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傍晚,寒風如冰刀般刮過大街小巷,天色早早地暗了下來。李小白家的書房裏,暖黃色的燈光柔和地灑在書架上,那些排列整齊的書籍仿佛都沉浸在這靜謐的氛圍中。李小白正坐在書桌前,手中捧著一本古籍,沉浸在書的世界裏。


    這時,家門“砰”的一聲被撞開,李逍遙氣衝衝地走進來,書包隨意地扔在沙發上,滿臉的憤怒與委屈。李小白從書中抬起頭,看到兒子這副模樣,心中一緊,放下書,關切地問道:“逍遙,怎麽了?發生什麽事了?”


    李逍遙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抱怨道:“爸,我對李義那麽好,他卻總不把我當迴事,明顯瞧不起我!我幫他做了那麽多事,他卻總是對我唿來喝去的,今天我實在受不了了,我以後再也不搭理他了!”


    李小白看著兒子,眼中滿是心疼,他起身走到李逍遙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說:“兒子,你做的對。爸爸送你一首詩吧。”說著,他走到書桌前,拿起毛筆,飽蘸濃墨,揮筆寫下了《七律·悟世情》:


    君如冷眼鄙吾身,我自遠離事降溫。


    若得青眸垂照我,必傾丹心付於君 。


    人心向背皆交互,敬意恭謙亦相遵。


    得寸進尺莫縱容,忘恩負義豈不分。


    李逍遙好奇地湊過去,看著紙上的詩句,心中的怒火漸漸被好奇所取代。李小白寫完後,放下筆,對李逍遙說:“兒子,咱們逐句探討交流一下這首詩。”


    “君如冷眼鄙吾身,我自遠離事降溫。”李小白緩緩開口,“你看,開篇詩人表明如果對方以冷漠、鄙夷的態度對待自己,自己就會選擇主動遠離,讓彼此之間的關係不再升溫,甚至冷卻下來。這體現出詩人在人際交往中保持著自尊,不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有一種清醒的處世態度。就像你和李義,他不尊重你,你選擇不再理他,這是對的,你要先尊重自己,別人才會尊重你。”


    李逍遙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爸,我懂,我就是覺得心裏憋屈,我對他那麽好,他怎麽能這樣對我呢?”


    李小白笑了笑,說:“別著急,咱們接著看下麵一句。‘若得青眸垂照我,必傾丹心付於君’。”李小白解釋道,“此句與上句形成鮮明對比,‘青眸垂照’表示得到對方的賞識、重視。詩人說如果遇到欣賞自己的人,定會毫無保留地付出自己的真心,展現出詩人對真誠相待的人際關係的珍視,願意以赤誠之心迴報他人的善意。兒子,這告訴我們,不要因為一個人的冷漠就對所有人失去信心,總會有真正懂你、欣賞你的朋友,等遇到了,就要真心相待。”


    李逍遙皺著眉頭,說:“可是,我怎麽知道誰是真正欣賞我的人呢?”


    李小白摸摸他的頭,說:“這就要看平時的相處了,真正的朋友會在你遇到困難時幫你,會尊重你的想法,而不是像李義那樣。”


    李逍遙輕輕“嗯”了一聲。


    李小白繼續說:“‘人心向背皆交互,敬意恭謙亦相遵’。這兩句是從個人情感上升到對普遍人際關係規律的總結。‘人心向背皆交互’意思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親疏、態度好壞都是相互的,你對別人好,別人可能也會對你好;你對別人不好,別人也很難對你友善。‘敬意恭謙亦相遵’進一步強調在人際交往中,尊重和謙遜是相互的,大家都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兒子,你想想,你對李義好,是不是也希望他能對你好,能尊重你呢?”


