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午後,日光懶洋洋地灑在小院裏,給一切都鍍上了一層暖融融的金色。院子裏的老槐樹枝丫光禿禿的,卻像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畫,肆意地伸展在湛藍的天空下。李小白和杜之甫相對而坐,中間的石桌上擺著幾碟小菜,還有一壺正冒著熱氣的酒,酒香在空氣中悠悠地彌漫開來。
“來,之甫,嚐嚐這新溫的酒。”李小白端起酒杯,臉上帶著幾分愜意的微笑,“這般冬日,有酒相伴,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
杜之甫也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讚道:“好酒,入口醇厚,暖到心裏去了。”他放下酒杯,目光望向遠方,似是有感而發,“不過,這世人啊,一提起咱們這般吃喝玩樂,就覺得是虛度華年。”
李小白聞言,輕輕放下酒杯,眼中閃過一絲玩味:“是啊,我寫的那首《西江月·活法》裏,第一句就說‘但提吃喝玩樂,便斥虛度華年’。世人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生活,一看到吃喝玩樂,就覺得是不務正業,卻忘了生活本就有多種模樣。”
“可不是嘛,”杜之甫點頭表示讚同,“就拿我家那老頭子來說,每次見我悠閑地喝個酒,就嘮叨個不停,說我不務正業,年輕人就該多吃苦,多打拚。”他無奈地搖搖頭,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
李小白笑著擺擺手:“這就是世人的刻板觀念了。吃苦固然重要,但人生難道就隻有吃苦這一條路嗎?我們追求吃喝玩樂,也並非是放縱無度,不過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找一些樂趣,讓自己活得自在些罷了。”
“可這社會上,大家都在宣揚吃苦耐勞,好像隻有這樣才是正途。”杜之甫皺著眉頭,神情有些困惑,“你說,這是不是一種偏見呢?”
“當然是偏見。”李小白肯定地說,“我詩裏不是還寫了‘皆讚吃苦耐勞,且因俗見拘牽’嘛。人們都讚吃苦耐勞,其實很多時候是被世俗的觀念所束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不能千篇一律地都往吃苦這條路上趕。”
杜之甫若有所思地看著李小白:“你說得有道理,可在這世俗的洪流裏,想要堅持自己的活法,談何容易啊。就像我,雖然心裏明白你的話沒錯,但每次聽到家裏人念叨,還是會有些動搖。”
李小白拍了拍杜之甫的肩膀:“之甫,不要被外界的聲音輕易左右。人生短短幾十年,要是一直活在別人的眼光裏,那得多累啊。你看這世間萬物,各有其性,各有其美,人生也一樣,各有其情可念。”
“各有其情可念……”杜之甫反複咀嚼著這句話,“你這句‘世間真意豈單傳,各有其情可念’,真的是說到我心坎裏去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珍視的東西,有的人為了功名利祿拚命奮鬥,有的人卻隻想過平淡安穩的生活,這又有什麽對錯之分呢?”
“正是如此。”李小白眼中閃爍著光芒,“生活的意義,從來不是單一的。我們不能因為別人追求功名利祿,就覺得自己追求內心的寧靜是錯誤的;也不能因為別人崇尚吃苦,就否定自己享受生活的權利。”
杜之甫又喝了一口酒,臉上漸漸泛起了紅暈:“我想起我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可長大後,卻被各種世俗的觀念裹挾著,好像隻有出人頭地才是成功,隻有吃苦耐勞才是美德。”
“這就是成長的無奈啊。”李小白感慨道,“但我們不能忘記自己最初的本心。就像我,一直熱愛寫詩,熱愛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管別人怎麽說,我都不想放棄這份熱愛。”
“那你有沒有因為堅持自己的活法,而受到很多非議呢?”杜之甫好奇地問道。
李小白笑了笑:“當然有,有人說我不務正業,說我寫的詩不能當飯吃。但我不在乎,我寫詩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內心,是為了記錄生活中的美好,這就足夠了。”
杜之甫看著李小白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小白,你真的很灑脫。我要向你學習,不再被世俗的觀念所左右,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哈哈,這就對了。”李小白開心地笑了起來,“人生百態自隨緣,心暢方為周全。我們要順應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內心舒暢自在,這才是真正的周全。”
