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莫要把橘子樹揪禿了
孫女是福星錦鯉,我是黴星極品 作者:麥苗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堆堆沉甸甸的麥穗整齊地排列在麥茬之上,為免手賤之人順手牽羊。
梁青娥寧願多花費力氣運迴,也不放心留在地裏,唯恐遭受損失。
接下來,幾人繼續割麥,由林飛鷹和秦蘭花往家裏運麥子,直到暮色四合,地裏還餘幾車麥子沒運。
梁青娥又吆喝林老虎和林大熊,交代道:“你倆跟著一起迴,看村裏誰家板車閑著,借來咱們使使。”
又喊秦蘭花和葉銀紅:”這趟迴去,你倆也不用過來了,迴家先把看麥場的窩棚搭起來。”
幾人忙應聲,林老虎遲疑道:“天說黑就黑了,放娘一個人在地裏……”
梁青娥擺擺手,開口截斷他的話:“我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婆子,還有人偷不成,莫要囉嗦,快些把麥子拉迴家是正經。”
說完,又交代幾人過來時,裝些草木灰。
林老虎等人再不耽擱,圍在裝滿麥子的板車旁,在林飛鷹抬腳發力後,幾人推車,一道往家趕去。
人都走後,梁青娥借著最後一點昏暗天色,摸索著繼續割麥,遠處的田地裏,傳來村人們的說話聲,這讓她略略有些安心。
林老虎三兄弟各推一個板車又趕到地裏時,天色已經徹底黑下來。
林大熊把布袋裏的草木灰遞給老娘後,就和兄弟一起,連忙抱麥草裝車。
梁青娥接過布袋,抓起清灰,借著星光月色,貼著還未收割的麥子根部,從左到右,細細密密灑了一線青灰痕跡。
麥子裝滿三個板車,梁青娥把鐮刀插進麥草堆裏,跟在林大熊車後,在車輪轉動後,手臂推著堆成小山的麥子,暗暗發力。
幾人運著麥子迴到家,院門口,兩支火把高燃。
葉銀紅和秦蘭花正在紮窩棚,窩棚的框架已經紮好,隻剩覆蓋茅草這一最後步驟。
大壯二壯三壯正給二人運遞茅草,四壯手拿一塊餅子,不遠不近站在一旁,一口一口啃著餅子。
幾人把麥子倒進麥場,因為後頭碾壓,倒也不在乎規整不規整。
等林老虎和林大熊送還好板車,窩棚也恰好完工。
院內,陳秋蓮聽婆婆吆喝吃飯,忙把晚飯從鍋裏拿出來,擺放到院中兩張支靠一起的簡易木桌上。
眾人勞累一天,體力大大消耗,晚飯做的很是豐盛,白暄暄的大白饅頭,一陶盆白麵攪和的稀飯湯,上麵還飄著金黃的蛋花。
除此之外,還有一小盆油汪汪的豆腐炒油渣。
眾人累了一天,都沒心思說話,接過梁青娥遞來的饅頭,一口口沉默夾菜吃飯。
農忙辛苦,所以梁青娥從不禁止限製吃喝。
最後,一灶筐白暄暄的大白饅頭一個不留,滿滿一陶盆雞蛋稀飯也一滴不剩。
就連菜湯,都被孩子們拿饅頭蘸去,吃的嘴角滿是醬色。
吃完飯,大毛妮和二毛妮忙收碗刷鍋,小姐妹倆勤勞的如同小蜜蜂,葉銀紅提起泔水桶說去喂豬,都被擋了下來。
直言大家辛苦一天,該快些洗洗澡,也能早點進屋歇息睡覺。
畢竟明兒天不亮,又要開始起身忙活。
葉銀紅笑著誇她們兩句體貼,也不再強撐,端一盆曬的溫熱的水,先送進了梁青娥房中。
複又找出一個木盆,又舀一盆,方才拖著疲累的身子,迴了屋內。
梁青娥洗完澡,手裏拿著個錢袋出來,見陳秋蓮正抱著樂寶走來走去哄睡。
遂走上前,把樂寶接過來,又把錢袋塞進陳秋蓮懷裏,道:“這是明兒的菜錢,若李屠夫明兒還來吆喝賣肉,多割一刀,留著晚上做醬燒肉。”
略略沉吟幾息,梁青娥又道:“做醬燒肉的時候放幾片橘子葉,解膩。”
正出門倒水的秦蘭花聽見,不由暗道,“這老婆子還真抖擻起來了,肚子裏也不知有沒存二兩油,竟還矯情著解膩!
家裏從老到少,除那小賠錢貨身上有些個膘,他們這些人加一起,也不知能不能煉出一碗油,真不知解的哪門子膩!
