用破布將其包住。
隻露出尖頭可以在地上劃出痕跡。
“你們看好了,我一個一個教你們。”
接著她找了一片空地。
用竹子製作的畫筆在地上按照筆順一一教了她們幾遍。
地上都是沙土,很容易畫出來的。
於是,茅草屋下有四個小蘿卜頭蹲著認真地寫自己的名字。
大名和小名都要學會。
葉青女看見她們忙碌的樣子,心想自己也要去找事情做了。
不然晚飯就沒著落了。
雖然有係統空間,但是她更喜歡體驗這種鄉野生活。
也好在崽崽們麵前以身作則、以身施教。
然後她拿著砍刀,先按照書本上學到的方法,將竹子砍成片。
做幾個捕魚捕蝦用的工具。
四個娃娃中,學的最快的當屬二月和三月。
兩人很快掌握了書寫名字的方法後,便分別去教一月和四月。
在她們的耐心教導下,很快,四個娃娃都學會了書寫自己的名字。
隨後,她們滿心歡喜地跑過來,想要幫娘親做事。
然而,葉青女因為是第一次做捕魚捕蝦的工具。
自己也還在摸索當中。
為了不傷害到孩子們,她還是決定讓她們繼續去承受學習的 “痛苦”。
於是,葉青女又把 1 到 10 的阿拉伯數字和繁體字都教給了她們一遍。
二月和三月展現出了非凡的學習天賦,一下子就學會了。
接著,她們又當起了一月和四月的小老師。
這個時代的文字都是繁體字。
寫起來還是挺麻煩的。
葉青女一邊編織魚簍,一邊思考著教學的方向。
她深知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核心價值觀也需要慢慢普及。
想到這裏,她不禁感歎自己任重而道遠。
花費了半個時辰,她終於將魚簍做好了。
葉青女把魚簍拿在手中左右都檢查了一遍。
“不愧是我,一次性就做出來。”
轉頭看向四個小蘿卜頭。
喊道:“崽崽們,走,為娘帶你們去抓晚飯。”
四丫聽到有吃的,感覺腦子頓時清醒了許多。
“娘親,晚飯是我們能抓得到的嗎?”
葉青女笑著“當然,且看你娘親大展身手。”
她把魚簍提在手中。
先是迴到房間把孩子們的鞋子拿上。
此時天氣不是很冷,溪邊應該還可以,到時候再生一堆火就可以了。
四個蘿卜頭看著娘親從房間拿出一個大包袱,並不知道裏麵裝的是什麽。
一月趕緊過來接住她手中的魚簍:“娘親,這個讓我來拿吧。”
葉青女看了看,然後點了點重量:“拿得動嗎?”
二月也過來了,“娘親,我和大姐一起拿。”
然後兩人一人一邊提著魚簍。
三月和四月很自覺的互相牽著小手跟著姐姐們。
葉青女走在前麵帶路。
此時已經是酉時(下午5點)
家家戶戶都已經做飯了。
因此,小溪邊並沒有人。
葉青女找到了一塊平坦幹燥的地方。
讓四個小娃娃待在這裏等她先去投放魚簍。
一月二月坐不住,就去找了幹柴。
等葉青女把魚簍放好了,就走了過來。
此時她赤著腳在地上走。
鞋子被她提在了手上。
她不著痕跡的在空間購買了兩塊打火用的石頭50文。
【451兩234文-50文=451兩184文】
很快她就將火引燃了。
一月和二月小心翼翼地一人看著一個妹妹。
時刻警惕著,沒有讓她們靠近火源,生怕發生危險。
葉小溪則靜靜地坐在中間,聲情並茂地給她們講述花木蘭和秦良玉的故事。
花木蘭的故事雖帶有傳說的色彩。
但秦良玉可是華國正史中真實存在的人物。
世人皆知木蘭替父從軍,無人知曉將軍秦良玉。
秦良玉,明朝末年四川忠州人。
生於文化之家,自幼熟讀經史且擅騎射。
早年嫁馬千乘,夫妻和睦。
25 歲隨夫上陣殺敵,後夫含冤而死。
她接 “宣慰使” 職位,率 “白杆兵” 聞名遐邇。
她抗擊後金,戰功卓著;平定叛亂,維護穩定。
國家有難,她拿出家財充軍餉。
晚年死守石砫,表明絕不投靠敵人。
她是華國正史唯一單獨列傳於將相列傳的女將。
一生忠於明朝,多次出征,維護國家統一。
享年 75 歲的秦良玉。
是華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被單獨列傳。
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裏的女性將領。
(以上省略很多字,大家假裝有很長的故事被說完了)
葉青女講得繪聲繪色。
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四個女娃重拾信心和希望。
畢竟她們可是有過被拋棄的經曆。
“好啦,故事就講到這裏了。”
葉青女正要起身,突然被身後一群人的聲音嚇住了。
她朝聲音的方向看過去。
原來是村民,村長和幾位族老也都在其中。
他們此時有的坐著,有的站著。
葉青女剛剛講故事講得太入迷了。
沒注意到有人在自己背後,而且人數還不少。
估摸著有二十多人了。
葉青女下意識地提出了自己內心的問題:“你們是怎麽做到悄無聲息的?”
村長絲毫不尷尬,摸了摸胡子。
“在你講到秦將軍 25 歲上陣殺敵的時候,我們就來了。”
其實他們一開始是不知道有故事聽的。
是因為村長孫子江禮告訴大家溪邊有故事聽。
大家才紛紛趕來。
平時大家沒事就喜歡閑聊,這聽故事還是頭一迴。
城裏倒是會有人說書。
但幾乎都在茶樓,而茶樓可不是他們這些底層人能去的地方。
有人當即提問:“葉丫頭,這木蘭將軍和秦將軍可是真實存在的?”
葉青女笑了笑:“真不真實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