“心暢方為周全……”杜之甫喃喃自語,“以前我總是追求外在的東西,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的感受。現在想想,真是本末倒置了。”
“是啊,很多人都在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祿,卻忘了問問自己的內心真正想要什麽。”李小白放下酒杯,認真地說,“其實,內心的滿足和快樂,才是最珍貴的。”
“那你覺得,怎樣才能做到心暢呢?”杜之甫虛心地請教。
李小白想了想,說:“首先,要認清自己,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麽,想要什麽。然後,不要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要隨心所欲,而是在不違背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讓自己活得自在。”
杜之甫點點頭:“明白了,就像你寫詩,這是你熱愛的事情,你就堅持做下去,不理會別人的閑言碎語,這就是心暢的一種體現吧。”
“沒錯。”李小白笑著說,“而且,在追求心暢的過程中,我們也要學會隨緣。人生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過於執著反而會讓自己痛苦。就像這冬日的陽光,它自然地灑下來,我們隻需享受這份溫暖就好。”
“嗯,隨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啊。”杜之甫感歎道。
“是啊,所以這才是我們一生都要修煉的功課。”李小白看著遠處的山巒,若有所思地說,“不過,隻要我們時刻保持一顆豁達的心,慢慢地就能領悟到隨緣的真諦。”
兩人就這樣一邊喝酒,一邊暢談著人生,不知不覺中,太陽已經漸漸西斜,天邊泛起了絢麗的晚霞。小院裏的氣氛愈發溫馨,酒香和著他們的歡聲笑語,在空氣中久久迴蕩。
“今天和你聊了這麽多,我真是受益匪淺。”杜之甫感激地看著李小白,“以後我也要像你一樣,活得灑脫自在。”
李小白笑著擺擺手:“咱們都是在人生路上摸索的人,互相學習罷了。希望我們都能堅持自己的活法,讓心暢成為生活的主旋律。”
“好,為了心暢,為了我們的活法,幹一杯!”杜之甫端起酒杯,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幹!”李小白也端起酒杯,兩人的酒杯在空中輕輕一碰,發出清脆的聲響,仿佛是對他們新的人生態度的一種宣告。
隨著夜幕的降臨,小院裏的燈光漸漸亮了起來。李小白和杜之甫的身影在燈光下顯得格外溫暖,他們的酒話還在繼續,關於人生,關於活法,關於心暢,這些話題就像那壺永遠喝不完的酒,越品越有滋味。
“來,之甫,嚐嚐這新溫的酒。”李小白端起酒杯,臉上帶著幾分愜意的微笑,“這般冬日,有酒相伴,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
杜之甫也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讚道:“好酒,入口醇厚,暖到心裏去了。”他放下酒杯,目光望向遠方,似是有感而發,“不過,這世人啊,一提起咱們這般吃喝玩樂,就覺得是虛度華年。”
李小白聞言,輕輕放下酒杯,眼中閃過一絲玩味:“是啊,我寫的那首《西江月·活法》裏,第一句就說‘但提吃喝玩樂,便斥虛度華年’。世人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生活,一看到吃喝玩樂,就覺得是不務正業,卻忘了生活本就有多種模樣。”
“可不是嘛,”杜之甫點頭表示讚同,“就拿我家那老頭子來說,每次見我悠閑地喝個酒,就嘮叨個不停,說我不務正業,年輕人就該多吃苦,多打拚。”他無奈地搖搖頭,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
李小白笑著擺擺手:“這就是世人的刻板觀念了。吃苦固然重要,但人生難道就隻有吃苦這一條路嗎?我們追求吃喝玩樂,也並非是放縱無度,不過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找一些樂趣,讓自己活得自在些罷了。”
“可這社會上,大家都在宣揚吃苦耐勞,好像隻有這樣才是正途。”杜之甫皺著眉頭,神情有些困惑,“你說,這是不是一種偏見呢?”