庭院裏,一燈如豆,秦蘭花狠瞅兩眼陳秋蓮手裏的錢袋,恨恨扭身迴房。
梁青娥抱著樂寶在院中慢步走著,嘴裏輕輕哼著輕柔的小調……
走到橘子樹旁,她繞樹細細瞅了兩遍,見橘葉依舊繁茂,橘子長的密密實實,這才略微安心。
她喊住正欲往屋中去的陳秋蓮,道:“今兒煮的茶湯味兒不錯,明兒再煮時,少放些橘葉,莫要把樹薅禿了。”
陳秋蓮一怔,反應過來後,趕忙應下。
樂寶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眸中倒映著漫天星光,不知哪句話惹得她又精神了,揮著肉乎乎的小手,咯咯笑起來。
林老虎抱著草席,拿著破舊被單,推開門就聽見樂寶依依哇哇的嬌嫩腔腔。
他笑道:“這孩子精神頭真好,五壯這會兒睡的小豬仔一樣。”
梁青娥顛了顛樂寶,聲音都慈愛幾分:“正要這樣才好,將來腦瓜子才伶俐呢。”
林老虎笑笑,心想老娘果然疼愛樂寶,以前家裏孩子小時不睡覺鬧著人抱,哭的煩了,老太太都是破口大罵來著。
不過樂寶確實乖巧,哪怕不睡,也能安安靜靜躺炕上。
若有人抱著溜達溜達,小小的人兒肉眼可見的更開心,話也會更多些。
林老虎叮囑一聲梁青娥早些睡,抱著東西就出門去了窩棚裏。
二日天不亮,幾人就趕到了地裏。
梁青娥眯著眼,借著朦朧天色,見昨晚灑下的草木灰依舊緊挨麥稈根部,才總算放下心。
十畝地的麥子,一家老少分工協力,起早貪黑直忙活七八日,才將所有麥子全部收割完畢,拉迴麥場。
麥場地兒畢竟有限,那些暫且來不及碾壓的麥子,直垛了好幾垛,排隊等著翻場碾出麥粒。
大人們從早到黑不停拖著石滾碾壓麥粒, 足又忙活五六天,十畝地的麥子才算全部碾完,碾出來的麥秸稈足足垛了兩個長長的大垛。
這些日子,孩子們也沒閑著,除了三壯四壯走路還不多穩當,怕一個不小心跌倒讓麥茬紮了。
大毛妮二毛妮,大壯二壯,幹完家務活後,通通拎著個小提籃,被大人們趕地裏撿拾掉落的麥穗。
一場農忙下來,不光皮糙肉厚風吹日曬的大人,幾個孩子也跟鞋曬成了小黑人。
梁青娥寧願多花費力氣運迴,也不放心留在地裏,唯恐遭受損失。
接下來,幾人繼續割麥,由林飛鷹和秦蘭花往家裏運麥子,直到暮色四合,地裏還餘幾車麥子沒運。
梁青娥又吆喝林老虎和林大熊,交代道:“你倆跟著一起迴,看村裏誰家板車閑著,借來咱們使使。”
又喊秦蘭花和葉銀紅:”這趟迴去,你倆也不用過來了,迴家先把看麥場的窩棚搭起來。”
幾人忙應聲,林老虎遲疑道:“天說黑就黑了,放娘一個人在地裏……”
梁青娥擺擺手,開口截斷他的話:“我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婆子,還有人偷不成,莫要囉嗦,快些把麥子拉迴家是正經。”
說完,又交代幾人過來時,裝些草木灰。
林老虎等人再不耽擱,圍在裝滿麥子的板車旁,在林飛鷹抬腳發力後,幾人推車,一道往家趕去。
人都走後,梁青娥借著最後一點昏暗天色,摸索著繼續割麥,遠處的田地裏,傳來村人們的說話聲,這讓她略略有些安心。
林老虎三兄弟各推一個板車又趕到地裏時,天色已經徹底黑下來。
林大熊把布袋裏的草木灰遞給老娘後,就和兄弟一起,連忙抱麥草裝車。
梁青娥接過布袋,抓起清灰,借著星光月色,貼著還未收割的麥子根部,從左到右,細細密密灑了一線青灰痕跡。
麥子裝滿三個板車,梁青娥把鐮刀插進麥草堆裏,跟在林大熊車後,在車輪轉動後,手臂推著堆成小山的麥子,暗暗發力。
幾人運著麥子迴到家,院門口,兩支火把高燃。
葉銀紅和秦蘭花正在紮窩棚,窩棚的框架已經紮好,隻剩覆蓋茅草這一最後步驟。
大壯二壯三壯正給二人運遞茅草,四壯手拿一塊餅子,不遠不近站在一旁,一口一口啃著餅子。
幾人把麥子倒進麥場,因為後頭碾壓,倒也不在乎規整不規整。