    李逍遙點點頭,說:“是,我就是這麽想的,可他……”


    李小白打斷他:“所以啊,這也說明李義不懂這個道理。不過,咱們不能因為他一個人就改變自己對人的態度,以後你還是要保持善良和尊重,但也要有自己的原則。”


    李逍遙若有所悟,看著詩,陷入了沉思。


    李小白接著講解最後一句:“‘得寸進尺莫縱容,忘恩負義豈不分’。最後詩人指出在與人交往中,對於那些得寸進尺的人不能縱容,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同時,對於忘恩負義的人更要明辨,不能讓他們輕易得逞。就像李義,如果他一直這樣不尊重你,你還一直遷就他,他可能會越來越過分。你這次決定不再理他,就是堅守自己的原則。”


    李逍遙抬起頭,眼中的憤怒已經褪去了不少,多了一些思考後的平靜。他說:“爸,我好像明白了,我不能因為他一個人就變得不相信友情了,以後我會注意的。”


    李小白欣慰地笑了:“兒子,這就對了。人際交往是一門大學問,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會有開心,也會有煩惱,但隻要你保持一顆真誠的心,堅守自己的原則,總會找到真正的朋友。”


    李逍遙看著父親,心中充滿了感激。他說:“爸,謝謝你給我講這首詩,我感覺好多了。”


    李小白說:“好了,別想那些不開心的事了。咱們一起出去吃點好吃的,把煩惱都拋到腦後。”


    李逍遙點點頭,和父親一起走出了書房。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李逍遙雖然偶爾還會想起和李義之間的不愉快,但他不再像之前那樣氣憤和難過。他開始更加留意身邊的同學,也嚐試著和更多的人交流。


    有一次,學校組織了一場知識競賽,李逍遙和幾個同學被選入了參賽隊伍。在準備競賽的過程中,李逍遙發現其中一個叫林宇的同學和他很合得來。他們一起討論問題,互相分享學習資料,遇到困難時也會互相鼓勵。


    一天,李逍遙在做一道難題時遇到了瓶頸,怎麽也做不出來,急得抓耳撓腮。林宇看到後,主動過來幫忙,耐心地給他講解思路。在林宇的幫助下,李逍遙終於解開了難題。李逍遙感激地說:“林宇,太謝謝你了,要不是你,我還不知道要在這道題上浪費多少時間呢。”


    林宇笑著說:“別客氣,咱們是一個團隊的,互相幫助是應該的。而且我覺得你很聰明,就是有時候太著急了,隻要靜下心來,肯定能解決問題。”


    李逍遙聽了林宇的話,心裏暖暖的。他想起了父親給他講的那首詩,“若得青眸垂照我,必傾丹心付於君”,他覺得林宇就是那個欣賞他、尊重他的人。


    從那以後,李逍遙和林宇的關係越來越好,他們不僅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在生活中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又過了一段時間,李義主動找到了李逍遙。李義看起來有些不好意思,他對李逍遙說:“逍遙,我想跟你說聲對不起。之前是我不對,我不該不尊重你,對你唿來喝去的。我這段時間想了很多,我知道我錯了,希望你能原諒我。”


    李逍遙看著李義,心中有些感慨。他想起了父親說的“人心向背皆交互,敬意恭謙亦相遵”,他知道,李義能來道歉,說明他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李逍遙笑著說:“沒關係,都過去了。其實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以後咱們還是同學,有什麽事可以互相幫忙。”


    從那以後,李逍遙和李義的關係也緩和了,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針鋒相對。李逍遙在經曆了這些事情後,也變得更加成熟和自信。


    每當李逍遙遇到人際交往中的問題時,他都會想起父親給他講的那首《七律·悟世情》。這首詩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他在人際交往中的道路,讓他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如何去堅守自己的原則,如何去珍惜真正的友情。


    而李小白看著兒子在這些經曆中逐漸成長,心中也充滿了欣慰。他知道,兒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未來無論遇到什麽困難,他都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去麵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魂落魄迷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哥YYD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哥YYDS並收藏詩魂落魄迷蹤最新章節