“當然是偏見。”李小白肯定地說,“我詩裏不是還寫了‘皆讚吃苦耐勞,且因俗見拘牽’嘛。人們都讚吃苦耐勞,其實很多時候是被世俗的觀念所束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不能千篇一律地都往吃苦這條路上趕。”
杜之甫若有所思地看著李小白:“你說得有道理,可在這世俗的洪流裏,想要堅持自己的活法,談何容易啊。就像我,雖然心裏明白你的話沒錯,但每次聽到家裏人念叨,還是會有些動搖。”
李小白拍了拍杜之甫的肩膀:“之甫,不要被外界的聲音輕易左右。人生短短幾十年,要是一直活在別人的眼光裏,那得多累啊。你看這世間萬物,各有其性,各有其美,人生也一樣,各有其情可念。”
“各有其情可念……”杜之甫反複咀嚼著這句話,“你這句‘世間真意豈單傳,各有其情可念’,真的是說到我心坎裏去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珍視的東西,有的人為了功名利祿拚命奮鬥,有的人卻隻想過平淡安穩的生活,這又有什麽對錯之分呢?”
“正是如此。”李小白眼中閃爍著光芒,“生活的意義,從來不是單一的。我們不能因為別人追求功名利祿,就覺得自己追求內心的寧靜是錯誤的;也不能因為別人崇尚吃苦,就否定自己享受生活的權利。”
杜之甫又喝了一口酒,臉上漸漸泛起了紅暈:“我想起我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可長大後,卻被各種世俗的觀念裹挾著,好像隻有出人頭地才是成功,隻有吃苦耐勞才是美德。”
“這就是成長的無奈啊。”李小白感慨道,“但我們不能忘記自己最初的本心。就像我,一直熱愛寫詩,熱愛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管別人怎麽說,我都不想放棄這份熱愛。”
“那你有沒有因為堅持自己的活法,而受到很多非議呢?”杜之甫好奇地問道。
李小白笑了笑:“當然有,有人說我不務正業,說我寫的詩不能當飯吃。但我不在乎,我寫詩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內心,是為了記錄生活中的美好,這就足夠了。”
杜之甫看著李小白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小白,你真的很灑脫。我要向你學習,不再被世俗的觀念所左右,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哈哈,這就對了。”李小白開心地笑了起來,“人生百態自隨緣,心暢方為周全。我們要順應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內心舒暢自在,這才是真正的周全。”
“心暢方為周全……”杜之甫喃喃自語,“以前我總是追求外在的東西,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的感受。現在想想,真是本末倒置了。”
“是啊,很多人都在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祿,卻忘了問問自己的內心真正想要什麽。”李小白放下酒杯,認真地說,“其實,內心的滿足和快樂,才是最珍貴的。”
“那你覺得,怎樣才能做到心暢呢?”杜之甫虛心地請教。
李小白想了想,說:“首先,要認清自己,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麽,想要什麽。然後,不要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要隨心所欲,而是在不違背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讓自己活得自在。”
杜之甫點點頭:“明白了,就像你寫詩,這是你熱愛的事情,你就堅持做下去,不理會別人的閑言碎語,這就是心暢的一種體現吧。”
“沒錯。”李小白笑著說,“而且,在追求心暢的過程中,我們也要學會隨緣。人生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過於執著反而會讓自己痛苦。就像這冬日的陽光,它自然地灑下來,我們隻需享受這份溫暖就好。”
“嗯,隨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啊。”杜之甫感歎道。
“是啊,所以這才是我們一生都要修煉的功課。”李小白看著遠處的山巒,若有所思地說,“不過,隻要我們時刻保持一顆豁達的心,慢慢地就能領悟到隨緣的真諦。”
兩人就這樣一邊喝酒,一邊暢談著人生,不知不覺中,太陽已經漸漸西斜,天邊泛起了絢麗的晚霞。小院裏的氣氛愈發溫馨,酒香和著他們的歡聲笑語,在空氣中久久迴蕩。
“今天和你聊了這麽多,我真是受益匪淺。”杜之甫感激地看著李小白,“以後我也要像你一樣,活得灑脫自在。”
李小白笑著擺擺手:“咱們都是在人生路上摸索的人,互相學習罷了。希望我們都能堅持自己的活法,讓心暢成為生活的主旋律。”
“好,為了心暢,為了我們的活法,幹一杯!”杜之甫端起酒杯,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幹!”李小白也端起酒杯,兩人的酒杯在空中輕輕一碰,發出清脆的聲響,仿佛是對他們新的人生態度的一種宣告。
隨著夜幕的降臨,小院裏的燈光漸漸亮了起來。李小白和杜之甫的身影在燈光下顯得格外溫暖,他們的酒話還在繼續,關於人生,關於活法,關於心暢,這些話題就像那壺永遠喝不完的酒,越品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