等林老虎和林大熊送還好板車,窩棚也恰好完工。
院內,陳秋蓮聽婆婆吆喝吃飯,忙把晚飯從鍋裏拿出來,擺放到院中兩張支靠一起的簡易木桌上。
眾人勞累一天,體力大大消耗,晚飯做的很是豐盛,白暄暄的大白饅頭,一陶盆白麵攪和的稀飯湯,上麵還飄著金黃的蛋花。
除此之外,還有一小盆油汪汪的豆腐炒油渣。
眾人累了一天,都沒心思說話,接過梁青娥遞來的饅頭,一口口沉默夾菜吃飯。
農忙辛苦,所以梁青娥從不禁止限製吃喝。
最後,一灶筐白暄暄的大白饅頭一個不留,滿滿一陶盆雞蛋稀飯也一滴不剩。
就連菜湯,都被孩子們拿饅頭蘸去,吃的嘴角滿是醬色。
吃完飯,大毛妮和二毛妮忙收碗刷鍋,小姐妹倆勤勞的如同小蜜蜂,葉銀紅提起泔水桶說去喂豬,都被擋了下來。
直言大家辛苦一天,該快些洗洗澡,也能早點進屋歇息睡覺。
畢竟明兒天不亮,又要開始起身忙活。
葉銀紅笑著誇她們兩句體貼,也不再強撐,端一盆曬的溫熱的水,先送進了梁青娥房中。
複又找出一個木盆,又舀一盆,方才拖著疲累的身子,迴了屋內。
梁青娥洗完澡,手裏拿著個錢袋出來,見陳秋蓮正抱著樂寶走來走去哄睡。
遂走上前,把樂寶接過來,又把錢袋塞進陳秋蓮懷裏,道:“這是明兒的菜錢,若李屠夫明兒還來吆喝賣肉,多割一刀,留著晚上做醬燒肉。”
略略沉吟幾息,梁青娥又道:“做醬燒肉的時候放幾片橘子葉,解膩。”
正出門倒水的秦蘭花聽見,不由暗道,“這老婆子還真抖擻起來了,肚子裏也不知有沒存二兩油,竟還矯情著解膩!
家裏從老到少,除那小賠錢貨身上有些個膘,他們這些人加一起,也不知能不能煉出一碗油,真不知解的哪門子膩!
庭院裏,一燈如豆,秦蘭花狠瞅兩眼陳秋蓮手裏的錢袋,恨恨扭身迴房。
梁青娥抱著樂寶在院中慢步走著,嘴裏輕輕哼著輕柔的小調……
走到橘子樹旁,她繞樹細細瞅了兩遍,見橘葉依舊繁茂,橘子長的密密實實,這才略微安心。
她喊住正欲往屋中去的陳秋蓮,道:“今兒煮的茶湯味兒不錯,明兒再煮時,少放些橘葉,莫要把樹薅禿了。”
陳秋蓮一怔,反應過來後,趕忙應下。
樂寶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眸中倒映著漫天星光,不知哪句話惹得她又精神了,揮著肉乎乎的小手,咯咯笑起來。
林老虎抱著草席,拿著破舊被單,推開門就聽見樂寶依依哇哇的嬌嫩腔腔。
他笑道:“這孩子精神頭真好,五壯這會兒睡的小豬仔一樣。”
梁青娥顛了顛樂寶,聲音都慈愛幾分:“正要這樣才好,將來腦瓜子才伶俐呢。”
林老虎笑笑,心想老娘果然疼愛樂寶,以前家裏孩子小時不睡覺鬧著人抱,哭的煩了,老太太都是破口大罵來著。
不過樂寶確實乖巧,哪怕不睡,也能安安靜靜躺炕上。
若有人抱著溜達溜達,小小的人兒肉眼可見的更開心,話也會更多些。
林老虎叮囑一聲梁青娥早些睡,抱著東西就出門去了窩棚裏。
二日天不亮,幾人就趕到了地裏。
梁青娥眯著眼,借著朦朧天色,見昨晚灑下的草木灰依舊緊挨麥稈根部,才總算放下心。
十畝地的麥子,一家老少分工協力,起早貪黑直忙活七八日,才將所有麥子全部收割完畢,拉迴麥場。
麥場地兒畢竟有限,那些暫且來不及碾壓的麥子,直垛了好幾垛,排隊等著翻場碾出麥粒。
大人們從早到黑不停拖著石滾碾壓麥粒, 足又忙活五六天,十畝地的麥子才算全部碾完,碾出來的麥秸稈足足垛了兩個長長的大垛。
這些日子,孩子們也沒閑著,除了三壯四壯走路還不多穩當,怕一個不小心跌倒讓麥茬紮了。
大毛妮二毛妮,大壯二壯,幹完家務活後,通通拎著個小提籃,被大人們趕地裏撿拾掉落的麥穗。
一場農忙下來,不光皮糙肉厚風吹日曬的大人,幾個孩子也跟鞋曬成了小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